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現代中藥學的發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中國醫學通史現代卷 >> 現代中藥學的發展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目錄

現代中藥事業發展的歷程

一、五十年代初期的分散經營(1949~1954)

1949年到1954年,中藥主要是私人經營,據商業部門1954年統計,全國私營中藥商有10.4萬餘戶,為西藥商6600萬戶的15倍多,中藥從業人員有27萬多人,私營業起主要作用。

1954年毛澤東主席對中醫工作明確指出「中藥應當很好的保護與發展,我國的中藥有幾千年的歷史,是祖國極寶貴的遺產,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們的罪過。所以,對各省主產藥材應加以調查保護。鼓勵生產,便利運輸,改進推銷。對中藥研究光做化學分析是不夠的,應進而做藥理實驗和臨床實驗,特別上對中藥的配合作用更應注意」。毛澤東這一重要指示,對中藥事業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由於中藥涉及多部門,為了便於協調進行工作,分工負責,由中央衛生部、商業部、農業部、林業部、中國科學院、全國合作總社等單位組成了中藥管理委員會。由衛生部負主要責任,統一管理中藥的生產和研究工作。

二、中藥農工商一體、產供銷結合的體制形成與發展(1955~1985)

1955年3月1日,商業部成立了中國藥材公司。中國土產公司、中國醫藥公司和全國供銷合作社總社的中藥業務同時移交中國藥材公司。

1955年7月,鑒於中藥材生產和供應對象主要是分散在廣大農村,為了加強中藥經營,有利於生產及市場的統籌安排,自7月4日起中國藥材公司由商業部移交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領導,更名為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藥材管理總局。

1956年,為便於對私營中藥商的社會主義改造,自4月份起中藥業務由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移交商業部領導,恢復了中國藥材公司。

1957年,國務院副總理陳雲指出:「中藥材是技術性較多的商品」。「我們是全國產、供、銷安排的,著眼第一點是生產,只有這樣才能有物質基礎」。「農業部門主要抓糧食,藥材生產,由經營部門兼管」。之後,藥材生產也由中藥行業統管,各級藥材公司不僅負責中藥材的購銷經營管理,並負責中藥材的生產管理和科學研究,形成農、工商一體,產、供、銷結合的專業公司。

1958年,國務院在關於各地充分利用野生植物原料的通知中,提出了有多種用途的交叉商品「首先保證藥用」的原則。在「大躍進」期間,中藥材生產收購一度出現不顧藥用需要,盲目發展的趨向,造成部分品種大量積壓。

1959年,衛生部全國藥政會議研究解決某些緊缺藥材的措施,提出「首先保證飲片配方的供應」、「先飲片、後成藥」以及「先人用、後獸用」等供應原則。這些原則至今仍是中藥供應工作的準繩。

1960年到1963年,根據衛生部發出《關於普查野生藥源的通知》,在全國開展了第一次野生藥材資源普查工作。

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衛生部、商業部《中西藥品、醫療器械經營管理體制的報告》,恢復了中國藥材公司,建制在商業部,以商業部為主,與衛生部共同領導。

1969年,中國藥材公司與中國醫藥公司合併為商業部醫藥組,後擴建為商業部醫藥局。

1971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衛生部、商業部、燃化部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展出2.3萬多件展品,其中有新鮮植物藥430種。

1977年,商業部與衛生部國家計量局協作,經過調查研究作出決定,從1978年起,對中藥的計量單位由舊制改為分制,中醫處方計量改錢為克,並統一了全國中藥計量單位,改變了幾千年來中藥計量習慣。

三、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階段(1978~1990)

從1979年起,中藥又由商業部移交國家醫藥管理總局管理,恢復了中國藥材公司的建制。

1982年10月,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厥文,全國工商聯主任委員胡子昂,農工民主主席季方共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關於扶持振興中藥事業的建議書》,要求進一步解決中藥供應緊缺,飲片質量下降和中藥後繼乏人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對《建議書》的批示,1983年,國家醫藥管理局組織力量,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召開全國建立中藥工作會議。為了加快飲片生產機械化的進程,國家投資扶持全國44個重點飲片廠開展了技術改造。國家醫藥管理局1984年、1985年連續召開了兩次全國飲片工作會議,開展了飲片質量的評比、檢查,加強了飲片的質量管理,飲片的質量逐步有了改善。

1987年國家中醫管理局成立後,改變了過去中醫中藥多年互相分離的管理和中藥的從屬地位,發跡改變中藥工作與社會不相適應的狀況,推動中醫藥事業同步發展和振興。

1989年4月7日,國務院召開會議研究中藥工作形勢,對中藥的管理體制、治理整頓中藥市場,以及給中藥以一定的優惠政策問題,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同有關地方協商後,選擇幾個省、市進行中醫藥統一管理的試點工作,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加強對中藥工作的領導,支持中藥事業的發展糾正有的地方對中藥機構採取更名撤併等削弱中藥事業的作法。

現代中藥事業的主要成就

一、中藥材生產的發展

1958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發展中藥材生產問題的指示後,中藥材開展了異地引種試種、野生藥材變家種、家養的工作。天麻桔梗丹參首烏銀耳珍珠全蟲蜈蚣、蛇、龜、鱉等野生變家種、家養成功的藥材達五、六十種。活麝報麝香、活熊取膽汁也已成功。引種成功的新產區,其藥材產量相當於老產區的70%。西紅花西洋參、珍珠、木香等過去靠進口的藥材已能自產,有的還可出口。

1949年以後,共組織了3次藥材資源大普查,其中1983年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從1983年起,由國家醫藥管理局、農林部、衛生部、經貿部、國家統計局、中國科學院組成了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領導小組,制訂了以360個品種為重點的《普查方案》,在全國進行中藥資源大普查,全國各地約4萬多專業人員參加。這是中藥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中成藥工業形成與發展

40多年來,我國中成藥生產經歷了前店後場到工業化生產的巨大變化。目前,全國有600多個中成藥藥廠,職工10萬多人。1988年中成藥工業總產量達22.9萬億噸,總產值達51.2億元,比1957年8000萬元增長了65倍,比1978年的8.47億元增長了5倍,10年平均增長50.15%,超過1978年前處均增長5%的10倍固定資產原值1988年15.97億元而1957年由於是前丫後場、手式操作,沒有形成工業,所以固定資產基本是零。生產劑型40多種,品種5000種。

1973年國務院批轉商業部和國家計委《關於改進中成藥質量的報告》。文件下達後,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視,成立了天津、長春、河南周口製藥機械廠。10多年來,共撥基建、技改資金10多億元,使中成藥工業在科研、生產、質量管理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

