中國醫學通史/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的發展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中國醫學通史現代卷 >>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的發展 |
中國醫學通史 |
|
目錄 |
一、內科
中醫、西醫是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在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的寶貴經驗。在其歷史發展中,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和影響,形成了兩個不同理論體系各自進行發展。
第一階段(1949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內科形成和逐漸發展階段。發展和組織隊伍,逐漸開展用中、西醫兩種方法診治內科疾病,是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1949年以前,中醫飽經風霜,倍受壓抑,幾乎瀕於滅亡的邊緣。新中國建立伊始,首要任務就是繼承,爾後方能談發展。因此,毛澤東同志在1950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衛生大會上號召:「團結新老中西醫各部分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195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明確規定:「中醫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中西醫合作,對中醫中藥知識和中醫臨床經驗進行系統的整理、同時負責搜集和整理中醫中藥書籍(包括民間單方秘方,並為醫學院培養講授中醫課程的師資和編纂教材。」同時組織了第一期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1958年毛澤東同志在批示衛生部「關於組織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的總結報告時指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隨後全國各地廣泛地開辦了西醫學習中醫班,「西學中」逐漸形成了高潮;中醫學習西醫也蔚然成風。至1958年第一批「西學中」班結業,第一批中西醫結合高級醫生誕生,為中西醫結合內科工作的廣泛開展,在人員及其素質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取得了一些成績。
臨床主要是在西醫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辨證,找出辨證和治療的規律,提高臨床療效。如1954年河北石家莊根據乙腦發於夏暑,以熱為主要症状之一等特點,中醫辨之為「暑熱」,用白虎東加茵為主治療,取得了100%的有效率。此後北京、南京、瀋陽、天津、上海等均有大量的報導,病死率控制在10%左右。包頭治療肺膿瘍16例,根據不同的辨證分型而用加味陰理榮湯,肺瘍湯、紫苑合劑及桔梗白散,結果13例治癒,1例好轉、1例無效。根據脾腎辨證用藥規律,用健脾溫腎法為主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25例,有效率達68%。鉤端螺旋體病中醫辨為濕熱和寒濕證而用甘露消毒丹或三仁湯為主治療,觀察115例,治癒率達92.2%,死亡率為1.8%。其它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上消化道出血、痢疾、瘧疾以及流感等運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治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療效。
在廣泛收集單方驗方(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1958年冬至1960年的全國「採風」運動)和整理有價值的病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關理論方面研究的報導這期間相對較少,集中表現在對中醫理論的驗證和對八綱的初步認識上。上海醫科大學在五十年代後期發現:現代醫學認為全然不同的6種疫病(如支氣管哮喘、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冠心病等),可以同樣用補腎的方法提高療效,從而驗證了中醫「異病同治」的科學性。有人通過實驗從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八綱是機體對致病因素典型反應的概括,其中陰陽分別是機體機能或熱量不足或過剩的表現;寒熱分別以熱量不足或過剩為其發病學原因的反應狀態;虛實分別以機能不足或亢進為其發病學原因的反應狀態;表裡分別是不伴有或伴有機能或能量代謝深刻障礙的反應狀態。寒證可見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基礎代謝率低下;熱證可見高級神經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緊張度上升,基礎代謝率升高;虛證可見神經功能低落或抑制,副交感神經緊張度上升(非保護性),基礎代謝率降低;實證可見一般神經功能較好或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緊張異常上升,基礎代謝值增高。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期):可以稱之為中西醫結合內科發展的停滯階段。由於歷史的原因,就整個中西醫結合內科來說進展緩慢,但並不排除某些局部取的了一定的成就。這期間研究的較多的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血液病、泌尿系疾病等。以某些病種的大量臨床實踐,重視單方、復方的研究,產生了一些有效方藥以及理論研究逐步得以開展為其基本特點。呼吸系疾病的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慢性支氣管炎最活躍,其中又以天津、北京、福建等九省市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結合標本診斷分型研究協作組的工作最有代表性。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
(1)通過多學科、多指標方法、根據數理統計原理,評選國內最有代表性的若干方案,認為中西醫結合標本診斷分型方案較為合理,實現了慢性支氣管炎的計量診斷。
(2)用標實和本虛的相互作用——惡性病理循環導致遷延不愈,解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發展規律,由肺氣虛→脾陽虛→腎陽虛,是一個肺氣腫逐漸加重的過程;是一個從不累及到逐步及以及明顯累及心血管及全身各系統的過程;是一個腎上腺皮質和髓質、性腺、甲狀腺等內分泌功能逐漸低下的過程。
(3)臨床療效不斷提高:急則治標,熱痰治以清熱化痰、佐以治血;寒痰治以溫化寒痰,佐以活血,現察1481例,總有效率為95.48%,臨床控制率62.73%;緩則治本,肺氣虛治以補肺益氣,佐以活血;脾陽虛治以健脾燥濕,理氣活血;腎陽虛治以溫陽補腎,納氣活血。臨床治療470例,治癒率為21.06%,鞏固為17.23%,穩定為29.15%,顯著高於未固本治療組。
(4)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和方法探討標證和本證和病理實質及其相互關係。熱痰主要是細菌性炎症,也有變態反應和病毒感染、植物神功能失調,以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或副交感神經與交感神經同時亢進為多見;寒痰特徵為分泌亢進,且常掩蓋了炎症的變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類型多以副交感神經偏亢為主。
(5)從「證」的研究入手,先探討了診斷學的中西醫結合;在中西醫結合診斷分型的指導下,研究論治規律,提高了臨床療效,進行探討治療學上的中西醫結合。
總之,這段時期對某些內科疾病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中西醫結合提高了療效,研究了一批療效較好的單方單藥;理論研究也有了一定進展。但病種研究較局限,理論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廣泛。
第三階段(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可以稱之為中西醫結合內科的繁榮昌盛時期。研究病種廣泛,診斷和療效評定逐步規範化,醫藥並重和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也是臨床和實驗研究相結合,是本段時期的基本特點。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研究病種日益廣泛,幾乎涉及到了內科的各種疾病。全國範圍內相繼成立了研究協作,在大量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制訂了統一的辨證分型和療效評定標準,使診斷規範化、療效客觀化,同時總結出了不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方藥,臨床療效進一步提高。根據1979年廣州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專業會議上制定的辨證分型標準,通過1487例分型治療近期療效的觀察,認為此方案較為實用,總有效率為95.48%,明顯高於不分型對照組。按全國分型標準治療急性發作期心臟病909例,總有效率80%以上,病死率在8%左右,比單純西藥14%的病死率低。
1980年我國學者討論制訂了冠心病辨證診斷參考標準,現已廣泛在全國採用。冠心病的治法除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溫通宣痹繼續受到重視外,根據其本虛標實的特點,一些單位提出了益氣活血、扶正固本等法則。1983年全國中醫內科學會脾胃學組制訂了關於胃脘痛的診斷、辨證標準,經全國20個省市45個醫療單位和科研單位3000多例胃脘痛的臨床觀察,一致認為符合臨床實際。1986年又制訂了胃脘痛的療效評定標準。由北京中醫醫院牽頭,組織全國13個省市的有關專家成立了急症胃痛協作組,1985年制訂急症胃痛的分型和療效評定標準,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研製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藥為氣滯胃痛沖劑、虛寒胃痛沖劑、溫中止痛口服液、理氣止痛口服液等,現已廣泛用於臨床。
慢性胃炎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1989年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制訂了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分型和療效標準。有人用復方參芪健中沖劑治萎縮性胃炎脾虛氣滯證94例,用參梅養胃沖劑治萎縮性胃炎胃陰不足證81例,臨床有效率91%,顯效45%以上,病理有效率60%以上。1986年全國第二次中醫腎病學術會議上,討論制訂了慢性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辨證分型試行方案以及慢性腎功能不全(簡稱腎衰)中醫辨證分型參考意見。
中醫藥治療腎病的效果不斷提高;慢性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完全緩解率為28.8-45.4%,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顯效率約10.9-13.2%,急性腎小球腎炎近期治療率為67.3-74.5%。上海曙光醫院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成人複發性及難治性原發性腎病症候群235例,近期療效為:複發組完全緩解在腎病為88.5%,在腎炎腎病為50%;難治組完全緩解在腎病為75.4%,在腎炎腎病為39.7%。
此外,灌腸療法治腎衰受到重視,豐富了治療學內容。用中藥結腸灌液Ⅰ號(大黃、紅花,治療急性腎衰97例,治癒87例,病死率為9.3%,與人工腎隨機對照,兩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所需天數均無明顯差異。
中風病的研究,這段時期成績顯著,1983年中醫內科學會中風學組召開的首屆中風病學術研討會上制訂了中風病的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同年衛生部中醫司成立了中風協作組,從1983年7月到1986年12月採用清熱化痰、活血開竅法,選擇清開靈注射液治療中風病134例,另設煙酸對照組,結果清開靈治療腦血栓形成111例、顯效率48.6%,總有效率81.1%,所顯高於煙酸組。用化痰通腑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158例,總有效率83.3%。中西藥合用治療中風病顯示了優勢,在用西藥(低右)同時使用中藥辨證處方,治療缺血性中風77例,顯效53例(68.5%),單純中藥治療43例,顯效16例(37.2%),二者差異明顯。
1984年衛生部組成了血證急症協作組,制訂了統一的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吐血、黑便相當於西醫的上消化道出血等,這段時期研製的針對性較強的專方主要有血寧沖劑、柴地合劑等單味藥的研究則以大黃和明礬的研究最為深入。1984年衛生部中醫司又成立了熱病協作組(包括南、北方協作組),南方協作組制訂了中西醫結合診斷高熱和療效評定標準,研製了九個系列單劑量微型口服劑即清熱靈、降熱寶、解毒通淋、清氣解毒、解毒通腑、利膽解毒、抗病毒、清瘟解毒、毒必除。試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成人肺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腎盂腎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均有明顯療效;北方協作組在制訂了風溫病的辨證和療效標準後也研製了一條列有效方藥。
