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柴胡
Chái Hú
柴胡
別名 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功效作用 和解表裡疏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英文名 Root of Chnese Thorowax, Root of Red Thorowax, Chinese Thorowax Root,Red Thorowax Root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膽經肝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基本信息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根。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和解表裡疏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Bk7qy.jpg

【應用】

1. 用於寒熱往來、感冒發熱等症。治療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治感冒發熱,與葛根石膏、黃芩配伍

2. 用於肝氣鬱結、脅肋疼痛、月經不調等。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

Bk7qz.jpg

3. 用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配党參黃芪升麻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項】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品種考證

柴胡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陝、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並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對照以上本草所載產地、分布及植物形態,主要種類應為柴胡和狹葉柴胡。  

化學研究

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四種),甾醇,揮髮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油油酸亞麻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此外,尚含有生物鹼、黃酮類、山萘苷、葡萄糖胺基酸等。  

藥理研究

解熱

① 有效成分 揮髮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內酯和對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皂苷元A)。

② 作用 對傷寒副傷寒疫苗大腸桿菌液、發酵牛奶、酵母等所致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且能使動物正常體溫下降。

鎮靜鎮痛鎮咳

① 有效成分 總皂苷、皂苷元

② 作用

鎮靜 自主活動減少、條件反射受抑制,與巴比妥類有協同作用,對中樞興奮藥拮抗作用

鎮痛 尾壓刺激法、熱板法、熱體法,均得到證實。

鎮咳 略低於可待因

③ 機理 中樞抑制、提高痛閾、鎮痛作用可被納絡酮拮抗

抗菌、抗病毒

① 抗菌 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結核桿菌鉤端螺旋體

② 抗病毒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皰疹病毒。

抗炎

① 有效成分 皂苷

② 作用 對多種致炎劑所致踝關節腫和結締組織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③ 機理

激活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

作用於炎症過程的許多環節-滲出毛細血管通透性、炎症介質釋放、白細胞遊走、結締組織增生等。

促進免疫功能

① 有效成分 柴胡多糖。

② 作用

吞噬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

提高病毒特異性抗體滴度

提高淋巴細胞轉核率。

提高皮膚遲發性過敏反應

對脂代謝和肝、膽的影響

① 有效成分 皂苷元a和d、柴胡醇、α-菠菜甾醇

② 作用

血脂 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在實驗性高脂血症動物身上)。

保肝 對CCl4、酒精傷寒疫苗卵黃、霉米、D-半乳糖胺等所致肝功能障礙有保護作用。表現:轉氨酶降低,肝功能恢復、肝損傷減輕。

③ 機理

皂苷對生物膜的直接保護作用。

皂苷可使血漿中ACTH增加→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

利膽 膽汁排出量↑,膽汁中膽酸膽色素、膽固醇濃度↓。  

本草記載

柴胡,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輕,升而不降,陽中陰也。無毒。入手足少陽、厥陰之四經。瀉肝膽之邪,去心下痞悶,解痰結,除煩熱,尤治瘡瘍,散諸經血凝氣聚,止偏頭風,胸脅刺痛,通達表裡邪氣,善解潮熱。傷寒門中必須之藥,不獨瘧症、鬱症之要劑也。婦人胎產前後,亦宜用之。目病用之亦良,但可為佐使,而不可為君臣。蓋柴胡入於表裡之間,自

能通達經絡,故可為佐使,而性又輕清微寒,所到之處,春風和氣,善於解紛,所以用之,無不宜也。然世人正因其用無不宜,無論可用不可用,動即用之。  

藥典標準

Bk7r0.jpg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

【性狀】

北柴胡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 ,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 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鑒別】

(1)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

(2)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80℃水浴迴流1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5ml,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各含0.5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2% 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黃色熒光斑點。

【檢查】 總灰分 不得過8.0% (附錄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 A)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1.0%。

【炮製】

柴胡 除去雜質及殘莖,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醋柴胡 取柴胡片,照醋炙法(附錄Ⅱ D)炒干。

【性味與歸經】 苦,微寒。歸肝、膽經。

功能與主治】 和解表裡,疏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用法與用量】 3~9g。

注意】 大葉柴胡 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

【性狀】北柴胡 特點: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特點: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緊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大葉柴胡 特點:葉較寬,長圓形或廣披針形,小傘梗細如絲狀。比小總苞長3-4倍。生於林內及灌木叢中。

長白柴胡 特點:葉較寬,長圓形或廣披針形,小傘梗與小總苞片幾乎等長。生於柞林、灌木叢、石砬及河岸沙地上。

興安柴胡 特點:葉較狹,線形或現狀披針形,小總苞片較小傘梗長。生於河灘、林內。

【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肝、膽經。

【功能與主治】疏散退熱舒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用法與用量】3~9g。

【注意】大葉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 的乾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柴胡別名硬苗柴胡、竹葉柴胡,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以根入藥,有發表和里、疏肝解熱,調經作用。分布於 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省,野生於較乾燥的山坡、 林緣、林中隙地、草叢及為旁等處,土壤多為壤上、砂質壤 土或腐殖質土,耐寒性強並能耐旱,但忌水浸。

柴胡

(一)概述

別名香柴胡、北柴胡。

為傘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以根入藥。性苦、微寒,對肝、肺有解表和里,昇陽、疏肝解瘀的調經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瘧疾、寒熱往來、肋痛、肝炎膽道感染膽囊炎月經不凋、脫肛。主要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省。