三、中藥飲片工業初步形成

1983年國務院以(83)160號文件批轉國家醫藥管理局《關於中藥工作問題的報告》。文件除強調製定有效措施,積極發展中藥生產外,第一次提出了對飲片工業的改革。全國確定44個重點飲片廠,由國家經委每年撥款進行技術改造;1989年其中16個已經投產,對一般飲片廠各地區也正在投資或規划進行改造,部分飲片廠的切、洗、潤、燥等主要生產環節已由傳統的手工操作方式轉變為機械化、半機械化生產。1986年開始對飲片實行免稅5年的政策。這就使飲片生產擺脫了流通的附屬地位,中藥飲片工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全國中藥飲片廠約1500家,生產能力達到2.5億公斤。

為了振興飲片工業,國家醫藥管理局從1984年起,每年召開一次全國中藥飲片生產、質量會議,對中藥飲片生產的技術進步,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四、中藥科研事業日益發展

1949年前,我國中藥科學研究幾乎是空白。1955年以中央衛生研究院藥物學系生藥研究室中國醫藥研究所為基礎,建立了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是建國後第一個中藥研究機構;四川省衛生廳中藥研究所是省級中藥研究專門機構。當時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研究條件都很差。1956年國家制訂的發展科學技術長遠規劃(12年規劃)其中的5105項是中藥研究,提出了發展中藥研究的遠景藍圖。

「文化大革命」雖然打亂了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許多課題中斷研究,發展受到限制,但在此期間,由於周恩來親自抓醫藥衛生,科研部門研製出多種中藥新產品,在中藥材引種、栽培、炮製及中成藥研究中也獲得了一些新成果。

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醫藥科研工作發生了較大變化。突出表現在:

中藥研究機構和專業科研人員有較大增加。衛生系統的中藥研究機構得到充實和加強。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還將四川、吉林、湖南、黑龍江、湖北、陝西和上海等省市的中醫研究所調整為中醫藥研究院,其下所屬的研究室有的格升為研究所。一些醫學院校和中醫學院成立了中藥研究所(室)。國家醫藥管理總局成立後,充實了北京、天津、上海、遼寧等市原設的中藥研究所(室),相繼成立了四川養麝研究所、吉林人蔘研究所、廣東南藥研究所等專業研究所,陝西、浙江、新疆、河南、黑龍江等研究中藥的機構,1985年,全國醫藥系統已有中藥研究所14所,總人數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員約600人中國科學院和高校系統也加強天然藥物的科研力量。中藥科研隊伍不斷壯大成長。

中藥科研領域逐漸擴展,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在此期間,中藥專業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中藥研究方面,已從藥材、飲片、中成藥生產工藝的研究,擴展到中藥的綜合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就是根據中國醫藥傳統理論,應用現代科學手段來開展中藥復方研究探索,參藥性理論也進行一些基礎性的研究。有43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創造發明獎。

推行科技體制改革,1985年,國家科委、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對外實行有償合同制,對內實行課題承包的試點。

科研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衛生部和國家醫藥管理總局不僅增加了科研機構基本建設的投資,新建了許多科研大樓,而且添置了一批現代化儀器設備,如質譜儀、核磁共振儀、低溫高速離心機電子顯微鏡等,科研條件顯著改善。

發展了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

中藥的科學研究

一、本草學文獻的整理研究

(一)古本草輯佚

尚志鈞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農本草經》、《昊普本草》、《名醫別錄》、《本草經集注》、《雷公炙論》、《藥性論》、《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遺》、《海藥本草》、《日華子本草》、《本草圖經》及《補闕肘後方》等輯復工作,為整理本草文獻付出了艱巨的勞動,做出重大貢獻。

(二)歷代本草語譯、校點、注釋

《神農本草經》的語譯、校注和輯校。

1953年北京醫學院藥學系開設《本草學概論》,趙橘黃先生對我國楞代主要本草進行整理,對《神農本草經》序例、《雷公炮炙論》及主要本草的序跋作了注釋,並於1960年撰成《本草新詮》(初稿)。1955年初,為籌辦衛生部第一期西醫學習中醫班準備教材,中醫研究院籌備處組織中醫藥專家對《神農本草經》進行註譯語譯,編成《本草經語譯》(初稿),作為西醫學習中醫教材教材之一。山東中醫研究所中醫研究班於1958年編成《本草經百五味淺釋》,安徽省中醫進修學校編有《神農本草經通俗講義(增圖)》。王大觀等以顧觀光輯本為底本,每品先記其來源,次引錄(本經)原文,然後加以評釋,摘引楞代醫藥學家對《本經》藥物的論述的發展,結合現代中藥學研究成果編成了《本草經義疏》。

歷代重要本草的重印與校點

1949年以來,對本草古籍的整理與出版進行了大量工作。明代蘭茂著的《滇南本草》是重要的地方性本草,經明、清兩代增補、傳抄,版本各異,並有矛盾。雲南省衛生局組織學者對種版本進行了校勘整理,已分3冊出版。我國《本草綱目》有很多版本。《本草衍義》(顏正華等,1990)、《本草蒙筌》、《本草綱目選譯》、《食物本草》、《本草備要講解》,等十部本草古籍,已經整理出版。

二、中藥材品種的本草考證

(一)單味藥材的考證

40年來通過本草學考證澄清市場上混亂的品種已超過200多種。如有人曾考證威靈仙天古本草記載中最早是玄參科草本威靈仙,最近又有人從唐貞元年間「威靈仙傳」的有關記載為依據,考證出毛莨科鐵線蓮賂植物是歷史上最早藥用的威靈仙品種,而不是始自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從而為《中國藥典》收載鐵線蓮屬植物作為正品威靈仙,提供了早期文獻學的依據。傳統的藥用白頭翁乃是毛莨科的白頭翁,《植物名實圖考》上的白頭翁則是菊科澤蘭屬植物,《滇南本草》上收載的一支箭又名白頭翁。

目前所用的功勞葉冬青科構骨的葉,只有少數地區應用的是小檗十大功勞屬植物的葉。經考證本草,唐《本草拾遺》、明《本草綱目》中的均以構骨葉入藥,至清代始混入十大功勞之名;《植物名實圖考》收載的功勞葉圖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及狹葉十大功勞,其描寫也似十大功勞屬植物的葉而非構骨之葉,為構骨葉作功勞葉查找到了古代本草依據。

