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前胡 | 中藥圖典 |
前胡 Qián Hú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用於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咯痰黃稠。 |
英文名 | Root of Whiteflower Hogfennel, Root of Common Hogfennel |
始載於 | 《雷公炮炙論》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肺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苦 |
目錄 |
名稱
【藥名】前胡
【英文名】Root of Whiteflower Hogfennel, Root of Common Hogfennel,Common HogfenneI Roo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
2.Angelica decursiua (Miq.) Franch. Et Saw. [Porphyroscias decursiua Miq.; Peucedanum decursiuum (Miq.) Maxim.]
【拉丁文名】Radix Peucedani1.Radix Peucedani Praeruptori
2.Padix Angelicae Decursivae
【別名】 土當歸、野當歸。姨媽菜,羅鬼菜,水前胡,野芹菜,岩風,坡地石防風,雞腳前胡,岩川芎;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藥材基源
【來源】 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 dicursium(Miq.) Max-im. 和白花前胡P. praerupterum Dunn的乾燥根。
【考證】出自《雷公炮炙論》:凡使前胡,勿用野蒿根,緣真似前胡,只是味粗酸。若誤用,令人反胃不受食。
1. 陶弘景:前胡似茈胡而柔軟,為療殆欲同。而《神農本草經》上品有茈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亦有畏惡,明畏惡,非盡出《神農本草經》也。此近道皆有,生下濕地,出吳興者為勝。
2.《本草圖經》:前胡,春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時有白芽,長三、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莖蒿。七月內開白花,與蔥花相類,八月結實,根細青紫色。二月、八月采暴干。今鄜、延將來者,大與柴胡相似,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黃而柔軟不同爾。一說今諸方所用前胡皆不同京師北地者,色黃白枯脆,絕無氣味。江東乃有三、四種,一種類當歸,皮斑黑,肌黃面脂潤,氣味濃烈;一種色理黃白似人蔘而細短,香味都微;又有如草烏頭,膚黑而堅,有兩三歧為一本者,食之亦戟人咽喉,中破以薑汁漬搗服之,甚下膈解痰實,然皆非真前胡也。今最上者出吳中。又壽春生者皆類柴胡而大,氣芳烈,味亦濃苦,療痰下氣最要,都勝諸道者。
3.《綱目》:前胡有數種,惟以苗高二尺,色似斜蒿,葉如野菊而細瘦,嫩時可食,秋月開黲白花,類蛇床子花,其根皮黑肉白,有香氣為真。大抵北地者為勝,故方書稱北前胡云。
【科屬分類】傘形科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50-2000m的山坡林緣、路旁或單位陰性的山坡草叢中。生於山坡林緣、溪溝邊或雜木林灌叢中。
【植物形態及資源分布】
①白花前胡,又名:姨媽菜、羅鬼菜(李宗防《黔志》),水前胡(《植物名實圖考》),野芹菜、岩風、南石防風,坡地石防風、雞腳前胡、岩川芎。
白花前胡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90厘米或稍過之;根粗大,圓錐狀,長3-5厘米,有分枝,棕褐色或黃褐色;莖圓柱狀,甚粗壯,淺綠色,有縱線紋,基部有多數棕褐色葉鞘纖維。基生葉和莖下部葉紙質,輪廓為三角闊卵形,有時近圓形,長5-9厘米,二或三回出羽狀分裂,一回裂片闊形至卵圓形,二回裂片卵形至橢圓形,最後裂片菱狀倒卵形,長3-4厘米,寬約3厘米,基部楔尖,不規則羽狀分裂,邊緣有圓鋸齒;葉柄長6-20厘米,基部有闊鞘;莖上部葉二回羽狀分裂,裂片較小。花秋季開放,白色,甚小,排成頂生和側生的復傘形花序,無總苞片;傘輻12—18條,不等長,約1—4厘米;花梗長1—2厘米;花瓣5,長1.3—1.5毫米,頂端漸尖而內折,有明顯的中肋。雙懸果卵形或橢圓形,長4-5毫米,背棱和中稜線狀,側棱有狹翅,每棱槽有油管3-5條。