其它如厥脫證、痹證等在這段時期都有了統一的診斷分型標準,臨床效果令人矚目。值的一提的是:有些疾病如慢性肝炎、血液病、出血熱等病,辨證分型雖未統一,但總的來看都向著簡單完用的分型方向發展,隨證用方,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有人認為再障系腎虛所致,臨床宜補腎為主。補腎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再障3000例,有效率85.4%,緩解治癒率為40-50%。
醫藥並重方面,繼續重視單方單藥的研究,發現了一批活性較強的新結構成份;為適應臨床需要,對古方今方進行劑型改變是本段時期的基本特點。
中醫藥的傳統製劑主要是湯、丸、散、膏、丹、酒、露、膠、曲、茶、煙等,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臨床的需要,劑型的改進和新劑型的研製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片劑、膠囊和微型膠囊劑外,還有注射液、沖劑、糖漿、口眼安瓿、袋泡劑、泡騰片、乳針劑、氣霧劑、含服劑、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其中的注射液劑型的研製較有代表性。因以往中藥製劑主要是口服給藥,但口服給藥往往作用緩慢,而且對於一些危重病人湯藥難進體積容積過大不易吸收,使臨床運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隨著近年來對急症的重視,注射液劑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績。全國厥脫證(休克)協作組參照回陽救逆之古方「參附湯」與「回陽湯」的主要組成,取紅參、附子、青皮三味藥,用薄層掃描法控制其人蔘皂甙,烏藥總鹼,對羥福林含量,製成參附青注射液,用來治療邪毒內陷所致的厥脫證(相當於感染性休克)。設立西藥多巴胺與阿拉明作對照組。參附青組104例,顯效50例,有效率為84.6%;其中中重度77例,有效率80.5%。西藥阿拉明、多巴胺組31例,顯效10例,有效11例,有效率67.7%;其中中重度27例,有效率55.5%。統計數據表明:參附青注射液對中重度的病證療效明顯高於西藥多巴胺,阿拉明組。此項成果獲1987年國家中醫管理局重大科技進步甲級獎。其它為根據「參附湯」研製的參附註射液、據「生脈散」研製的生脈注射液、據「參冬飲」研究的參麥注射液,用於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休克皆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重慶中醫研究所在前一階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製成「清熱解毒針」靜脈給藥,治療肺炎等6種感染性病的高熱112例、結果療效並不遜於青、鏈黴素聯合用藥的相同病種的對照組。
這段時期,大量的活性單體從中藥中分離出來,如青蒿素、棉酚、丹參酮、聯苯雙脂、異靛甲等。其中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首先從中藥青蒿中提取出來的青蒿素、是抗瘧藥物史上繼喹啉類藥物後的一個重大突破,它對抗氯喹型瘧疾、兇險瘧疾、腦型瘧疾的治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按國際標準研製的青蒿毒栓,注射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低毒、與氯喹無高交抗藥性以及使用方便等特點。作為一類新藥已分別於1986年和1987年通過國家新藥審批,其臨床研究達到了WHO對抗瘧新藥的各項研究技術要求。
與內科疾病相關理論的研究在這段時間裡非常活躍,幾乎涉及了各個方面,成績顯著。但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流行病學的調查、「證」實質的深入探討以及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等三方面內容。活血化瘀類藥物的研究內容廣泛涉及血液流變學、血液動力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等方面。活血化瘀類藥具有較廣泛的藥理效應,可改善心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狀態、提高纖溶活性、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含量,改善微循環,作用於膠原組織,影響炎症過程等作用規律。此類藥物用於冠心病,肝病、腎病、急腹症、腦栓塞等均具有較好療效。清熱解毒類藥物的研究由早年偏重子抑菌試驗深入到了對機體的全面影響。這段時期的研究表明,此類藥物除具有解毒、清熱、抗炎外,還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調節交感神經—腎上腺功能,改善微環循,保護實質器質等作用。例如大黃牡丹皮湯、白虎湯,六神丸等均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二、外科
(一)第一階段: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
1960年的全國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報告了對急腹症等外科疾病採用了西醫辨病、中西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綜合療法,將整體治療與局部治療,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對大量的病例進行分析總結。
六十年代中期,在大量臨床實踐及初步總結,肯定療效的基礎上,摸索出一些中西醫結合的手術與手術療法的適用症,以應用中藥、針灸等的經驗,在原來西醫辨病(診斷)的基礎上,結合中醫數千年傳統的診療方法就一般外科感染、急腹症、乳腺病、燒傷、肛門直腸疾病等病症運用中西醫的方法結合進行研究,如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通塞脈1號溶合了溫經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養陰補氣、調和營衛的治療方法,又如根據激素周期分泌變化與沖任血海有先沖盈後疏泄的「月盈則虧」樣的周期性改變,提出了與傳統的疏肝解郁不同的調和沖任法治療乳腺疾病。在認識到燒傷,尤其是大面積燒傷並發敗血症是疾病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燒傷感染是治癒燒傷的主要障礙的基礎上,提出及時有效地控制創面感染是提高燒傷治癒的關鍵,並通過抗生素與清熱解毒中藥製成合劑進行治療,使燒傷患者的敗血症發生率較一般處理為低,實驗證明對常見感染有較強的抑菌作用。還認為燒傷是火熱之邪損傷機體,與溫病較為相似,早期宜清熱解毒,中期宜清熱生津,後期應補養氣血為主,兼以調理脾胃。應用針灸治療方面,選擇了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第一期作為治療研究對象,結果發現針灸能迅速減輕疼痛,使腹肌鬆軟,精神安定,腸鳴音,排氣排便較快恢復。在外科手術時,亦廣泛開展了針灸麻醉的研究。
(二)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在臨床上進一步深入實踐,並著手從理論上進行探討的階段。
由於臨床上已積累了較為成熟並經得起重複驗證的經驗,這些經驗通過辦學習班的形式,得以在全國普及推廣,這又反過來促進中西醫結合外科的發展。結合臨床研究並以唯物辨證法為指導,初步提出了一些指導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的新的觀點與原則,並對外科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中存在的部分難點象闌尾炎複發,膽道排石不徹底等問題做了進一步研究,包括外科疾病病因的中西醫結合研究。
在古方應用方面,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劑型改良,並通過臨床藥理研究為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如用古方生脈飲製成注射液治療感染性休克,克服了傳統劑型對於危重患者的服用不便、不能及時搶救的缺點,還發現生脈飲注射液有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對IgE抗體介導的體液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對缺氧的耐受力,對正常人與荷瘤動物的網狀內皮系統均有明顯的激活作用,能減輕內毒素對機體的毒性,激發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及增強心肌細胞的收宿等作用。
用現代醫學的手段來發掘、整理、提高中醫藥的方法,彌補了中醫的一些缺陷,亦促進了醫學的發展。針刺麻醉在外科手術中的廣泛使用,擴大了手術範圍,特別是對於老年、體弱,和心、腎、肝等臟器功能差,以及對麻藥過敏而不宜採用麻醉的患者,針刺麻醉顯示了其安全,有效的優點;上述中生理擾亂輕,術後併發症少,康復早,還能節約大量的麻醉藥品,具有獨特的優點。
隨著臨床經驗的不斷積累,與基礎結合的逐漸加深,中西醫結合治療外科疾病的水平不斷提高,方法日益增多,形式多樣,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的中西醫結合藥物注射治療內痔的基礎上,根據中醫「酸可收斂,澀可固脫」的理論,以五倍子、明礬為主製成了「消痔靈」注射液,將內痔注射術分四步操作,提高了臨床療效,且在防止複發方面有積極作用。通塞脈片的基礎實驗證實該藥有抗凝溶栓、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機能,抗變態反應等作用,臨床療效明顯提高,氦-氖雷射照射穴位,治療急性乳腺炎、鹿角膠注射液治療乳腺癌、重度燒傷時創面全部中藥復方噴洒或外塗使其形成藥痂,中藥外用能抑制綠膿桿菌生長。
(三)第三階段: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
在急腹症的研究中,中醫的「六腑以通為用」治法,經實驗證明:通里攻下方藥能調整胃腸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因此通里攻下成為治療急腹症的主要方法,且對於辨證與辨病結合分期,更為客觀與便於治療,肛門直腸疾病研究發揚了中醫治療痛苦少,療程短、操作簡便,又在傳統的基礎上,按照現代醫學切開引流掛線技術予以改進,臨床效果頗佳。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骨髓炎、下肢潰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乳腺疾病、血管瘤、淋巴結結核、骨與關節結核、敗血症等病症,以西醫的抗生素、手術療法治療局部病變部位,以中醫的手法,內服及外用藥並舉,既調整了機體的功能又直接對病患部位起作用,避免了手術後人體機能降低,對抗生素髮生耐藥性的副作用,又縮短了療程,降低了複發率。
三、肛腸科
(一)痔瘡
注射法治痔的進展用注射療法治療內痔、混合痔:
1977年史兆岐製成「消痔靈」注射液後,把痔注射療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改變了以往的注射法,推行「4步注射法」在臨床上取得很好療效,並獲得「神奇的藥」的讚譽,屢獲國內外金獎。這種療法在治療史上再一次走出國門。
枯痔療法治痔的進展:
這是一古老的傳統療法,枯痔散、枯痔釘有含砒和不含砒兩種。前者建國初期使用較多,但因毒性較大,屢有砒中毒病例發生,後多改為無砒製劑。1980年以後枯痔療法應用的報導已日見減少。
手術療法治痔的概況:
治療外痔、部分混合痔多採用手術方法。手術種類繁多,結紮法,結紮 明礬壓縮法目前仍有報導,外剝內扎法治療混合痔是被廣泛採用的方法,外剝內扎法治療混合痔是被廣泛採用的方法。對大型痔核可用兩針一線結紮法,外痔的治療方法以切除為主。環形混合痔的手術治療比較複雜,李興等對13例進行了環形痔切除術效果滿意。胡階林用肛管成型術治療環狀結締組織外痔34例12取得較好療效。段素賢等用外切內扎半閉鎖法治療環形痔據報導效果良好。
非手術療法治痔的概況:
七十年代上海長海醫院喻德洪、衡水芮恆祥、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瀋陽瀋河邊痔瘺醫院、浙江醫科大學第一附屬一院痔科、哈爾濱第三醫院分別製成套扎器。這些套扎器各有特點;上海長海醫院的套扎器小巧玲瓏,為單圈附加吸引器型。芮恆祥的第四代吸引器為5圈連發,機身內自帶負壓吸引和照明裝置,配有三種長度吸扎管,不但套扎內痔核,也可在乙狀結腸鏡下套扎較高位的息肉。其他幾種,結構簡單、合理,具有一定適用性。近年來又有套扎器報導,說明這種療法不需麻醉、簡便、痛苦小、脫落徹底、併發症少、療效可靠,具有很廣的應用範圍。
(二)肛瘺
肛瘺常由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或其它原因形成。從穿越肛門括約肌的部位,侵犯肛門周圍組織範圍的大小,內外口的多少,分為單純性肛瘺和複雜性肛瘺。由內外口的存在、缺如又分完全瘺或盲瘺。
在五十年代大多數著作中,對肛瘺的發病原因認識是比較簡單的,對解剖的認識還是初步的。到六十~七十年代就有了較大的進步,標誌著肛瘺的治療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因此在肛瘺診斷、命名方面開始脫離傳統「象形」命名或「症状」命名範疇,而改用了更加符合病理變化過程及解剖學標誌的命名法。治療方面在五十年代多沿用傳統的中醫療法,掛線多用「藥線」配以鉛錘,切開多用「彎刀」,自六十年代後期出現了比較顯著的變化:更進一步強調處理內口的重要性,認為內口處理正確與否是肛瘺治療成敗的關鍵。掛線所用的材料質地由「藥線」改為「橡皮線」。因具有如下優點,所以這一改革對肛瘺的掛線治療可稱為一次大膽改革。1、制線的過程更加簡單,不需再用藥物反覆地煎、煮、浸、泡、風乾絲線;2、來源更加廣泛,幾乎可以隨處可取;3、對絕大部分患者來說免除了「緊線」的過程,患者的痛苦減少,療程縮短。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在先人經驗基礎上吸收新的醫學理論知識,產生了切開治療肛瘺的原因,克服了以往切開的盲目性,減少了肛門失禁的發生率。
在治療方法方面,也更加多樣化。切開掛線法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這一有效療法已載入多種學術著作,在臨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三)直腸脫垂
中醫對脫肛的認識已經很久了,「脫屬大腸氣四虛而兼濕熱,有久痢氣血虛而脫者,有因中氣虛而脫者,有因腎虛而脫者」。之後本病的病因一直未脫離「虛、痢」二字。到本世紀五十年代痔瘺專著仍沿襲「虛、痢」說,在治療上以補益為主,常用補中益氣湯。六十年代對本病的認識是在繼承中醫病因傳統認識的同時吸收了現代醫學知識,豐富了對本病的了解。在治療上除用補益劑外,還採用了膠布固定法、13%明礬液注射法等。七十年代,有了進一步發展,8%明礬液注射法、明礬甘油注射法、脫肛液注射法等以明礬為主的注射治療法相繼出現,並取得較好療效。在手術方面,粘膜短縮術,瘢痕支持固定法,肛門環縮術配合中藥內服的中西醫結合療法療效更加顯著。八十年代史兆岐用他發明的「消痔靈」(1∶1濃度)治療直腸脫垂效果良好。九十年代治療直腸脫垂的非手術療法仍以注射法為主。注射劑的配方主要成份仍是明礬,這標誌著注射療法治療直腸脫垂已臻完善。