巴戟天用藥混亂,有的地區用木蘭科植物鐵箍散的根香巴戟用。考證本草所收的歸州巴戟即香巴戟,而正品的茜草科巴戟天是近代才發展起來的。

葶藶子在商品中有十字花科多種植物種子,經考證古代本草收載的就是目前認為正品獨行菜的種子。並建議將Lepidium屬的中文名譯名由「獨行菜屬」改為「葶藶屬」,將Draba屬的中文名由「葶藶屬」改為「和葶藶屬」為宜。

秦皮商品藥材目前有岑屬植物的樹皮及核桃楸皮,經本顴考證認為本草收載的秦皮為木樨科岑屬植物皮,水漬之有藍色熒光的樹皮。漢代高誘在《淮南子》注文中對秦皮熒光現象的記載以,唐《新修本草》將這種熒光觀察應用於秦皮鑒別的記載,對世界熒光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史料;胡桃科的核桃楸皮作為秦皮是清代中期以來的歷史誤用,屬混偽品,不能作秦皮入藥。

皂莢豬牙皂的關係,後世眾說紛紜,認為是同一種樹上不同發育條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態的皂莢,同時澄清了《新修本草》謂「此物有3種」的含義是相同的。即同在一株皂莢樹上,即有大、中、小3種不類果實。本草所指的「形如豬牙」「長尺二者」、「長六七寸」,園厚節促直者3種類型與現今民間所稱的「牙皂」、「糠皂」和「肉皂」3種不同果實的皂莢正相符合。

古代所答羅晃子或羅望子應該是梧桐科植物蘋婆的果實,即中藥鳳眼果,而不是豆科植物酸角,建議不應再將「羅晃子」、「羅望子」、「九層皮」等名稱收作酸角的別名。Tamarindus當稱為「酸豆屬」而不是羅晃子屬,以澄清「羅晃子」的名實混亂。

木蘭科植物的望春蘭的花蕾為本草最早辛夷使用品種之一,初在陝西,後發展到河南,現今產量最大,為主流商品;玉蘭漢代就作辛夷使用;淡紫玉蘭為本草中記載的樹高數仞、花白色帶紫,主於長江流域的品種,亦為早期使用辛夷品種之一,《植物名實圖考》提到玉蘭分紫瓣、白瓣二種,紫瓣玉蘭即指淡紫玉蘭,紫花玉蘭始載於《本草衍義》已不見於商品中,我國部分地區有零星栽培,供作觀賞,不宜再稱其為「辛夷」。

20世紀以前,中藥半夏的原植物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而前人曾將道地藥材「齊州半夏」(主于山東省歷域縣)誤考為只分布於日本的三裂葉半夏,同時證明古代本草中常混為半夏的「由跋」是同屬植物虎掌的幼小塊莖,而不是天南星屬植物(Arisaemaringens)。

古代本草記載的細辛主流品種本身就在變遷,除華細辛遼細辛外,細辛屬的其它植物在古代就有作細辛或土細辛的歷史。古代本草記載的杜衡,可能還有細辛屬的其它植物,至少包括小葉馬蹄香,用細辛屬植物補充中醫習用的細辛類資源,具有廣闊的前景。

考證古本草鉤吻,從古人對鉤吻所描述的治療作用,中毒症状和殺蟲方面來分析,認為本草中的鉤吻,應包括馬錢科的胡蔓藤,衛矛科的雷公藤等,而以雷公藤較為對號入座。本草所載防風的植物,除現今所用正品防風外,可能包括華山前胡和泰山前胡,珊瑚菜為古本草所載防風代用品石防風的一種。

沙參和薺尼的本草考證,認為古本草中的薺尼應是杏葉沙參的別名,而非A.trachelioides。從歷代百餘篇醫藥文獻中記載阿膠名稱和煮膠所用的動物皮的演變情況,追溯其最早用於制膠的原料「乃煮牛皮作之」,這種以牛皮製膠稱為驢皮膠,見於八世紀以後的文獻,此後文獻就較普遍地在「阿膠」一名下同時綱載黃明膠、驢皮膠等名稱。說明了古代不同時期用於制膠的動物基原是有變化的。

《本草經集注》的諾藤,《本草拾遺》的大匏藤,《海藥本草》的含水藤,就是《本草綱目拾遺》的買麻藤。通過對《本草原始》所載劉寄奴圖文的考證,認為其基原即為玄參科陰行草,從而找到了陰行草在北方作劉寄奴藥用的本草依據。40餘年來,在國內學術雜誌上發表的已經考證的本草藥品有一百餘種。

(二)植物品種考證

40年來應用現代植物分類學方法整理古本草,在藥物品種考證上取得了顯著成績,謝宗萬的《中藥材品種論述》(上、中)對150種(組)常用中藥都進行了本草考證。江蘇植物研究所著《本草整理資料》對39種中藥進行了考證。《藥材學》、《中草藥學》、《中藥志(Ⅰ~Ⅴ)卷》、《中藥檢定手冊》、《新華本草綱要》等在藥材的「歷史」項目也有粗略的考證。黃勝白、陳重明的《本草學》(1988)收載了本草考證的文章52篇。此外,對《植物名實圖考》中若干藥用植物品種進行考證,並提出不少正誤的意見。有人還對《圖考》中18種無名種植物進行考訂。杭悅宇等考證了《圖考》記載97種同名異物植物,確認兩種同名的84種,三種的11種,四種的2種,為不同科植物的31種,同種重複的16種,引《救荒本草》圖的同名植物7種,有數種名實不符的植物。吳征鎰、楊竟生對《本草綱目拾遺》中品種進行了系統的考證。尚志鈞對《五十二病方》中藥物及《神農本草經》中部分品種進行了本草考釋。

近10年來,採用多學科綜合對常用中藥進行系統的研究,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醫藥管理局和中醫管理局先後在「七五」和「八五」期間,組織全國醫藥科研和教學單位作攻關重大項目「常用中藥的品種整理與質量研究」,對每和藥物規定的10項研究指標中,就將「本草考證」獨立為一項,現已完成中藥的本草考證220種。該成果已於1991年、1995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驗收。

三、中藥資源普查

1949年以來,我國曾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野生藥材資源普查,前兩次是局部的調查,為全國性的中藥資源普查積累了經驗。1982年,國務院第45次常務會議決定對全國中藥資源進行普查,以摸清家底,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從1983年開始,歷時5年,對全國80%以上的國土面積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內容偶然性包括中藥資源的種類和分布、數量和質量、保護和管理、中藥區劃、中藥資源區域開發等。

(一)中藥資源種類的構成

中藥資源主要由藥用植物、藥用動物和藥用礦物構成。據普查統計,我國的中藥資源種類有12807種。藥用植物383科、2309屬,11146種約佔全部種類的87%;藥用動物359科、862屬,1581種,佔12%;藥用礦物僅80種,不足1%。