常生山地向陽荒坡或草叢中。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和四川。在栽培中,選用白花前胡,白花前胡品質好。
②紫花前胡,又名:土當歸(《植物名實圖考》),鴨腳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鴨腳前胡、鴨腳板。
紫花前胡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200厘米;主根粗大,近圓錐狀,長5-9厘米,棕褐色或黃棕色,有濃郁的香氣;莖圓柱狀,具縱條紋,下部紫色,光滑,不分枝,上部被毛,多少分枝。葉根生和在莖上互生,葉片厚紙質,卵圓形,一或二回羽狀分裂,一回裂片3或5片,裂片復3-5裂,葉軸有翅,頂生裂片和側生裂片基部聯合,下延成翅狀,最後裂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1厘米,邊緣有規則的鋸齒,葉脈明顯;葉柄長10-20厘米,基部擴大,略抱莖;生於莖上部的葉常簡化成紫色葉鞘。花秋季開放,深紫色,細小,排成頂生或側生的復傘形花序,傘梗長3-8厘米,被毛;傘輻10-20條,紫色,密被毛;花瓣5,卵圓形,長約1毫米,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雙懸果橢圓形,長約6毫米,背棱和中棱呈絲線狀,棱間油管1—3。
常生荒坡、山地路旁、草地或灌叢中。分布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四川、廣東和廣西等省區。日本、朝鮮和蘇聯也有。
【採收和儲藏】栽後2-3年秋、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莖及泥土,晒乾或低溫乾燥。
【炮製方法】前胡:揀淨雜質,去蘆,洗淨泥土,稍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晒乾。蜜前胡:取前胡片,用煉熟的蜂蜜和適量開水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前胡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0斤)《雷公炮炙論》:凡修事前胡,先用刀刮上蒼黑皮並髭、土了,細銼,用甜竹瀝浸令潤,於日中晒乾用之。
中藥化學成分
1.白花前胡 根含香豆精類化合物:外消旋白花前胡素(praeruptorin)A即Pd、Ia、B即Pd-Ⅱ右旋白花前胡素C、D及E,右旋白Ib(Pd-Ib)、Ⅲ(Pd-Ⅲ),前者即為右旋-3′(R)-當歸醯氧基-4′-酮基-3′,4′-二氫邪蒿素[3′(R)-angeloyloxy-4′-keto-3′,4′-dihydroseselin],後者即為右旋-3(S)-當歸醯氧基-4′-(S)-異戊醯氧基-3′,4′-dihydroseselin),北美芹素(pteryxin),白花前胡香豆精(peucedanocoumarin)Ⅰ、Ⅱ、Ⅲ,前胡香豆精(qianhucoumarin)A,補骨脂素(Psoralen),5-甲氧基補骨脂素(5-methoxy psoralen),8-甲氧基補骨脂素(8-methoxy pso-ralen)[6],左旋白花前胡醇(peucedanol);香豆精糖甙類化合物:紫花前胡甙(nodakenin)[1],印度榲桲甙(marmesinin),茵芋甙(skimmin),靶香呋喃香豆醇葡萄糖甙(rutarin),異芸香呋喃香豆醇葡萄糖甙(isorutarin),東莨菪甙(scoploin),白花前胡甙(praeroside)Ⅰ、Ⅱ、Ⅲ、Ⅳ及Ⅴ,紫花前胡種甙(decuroside)Ⅳ,芨芨芹菜糖基茵芋甙(apiosylskimmin);其他:D-甘露醇(D-mannit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6],半乳糖醇(galactitol),胡蘿卜甘(daucosterol)及紫花前胡皂甙Ⅴ(Pd-saponinⅤ即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甙元-28-O-β-龍膽二糖甙(3-O-α-L-arabinopyranosyl hederagenin-28-O-β-gentiobioside)。