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成立雖時間不久,但在這一學科中中西醫結合工作起步卻很早,從某種意義上講,自從現代解剖、藥理、醫療器械等傳入我國起,中醫的痔瘺科就很快地吸收了其先進知識、與之結合併取得了快速發展。如掛線術從「藥線」改成「橡皮線」,注射療法治療痔的廣泛應用,及現代診斷方法的採納、中西藥聯合使用等都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在肛腸科的體現。
四、婦產科
上海1958年首先認為,中醫臟腑學說中有關腎上通於腦,下連沖任而系胞宮,調節女子一生的生殖生理活動的腎主生殖的論述,與現代醫學的生殖生理功能,由中樞神經—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反饋調節有類似之處,應用補腎為主的治療法則,對生殖功能障礙性疾病進行系統觀察,1962年相繼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至八十年代通過大量臨床實踐,應用補腎治療功能失調性月經病、閉經、多囊卵巢、不孕症、經前期緊張證、更年期症候群等疾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就其機理進行探討。
生殖內分泌水平與腎陰陽辨證關係的研究,發現對月經失調的腎虛患者檢測其尿雌激素總量與血中E2、FSH,結果顯示腎陰虛者,FSH與雌激素水平均偏高,腎陽虛者均偏低,如席漢氏症候群兩種激素均偏低,臨床表現為陽虛,而更年期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陰虛,但FSH分泌亢進而雌激素水平卻極度低落,揭示腎陰陽虛證在性腺軸功能上不能以雌激素的高低而分,主要與垂體功能和反饋作用有關。補腎治療對垂體卵巢功能的調節,實驗證明是多元性、雙向性調節作用。補腎對下丘腦—垂體功能的調節,曾觀察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周圍血中FSH、LH、E與T在補腎治療前後的動態變化。結果揭示補腎藥可能作用於下丘腦,調整GnRH分泌作用。
性腺功能與腎上腺皮質、甲狀腺功能有密切聯繫,它們的內分泌功能都是受下丘腦通過垂體前葉調控的,而腎上腺、甲狀腺病變能影響性腺功能。如有人將大鼠的甲狀腺或腎上腺切除後,使其卵巢HCG/LH受體明顯下降,用補腎中藥可使其受體功能恢復,說明補腎中藥能通過機體反應性,提高卵巢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能力,糾正切除腎上腺或甲狀腺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低下的補償作用,提示腎上腺皮質或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可以從腎論治。以上研究,初步揭示了「腎主生殖」的實質,是指「下丘腦—垂體」軸及其所屬的三個靶腺軸神經內分泌功能而言。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對女性生殖功能神經內分泌調節,尤其是對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的調節,阿片肽—兒茶酚胺系統和各神經遞質在性軸調節中的作用的臨床積實驗研究,已初步看到了苗頭。例如有研究發現絕經後更年期綜合證患者血漿β-內啡肽和5羥色胺水平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組,經中藥甲蓉片治療後能回升至正常水平。電針促排卵的研究表明,電針後手指皮溫上升,血β—內啡肽類免疫活動物質(β—EPIS)下降,偏低的血FSH、LH脈衝頻率上升,則促排卵,排卵率可達54.4-81.5%。提示電針促排卵是通過調節植物神經系統之交感神經活動和調節下丘腦、垂體對β-BEIS釋放而起作用。最新報告,根據臨床用針刺促排卵效果好,為進一步研究其中樞機制,用推挽灌流方法,直接觀察電針對清醒雌兔下丘腦GnRH釋放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針刺可促進下丘腦內側基底核GnRH釋放。以上研究說明補腎中藥和針刺還可通過腦內神經遞質和阿片肽物質為介導,對生殖功能起調節作用,針刺還可促進下且腦GnRH釋放,這說明中西醫結合研究生殖調節機制發展到中樞神經系統積下丘腦的水平。
1958年山西省首創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方法治療宮外孕,根據中醫辨證,宮外孕系瘀血內停,氣機阻滯所致少腹血瘀症,以活血化瘀及消症為法則,用活絡效靈丹為主方,擬定Ⅰ、Ⅱ號方劑,分別用於不同類型的宮外孕,積累了一千條例的治療經驗,在實踐中摸索出非手術治療各種類型宮外孕的規律,非手術率占同期宮外孕病人的90%左右。並觀察到患者服藥後血漿纖維蛋白溶解酶和膠原酶的活性顯著升高,為探討其機理,進行了動物實驗,觀察到丹參、桃仁、赤芍、三棱、莪術等藥物,可使家兔腹腔內造成的凝血塊分解及吸收作用增快,全血粘度降低,紅細胞和血小板電泳速度加速,說明這些藥物能改善微循環,促進局部病灶吸收,為散瘀作用機理提供了理論依據。此後非手術治療宮外孕在全國各地相繼開展,有的從整體出發,採取綜合措施,或配合針灸。七十年代用天花粉段滅異位胚胎,同時用中藥活血化瘀,治癒率達95%。八十年代開始用中藥加天花粉或MTX治療,由於二藥均有較強的殺滅存活滋養細胞作用,而且又可互補,從而將療效提高到98.92%。還有用Ru486合併中藥治療早期宮外孕14例,成功12例。引用先進技術和儀器,將宮外孕診斷和治療水平又提高到了新高度,如對包塊型宮外孕,用活血化瘀治療前後,以盆腔電阻抗微分圖觀察血液變化及治療效果。最新報告對高疑宮外孕患者,經腹腔鏡檢查確認以及用宮外孕Ⅰ、Ⅱ號治癒後應用,提供了明確的治療指證,準確的診斷不僅能達到篩選病例的作用,還能觀察病程及治療效果。還有報告用腹腔鏡確診後於異位妊娠的局部注射MTX,以及用活絡效靈丹為主方加減,急性期過後外用定痛膏或子宮丸,其結果是,治療組血中HCG下降轉陰、腹痛及包塊消失,住院天數,保留生育機能等均優於對照組。
為了進一步了解天花粉對滋養葉細胞殺傷力及保守治療後患例輸卵管是否得到保留通暢,與手術組作比較,觀察結果,天花粉組對胚胎的殺傷力,可以與手術切除病灶相比擬,殺傷力強能代替手術,保守治療成功者,卵管通暢為70%。有研究結果表明,中藥加天花粉治療宮外孕,不僅效果與MTX相近,而且治療時間短,又無肝功能障礙粒細胞減少等。毒性反應,對該藥無過敏反應者可作為首選藥。
有報導對子宮內異症患者檢查血液中免疫反應項目及環核苷酸之值,陰道塗片查激情素水平,發現肝鬱瘀阻型的免疫反應有亢進現象,脾虛型的環核苷酸明顯降低,對其治療,以活血化瘀為原則,對脾胃虛弱者採用保留灌腸及測封方法為主,結合中醫辨證有效率達93.61%。
近幾年來,中西結合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工作均有很大進展,浙江建立人子宮內膜細胞(HEC)離體實驗模型,並觀察了醋酸棉酚(G)、孕酮(P)、丹那唑(D);GnRH類似物對離體子宮內膜的影響。結果表明;G、P、D對EC的DNA合成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G對雌二醇受體和孕酮受體有直接抑制作用,論證了我國首創用手治療內異症的酚類化合物G,對HEC存在特異的抑制作用,與該藥引起HEC超微結構廣泛損害有關。
南京建立了子宮內異症的動物模型,並發現補氣活血化瘀藥物對防治用症有一定作用。上海研究提出,以生大黃為主「化瘀通腑」法治療,並從血液流變學和免疫學方面進一步證實「化瘀通腑」法,能降低血液粘、濃、聚狀態,改變局部血循環,從而又助於異位內膜出血吸收和症状的改善,具有抑制機體免疫功能亢進的作用。上海介紹了內異症以活血化瘀治療,治療前後運用脈衝都卜勒超聲診斷儀進行雙側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測定,結果:治療後子宮動脈血流量及平均流速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近來南京報告化瘀消症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表明,本治法不僅改善臨床症状和卵巢功能,還觀察到抗宮內膜抗體和異位病灶轉歸有關,提示本治法能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抗宮內膜抗體的測定可作為一項診斷及評定療效為重要指標。上海報告用雷公藤多甙、與三苯氧胺和活血化瘀中藥治療,有效率為78.9%,雷公藤多甙有降低體內E-2使子宮內膜萎縮,三苯氧胺有較強抗雌激素作用,使巢體激素降低,子宮內膜萎縮,兩者合用效果更好,加用活血化瘀藥,使症状減輕,提高治療有效率。
上海報告子宮內膜異位症性周期β-EP變化及中藥內異方對其的影響,結果揭示:①內異症患者的痛經與經期、黃體期β—EP水平低有關。②β—EP低於正常可能與內異症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有一定聯繫。③中藥內異方通過提高患者的β—EP,從而得以解痛,並增強NK細胞活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子宮內異症的中西結合研究對其病理機理診斷治療等方面已達到國內外領先的水平。
對不孕症的治療方法:採用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對排卵功能障礙所致的月經病和不孕症,根據中醫「腎主生殖」的理論,以補腎為主的人工周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還有用單純中藥或針刺治療,中西藥或針藥聯用。觀察療效是按第二屆全國中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制定的療效標準分析,都設有西藥組雙盲對照,使之療效更可靠,科學性更強。河北等地報導中西醫結合治療繼發閉徑、月經稀發149例,結果表明其療效顯著高於單純中藥或西藥治療組。認為此法治療更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協同發揮調節性軸功能,促使排卵功能恢復,療效高。在治療法則上,不斷有新的探索,如上海應用補腎活轎、滋陰降火法加乙芪酚治療高促性腺素閉經6例,不僅都出現雙相型BB7的月徑周期,其中二例無反應卵巢綜合證,治療後妊娠。武漢在補腎藥基礎上加服單位大黃粉吞服,促提卵率提高到72.89%。較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黃體功能不全的排卵障礙也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報導以舒肝清熱、理氣通絡的中藥坤寶Ⅲ號治療肝鬱型黃體功能不全者,發現有89.3%的患者血PRL升高,揭示PRL升高可能為肝鬱型黃體功能不全的重要病理生理變化之一,經治療後血PRL下降,對E2有雙向調節作用。高泌乳素血症所致排卵障礙性不孕症,山東介紹屬肝氣不舒、肝經鬱熱、黃體不健者用清肝解郁法之丹梔逍遙散加減,對閉徑泌乳、無排卵、月經稀發則選用六味地黃、五子衍宗丸和和二仙東加減。合肥用中藥及大量維生素B6及炒麥芽均取得一定療效。上海最新報告中西醫結合治療溢乳性不乳29例,分中藥組及中藥加溴隱停組,辨證分成氣虛血瘀與肝鬱氣滯兩型,治療均已妊娠,則知單獨中藥治療相對較適合於較輕的溢乳症或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多地報導均發現經前期緊張症候群可有黃體功能不全、不孕症且不伴發PRL升高,用疏肝解郁治療均有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中毒病,取得一定成績。在中醫治療方面雖各具特色,但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辨證分型論治,根據報導資料說明各醫院對本病的分型治法大同小異,基本是陰虛肝旺型用六味地黃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脾虛肝旺以天麻鉤藤飲合四苓散加減;氣滯濕阻以天仙藤散或茯苓導水湯為主;脾腎陽虛型以真武湯合全生白朮散為主。一類用協定處方治療,如用養血熄風湯、止抽散、當歸芍藥散等,對重症患者多同時加用解痙、擴容、降壓、鎮靜等西藥,必要時引產終止妊娠。妊高征的基本病變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微循環障礙、血流不暢,重度患者並有血容量減少及血液濃縮現象,在血液流變學方面有一定變化,患者常有舌質紫黯或紫點班塊,舌下靜脈曲張等現象,都提示有血瘀存在,血液流變性指標,隨病情加重而增設,故用活血化瘀及解痙藥劑靜滴治療後,各項指標均較對照組顯著改善,有效率可達975%。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病例中,常加用丹參配合其他藥物,靜脈注射,效果顯著,丹參屬活血化瘀藥,能改善微循環,並能抑制凝血功能和激活纖溶功能,對改善妊高征的病理變化,值得進一步探討。對妊高征後遺症的處理,有報導亦用中醫辨證論治,皆優於對照組,提示系統的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既可促進後遺症早期恢復,也減少了後遺症的殘留率。
對妊高征的發生機理,最近有報告用放射免疫法測定32例正常孕婦,43例妊娠高征孕婦的血清腎素(PRA)及血管緊張素Ⅱ(ATⅡ)的含量,同時測定14例妊高征孕婦血清血栓素B2(TXB2)含量。結果提示:妊高徵發生及其嚴重程度與PRA、ATⅡ含量多少無關,可能與血管壁對ATⅡ敏感性增強及其增強程度有關。
生殖免疫性疾病研究
近年來應用辨證論治的法則,對目前國內外西醫治療中感到棘手的某些生殖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不孕,習慣性流產,無反應性卵巢,新生兒溶血,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等病症的治療都取得了肯定療效,如已證實健脾補腎治療,可使某些特異性抗體滴定度下降。在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中應用一貫煎和硃砂散,能使妊高征患者特異性抗體滴定度下降,說明其有明顯免疫調節作用。有報導對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的研究中發現母兒間的HLA相容性,是造成流產的原因之一,分別用養陰清熱益腎安胎法、養血行血健脾益腎安胎法,再配合維生素C、E成功率達96.49%,高於國內外水平。最新報導用經驗方「固胎合劑」防治骨胎的臨床與藥理研究,其治癒率為95.05%,研究證明該藥除能抑制不宮平滑機收縮,與孕酮的保護作用相當外,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體液免疫)。