藥用植物種類:我國11146種藥用植物中,藻類、菌類、地衣類等低等植物有91科、188屬,459種;苔蘚類、蕨類、種子植物類高等植物,有292科、2121屬,10687種。

藥用動物種類據調查統計,我國有藥用動物1581種和種下單位(不含亞種),分屬11門、33綱、141目、145科、861屬。其中陸棲動物330科、720屬、1306種,海洋動物85科、141目、275種。

藥用礦物種類:我國有藥用礦物12類、80種(原礦物),其中:鐵化合物7種;銅化合物6種;鎂化合物16種;鈣化合物2種;鉀化合物類2種;鈉化合物類6種;汞化合物類2種;砷化合物類4種;矽公合物類16種;有色金屬7種;古動物化石類4種;其它類7種。

(二)各省、市、自治區中藥資源種類

通過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國不同區域的30個省、市、自治區及所屬市、縣中藥資源種類,行政區劃所屬6大區的種類數量的排列順序為(1)西南區;(2)中南區;(3)華東區;(4)西北區;(5)東北區;(6)華北區。其中西南和中南兩區的中藥資源種類佔全國總數的50%~60%,所屬省區一般有3000~4000種最多達5000種;華東和西北兩區的種類約佔全國的30%,所屬省區一般有1500~2000種,最高達3300種;東北和華北兩區的種類較少,約佔全國的10%,所屬省一般有1000~1500種,最高達1700種。

由於各省、區在普查中,在選擇調查種類的原則方面的差異,以致有的省區在種類統計方面明顯偏少,如黑龍江省、海南等省,均待進一步增訂。

(三)傳統中藥、民族藥和民間藥

廣義的中藥概念包括傳統中藥、民族藥和民間藥(草藥)。

傳統中藥:指廣泛使用,並作為商品在中藥市場流通,以傳統中醫藥學理論闡述藥理作用並指導臨床應用,加工炮製比較規範的天然物及其加工品。在全國中藥材交流中,中藥材種類一般在800~1000種左右,最高時達1200種。常用藥材約500~600多種,少常用藥材的200種,不常用藥材約100種,還有少部分為冷背藥。

民族藥:指除漢族外,各民族在本民族區域內使用的天然藥物,有其獨特的醫藥理論體系,受到民族醫藥學或民族用藥經驗的指導,多自采自用,或採用行醫售藥的經營方式。全國55個少數民族,近80%的民族有民族藥物,其中有獨立民族醫藥體系的約佔1/3。據調查,我國的民族藥約有4000多種。

民間藥(草藥)是具有地方使用習慣的民間藥物,有一定的區域性的局限性,多以口傳身授方式流傳於民間,缺少完整的理論總結,一般末形成商品進入商場流通。在中藥資源中除去傳統藥和民間藥以外的種類多屬民間藥的範疇,我國的民間藥約在5000種左右。

四、藥用動植物的生產研究

我國是世界上藥用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對藥用植物栽培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中藥野生品種佔80%左右,由於受自然條件的影響,產量不穩定。為了高產穩產,保證藥材供應,為滿足國內外對中藥日益增長的要求,國家重視有計劃地開展了中藥材的生產研究。1956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第十七條提出:「發展藥材生產,注意保護野生藥材,並且根據可能條件,逐步進行人工栽培」。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各地開展了人工培植和飼養研究,有些原來依靠進口的中藥材,現已自行生產;五十年代初,有60餘種藥材依靠進口。經引種研究,栽培成功的有砂仁丁香豆蔻肉桂、西洋參、番紅花安息香等20多種。1985年全國家種藥材面積達494萬畝,中藥材總產量比1957年增加2倍。

(一)藥用植物栽培研究

鞏固並發展地道藥材生產

1958年,國務院《關於發展中藥材生產問題的指示》中指出:地道藥材生產基地,擔負著地區之間的調劑任務和供應出口。「必須加以保護和有計劃地發展」。各級中藥主管部門和藥材公司在建設藥材商品生產基地的工作中,除在生產布局、收購和調拔上適當安排外,每年在播種、收穫季節,組織人員深入產區,調查研究,協同解決生產、收購中的問題。以保護產區生產者的利益,穩定市場供應,調劑商品餘缺。

開展易地引種,擴大新產區

從1958年開始,各級藥材公司制訂了中藥材引種試種計劃,國家提供了大量生產扶持資金和肥料,分配和調劑種子、種苗。引種地區和社隊,在有關科研單位的幫助和指導下,有些品種擴大了產區。例如茯苓的家種產區,過去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河南3省接壤地區,浙江、四川、雲南、貴州有少量生產。生產需用馬尾松作引材,老產區松木資源有限,影響茯苓生產,多年供應不足。經過引種,產區省由7個增加到13個,七十年代後產量大幅度增長,逐步滿足了供應。

(1)進口南藥引種試種

一些地區從五十年代開始,重點發展了砂仁、檳榔等南藥的生產。1969年,商業、農墾、林業、外貿、衛生、財政等部門聯合發出《關於發展南藥生產問題的意見》後,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進一步開展了南藥引種。1975年,商業、農林、衛生與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聯合發出了《關於發展南藥生產十年規劃的意見》。

1971年後,國家先後共拔出專款,先後從國外引進30多種南藥種子,扶持南藥引種工作。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所、廣西林業科學研究所和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有關單位的積極支持下,經過產區經營部門和農墾、社隊藥場等生產單位堅持不懈的努力,豆寇、丁香、南玉桂天仙子馬錢子千年健、西紅花、西洋參、古柯大楓子檀香等南藥已在國內安家落戶。

(2)野生植物藥材變家種家管

1956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中提出了野生動、植物藥材變家養、家種的要求。各級中藥主管部門和藥材公司採取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方法,對部分野生藥材進行試種和護管,並逐步取得了經驗。

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和引種純化的研究

通過系統選育、雜交、誘變、多倍體育種等手段,進行了中藥材的良種選育研究,獲得了浙貝元胡地黃吳茱萸、栝蔞、薄荷牛膝青蒿等的優質高產新品種。

在種質資源的研究方面,「七五」期間,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利用研究有較大進展,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研究所、浙江中藥所在種子的生理特性,生化與休眠、貯藏與繁殖等方面,對近千種藥用植物種子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為我國藥用植物基因庫的建立和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在研究珍稀涉危植物保護和利用方面,國內編寫出版了第一部《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389種,不少生產、科研單位對珍稀涉危植物的種子生物學、繁殖生物學、物候學及其抗旱、抗寒、抗鹽等生理特性進行了多方面研究,並建立了我珍稀瀕危植物資料庫和野生植物的種子庫。