(二)植物特性

柴胡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彎曲多分枝。單葉互生,狹披針形,基生葉和下部葉有長柄,有明顯的平行脈,花小、黃色,形成項生或腋生的復傘形花序。果實為長圓形的雙懸果,具棱脊,熟後褐色。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根直立,有不規則的側根,外皮紅褐色。

(三)生長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野生於較乾燥的山坡,林中空隙地、草叢、路邊、溝邊等地。耐寒性強,抗乾旱,怕水浸。

(四)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柴胡原野生,近幾年來由於採挖造成藥源不足,故將野生家植。選擇沙壤土或腐殖質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選擇黏土和易積水的地段種植。如果是在開墾的荒地播種時,應清除田間的石塊。樹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頃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過磷酸鈣75千克,均勻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後仔細耙平,作畔寬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寬的高壟備播種。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後移栽。大面積生產多用直播,種子發芽率約50%左右,溫度在20℃左右,有足夠的濕度,播種後7天即可出苗,如果溫度低於20℃,則需要10幾天才能出苗。

直播:於冬季結凍前或春季播種。春播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播前應將他先燒透水,待水滲下,坡地稍平時按行距17-20厘米條播。溝深1.8厘米,均勻撒入種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頃用種子22.5千克左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10~12天出苗。

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選陽畦,在3~4月播種,條播或均勻撒播。條播行距10厘米,劃小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蓋嚴。稍鎮壓一下,用噴壺酒水,或者先向陽畦的床上灌水,待水滲下後再行播種。均勻撤完種子後,再用竹篩篩上一層細土覆蓋畦面,播種畦上加蓋塑料薄膜或蓋上一層草簾,有利於保溫保濕,可加速種子發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時即可挖取帶土塊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後要及時澆水,定植苗生出新報,葉片開始擴展的時候,輕輕鬆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產的關鍵。

3.田間管理

柴胡幼苗期怕強光直射,可以和玉米、芝麻大豆小麥作物套種。春天或秋天,把柴胡種子撒在小麥行間或田硬上,稍加覆土,小麥收後再種玉米,秋天玉米收後,快放倒稈子,使柴胡充分生長,第二年再種上矮科植物。

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要經常鋤草鬆土。直接在苗高3厘米時間上過密的苗。苗高7厘米時結合鬆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苗長到17厘米高時,每公頃追施過磷酸鈣225千克,尿素75千克。在鬆土除草或追肥時,注意勿碰傷莖稈,以免影響產量。第一年播的柴胡莖稈比較細弱,在雨季到來之前應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無論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長第一年只生長基生葉,很少抽薹開花。第二年田間管理時,7~9月花期除留種外,植株及時打蕾。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種子。在人工栽培的場地最好留有採種圃,注意繁殖收穫種子,以利擴大種植面積。

4.病蟲害防治

(1)鏽病

是真菌引起的,危害葉片,病葉背略呈隆起,後期破裂散出橙黃色的孢子

防治方法:採收後清園燒毀,發病初期噴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敵銹鋼400倍液,10天打1次,連續2~3次。

(2)根腐病

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爛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掃田間衛生,燃燒病株,高畦種植,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用石灰穴位消毒。

(3)斑枯

雨季發生,用1:1:100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4)黃鳳蝶

鱗翅目鳳蝶科,在6~9月份發生危害。幼蟲危害葉。花蕾,吃成缺刻或僅剩花梗。

防治方法:人工捕殺或用90%敵百蟲8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連續2~3次。用青蟲菌(每克含孢子100億)300倍液噴霧效果也很好。

(5)赤條棒蟓

半翅目刺肩椿科,6~8月發生危害。成蟲和若蟲吸取汁液,使植株生長不良。

防治方法:人工捕殺或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五)採收加工

播種後生長2年即可採挖。秋季植株開始枯萎時,春季新梢未長出前採收。採挖後除去殘莖,抖去泥土,晒乾或切斷後再晒乾,每公頃產1800~2700千克。長江以南柴胡稈也入藥,每年~9月採收地上部分,曬十藥用。

〔六〕產地分布

原產我國。朝鮮、日本、蘇聯也有分布。

【相關藥材】

短傘大葉柴胡 新疆柴胡 錐葉柴胡 密花柴胡 窄竹葉柴胡 柴胡葉鏈莢豆 線葉柴胡  

傳說

柴胡名稱的由來有個民間傳說。從前,一地主家有兩個長工,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姓胡的病了,發熱後又發冷。地主把姓胡的趕出家,姓柴的一氣之下也出走。他扶了姓胡的逃荒,到了一山中,姓胡的躺在地上走不動了。姓柴的去找吃的。姓胡的肚子餓了,無意中拔了身邊的一種葉似竹葉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體輕鬆些了。待姓柴的回來,便以實告。姓柴的認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於是再拔一些讓胡食之,胡居然好了。他們2人便用此草為人治病,並以此草起名「柴胡」。

中文名稱: 山奈

別名山奈酚-7-鼠李糖

分子式C27H30O14

CAS 482-38-2

物理性質:白色結晶,溶於甲、乙醇,

來源:從植物柴胡中提取

藥理作用:具有鎮靜、降壓、擴張支氣管解痙及抗炎作用。可製為抑菌劑鎮靜劑、解痙劑及芳香劑

參考文獻:楊念雲,段金廒,錢士輝,田麗娟. 萬壽菊花的化學成分研究[J]瀋陽藥科大學學報, 2003,(04)

HPLC法測定萬壽菊中山奈苷含量 ,常永宏; 徐燕; 於蘭; 李曉亞 ,西北藥學雜誌,2004-08-25

參看

關於「柴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