近來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間的調節環路學說已成為引人注目的課題。然而,以生殖內分泌—免疫調節為研究出發點,探討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病機理,並探索以補腎為主的中藥治療本病,對這類婦女生殖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產生何種影響國內外尚未見報導。最近上海領先報導了「更年健」對更年期症候群婦女生殖內分泌—免疫功能的調節的研究、結果說明,由於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紊亂造成更年期症候群婦女的臨床症候群,應用「更年健」劑治療後,患者生殖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從紊亂恢復達到新的調節平衡,因而症状改善。這不僅對腎主生殖及腎主骨生髓的中醫理論予以科學解釋,而且驗證了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學說的客觀現實性。
五、兒科
中西醫結合兒科產生後的首要工作,是論證中醫藥對兒科疾病的療效,驗證中醫藥學的科學性。這是萌芽時期的「紮根」階段,是特定歷史時期的首要工作,是當時中西醫結合領域的中心任務。雖然目前這一工作至今仍需繼續開展,但在中西醫結合發展史上,萌芽階段的論證和驗證工作對中醫學的生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有許多,例如,五十年代葉仁德,運用麻杏石甘湯對小兒支氣管肺炎進行了治療並進行了療效對比觀察。葉氏將患者分為單純中藥組、中藥加西藥組及單純西藥組等三組,通過對照組的設立,增強了中醫藥療確切的說服力,其結論在當時頗有影響。
在這一發展階段中,兒科工作者還對中西醫的許多認識進行了對比性研究,產生了一系列對中西醫結合有巨大推動作用的新見解。例如,五十年代著名兒科專家江育仁通過細緻的觀察認為,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中醫學溫病的風溫類似,該病可以用中醫「肺閉」命名。這一認識上的突破帶動了整個中西醫結合臨床水平的提高,為現代醫學疾病借鑒古代中醫學辨證論治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導,使得中西醫結合事業得以與古代中醫藥文化銜接,為繼承祖國醫學遺產奠定了認識上的基礎,為挖掘中醫藥寶庫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
總結1949年至七十年代初這一階段的中西醫結合兒科整體水平及各種工作,可以看出該時期的工作是:「以繼承求療效,以療效求生存」。雖然水平不算很高,但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信懶,是中西醫結合創始而且卓成建樹的階段。
從七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本階段的突出進展是總結辨證論治規律、突出中醫特色,同時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經過1949年至七十年代初的萌芽階段,大量驗證和論證工作已經證實了中醫藥治療兒科疾病的確切療效。在此基礎上,中西醫結合兒科的發展逐漸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中西醫結合兒科工作的重心已經轉向了「突出中醫特色,總結自身規律」這一重要歷史時期,是中西醫結合兒科由「求生存」向「求發展」過渡的探索時期。中西醫結合在這一時期中,逐漸擺脫了對西方醫學「靠攏」和「依附」的地位,發展成了擁有自身體系的與西醫並列的醫學代表,中西醫結合也從此走向成熟。
萌芽階段的成功,使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從思想深處贏得了自信,探索自身規律形成了中西醫結合工作的主流,迎來了中西醫結合發展的又一個發展階段。1973年至1976年,全國防治小兒肺炎協作組經過三次研討,制訂了小兒肺炎辨證分型標準,其中包括風寒閉肺、風熱閉肺、痰熱閉肺、熱毒熾盛及正虛邪戀等證型,總結了各證的辨證要點及治法方藥,是中西醫結合兒科走向規範化的里程碑。
運用中醫辨證論治規律治療兒科疾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北京友誼醫院兒科運用中醫藥治療嬰幼兒肺炎570例,分別以護肺降逆和清熱化痰為法,用肺炎合劑及肺炎2號進行治療,結果取得99%的治癒率。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兒科根據中醫學基本理論和小兒肺炎的病理變化,主張把清熱解毒法貫穿小兒肺炎治療的全過程以解決主要矛盾,選用清肺I號(主要藥物有炙麻黃、杏仁、生石膏、銀花、連翹、黃苓、荊芥穗、知母、板蘭根、魚腥草等)及清肺液(主要藥物有黃芩、梔子、大黃等)進行治療,同時應用生脈飲(包括人蔘、麥冬、五味子)以保護氣陰。在治療的173例小兒肺炎中,痊癒167例,好轉6例。此結果表明以中醫治則指導疾病診療可以提高療效,說明中西醫結合兒科臨床已由驗方治病,發展到了辨證規律研究的階段。
從八十年代初至今。本階段是中西醫結合兒科卓有建樹的提高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中西醫結合在求生存與求特色的基礎上,逐漸步入了系統深入的健康發展道路。其間突出的作為是進行了一系列科學性很強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表明中西醫結合兒科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歷史時期中,中西醫結合兒科工作者,對小兒肺炎、小兒腹瀉、小兒厭食症、小兒腎炎、小兒癲癇等疾病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同時在新生兒疾病及小兒急性傳染病等諸多領域,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在新生兒疾病研究方面,中西醫結合治療新生兒溶血症,從七十年代的西藥、換血為主,轉變為中西醫結合為主的新階段。通過遠期隨訪,證明中醫藥可以避免核黃疸的發生。李思堂及井永強等氏,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ABO型新兒生溶血症,可以使胎兒免受影響。裴學義診治新生兒肝炎症候群治癒率達72.6%。
在小兒急性傳染病研究方面,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日益得到了發揮。在診治麻疹、白喉、百日咳、痄腮、猩紅熱、流行性乙型腦炎、小兒麻痹證、中毒性菌痢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在防治乙腦、小兒麻痹證、中毒性痢疾等方面進展卓著。如劉明武運用中西醫結合搶救措治療菌痢休克24例獲得成功,患者在24小時內脫離休克狀態。湖北中醫學院兒科利用復方紅蚤休靜脈注射液及糖漿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使其治癒率提高到94.2%。各地臨床工作者在治療小兒麻痹症方面,篩選認為葛根芩連湯在急性期療效滿意,而後遺症治療採用口服、熏洗、穴位注射等綜合療法效果較好。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厭食症獲得較好的療效,並榮獲了一項1993年度衛生部甲級成果獎。研究人員發現,服用健脾益氣中藥後,厭食症患兒的發鋅值顯著升高,患兒D—木糖及尿澱粉酶排泄率升高,其巨噬細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數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這些反映消化吸收及免疫功能的指標,均證實了中醫藥的確切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具有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在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方面有獨到之處,如卡興亞的通補法的運用等。此外,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其輪狀病毒亦能在短時間內轉陰。
中西醫結合小兒腎炎的成果頗豐。臨床發現,對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無效的腎炎患兒,應用昆明山海棠可以緩解病情,並對減少蛋白尿的排出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雷公藤製劑可以促進腎炎病變消退,具有使血漿蛋白上升的作用;党參及丹參對促進腎的代償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在治法治則研究方面,中西醫結合兒科工作者在傳統辨治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總結出了活血化瘀與清熱解毒合用治療小兒腎炎的有效方法,該方法可以抑制腎小球萎縮和纖維組織的增生,是辨證論治內容的發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腎病症候群是一個中西醫結合的成功例證。其一,中藥可以拮抗激素的副作用及併發症;其二,中藥可以防止撤減西藥後的反跳現象。因而,中西藥配合使用的方法,在小兒腎病症候群臨床中被廣泛採納。中藥除可以拮抗激素的副作用外,還可以緩解環磷醯胺等細胞毒藥物引起的症状,並能改善高凝狀態、消除水腫、清除尿蛋白、提高免疫功能等。
中西醫結合在搶救癲癇持續狀態、控制癲癇大發作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如陳建家從石菖蒲中提取α-細辛醚注射液與脫水劑合用靜注,搶救18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取得成功;匡培根等對應用足量抗驚厥藥物治療不滿意的32例癲癇患者,用青陽參煎服取得療效。此外,王勝海等用動物腦組織製成注射液治療小兒癲癇,豐富了祖國醫學以臟治髒的內涵,是小兒癲癇研究的又一進展。
總結八十年代以來的中西醫結合發展史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工作已經使中西醫結合兒科具有了相當高的水平。不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而且在基礎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是中西醫結合兒科篷勃發展的重要階段。
總之,中西醫結合兒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驗證療效,到七十年代左右的特色探索,直至八十年代以來的深入提高,走過了從無到有、從依附西醫到自身提高的深刻變革與發展,迎來了進一步騰飛的新時期。
六、皮膚科
急性皮膚病:皮類濕疹類疾患。一般人的印象中醫只治慢性病,而通過近年來的報導及臨床實踐,中醫中藥治療急性皮炎、濕疹類疾患療效很好,尤其是近年來進行了大量基礎實驗研究。陳學榮先前和苦參注射液治療濕疹皮炎有效,進一步通過實驗研究發現苦參總鹼、氧化苦參鹼、均能抑制環核苷酸二酯酶活性,有抗變態反應作用,他用苦參素治療的實驗性動物模型,可觀察到紅斑發生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陳智等用多慮平貼敷針灸穴位神闕穴,治療急性過敏性皮膚病,有顯著療效;有用量小、副作用少的特點。陳德宇等根據中醫理論、配製中藥酸甘止癢合劑,治療急性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進而通過實驗研究、證明該藥劑有明顯的抗組織胺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張志禮等研製中藥石藍草煎劑、治療急性皮炎、濕疹類疾患,經440例患者臨床觀察,治癒率90.1%,明顯優於西藥對照組的75.5%的治癒率。平均治癒時間7.3天,比對照組縮短43.9%。他們還通過藥理藥效學動物試驗,進一步證明該中藥復方製劑有顯著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可對抗由組織胺、5羥色胺和前列腺素引起的類性滲出,可明顯降低炎性組織中前列腺素的含量,有抑制Ⅰ型的Ⅳ變態反應、調節免疫功能、改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及減輕炎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以上成果顯示出中西醫結合皮膚病治療研究的重大突破,代表了研究工作的發展方向。
銀屑病:發病率高,治療困難,且易複發,目前仍是國內外皮膚科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中醫中藥治療銀屑病過去雖有很多報導,但多屬於一般臨床療效總結觀察,顯效率在50-80%不等,歸納起來中醫辨證多分為血熱、血燥、血瘀、濕熱、毒熱、沖任不調等型,治療多數採用清熱涼血、養血潤燥、活血化瘀、除濕解毒、調和沖任等法則。
近年來許多研究有所突破。庄國康等用克銀丸治療銀屑病,總有效率達94.4%,並經過電子顯微鏡檢測發現,治療後皮損超微結構的變化,證實治療后角質細胞表面微絨毛數量減少、微絨毛的分布從密集變為稀少、從帶蒂的蘑菇狀變為短小的棒狀、部分角質細胞上的「洞」消失等,為臨床治療有效提供了實驗依據。
林熙然等用中藥喜樹提取物喜樹鹼,配製酊劑外用,治療銀屑病101例有效,並以兩種動物模型即小鼠陰道上皮和鼠尾鱗片表皮進行實驗研究,證明喜樹鹼能抑製表皮細胞分裂,促進顆粒層表皮細胞形成,從而使銀屑病表皮的增生與角化不全病變得以抑制和糾正。近年來並通過動物實驗和模型觀察異靛甲對上皮增生及表皮分化的影響,與氨甲喋呤和喜樹鹼的比較,探討其作用方式的異同,又觀察到該藥對銀屑病患者和實驗動物血漿環核苷酸的影響,結果證明異靛甲的作用方式主要是促進表皮的正角化,對細胞有絲分裂的抑制較弱,因而很少產生骨髓抑制和肝毒性,證明從中藥青黛開發出來的雙吲哚類藥物,有可能成為治療銀屑病的新型藥物。
謝晶輝等用抗表皮細胞增殖的中藥半邊蓮、石見穿、白花蛇舌草等治療很眉病84例,總有效率78.4%。南京地區皮科協作組用山豆根、菝葜、丹參等治療銀屑病65例也取得較好療效。
張國盛等採用口服中藥白芷製劑加黑光照射治療銀屑病有效,通過實驗研究證實中藥白芷內服外加黑光照射兩種因素協同才能抑制DNA合成,兩者缺一不可。用白芷代替8-甲基補骨脂素,大大減少了其毒副反應。
秦萬章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銀屑病,並通過微循環檢測、血液流變學等指標觀察245例,證實隨著皮損的消退,甲皺皮膚毛細血管變化明顯好轉或恢復正常,24例全血粘度、紅細胞電器時間、血球壓積均有明顯改變。