(二)藥用動物養殖技術研究

藥用動物飼養馴化技術

(1)鹿的飼養:五十年代初期,僅東北等少數地區養鹿,共約2000頭,年產茸不過300公斤左右,藥用絕大部分靠野生獵取。在藥材公司的組織和支持下,鹿的飼養範圍逐步遍及全國,品種從梅花鹿擴展到馬鹿(主要在新疆)。到1979年,全國共養鹿25萬頭,收購鹿茸3.3萬公斤(包括少數野生),商品供應出現飽和。1980年後,對公鹿和母鹿的比重進行了適當調整,淘汰了一些老弱鹿種。1985年全國養鹿減到20萬頭,收購鹿茸3.2萬公斤,比1950年增長約100倍左右,基本上滿足了藥用的需要。

(2)人工養麝:從1958年開始,國家在加強資源保護的同時,在四川的馬爾康、米亞羅,安微的佛子嶺,陝西的鎮平等地建立了養麝試驗場,進行野麝變家養的試驗。同年11月,馬爾康養麝場職工首次成功地進行了活麝取香,打破歷史上「殺雞取卵」的做法。四川養麝研究所與馬爾康養麝場,30多年來在艱苦的條件下,細心觀察並掌握了麝的生活規律,不斷探索和研究,在提高野麝活捕、人工馴化、飼養繁殖、疾病防治、活體取香等項技術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藥用動物有效成分的工程化生產

(1)一些緊缺動物藥材有效成分的人工合成生產研究方面,1956年天津製藥廠從豬膽汁中提取膽紅素膽酸等天然牛黃的有效成分,研製人工牛黃成功。其後北京市中藥三廠、上海中藥製藥一廠,都分別試製成功。

(2)動物藥有效成分工廠化生產工藝的發展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七十年代後,廣東海康縣藥品公司按照然牛黃形成的規律,在牛的膽囊內埋植異物促使長「黃」,進行牛體人工培育牛黃的探索。該技術在11個省進行推廣試驗,作埋植手術的牛共1000頭,不僅產「黃」,而且不影響母牛生育繁殖,證明技術的成功的,可望成為提供天然牛黃的重要途徑。

五、中藥炮製的研究

五十年代初,全國各地對中藥炮製經驗的繼承和炮製歷史文獻的整理,都進行了大量工作。1963年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與山東中醫研究所、陝西省渭南衛生學校等單位協作,搜集整理166種中醫藥文獻中有關中藥炮製的記載,編寫《歷代中藥炮製資料輯要》。與此同時,國家藥典也收載了中藥炮製內容,列為國家法定的藥品標準之一。1983年衛生部組織編寫《全國中藥炮製規範》,在繼承傳統經驗的基礎上,選訂出較為合理可行的炮製方法,擬於1988年發行,作部頒標準執行。1986年王孝濤等在《歷代中藥炮製輯要》的基礎上編寫成《歷代中藥炮製法匯典》(古代部分),全書收集春秋戰國時期至清代540餘種常用中藥的主要炮製文獻,繼而又寫了《歷代中藥炮製法匯典》(現代部分),收集現代常用中藥550餘種,內容包括藥材來源、炮製方法、現代研究三個方面為科研、教學、生產提供比較完整的資料。

為研究中藥炮製源流,有關專家對歷代本草中炮製方面的內容作了一些整理與評述,如對《傷寒論》、《本草經集注》、《五十二病方》、《雷公炮炙論》、《本草綱目》中的炮製方法作了介紹、評述或全面研究。《本草綱目》中的炮製技術尤為豐富,炮製方法近百種,其中採用輔料製作的有酒制、醋制、鹽制、薑汁制、蜜制、酥制、泔水制、膽汁制、油脂制、黑豆制、甘草水制、漿水制、茱萸制、藥汁制以及蒸制、煮制、炒制、煨制、火炮、制炭、煅炭等,其中多數為現今炮製生產所沿用。

對有些種類藥物炮製沿革進行了探討。如酒製法,據不完全統計,歷代用酒制中藥約有270多種,目前各地沿用的尚有85種之多,除酒煮、酒洗及酒煨法外,酒炙法、酒炖法、酒蒸法、酒浸法以及煅後酒淬法等都是現今所能用的炮製方法。炮製的目的,主要在於改善藥性和提高療效,傳統經驗認為中藥經酒制後可「引藥上行」、通經活絡以及使藥材鬆脆以利粉碎等作用。醋製法的探討,在先秦即已出現,唐代有了初步發展,到宋代廣泛應用,並在宋、明期間逐步形成理論,該法多應用於峻瀉逐水化瘀止痛、疏肝理氣、收斂固澀中的某些藥材和其他一些動、礦物類藥材之中。蜜製法源於蜂蜜配伍藥用,沿用了早期用蜜的基本特點,蜜制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並不僅限於潤肺止咳,但蜜量恆定,才能確保蜜製藥物的療效。對炭藥及乾餾品的炮製沿革的探討,據不完全統計歷代炒炭的藥物有200種左右,沿用至今的尚有70多種,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多種瘡瘍腫痛瀉痢脫肛皮炎濕疹等。

對單味藥物炮製的沿革也進行過一些研究。如對神曲的起源、處方演變、醫療用途作了考證;對半夏、附子的炮製作了溯源,說明各種炮製品是按照中醫理論應用於臨床;對酸棗仁生熟功效作了歷史分析,認為生熟棗仁都可以治不眠,而臨床實踐證明兩者的功效不會相反;對半夏、大黃、地黃的炮製沿革也有系統的研究。文獻記載的半夏的炮製方法有70多種,最早輔料用生薑,宋代始用白礬,元代又增了皂角法制半夏始創於明代,至清代其製法已漸趨統一。熟大黃在漢以前就有不加輔料的蒸法,自宋至清代,工藝有較大發展,用輔料制開始盛行,方書中有酒蒸、酒煮、酒醋合煎、醋煮、醋炒、蜜蒸、小便浸煨、米泔水浸炒等等;現代熟大黃多有酒蒸法與酒炖法,其炮製目的是緩和「瀉下」及「傷胃氣」、「傷陰血副作用,改變藥性,突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能。地黃曆代文獻記載的炮製品至少有16種,其中如蒸制熟地、酒制熟地、生地黃、地黃炭等仍為現所沿用,炮製目的在於改變生地黃的大寒之性,蒸制後轉為寒(涼)而主補腎虛,而經酒制後則性轉為微溫主補血虛。地黃炭入藥,歷史上極少見,並不用於止血,近代始有地黃炭加強止血作用之說,且用量增多。此外,還探討了厚朴黃芪當歸知母等的炮製沿革。

