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
A+醫學百科 >> 溫病 |
溫病,病名。
①多指溫熱病之泛稱。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症見身熱、頭痛、嘔吐等,但《經》多以「病溫」為名。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靈樞.論疾診尺》:「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溫病具有起病急,熱勢甚,傳變快,易於傷津化燥傷津的特點。當按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法辨證論治。分別選用(或合用)解表、疏衛、清氣、涼營、涼血、和解、育陰生津、通下、開竅、息風、回陽固脫、通下等法。溫熱病大致包括風溫、春溫、暑溫、秋溫、冬溫、秋燥、溫毒、伏氣溫病、溫瘧、晚發。詳見有關各條。
②指廣義傷寒中的一種。《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參見有關條目。
③指夏至以前發病之溫熱病。《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此說為後世「伏氣溫病」說提供了理論依據。參見伏氣溫病條。
因感受溫熱之邪而引起的以熱象偏重,易於化燥傷陰為特點的急性外感疾病的總稱。包括多種外感急性熱病,如風溫、春溫、暑溫、濕溫、秋燥、伏暑、冬溫、溫疫、溫毒 、大頭瘟、爛喉痧等。這些外感急性熱病除各自的特點外,還有一些共同之處:
①致病因素相同,其發病均由感受外感溫熱之邪而致。
②溫病多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凡溫熱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傳染性,所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溫病的發生與季節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如春季以風溫為主,夏季則以暑溫、濕溫為常見。溫病的發生還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等存在著差異所致。廣東、廣西、雲南 、貴州等地區多見瘴瘧為患,則是一例。
③溫病的發展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性。按衛氣營血傳變來說,溫病初起多犯衛分 ,進而傳入氣分,氣分邪不解則傳入營分,再不解則深入血分。按三焦傳變來說,溫病初起多在上焦肺衛,進而中焦陽明或逆傳心包,後期則傷及下焦肝腎之陰。
④溫病的臨床表現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現為發病急、變化快、變證多 ,除必具發熱外,大多熱勢較高,同時伴有心煩、口渴、尿黃赤、舌紅、脈數等證。常見的變證有斑疹、吐衄、便血、痙厥、神昏等。根據病證的性質,可將溫病分為溫熱和濕熱兩大類。感受溫熱病毒,不兼濕邪者,稱為溫熱類溫病,包括風溫、春溫、冬溫、秋燥等,一般起病急、傳變快、病程較短;兼濕邪者,稱為濕熱類溫病,包括濕溫、伏暑等,一般多起病較緩,傳變慢,病程較長。溫病的傳變多按衛氣營血和三焦的順序依次傳變,故臨證時亦多選用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兩種方法。溫邪屬陽邪,易化火傷陰,表現出熱盛津傷的症状。溫病的具體治法雖多種多樣,但總的治療原則是清熱祛邪、保津養陰。溫病的預後與津傷陰虧的程度及病邪的盛衰、傳變有關。
【醫源世界】溫病 ,病名。 ①多指溫熱病之泛稱。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症見身熱、頭痛、嘔吐等,但《經》多以「病溫」為名。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靈樞.論疾診尺》:「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溫病具有起病急,熱勢甚,傳變快,易於傷津化燥傷津的特點。當按衛氣營血與三焦辯證法辨證論治。分別選用(或合用)解表、疏衛、清氣、涼營、涼血、和解、育陰生津、通下、開竅、息風、回陽固脫、通下等法。溫熱病大致包括風溫、春溫、暑溫、秋溫、冬溫、秋燥、溫毒、伏氣溫病、溫瘧、晚發。詳見有關各條。 ②指廣義傷寒中的。《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參見有關條目。 ③指夏至以前發病之溫熱病。《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此說為後世「伏氣溫病」說提供了理論依據。參見伏氣溫病條。
關於「溫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