近年來張書元等在用土茯苓湯治療銀屑病有效的基礎上,對進行期患者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證實治療前後表皮SOD含量有顯著差異,說明中藥有促進SOD形成的作用。
鄭茂榮等根據銀屑病患者多核粒細胞(PMN)對低濃度的白三烯B4(LTB4)的趨化反應顯著增強,以及黃芩甙治療銀屑病有效的經驗,進行中藥黃芩甙對銀屑病PMN與LTB4的趨化反應影響的研究試驗,結果證明,黃芩甙可以減少銀屑病患者PMN對LTB4的趨化反應,證實了黃芩甙治療銀屑病的機理。
這些成果都反映了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科學研究的新進展,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深入,這一研究工作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只要進一步組織力量、加強協作,努力探索,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西醫結合治療及預防銀屑病複發等方面,還會取得更大進展。
硬皮病:中醫對硬皮病採用益氣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治療法則,已經開闢了治療的新途徑。實驗證明,中醫中藥治療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和結締組織代謝兩個環節,而對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起調節作用。部分患者採用中醫藥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菸酸、維生素治療效果更好,有效率在90%以上,顯效率可達30-40%。李君蒂等用積雪草(落得打)提取積雪甙治療系統性硬皮病45例,局限性硬皮病45例,前者有效率77.8%,後者有效率85%,實驗證實其能改善免疫功能,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對上皮細胞有復活作用。張曼華等用中藥益氣活血溫陽、配合中劑量激素治療硬皮病,取得了比單純中、西藥物治療好的效果。秦萬章等用單味中藥丹參,苑勰等用當歸、毛冬青等,謝晶輝等用薄蓋靈芝治療硬皮病,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並進行了實驗研究。
系統性紅斑狼瘡:近年來對該病的治療研究作了大量工作,據國內54篇論文,828例初步分析,採用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的方法,認為本病屬中醫虛證範疇,治療多採用扶正固本、活血解毒的法則。實踐證明,急性發作期以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西藥為主,輔以中藥清熱涼血解毒,控制病情後逐漸減少或停用激素,以養陰益氣、健脾益腎、活血通絡的中藥長期調理,可以明顯降低死亡率,延長存活時間,改善生存質量,使患者長期保持病情緩解穩定。庄國康等以中藥為主治療紅斑狼瘡,初期以大劑量激素輔以中藥,以後逐漸以中藥為主輔以激素,可較快消除臨床症状,改善預後。張志禮等用同樣經驗治療677例,分三組對比觀察,中西醫結合組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遠期隨診緩解率、10年以上存活率及生存質量等指標均明顯優於單純中藥和單純西藥治療組。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張鏡人等治療103例,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總有效率84%,單純西藥對照組67%,前者死亡率14%,後者29%。湖南醫學院一附院內科治療100例,中西醫結合組32例,有效率71.2%,西藥對照組38例,有效率52.6%。秦萬章等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復方金蕎片等治療紅斑狼瘡都取得了較好療效,經對其主要成分進行藥理研究,雷公藤總甙有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秦氏用雷公藤治療本病43例,有效率達93%。庄國康用青蒿素治療盤狀紅斑狼瘡取得滿意效果,通過治療後超微結構檢測,發現本品對皮損中血管內皮細胞、組織細胞內的副粘病毒網狀結構有促進其消退作用。這些研究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紅斑狼瘡具有廣闊前景。
七、耳鼻咽喉科
第一階段,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以中西醫綜合治療為起點,進行臨床病歷分析總結,注重發揮中西醫治療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階段的長足之處。
本階段是處於中西醫結合工作的探索和嘗試,起步於中西醫的綜合治療,對有關本學科中的一些常見病證進行分析總結,注意發揮中西醫在對耳鼻咽喉科有關疾病不同階段治療方面的特點和優勢,不斷提高臨床療效,在五十年代中期,就有關於用鴉膽子油治療外耳道乳頭狀瘤;用黃連液治療慢性上頜竇炎,中藥蒼耳子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養陰清肺湯治療白喉等臨床報導。為多病種診治方面的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針刺療法在中西醫結合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同時,使其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進步,從臨床常見病的治療,手術前後,到針刺麻醉方面,在不斷應用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在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的基礎上,採用科學實驗研究方法,在理論與臨床結合研究方面開始了新的探索。
臨床經驗的積累與總結,為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使其在研究思想及水平上有了提高,促進了新的觀點,新的研究手段的產生,形成和推廣應用。
中西醫結合針麻研究工作方面,1975年全國重點十大針麻手術,耳鼻咽喉科中上頜竇根治術被列入其中之一,並於同年在吉林召開了全國上頜竇針麻協作單位會議,專題討論了有關問題。到七十年代末,在耳鼻喉科開展的針麻手術(包括耳部、鼻部、咽部、喉部及氣管、食管手術)已達30餘種。其中對喉全切除術的針麻效果評價是:臨床證明,術時病人合作好,尤其在縫合咽口時,可令病人作吞咽動作,以檢查咽口縫合是否嚴密,或在作發音重建時,可令病人試作出氣和發音,術後分泌物均少,護理工作簡便。實踐經驗的建立和逐步的積累、豐富、為針刺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運用現代科學實驗研究方法和手段,對基礎理論與臨床的研究,特別是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水平上的提高有其重要的地位,在提高對耳聾的臨床療效方面,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探索中醫「腎」與耳的關係,臨床實驗研究發現,腎臟與內耳的一些細胞在生理功能、形態結構和酶的含量與分布方面都有相似的特性,特別是對於內耳有毒性的抗菌素,對腎臟亦表現毒性作用,抑制腎功能的利尿劑,同可以使人和動物耳聾……。實驗證明:腎臟與內耳在對疾病和藥物反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點,這對探求中醫「腎」與耳功能的生理基礎,提供了重要線索,為中層「腎虛可致耳聾」的理論提供了客觀依據。
本階段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已從中醫方藥在臨床中的運用,提高到對於中醫治法的運用和研究。中醫的活血化瘀法運用於耳鼻咽喉科相關的急、慢性炎症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實驗證明:活血化瘀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環,軟化結締組織以及抗感染等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炎症吸收,使炎症局灶化,減輕病理損害。根據中醫「異病同治」這一理論基礎,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療由於瘀血而致的鼻出血的患者,並從血液流變學加以分析研究,指標測定表明,鼻出血患者纖維蛋白元和血沉值明顯升高,均可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了「血瘀」的病理基礎。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後,消除了這種病理狀態,血運暢達,血循常道,出血自止。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中西醫結合工作中,運用多方位,多途徑,深入探索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現代科學技術及臨床的有機結合,提高了研究的整體水平,加速了中西醫結合工作進程。
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中西醫結合工作已有了可喜的成績。加強基礎理論,臨床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研究,以科學指標加以判定分析,在治療方法上得以逐步豐富。新的藥物劑型,不同的給藥途徑,使臨床療效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在中西醫結合工作經驗的總結,推廣及臨床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7年在天津召開的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研討會,上百篇論文,對數十種疾病的研究治療經驗進行總結,開拓了結合工作的新領域,展視了中西醫結合工作在耳鼻咽喉科方面新的前景。
多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感音性耳聾的研究工作一直在繼續。從臨床治療分析,提高療效,到開拓新的治療思路;從初起的中藥、針刺、針藥結合逐步發展運用耳針、電針、耳穴壓藥,穴位注射等中醫結合多種綜合治療手段及在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進展,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開展對「腎主耳」、「腎虛耳聾」和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工作中,運用現代科研手段,臨床實驗發現,感音性耳聾患者治療前後血清鐵水平變化與療效有關,臨床腎虛耳聾患者耳聾程度愈重,其血清鐵含量愈低;治療後聽力恢復,好轉者血清鐵水平多有升至正常範圍,聽力無提高則血清鐵水平無變化。臨床實驗觀察結果,腎虛導致耳聾及從腎政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療效較為滿意。隨著學術觀點的更新,活血化瘀法運用於感音性耳聾的臨床治療,如中藥劑型改革後的復方丹參注射液,當歸注射液等配合西藥合理應用,提高了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達70%以上。在活血化瘀治療感音性耳聾臨床實驗說明,活血化瘀藥物能夠改變內耳微循環,降低血粘稠度。防止血球凝集,血栓形成,促進組織修復,改善耳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謝障礙,從而達到改善聽力的效果。但從臨床中也認識並提出,在今後的研究工作中,應在診斷療效判定標準等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
幾十年來免疫學的新進展,對變態反應性鼻炎的中西結合工作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正沿著向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標準化方向發展。1985年6月召開了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變態反應性鼻炎學術研究會,對有關本病的中西醫結合若干問題進行了專題性的探索研究和以往的臨床經驗總結,並提出了變態反應性鼻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標準草。
中西醫結合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的研究,根據中醫對本病治療多從肺脾腎三臟診治入手,提出了「濕腎健脾、補氣固表」的治療思路,並對臨床常用的有關藥物進行了藥理分析。藥理實驗證明,溫腎健脾,扶正固表對本病治療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使IgA、IgG水平提高;其藥物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治療作用,而無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並可促進CAmp升高,cGmp下降,從而抑制組織胺等介質的釋放。中醫藥從多方面改善、消除過敏狀態,通過調節來恢復患者體內自穩平衡環境,而改變體質。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中,除了中藥的應用,耳穴壓藥,西藥中醫穴位封閉,冷凍,雷射等綜合方法,使臨床療效有了一定的提高。