六、中藥製劑研究

(一)中藥新劑型研究

口服安瓿劑是以中藥湯劑為基礎,已生產有祛痰靈生脈飲四逆湯、雙寶素、蜂王漿口服液等幾十種口服安瓿劑。

沖劑是借鑒國外經驗以藥物的細粉或提取物等製成乾燥顆粒或塊狀的內服製劑,近十幾年才發展起來,既具有糖漿劑湯劑的特點,又克服了湯劑服前臨時煎煮、液體製劑易變質、霉敗的缺點,如感冒退熱沖劑炎寧沖劑等。

濃縮丸滴丸劑。近年來研製的濃縮丸有百餘種,如安神補心丸冠心舒活丸等。

滴丸系用滴製法製備的丸劑。目前研製成功的有蘇冰滴丸、芸香油滴丸、牡荊油滴丸等十多個品種。

膠囊劑、微型膠囊劑。膠囊劑主要是將藥物浸膏粉、提純物、生藥原粉盛裝於用明膠或甲基纖維海藻酸鈣(或鈉)為原料製成的空膠囊(硬膠囊或軟膠囊)中製成的製劑。膠囊劑具有釋放藥物速度快、可掩飾藥物不良臭味和對一些不易製成丸或片劑的液體藥物容裝的優點。目前製得的膠囊近百種,硬膠囊佔大多數。

合劑、乳劑、糖漿劑。中藥合劑系由多由兩種以上藥物飲片合煎的水煎液濃縮而成,是在湯藥的基礎上改進的劑型,減少了臨用時煎藥的麻煩,用量少而便於服用。以前多由醫院製備,後來改進了工藝,質量相對穩定,中藥廠已有成批投產,如抗白喉合劑小青龍合劑等。中藥乳劑是將含揮髮油或油脂的藥材提得油後,加乳化劑後製得的液體藥劑,如荊條油乳劑、莪術油乳劑等,能克服中藥湯劑或合劑容油少的缺點。中藥糖漿劑是將中藥提取液濃縮為稠膏,加入一定量的糖漿及腐劑面成,這種劑型綜合了湯劑、合劑、膏滋西藥糖漿劑的優點,為患者所喜用,如養陰清肺糖漿枇杷露健腦靈等,有的產品還暢銷外。

片劑。中藥片劑從五十年代開始研製,六十年代基本定型。各地研製的中藥片有1000多種,現生產的幾百種,如六四止咳片牛黃解毒片愈風寧心片等。

中藥袋泡劑。袋泡劑是將炮製好的中藥材粉碎成粗末,包裝在耐溫耐泡的特製的濾紙袋中,用開水沖泡數分鐘,棄去藥渣和泡袋,服用藥汁。

外用膏劑栓劑。中藥外用膏劑的傳統劑型有黑膏藥白膏藥、油蠟膏等,新劑型有軟膏和橡皮膏。這些膏體大致可分為硬膏劑軟膏劑兩類。硬膏劑是用鉛肥皂、松香或橡膠等作基質,與藥物混合後,攤塗在適宜的表背材料上製成的外用固體製劑。

傳統的中藥栓劑如痔瘡錠等的應用並不十分廣泛,近年來製成了大葉桉、三黃、莪術油、野菊花、表蒿素等栓劑,通過肛門給藥治療內外科疾病,為中藥栓劑的應用開闢了新的前景。

控釋、定向新劑型。根據醫療需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創造了控釋、定向中藥新劑型。如驅絛蟲中草藥鶴草酚片劑,崩解度釋放度均較差,為了增加藥物在製劑中的分散性和穩定性,使其在胃腸道中處於分散狀態,從而在小腸上段特定部位與寄生蟲病原體相接觸,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改為復凝聚法製成微囊顆粒劑,經釋放度測定、累計釋藥率在2小時即達高峰,在小腸上段造成高濃度,製成使藥物控速在特定部位釋放的新劑型。

中藥靜脈注射混懸劑是一種新劑型,將水不溶解的固體藥物製成可供靜脈注射的微粒分散成直徑在2μ以下的顆粒,通過靜脈輸入體內,利用體內網狀內皮系統能吞噬外來異物,藥物作為異物被吞噬瀦留在網狀內皮系統細胞豐富的部位,使該處藥物濃度提高以達到劑量小、療效高延長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目的。混懸劑可供靜脈注射,關鍵問題要控制藥物微粒的大小,選擇適當的分散穩劑和適宜的工藝甚為重要。喜樹鹼體內、體外對多種腫瘤均有很強的抗癌活性,喜樹鹼經水解內脂環後製備的喜樹鹼鈉注射液,對肝癌有一定治療作用,亦呈現較大毒性,上海第十製藥廠以吐溫-80為分散穩定劑製備喜樹鹼混懸注射液,貯存12個月後顆粒仍在1μ以下,經低壓滅菌後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藥理證明喜樹鹼混懸注射液對泌尿系統的毒性較喜樹鹼鈉注射液大為減少。

中藥乳型注射液是用難溶性物質製作的一種新劑型,它適用於中草藥中的一些揮髮油、脂肪油等製劑,可以提高藥物作用深度,增加分散度以利吸收。中藥莪術根莖含有揮髮油1~1.5%,油中主要成分為位半萜烯類,從莪術油中得到的結晶Ⅰ(莪術醇)、結晶Ⅱ(莪術酮)對小鼠肉瘤宮頸癌U等有較強的抑制活性。

脂質體是將藥物包封在油類脂質磷脂膽固醇)雙層分子層形成的薄膜中間製成的微型球狀體。脂質體是作為抗癌藥物的載體,將藥物包封在超微型的載體中通過口服或注射(特別是靜脈注射或瘤體注射)後,將藥物直接運載至病變部位(即靶區)以殺滅癌細胞,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由於脂質體的藥物包封存在一定的困難,國內研製出一種新的抗癌劑型-多相脂質體。這種多相的複合系統包括多室及單室脂質體、增溶膠團、油水型乳劑及水油型乳劑混懸在小相中,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分散系統。瀋陽藥學院與上海長寧中心醫院協作對脂質體的研究,篩選出唐松草鹼、油酸等兩個抗癌性較好毒副作用較低的兩個處方,臨床應用對中晚期胃癌進行術前治療,治療病例共41例,總有效率為66.7%。

(二)中成藥質量的研究

完善中成藥質量標準,提高中成藥療效

在198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收載的207種中成藥中,近80%的品種已有顯微和化學的定性鑒別,已有10種有化學定量含測,提高了中成藥的質量。中藥製劑質量檢測的研究,正在逐步改變「丸散膏丹,神仙難辨」的狀態。近年來運用顯微鑒別、分光光度、薄層層析掃描、氣相色譜、高效液相、高速離心沉澱等儀器分析方法,對不少中成藥進行定性以至定量的質量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已頒布執行。其一部主要收載中藥材、提取物、單味製劑和復方製劑。共收載品種784種,其中藥材509種、成方製劑275種。品種上和1985版相比,刪去藥材和製劑5種,新增6種;其中成藥刪去1種,新增41種。這版藥典修改和補充內容較多,新的檢驗方法和手段規定比較具體,收載含量測定的藥材及單味製劑種、成藥種。

中成藥製劑的質量檢測研究

中藥製劑大多數為復方,其中成分複雜,有效成分不明確,且含量甚微,相互干擾,故檢測困難。近來採用現代的分析技術和儀器,中成藥製劑中某一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研究已取得顯著進展,目前已應用的方法有化學分析方法和儀器分析方法等,仍可收到靈敏、準確、快速的效果。如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燈盞花中有效成燈盞素、銀黃注射液中的黃芩甙;用薄層層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了南五味子中的主要成分總木脂素和酯甲;用紙層析-紫外分光度法測定銀黃注射液中的綠原酸

中成藥體外釋放度研究

中成藥釋放度測定是研究固體製劑以及半固體製劑處方組成、輔料品種和性質、生產工藝等對製劑質量統一性的方法。中藥固體製劑的釋放度試驗可以評價中成藥質量,如相同的藥物不同劑型,不同廠家或不同批號的相同中成藥品種質量的優劣,考察和篩選製劑處方、工藝、輔料等,從而提高中藥製劑的內在質量。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或混懸口服液在到達生物膜被吸收前,必須經過崩解、溶出後才能被吸收。由於固體藥物製劑除表面外不能與胃腸液接觸,所以固體製劑的藥物溶出,由其表面的濕潤過程所決定。

體內吸收及分布規律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微量分析方法的發展、同位素的應用及中藥有效成分的不斷闡明,在中藥製劑的研究中,開始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用藥對象與藥效三者的關係,為正確評價中藥製劑質量,合理用藥提供理論依據。

七、中藥藥理學研究

(一)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的發展

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以來,單味藥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旺盛時期,研究中藥達500種以上。按傳統中藥分類或現代分類進行了藥理學篩選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並發現了大批有效的中草藥,如毛冬青牡荊滿山紅山楂葉穿心蓮四季青等,大大豐富了祖國醫藥學寶庫,對單味藥的研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復方研究及活性成分的研究緊密地聯繫起來。中藥化學成分是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近年來從250餘種中草藥中分離出很多有效成分。

中藥(特別是復方)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相當困難,有效成分明確的中藥製劑,可以一種或幾種主要有效成分或代表性成分進行研究,1949年以來先後對86種中草藥成分進行了藥代動力學研究,而有效成分不明或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藥製劑,則採用了(1)藥理指標法,(2)藥物體內積累法,(3)微生物指標法進行。

據初步統計約有114種單味藥,77個復方和42種中草藥注射劑報導有各種毒副反應過敏反應。引起的因素有:藥量過大、蓄積中毒、個體差異、過敏素質、配伍反應、製劑粗糙、炮製失宜等。目前,對各種中草藥製劑必須按「新藥審批辦法」進行毒理學研究,正日益引起各有關方面的重視。

(二)藥性理論研究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集中反映中藥理論研究的成就:1953年版僅收載少數中藥,但基本是西藥的形式和內容,沒有中藥的特色;1963年版分為一、二兩部,一部以中藥為主體,第一次收載中藥的炮製工藝、品種,中藥的性味、功能、主治、十八反十九畏妊娠藥忌和部分服藥禁忌;1977年版一部開始收載民族藥,改變十八反、十九畏的稱法,規定中藥的毒劇藥;1985年版第一次記載中藥的歸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已經有了鮮明的中藥特色。

歸經、引經和升降浮沉的研究

關於歸經的研究。六十年代初,開始進行實驗探索。歸經理論的研究,於八十年代才逐步開展。1984年全國第一次中藥歸經理論專題學術會議上提出了32篇論文,超過這以前歸經論文總和的三倍。內容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中藥歸經理論研究的基本情況,歸經、引經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以及應用經驗等。

有的提出以經絡理論為基礎的穴位半導全器件特性是歸經現象的主要實質;有的通過對口服生大黃家兔體表及器官多種物理信息的計算機分析或冷光測定計算機處理,繪製各種「地形圖」探索歸經的實質,證明藥物作用具有明顯的區域性。

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分布是歸經的基礎。有的曾以某些中藥成分在臟器中選擇性富集,作為歸經的指證;有的則主張有效成分的選擇性分布是歸經的依據,而不完全取決於分布量的多少;有的認為藥物所含微量元素及其配位化合物對組織器官的親合、富集是歸經的主要實質。

十八反、十九畏的藥理研究

十八反、十九畏是特殊的藥性理論,近年來從文獻、臨床到實驗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工作,這些中藥配伍禁忌的藥理正在從正常機體上的研究,轉向深入到病態條件下的觀察,許多的中獸醫學臨床和基礎工作者參加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十八反的實驗研究報告,累計已經超過50篇,也是藥性理論實驗研究中最多的。在十八反歌訣中,所有的相反的組成藥物對都有兩篇以上研究報告,甚至還有蔥與蜂蜜、藜蘆党參,已超出傳統十八反歌訣的範圍。十九畏的研究比十八反要少一些。最為突出的是十八反的研究報告中,研究結論互不一致,沒有一個組對是絕對的配伍禁忌,許多學者注意到,十八反實驗研究的結果與製劑方法、種類、配伍比例、給藥途徑、動物種類、機體狀況等有關,在沒有深入研究之前,十八反還不能輕易否定。

妊娠禁忌藥的藥理研究

已有不少實驗報告:半夏、冰片、穿心蓮、丹皮酚甘遂貫眾薑黃、雷公藤、駱駝蓬、莪術、麝香、水蛭雪蓮尋骨風等多種中草藥或其提取物可以中止實驗動物妊娠,其中許多是傳統的妊娠禁忌藥。然而除少數例外,許多都在臨床用於妊娠而不致流產墮胎的報告。爭議最多的是半夏,由於大量的臨床應用不礙胎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63年版列為妊娠慎用,1977年版、1985年版已經取消限制,但有關半夏蛋白終止小鼠早期妊娠、半夏影響小鼠胚胎髮育和誘致胎鼠畸形的研究報告,尚待進一步研究,才能最後作出結論。