中西醫結合對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患的研究,以西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中藥為主或中西藥綜合治療方法,應用於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會厭炎、急性鼻炎、鼻竇炎等多種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運用滋陰清熱解毒的銀花,大青葉,玄參、麥冬等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作用優於西醫的對照組,中藥對體溫下降更有效,兩天內下降率58.4%。即可消除炎症又可中和毒素。會厭炎屬急證之一,對西藥過敏反應或不明感患者以中藥清熱化痰散結利咽為主,偶配合西藥使用,效果尚好。中藥治療急慢性鼻竇炎,減少或避免鼻竇穿刺沖洗,在改善症状與引流方面的作用是顯著的。中醫藥在感染性疾患中應用,病種逐漸增多,減少了抗菌素過敏,耐藥及藥源性疾患情況的發生,降低了手術比例,縮短了病程,提高了綜合療效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對急症的研究,如鼻出血,填塞壓迫為傳統的主要止血方法,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根據中醫對「熱迫血行」,氣虛血失統攝及瘀血可致出血證發生的辨證思思,以清熱涼血、收斂止血,散瘀止血,益氣攝血等法,局部症状與全身症状相結合,減少或不採用填塞壓迫止血而達到了有效止血而目的。針刺法,消痔靈鼻腔粘膜出自點處粘膜下注射中藥制粉外敷,低溫冷凍及雷射凝固鼻腔出血點,方法簡單,見效快,患者痛苦小,應用較為廣泛。
中西醫結合對美尼爾氏病的研究,臨床觀察證明,西藥組鎮靜劑能很快控制眩暈症状,但易反覆發作,而中藥組對眩暈改善顯較西藥長,但療效穩定,較少反覆。對耳鳴耳聾症状的改善,中藥療效明顯以西藥組好,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美尼爾氏病,痊癒率較西藥組提高28.6%,無效率降壓7.6%。
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在先行鼓膜穿刺後,加內服清熱祛濕通絡中藥,減少了鼓膜穿刺,降低了鼓膜切開率,縮短了療程,複發率也得到了一定控制。
本階段還召開了全國中醫耳鼻咽喉科學術研討會,許多從事中西醫結合工作的人員到會總結,傳授臨床研究體會及治療經驗,使中西醫結合工作的發展更加推進了一步。
八、眼科
五十年代中期,在國家中醫政策的號召下,一大批西醫眼科醫師經過系統的學習中醫以後,加入到中醫眼科隊伍中來,為中醫眼科隊伍補充了新的血液。從此使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有了長足發展。六十年代中期,各種新醫療法廣泛開展,中藥離子導入法,中藥穴位注射法,西藥穴位注射法等,對一些眼底病,慢性病亦有一定的療效。例如穴位埋線法治療角斑翳,有一定的療效。另外,此法還用於治療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近視、黃斑扁平脫離,視網膜動脈阻塞等病。眼科領域裡的針刺麻醉的研究開展於五十年代末,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眼科的醫務工作者探索出了豐富的經驗。至七十年代初,針刺麻醉手術獲得了成功,並已用於青光眼、白內障、球內異物、視網膜脫離以及斜視、瞼內翻、淚道阻塞等二十多種手術,成功率達90%左右。穴位的篩選也經過了長期的、細緻的工作。現最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支溝、內關、陽白、魚腰、太陽、攢行、球後及配合耳針、足針。
從五十年代末開始,眼科界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白內障進行了研究,經過多年大量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一條中西醫結合的特定的手術方法,創造了獨特的具有中醫特色的手術方法。即在中醫針撥白內障的基礎上,發展有套、吸、挾等多種方法。這種術式方法簡便,手術時間短,切口小,癒合快,病人痛苦少,視力矯正良好,得到了國內外中醫眼科界的好評,多次通過鑒定確認為中西醫結合的科研成果。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最佳道路,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中西醫眼科醫師大都認為,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檢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是中西醫結合診治眼病的基本途徑。除臨床之外,人們還試圖從理論上進行結合與勾通,陳達夫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與觀察,曾在內眼結構與臟腑關係方面作了大膽的探討。他將用現代儀器檢查所見的各解剖部位,按中醫的傳統理論歸屬各個不同臟腑和經絡。例如:脈絡腹屬於少陰心經;視神經、視網膜、虹膜、睫狀體、睫狀小帶屬足厥陰肝經;玻璃體屬於太陽肺經;房水屬於少陽膽經;眼中一切色素屬於少陰腎經;視網膜黃斑區屬於脾臟,以便於進行辨證論治,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適用。
八十年代以來,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發展較快,中西醫結合的眼科隊伍也在不斷擴大。即有基礎理論,又接受了系統臨床技能訓練的中學西、西學中的人員形成了新型的眼科隊伍並逐漸壯大。為了進一步發展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各中西醫結合眼病協作組於八十年代初相繼成立,同時制定了專題研究計劃。在常見內眼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已逐步做到了根據中西醫理論、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對一些眼科疑難症,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後,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對於視神經萎縮的治療,經現代儀器檢查確診,中西藥配以針刺療法綜合治療,其結果有效率達50%左右。西藥以擴張血管藥為主,中藥的基本方為党參、生地、丹皮、赤芍、丹參、茯苓、川芎、柴胡、桂枝、石斛、青葙子、石決明、枸杞子、菟絲子。針刺主穴:球後、翳明、光明、睛明、肝俞、腎俞;配穴:合谷、太陽、解奚、三陰交、陽陵泉。
手術前後的用藥,為眼科的中西醫結合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特別是術後用藥,根據病人術中,術後的反應進行辨證,給以中藥治療,可以減輕術後反應,促進創口癒合,加速恢復,提高視功能。都收到了滿意的效果。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眼科領域裡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有了迅猛的發展。從診斷、治療、科學研究等各方面得到升華。在診斷方面,人們利用先進的現代儀器和檢查手法,與中醫的辨證分型相結合進行了對各種疾病的探討,例如對於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脈病變,經過眼底檢查,結合全身症状進行辨證分型。有學者認為,視膜黃斑部水腫為脾虛運化失常型;滲出期及水腫滲出消退而見色素紊亂者,多為肝腎不足型;滲出嚴重者多屬氣血瘀滯型。在治療中有以中藥為主,輔以西藥,有以中西藥並用。在眼科急症方面,人們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對視網膜動脈阻塞一病,人們曾對中西藥並用,單用中藥或西藥進行了比較,其結果,經過局部和全身辨證,中西藥並用組優於其他兩組。
現代藥理學的發展,進一步為臨床治療所利用。在眼科急症的用藥方面,人們亦利用現代中藥藥理學的觀點去認識。在治療中,大都使用丹參、當歸、紅花、赤藥。丹參能使血液粘度降低,血細胞聚集性減輕,血流加快,有抗凝作用。當歸、紅花、赤藥有緩解血管痙攣或減少血管阻力,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故對於老年人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引起的眼部動脈阻塞,根據中藥的藥理作用,中西藥並用,療效顯然優於單用西藥或中藥。
現代科學研究的進展,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現代醫學中,結膜微循環已成為探索心血管系統疾患的重要窗口之一。中醫認為,臟腑有病必現於輪。通過觀察,結膜微循環障礙,結膜出現微血管瘤,囊狀擴張,絲球體多位於肝腎兩廓,所以結膜微循環障礙可反應臟腑的變化。這就提示我們應針對相應的臟腑病變進行治療,可以利用活血化瘀之法,改善微循環。對眼科疾病活血化瘀的研究,近年來引起人們的注目。活血化瘀是中醫的基本治法之一,近年來在醫學領域中廣泛開展的中西醫結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對活血化瘀加以研究提高。同樣,在眼科領域裡,本法的應用範圍也日漸深廣。臨床上將瘀血性眼病分為外眼和內眼兩大類。凡眼瞼、結膜、角膜、淚器、虹膜等部位的炎症,如麥粒腫初起,眼瞼蜂窩組織炎早期,沙眼進行活動期,角膜炎消退期,鞏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外傷所致的眼部創傷,積血,或血管瘤等,局部表現為充血、浮腫、硬結而觸痛、滲出、出血或新生血管網形成或赤絲虯脈等證候明顯者,均屬外眼血瘀性眼病。原則上應按其發病部位所屬臟腑用藥,尚須根據血瘀之多寡與活血祛瘀法靈活加減合用,以促進病灶的吸收。眼部病屬內障眼病範疇。過去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可靠的檢查手段,故認為內障眼病,外不見證,從內而蔽,僅憑患者自覺症状進行診治,以內虛立論者不少。根據多年體會,眼底病早期多為實證,且與氣血、痰濕關係密切。然亦有虛實夾雜者,須細辨之。由於視網膜的血管是腦血管最末梢的分支,眼底病的各種改變,無不與微循環障礙有關,故對於眼底的炎症性、出血性和退行性等改變,應視為微循環障礙在眼部表現的結果。治療需使用改善局部微循環的藥物。
隨著磺胺、抗生素藥物的廣泛使用,細菌感染性眼病得以較好地加以控制,而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的全身及局部使用亦是非常重要。例如病毒性角膜炎,在治療方面,中醫、西醫的治療方法各自都有一定的療效。但在縮短療程,遠期療效方面,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則優於以上二法。近年來,利用「清開靈」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角膜炎。據報導有效率在90%以上。
葛根素的誕生,對眼科疑難病的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葛根素有改善心肌氧代謝的作用,還可改善腦部微循環。眼科用於治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為較好的療效。經熒光眼底血管造影觀察,證明葛根素可使血液末梢單位循環得到改善,另外,用於外傷性視神經萎縮,可行氣活血,改善視神經傷處的血液循環,以達到恢復視功能的效果。中西醫結合工作不但在理論研究、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人們又涉足了實驗研究方面。例如哈爾濱醫科大學研究生陳劍報告,用三七注射液治療眼前節鹼燒傷的實驗研究,用30隻家兔眼角膜周邊部製成鹼燒傷的動物模型,分別用三七注射液、肝素、及生理鹽水結膜下注射,每日1塊、連續3周,停藥觀察至6周後,取兔眼進行光鏡及掃描電鏡檢查。結果表明三七液與肝素液組間無明顯差異,兩者均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有明顯差異。
眼科中西醫結合工作,經歷了漫長的里程。眼科的醫務工作者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勞動。眼科領域裡的中西醫結合工作,經歷了中西藥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現代儀器檢查與辨證分型相結合以及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研究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各個時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來,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正逐步為國內外眼科工作者所關注。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在眼科醫務工作者努力下,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專家將會湧現,眼科領域裡的中西醫結合工作也必將推向新的階段。
九、心血管系統疾病
心血管系統疾病,大致可以分成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初期。運用中醫理論,逐漸開展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心血管疾病是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建國初期至五十年代初期,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處於低潮。1955年隨著第一期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的學習,現代中醫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也逐漸拉開了序幕。五十年代中期首次明確提出了冠心病相當於中醫之「胸痹」、「真心痛」,並從中醫基礎理論探討了心臟血管系統疾病的中醫治療方法。五十年代末期,陸續可見到中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報導,主要是在西醫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辨證,找出辨證和治療規律,提高臨床療效。六十年代初期,北京許多醫師運用中醫理論對高血壓病提出中醫分型、辨施治,指出按陰陽虛實、結合八綱理論與臟腑經絡及中風病因學說分為陽亢、陰虛陽亢、明陽兩虛、陽虛;肝熱上沖、腎陽虛、心腎不交等若干型。同時還提出:高血壓病的脈象多以寸、關兩部見弦脈,尤以關脈為主;弦脈的發生機制與血中幾茶酚胺水平有關。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末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迅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對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有了顯著性成就。