早期,對於妊娠禁忌藥的研究主要是以是否流產、墮胎為指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研究注意到終止妊娠以外的生物效應,染色體畸變,姊妹染色體互換、微核試驗以及致突變試驗等方法、技術都用來研究妊娠禁忌藥的意義,預期會在較短時間內對妊娠禁忌藥有較完整、全面的了解。

古代對於妊娠禁忌藥沒有明確區別,五十年代,有人就提出禁用、忌用、慎用的3個等級,大致禁用藥包括劇毒藥、峻瀉藥子宮收縮藥:忌用藥包括一般祛瘀通經藥和激惹藥;慎用藥包括一些香竄藥、消導藥利尿藥,這樣區別的等級和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也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63年版以後各版。

(三)配伍藥理研究

七十年代,採用現代藥理學的指標研究中藥配伍原則,提示了七情的本質。

協同與拮抗作用:以離體家兔子宮的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和張力改變為指標,觀察了各藥配伍水煎劑的作用,水蛭配虻蟲乳香配沒藥、三棱配莪術、蒲黃五靈脂升麻柴胡杜仲續斷都呈一定程度的協同作用,但並不全是,而附子配甘草白芍配甘草則顯桔抗作用。

附子與甘草、乾薑配伍變化:熟附片經口給藥LD50為17.42g/kg、與甘草、乾薑配伍後,乙醯基含量減少,LD50為71.78g/kg,毒性明顯降低。有人觀察四逆湯對低血壓麻醉家兔影響,與單味藥相比較,4個主要血液流動力學指標中,只有降低心率作用呈協同作用,而增高頸動脈壓增大脈壓差方面則是相加作用;對心臟收縮幅度,甘草、乾薑都使之略減,附子則使之增加,3藥配伍後,較附子作用又有增加,對於附子的作用來講是增效作用,對於甘草、二姜的作用來講,則是拮抗作用。

(四)功能和治法的藥理學研究

五十年代以來,逐漸發展為解表、清熱、瀉下、祛風濕、溫里、活血祛瘀補虛藥等《中藥學》的分類內容。《中藥方劑學》也按功能和治法分為解表、清熱、祛寒、瀉下、表裡雙解祛濕利水滲濕、治風、消導理氣理血、補益、固澀、安神開竅驅蟲、催吐等門。功能和治法,事物的兩個方面。藥的功能是藥性的特點,是藥性應用的具體化;治法是中醫基礎理論思維的具體化。功能和治法都以具體藥物為銜接點。根據中藥傳統分類的功能和治法的藥理研究,自六十年代初對腎的研究開始,開展了補腎研究。隨而對脾、氣、血、陰、陽等補法都進行了大量探索,特別是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以及骨傷科疾病等的防治,取得可觀的成就,影響所及幾乎囊括了臨床各科。圍繞著大量補劑的藥物和方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藥理學研究,並對扶正固本滋陰益氣等功能和治法也開展了多方面的藥理學探索。七十年代以來,有了較大的進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七十年代以來,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以及攻里通下等治法,以藥理學為主體的研究相繼展開。

清熱解毒藥的藥理研究

清熱解毒藥是中醫治療溫熱病的主要藥物。常用於癰腫瘡毒毒痢等證。清熱解毒藥是一類具有寒涼性質的藥物,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治療溫熱病表現的熱證、火證、毒證。大量的藥理研究證明,這類藥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增強機體防禦功能及消炎解毒作用。如貫仲七里香、螃蜞菊等,對流感病毒乙腦病毒有顯著抑制作用。許多清熱解毒藥體外實驗無抑菌作用,但臨床效果都非常好。

清熱解毒藥的床用途與現代醫學中的化療藥物相似。與抗菌素相比,清熱解毒藥抗菌效能一般不如抗菌素,但毒性小。

活血化瘀藥的藥理學研究

六十年代,對活血化瘀藥物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初步研究。進入七十年代,則採用了先進技術和方法,通過臨床觀察,結合藥理及病理研究,證明這類藥物具有不同程度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及心肌營養、改善微循環等作用。經實驗證明,有的活血化瘀藥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有的則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八十年代以來,進一步開展了對活血化瘀藥物的藥理作用的研究,已證明這類藥物能影響物質代謝,具有抗感染鎮痛鎮靜等作用,從而也闡明了這類藥在臨床實踐中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血栓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子宮外孕硬皮病燒傷瘢痕等多種病的原理。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1986年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制定了傳統活血化瘀的範圍,認為:凡以疏通血脈、祛瘀通滯而令血流暢達為主要功能的藥物稱活血化瘀藥;凡傳統認為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主惡血的藥物,均屬此類藥範圍,共36種。並按其藥物作用程度分為和血、活血、破血三類,以免濫稱和濫用。

扶正固本與補益藥物的藥理學研究

這一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近年來中醫與中西醫結合對在治療神經內分泌心血管血液消化、代謝、免疫等方面的疾病以及防治早衰、延年益壽和提高機體適應性等方面的臨床和實驗研究都比較活躍,且取得一定成績和進展。補益藥都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對人蔘、党參、黃芪、當歸、生脈散玉屏風散等約50餘種方藥進行了研究。

延緩衰老藥物的藥理

近年研究較多的為補益類中藥,其延緩衰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如人蔘、五味子刺五加等。

(2)調節內分泌系統功能:如甘草、當歸、白朮、人蔘、何首烏三七巴戟肉、鹿茸、補骨脂蛇床子等。

(3)調節代謝作用:大多數補益藥如人蔘、黃芪、茯苓、大棗靈芝生地枸杞子等可促進多種臟器和組織的核酸蛋白質合成,提高CAMP水平,調節CAMP/CGMP平衡,降低血脂,提高糖代謝機能等。

(4)調節免疫功能:如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促進抗體生成等。

通里攻下

通里攻下方藥是一類不同於西藥瀉下藥而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和獨特療效原理的一類中醫方藥。常用於治療急腹症乙腦病毒性肝炎,急性菌痢、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急症。目前對大黃的研究較為深入,證實它具有瀉下、抗感染、利膽、止血、抗腫瘤、保肝、降低膽固醇、影響消化酶免疫抑制等方面藥理作用。近年來利用大承氣東加減治療急腹症有較大進展。並發現大承氣湯具有促進腸蠕動、抗炎、擴張血管改善腸壁血液循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膽囊收縮,利膽抗菌等作用。

32 現代針灸與經絡研究 | 中西醫結合醫學的基礎理論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現代中藥學的發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