中醫中藥進入心血管科急重症領域——急性心肌梗塞,是六十年代以後的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醫療單位相繼開展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研究。多年的研究證明:中醫藥不但能進入急重症領域,而且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比單純西醫治療的療效為好。因此,進入七十年代我國各地以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幾成常規。北京、天津、上海、新疆、廣州等地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均已從20—30%降至10—15%以下,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輕、中症病例可以單純用中藥治療。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工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組(以益氣活血治法為主)98例的病死率為8.2%,而周期病情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的北京地區冠心病協作組單純西藥治療組151例的病死率為29.1%。
治血化瘀治療是中醫藥防治冠心病研究中應用得最早、使用得最多的治療法則,其主要代表方劑是冠心Ⅱ號方。該方由川芎、丹參、紅花、赤芍、降香五味中藥組成,劑型有片劑、針劑、沖劑等。1971年北京地區防治冠心病協作組16個單位應用該方治療600例心絞痛,其近期療效為:心絞痛顯效率25.8%,硝酸甘油停減率74.2%;以後又觀察了其遠期療效,164例冠心病心絞痛病人服藥1—4年,心絞痛總有效率89.6%-93.8%,心電圖有效率37.1-66.6%,硝酸甘油停減率70.0-5.6%。較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表明,該方是防治冠心病的一個較好方劑,同時說明冠心Ⅱ號長期治療組的療效優於短期治療組,尤以心電圖的療效更為明顯。1975—1976年西苑醫院又將冠心Ⅱ號製成針劑,每支5毫升(相當於生藥10克),結果:30例中心絞痛顯效率26.7%,總有效率90%,心電圖顯效率13.3%,總有效率50%。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內科繁榮昌盛時期,各個病證診斷和療效評定逐步規範化,醫藥並重和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是本時期的基本特點。
八十年代許多醫家在中醫四診的研究中發現,急性心肌梗塞的舌象變化規律,70—93%的病例出現舌質紫暗或瘀斑,隨著病情的好轉,舌質黯的程度可漸漸減輕,部分病例可恢復正常。舌苔多由薄白向白、白膩、黃膩轉化,重症可出現黑褐苔,好轉時漸退。持續不退或加深者預後不佳。恢復期多呈紅絳舌,以後隨著陰虛症状好轉逐漸轉為薄白苔。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組織京津九家醫院應用穩心沖劑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I期340例,其中治療組265例,對照組(胺碘酮)75例,結果:臨床症候總有效率分別為93.58%、88.0%;心電圖總有效率分別為90.18%、84.0%;Holter總有效率分別79.21%、62.32%。Ⅱ期419例,其中治療組312例,心律平對照組107例,總有效率分別:臨床症候94.79%、85.98%,心電圖84.62%、82.24%,Holter70.69%、70.59%。結論臨床症候治療組明顯優於胺碘酮及心律平(P<0.05、0.01)。
北京地區高血壓發病率為9.53%。高血壓病的轉歸比較嚴重,最終死於腦血管意外的約佔60-80%。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具有降壓,改善心、腦、腎血流供求不平衡,從而明顯地改善症状,促進心腦血管病理改變恢復等方面的綜合作用。綜合大多數學者的主張,臨床上本病以陰虛陽亢、肝火亢盛、肝腎陰虛及明陽兩虛等辨證分型所見較多。近年來,瘀血在高血壓病發病中作用受到了關注,發現高血壓病人有血瘀證者達46.7%,以肢體麻木、舌質紫暗、心胸疼悶等症状做為血瘀辨證的主要指標,具在高血壓各期也皆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血瘀證候,並呈Ⅲ期>Ⅱ期>Ⅰ期的趨勢。目前缺少全國性或多中心協作組對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資料。
時入八十年代全國各地都相繼開展了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專題研究。韓向明把心功能不全的病理變化概括為心氣虧虛、淤血阻滯、水液蓄留的氣、血、水之病變。心氣虛為本,血淤水腫為標,氣、血、水三者又可相互為病,相互轉化。本階段的治療法則主要有:溫陽活血利水法,如楊順坤的基本方劑(附子、党參、桂枝、川芎、赤芍、紅花、葶藶子、車前子、炙甘草)總有效率達89.05%;益氣溫陽活血化瘀法,如馬連珍自擬的參附補心丸(人蔘、附子、大黃)治療心衰245例,結果:冠心合併心衰者有效率達95.6%,風心病合併心衰者有效率90.6%,高血壓性心臟病合併心衰者療效達90.9%,肺心病心衰者有效率75%;益氣溫陽固脫法,象沈玉明以大劑量萬附葶藶湯治療(萬年青、附子、葶藶子)充血性心衰60例,總有效率88.3%;宣肺祛痰蠲飲除痹法,如北京中醫醫院許心如的心衰合劑(葶藶子、桑白皮、車前子、澤瀉、黃芪、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紫丹參、當歸)對原來服用西藥而心衰不能控制的21例,加服後獲滿意療效。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病毒性心肌炎較七十年代增加了近十倍,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8.6%-~20.8%,而國內外又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於是國內不少醫家開始應用中醫中藥,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本病的辨證分型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由於分析病情的角度不同,因此辨證分型也多種多樣,但以氣陰兩虛、風熱犯肺、熱毒侵心型較為多見。通過臨床和實驗基礎研究都證實了中醫藥治療可以直接改善免疫機制,同時還作用於病毒本身,是單味西藥無法實現的獨特功效。黃永生應用芪冬頤心口服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350例(黃芪、麥冬、人蔘、生地、桂枝、紫石英、丹參、金銀花、淫羊藿),同時設對照組(生脈飲)150例,結果總有效率分別為91.7%、66.7%(P<0.01)。
十、血液病學發展概況
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形成和逐步發展階段。五十年代,我國建立了血液病的專門研究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五十年代初,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尚無有效療法。大部分患者依靠輸血維持生命,預後很差,死亡率高達80%左右。醫務工作者對再障發病機理進行探討,認為再障屬於中醫「虛勞」的範疇,以心脾兩虛(氣血兩虛)為主。因此,提出了補益心脾或補養氣血的治療原則。1959年在全國醫藥衛生技術革命展覽會上,傳來了中醫中藥配合輸血療法,治癒很多再障患者的捷報。此後,全國各地陸續有中醫中藥治癒再障的報導。如1962年喻嫻武分析了134例臨床資料,在採用中西醫綜合治療以前的無產及死亡病例佔75.3%;採用綜合治療後,死亡及無效病例佔53.7%;足以說明中醫中藥對於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和無效率起到較好作用。1964年吳翰香總結25例再障的臨床資料,採用增補氣血,調理脾腎的治則,選用紅參、党參、白朮、甘草、陳皮、熟地、補骨脂、鹿角、肉桂、黃芪等藥,隨征加減,總有效率達68%,認為補腎藥比健脾藥的生血作用更為明顯。
1964年8月3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分別召開了第十屆國際血液學會議及第十屆國際輸血會議,我國代表在分組會上就慢性再障的治療問題,介紹了中醫藥、睾丸酮及氯化鈷治療本病的療效比較。表明我國在當時對本病的治療,已達到較先進的水平。在五十年代末有對缺鐵性貧血採用皂礬,平胃散加針砂、鐵落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的報導。1965年,吳翰香採用黃病藥丸治療本病的效果相當滿意。個別患者單用該藥療效不佳時,再加用了党參、白朮、雞內金、神曲等藥後,血色素迅速上升。這說明中醫健運脾胃藥有助於鐵質的吸收。從六十年代中期起,我國醫務界開始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白血病。如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根據瀉肝經實火的治則,應用當歸龍薈丸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有效率達80%,並無骨髓抑制副作用。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末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平緩發展階段。在此階段醫務工作者為進一步提高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療效做了大量工作,並在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對慢性再障的發病機理的認識不斷深化。從注重脾虛轉為注重腎虛或脾腎兩虛。根據「腎主骨、藏精」、「血為精所化」、「精足則血旺,精虧則血虧」等理論,治療再障以補腎為主,或脾腎雙補。中國醫學科學院分院附屬醫院總結了以補腎中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再障3000例。有效率為84.5%,緩解及治癒率佔48~50%。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曾對1963年(補脾為主),1974~1980年(補腎為主)兩個時期病例的療效作了比較,第一個時期有效率為70.2%,第二個時期有效率為89.1%,認為治療重點放在補腎及部分病例脾腎雙補是提高療效的原因之一。同時對大菟絲子飲進行研究,該藥可顯著提高馬利蘭引起造血抑制小鼠的幹細胞CFU-S、粒系祖細胞CFU-D、紅系祖細胞CFU-E的數量,提示在造血功能損傷的情況下,補腎藥能促進造血幹細胞數量回升,因而得出補腎生血與造血幹細胞有關。大多數醫院治療再障,在補腎同時兼顧健脾滋肝。在此時期,運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尤其是單方單藥治療急慢性白血病有了很大進展。
1979年陳悅書綜合報導了應用三尖杉酯鹼和高三尖杉酯鹼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非淋)259例,兩組完全緩解率分別為20%與22.3%。「兩藥的療效與阿糖胞苷、柔紅霉素相似。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對治療較困難的早幼粒、急單療效較好」。張中一等應用半合成三尖杉酯鹼治療急非淋55例,結果完全緩解13例,部分緩解17例,與天然三尖杉酯鹼療效相同。該項研究獲衛生部1980年醫藥衛生重大科技成果甲級獎。韓銳等在實驗研究中觀察三尖杉酯鹼對L1210白血病小鼠細胞動力學的影響,表明「該藥主要抑制瘤細胞蛋白質合成,DNA合成也受到明顯影響。它是一種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主要殺傷S期細胞,對G1期向S期的移行及G2期向M期的移行有阻斷作用」。
中國醫科院分院血研所與成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協作從當歸蘆薈丸中篩選出青黛,發現該藥對L7212白血病小鼠有抑制作用。治療慢粒15例,完全緩解1例,部分緩解4例,進步10例。此藥可長期服用,服法簡便,但在緩解率及維持療效方面尚不理想。1977年,四川中藥所從青黛中分離出靛玉紅,其後,半合成及全合成靛玉紅也獲得成功,治療有效率達87.26%。其優點為療效快,劑量小,副作用輕。該項研究獲國家科委發明三等獎。中國醫科院分院對青黛、靛玉紅治療慢粒患者作實驗指標研究,結果表明青黛對機體無免疫功能抑制作用。靛玉紅對實驗動物正常造血生成動力學亦無明顯影響。認為「這些結果與馬利蘭及環磷醯胺對動物有嚴重抑制情況,形成明顯的對比」。李昆氏等對靛玉紅治療慢粒的有效病例9例電鏡下對比觀察骨髓,顯示該藥破壞白血病細胞的作用方式是脫核腫脹溶解性壞死,即核溶現象。在溶血性貧血的治療方面,中醫藥也有所建材。中國醫科院附院認為蠶豆黃以肝膽濕熱為主要病機,證屬陽黃。對本病353例採用復方三黃湯(茵陳、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及大黃)與復方野艾蒿湯(野艾蒿、茵陳及車前草)注射液,靜脈用藥或口服,結果350例痊癒,3例死亡,佔0.85%,較國內報導的死亡率2.3-9.6%為低。認為本組病例治後黃疸消退較快,尿潛血轉陰也較為迅速,輸血漸見減少或可不予輸血。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迅速發展時期。1982年在哈爾濱召開全國首屆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這次會議全面總結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經驗,對推動我國血液病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發揮了重要作用。八十年代以前,中醫對再障的分型很不統一,少則分為兩型,多則分為五型。在此會議上,根據國內學者一致認為腎虛是再障發病的主要機制,將急慢性再障統一分為四型:急勞髓枯型,腎陰虛型,腎陽虛型和陰陽兩虛型。前一型相當於急性再障,後三型相當於慢性再障。中醫分型客觀化研究方面,天津血研所對75例再障患者的病情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陰虛患者貧血、出血、感染均較重。HbF輕度增加,cAMP明顯減低,免疫功能損害明顯,預後較差;而陽虛的患者貧血、出血、感染相對較輕,HbF顯著增加,cAMP減低及免疫功能損害程度均不如陰虛明顯,預後也較好。
近年來,在作者研究中醫辨證分型與體外骨髓造血祖細胞類型間的關係,發現陽虛型的CFU-GM、CFU-E、BFU-E值均顯著高於其他兩型,對雄激素反應性也顯著高於其他兩型,而陰虛型大多屬於免疫介導型,前者治療效果佳,後者差。也有作者研究了慢性再障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改變與中醫分型的關係,發現按腎陽虛、腎陰虛、腎陰陽兩虛的順序,患者Th逐漸降低,Ts逐漸升高,Th/Ts明顯降低,後兩組比前一組Th/Ts下降更顯著,提示陽損及陰時,機體免疫機能發生更大的改變,從T亞群水平揭示了中醫證型特別是腎陽虛、腎陰虛的內涵。
從以上中醫分型與實驗指標之間的關係上看,再障的中醫分型有其客觀物質基礎,能指導治療,判斷預後,並為中醫:「陽虛易治,陰虛難調」的理論,找到了實驗依據。在再障辨證論治方面,多以復方為主。多數按陰虛、陽虛、陰陽兩虛辨證,提出的方劑有:大菟絲子飲、十四味建中湯、保元湯、生髓補血1號及2號方,左歸飲、右歸飲、活血益髓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青馬雞絲湯(青蒿、馬前子、雞血藤、菟絲子、補骨脂)、參芪仙補湯等。於材聲等用生髓補血方為主分型治療再障111例(腎陰虛型40例、腎陽虛型71例)、近期療效:基本緩解32例,有效率72.29%。陽虛型的有效率、遠期療效明顯高於陰虛型。認為滋補腎陰藥僅能改善症状,而溫補腎陽藥卻能刺激骨髓造血。常玉復等用補腎助陽方藥為主分散型治療慢性再障104例,近期療效47例,其中有效39例,佔82.9%;治癒緩解17例,佔36%。遠期療效隨訪57例,有效率91.2%,治癒緩解率為84.2%。也有根據病人造血干細胞培養結果,採用不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者:幹細胞缺乏型,採用雄激素和中藥養血滋腎、健脾溫腎法;免疫介導型,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中藥滋陰益腎、涼血止血法;雄激素反應型,用雄激素及中藥補腎助陽、益氣養血法。對於難治性再障的治療,在辨證分型的基礎上加活血化瘀藥,選用丹參、赤芍、川芎、當歸、雞血藤、益母草、三七等,也有用大黃蟄蟲丸治癒難治性再障的個案報導,並於八十年代後,逐漸受到重視。活血化瘀藥能改善甲皺微循環,同樣也可使骨髓微循環障礙得以減輕,調節免疫功能,有助於骨髓幹細胞的發育、增生、分化、成熟和釋放。對重型再障,有分期論治者,危重期宜瀉肝火、滋腎水,好轉期用填精生髓、補腎生血;恢復期宜補腎生血。梁冰將急再分為兩型:急勞髓枯溫熱型,方擬涼血解毒湯;急勞髓枯虛寒型,用加味參芪仙補湯或溫腎益髓湯。西藥配合雄性激素、抗生素及輸血等,療效統計31例,治癒佔33.5%,緩解佔29%,明顯進步佔6.5%,無效佔12.9%,死亡佔16.1%。一年生存65.7%,二年生存46%。
自八十年代以來,中西醫結合治療和研究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報導較多。ITP的中醫治療多用辨證分型論治,急性多屬血分實熱,慢性常分為陰虛血熱型,脾氣虛弱型,瘀血型。孫偉正等報導,對46例ITP患者分別用活血化瘀法治療30例,用益氣滋陰法治療16例。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0%與68.7%,活血化瘀組療效明顯優於益氣滋陰組。鄧有安等報導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ITP18例,總有效率為90.9%,發現大部分患者經活血化瘀治療後,增高的PA—IgG值恢復正常或大幅度降低,充分證明活血化瘀中藥確有免疫抑制作用。另外也有不少使用成方單藥治療的報導。如使用從江南卷柏中提取並製成的新止血藥片紫癜清,還有消斑合劑、昆明山海棠片、血寧膠囊、血康口服液等亦有較好療效。根據23篇文章(有關兩種療法)共804例的療效統計。痊癒及顯效佔38.3%,有效佔27.23%,進步佔20.89%,總有效率為86.42%。中藥治療ITP的優點是複發率低,副作用小或無副作用。值得提出的是近年來在中醫界已有用免疫學方法建立了ITP動物模型獲取成功,改變了過去用化療藥和放射線造成動物骨髓損傷而致的血小板減少的動物模型,後者產生的機理與ITP有本質的區別。新的ITP模型已逐漸被引用於對ITP的研究。用中藥治療真紅、白細胞減少症和溶血性貧血也有一些報導。1987年張大龍等報導,用水蛭等活血逐瘀法治療真紅20例,配與平肝陽瀉肝火中藥,西藥用潘生丁、降壓靈,治後13例血紅蛋白降至非常,其餘6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0例複查骨髓象得到改善。李景德等分析真紅38例,所見骨髓增生程度及幹細胞增生活躍,三系細胞明顯增高,皮膚粘膜發紅,舌紫,肝脾腫大,脈緩澀。觀察血液動力學及甲皺微循環均見正常,全血粘度明顯高於正常人。確定「真紅是典型的全身性血瘀症」,已為活血逐瘀法的療效所證實,並認為以紅係為主的多能幹細胞病態增生應被視為血瘀證的本質。
從八十年代以來,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系統化的軌道。衛生部成立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1982年至今已召開四屆全國性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中西醫結合血液病研究和臨床實踐成果豐碩,多項科研課題獲衛生部醫藥衛生重大科技成果獎或發明獎,出版了一些較高水平的專著,有些科研成果已引起國際醫藥界的關注。
十一、腎內科
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初步形成的階段。這個階段以臨床經驗總結及古代文獻有關泌尿內科的系統整理為主,且初步探討了泌尿內科(如腎虛症)的機理,引入現代醫學的基礎實驗來揭示中醫證候的本質的工作也已開始了初步的研究。
這個時期,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開始形成。1959年上海第一醫學院姜氏等人組成了藏象專題研究組,首先開創了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祖國醫學藏象理論實質的先河,他們認為藏象學說為祖國醫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而五藏之中又以「腎」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喻為生命之根本。故首先開展了「腎的研究」。他們首先整理了中醫有關腎與命門的文獻,總結出歷代不同的學說,如左腎右命門說、兩腎總號命門說、命門在兩腎之間說,並把歷代醫家對腎與命門的見解歸納為:命門生水火說、腎分水火陰陽說及腎陰腎陽與先天後天統一說等不同方面。且將《內經》、《脈經》、《巢氏病源》、《濟生方》等古代文獻中有關腎的病證的記載加以整理歸納。並從「異病同治」的角度來探尋中醫「腎」的物質基礎,發現不同病種的腎陽虛病人的24h尿17羥皮質類固醇含量確普遍低於正常值,其冷壓實驗亦呈反常表現。且在治療過程中由於用藥過偏發生腎陰虛與腎陽虛型相互轉化,同時看到尿17羥及冷壓實驗亦有相應的變化,這證明了陰陽是有共同的物質基礎的。並進一步探尋腎陽虛病人尿17羥低下的原因,進行了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二日靜脈滴注實驗,結果發現腎陽虛病人反應多有延遲,而於補腎調整陰陽後即可復原。從而說明:腎上腺皮質代謝紊亂可能為腎陽虛機制中主要環節之一,至於腎陰虛的機制則還不清楚。
他們還進行了腎虛病人基礎代謝與紅血球中糖分解代謝的研究及腎陽虛病人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全面觀察,採用了血11羥晝夜節律測定、Su-4885試驗等。姜氏等人在這個時期的研究還只是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研究的開端,其中仍不免欠深入之處,但能夠首先涉及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專科的研究,且首先運用現代醫學的實驗方法來探討中醫「腎陽虛」的機制,把中醫理論提高到現代科學水平,無疑是了不起的成就。為探討醫學科學的新領域開闢了途徑,為以後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的研究方向、方法提供了依據。
1964年何開玲等從正常人與腎陰虛、腎陽虛症患者的紅細胞糖酵解測定的比較中,發現腎陽虛患者較正常為低,反映機體生熱效應減弱,腎陰虛患者較正常為高,反映機體生熱效應加強,而經補腎調節陰陽的治療後,兩組患者的紅細胞糖代謝均恢復正常,表明調節陰陽的藥物起了調整能量代謝的作用。
同一時期,1960年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採用大劑量皮質激素或甲狀腺素促使動物消耗,造成二組小白鼠「腎陽虛」的模型,使用助陽藥後,有顯著效果,但正常動物使用助陽藥則出現抵抗力消弱的趨向。
五十年代末,南京中醫學院總結搶救12例尿毒症的經驗,認為在水腫後期用溫補法效果差,宜從脾陽衰敗、濕濁羈留郁化為熱為病機出發,認為大黃能清利血分熱毒,對血內氮質貯留可以改善。六十年代上海中醫學院開始用大黃牡蠣煎劑灌腸以降低血氮。
1972年起上海第一醫學院姜氏等人通過對調節腎陰、腎陽的兩組中藥方劑(溫補腎陽藥及滋陰瀉火藥)的臨床研究,發現溫補腎陽藥可能與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有關,且可改善腎盂積水,從而有利於輸尿管結石的排出。同時發現滋陰瀉火藥可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系統的抑制,如此減輕了激素的重要副作用;不僅臨床而且動物實驗也證明其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保護作用,對動員激離脂肪酸,及減緩肝中皮質醇分解均有一定的作用。「腎」所涉及的面很廣,由於腎陰腎陽是全身陰陽之本,研究腎陰腎陽可以代表全身的陰陽。陰陽處於對立統一狀態,陰生於陽,陽生於陰,陰陽互根,這就包含著人體內存在的反饋調節、對立統一的平衡機制。這就通過對腎陰腎陽的研究,除了闡明了「腎」的本質,也闡明了這一陰陽調節機制。對於「腎」本質的研究這個時期不僅在上海,同時南昌、福建、青海、內蒙古均經實驗研究發現腎陽虛患者尿17羥平均值較其他各組(肺氣虛、肺陰虛、脾陽虛、腎陰虛)為低。寧波、陝西的研究也表明,腎陽虛患者ACTH興奮試驗也發現其最大反應能力低於正常對照組,而用溫補脾腎法治療後其反應能力明顯提高。故而祖國醫學的腎陽虛可認為具有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低下的表現。解放軍155醫院、廣州軍區總醫院、中醫研究院、北京朝陽醫院的探討均得到基本一致的結論,即腎陽虛具有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紊亂的情況。
1978年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對里虛寒症(陽虛症)49例、里虛熱症(陰虛症)25例、正常人30例,按雙盲法進行皮膚電位活動的比較,發現陽虛證者呈明顯抑制狀態,而以補腎陽為主的治療後,可看到皮膚電位活動趨於正常。
由於現代醫學理論提出腎炎之病理變化常有血凝機制參予,故抗凝療法廣泛應用。腎臟病學者逐漸注意到了血瘀在腎病中之地位。1975年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率先提出了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治療腎炎的新途徑,並取得了一定臨床療效,以後相繼有許多單位報導活血化瘀在腎病中的臨床應用。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用益腎湯治療慢性腎炎29例,其中完全緩解12例,基本緩解10例,部分緩解4例,無效2例,死亡1例。王氏報導了以當歸、川芎、赤芍、紅花、丹參、益母草等為主,結合中醫辨證施治,治療慢性腎炎47例,痊癒36例,顯著6例,好轉者3例,無效者2例。北京醫學院報導以腎炎化瘀湯治療慢性腎炎亦可達到一定療效。
中西醫學術交流後,有許多學者認為某些現代醫學檢查方法與中醫的四診相結合,對分析病機、指導治療、提高療效有所幫助。許多臨床醫師根據中醫理論體系進行證類分型,探索其治療規律,加強中醫臨床研究。腎炎最早是按水腫盛衰分型,分為陰水、陽水、皮水、石水、下水等;繼之按病變髒腑分型,如腎陽虛、脾腎兩虛、肺氣不宣等等;以後進一步結合病理變化、病機分析及化驗指標等等進行中西醫結合的分型。如慢性腎炎腎病型分:陽虛型;氣虛型;濕熱型;痰水交阻型;其他:夾陰虛、肝火、肝氣等等。慢性腎炎高血壓型分:腎陰虛、肝陽亢;腎氣、腎陰兩虛。其他如解放軍281醫院及貴陽中醫學院等,也均應用中醫辨證施治結合腎炎的客觀指標提出各自的分型法。此時已認識到中西醫結合的分型法值得進一步研究。一方面中醫的辨證結合客觀指標易於掌握;另一方面便於與西醫界及國際醫學界的學術交流。這個時期各地的分型法各有其特點與優點,但也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時還難以統一,必須還需要有一個隨著臨床實踐的病例積累,中西醫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深入,以及診斷技術的改善而逐步完善的過程。
1977年時振聲根據文獻資料及其個人經驗,將腎炎蛋白尿的治療歸納為十個療法,即健脾益氣法、溫補脾腎法、氣血雙補法、滋養腎陰法、補脾固腎法、陰陽兩補法、活血化瘀法、清熱利濕法、氣陰兩補法及消化蛋白法,並分別列出了主要方藥,其用法也都是以尿蛋白為指標結合辨證用藥的。
八十年代初以來,由於腎活檢、電鏡、免疫熒光及生物工程等技術的發展,現代醫學對腎臟生理、病理,腎小球疾病的發病機理方面有了很大發展,但治療方面還沒有真正的特效藥,未見重大突破。為此中醫藥治療腎小球疾病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與興趣。所以這已不單純是中醫學者的工作,國內外許多中西醫學者在臨床上對為數不少的病人進行中醫藥治療並取得一定療效。中西醫結合運用現代科學方法探討中醫藥治療腎小球疾病的機理、篩選有效方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中醫「腎」實質的研究進一步深入,腎主水與現代醫學腎的水液調節功能含義相似。關於腎陰腎陽的物質基礎,上海內分泌研究所安教授為首的科研組對腎陰腎陽與機體內分泌的關係作了大量的工作,「七五國家攻關課題」對腎主髓、生血的理論研究也取得一定進展。從目前對腎臟內分泌的認識,其分泌1、25(OH)2D3,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作用,可以說明中醫腎主骨生髓的物質基礎。
台、港、澳醫學發展 | 民族醫學的發展 |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的發展」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