2.紫花前胡 根含香豆精類化合物:紫花前胡素(decur-sidin),紫花前胡素C-I(Pd-C-I)即3′(S)-(3甲基-2-丁烯醯氧基)-4′(R)-羥基-3′,4′-二氫花椒內酯[3′(S)-senecioyloxy-4′(R)-hydroxy-3′,4′-dihydroxanthyletin],紫花前胡素CⅡ(Pd-C-Ⅱ)即3′(S)-羥基-4′(R—)-(3-甲基-2-丁烯醯氧基)-3′,4′-二氫花椒內酯[3′(S)-hydroxy4′-二氫花椒內酯[3′(S)-angeloyloxy-4′(R)-acetoxy-3′,4′-dihydroxanthyletin],紫花前胡素C-Ⅳ(Pd-C-Ⅳ)即3′(S)-乙醯氧基-4′(R)-(3-甲基-2-烯醯氧基)-3′,4′-二氫花椒內酯[3′(S)-acetoxy-4′(R)-senecioyloxy-3′,4′-dihydroxanthyletin],紫花前胡素C-Ⅴ(Pd-C-Ⅴ)即為3′(S)-乙醯氧基-4′(R)-異戊醯氧基-3′,4′-二氫花椒內酯(3′(S)-acetoxy-4′(R)-isovaleryloxy-3′4′-di-hydroxanthyletin]與3′(S)-乙醯氧基-4′(R)-當歸醯氧基-3′,4′-二氫花椒內酯[3′-(S)-acetoxy-4′(R)-angeloyloxy-3′,4′-dihydrox-anthyletin]的等量混合物,紫花前胡素Ⅰ(AD-Ⅰ)即3(S)-當歸醯氧基-4′(R)-異戊醯氧基-3′,4′-二氫花椒內酯[3′(S)-angeloy-loxy-4′-(S)-isovaleryloxy-3′,4′-dihydroxanthyletin],紫花前胡甙元(nodakenetin)及香柑內酯;香豆精糖甙類化合物:紫花前胡甙,紫花前胡種甙Ⅰ、Ⅱ、Ⅲ、Ⅳ及Ⅴ;皂甙:紫花前胡皂甙(Pd-saponin)Ⅰ、Ⅱ、Ⅲ、Ⅳ、及Ⅴ。
藥理作用
1.鈣結抗劑作用:
白花前胡乙醇提取物對抗由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離體豚鼠迴腸收縮,較水提液或丁醇提取液強,這種作用是非競爭性的。白花前胡甲素可非競爭性緩解由乙醯膽鹼引起的迴腸收縮,還能抑制由於細胞外Ca2+的流入引起的豚鼠結腸帶K去極化的收縮作用,抑制 45 Ca2+進入平滑肌。白花前胡甲素和pd-c-Ⅱ、pd-c-Ⅲ可抑制由ConA和磷脂醯絲氨酸引起的大鼠肥大細胞釋放過敏性介質,其IC50 分別為79,100,102μm。
Nodakenin、Nodakenetin對油2μmol/lADP引起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凝集有強烈的抑制作用。Pd一cv和pd一Ia(即白花前胡甲素)對原發性血小極凝集有促進作用。
3.祛痰作用:
用麻醉貓收集呼吸道分泌的方法,灌服前胡煎劑1g/kg,能增加呼吸道分泌液,說明有祛痰作用,且作用時間較長。
4.擴張冠脈作用:
白花前胡丙素能增加心冠脈流量,但不影響心主率和心收縮力。白花前胡素(E)對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
前胡丙素(pd-Ⅲ)對離體豚鼠心臟有濃度依賴性抑制左心房收縮力的作用,50%抑制濃度(IC50)為49μm;並可濃度依賴性地縮短功能性不應期;終濃度10μm時對右心房的自律性及CaCl2的正性頻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異丙腎上腺素的正性頻率作用表現為非競爭性拮抗,PD'2為4.8,而對腎上腺素誘發的異位自率性無影響。終濃度5-50μm對左心房興奮性無影響。臨床上,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口服pd-Ⅲ90mg/天,連續2周後,心肌順應性有一定改善。對離體兔主動脈條,pd-Ⅲ能非競爭性抑制CaCl2和高鉀除極化所致的收縮,IC50分別為5.30和6.37μm,PD'2分別為4.9和5.0,終濃度1或10μm 能抑制5-HT誘導的依外鈣性收縮,但不影響依內鈣性收縮及去甲腎上腺素誘導的收縮;5-50μm 之間能濃度依賴性地抑制豚鼠左心房的收縮階梯現象。Pd-Ⅲ對血管和心臟的抑制作用可能與拮抗Ca2+有關,且主要影響經電壓敏感性鈣通道的外鈣內流。Pd-Ⅲ抑制血管與心臟的IC50 之比為1:8,提示pd-Ⅲ有一定的選擇性擴血管作用。麻醉貓靜脈注射白花前胡甲醇提取物6.25,12.5mg/kg或正丁醇提取物5.0,30mg/kg均能增加冠脈血流量,對心率及心電圖無明顯影響。但甲醇提取物起效慢、持續長、強度稍弱,同時不引起血壓變化;而正丁醇提取物起效快、持續短、強度較大,在增加冠脈血流量的同時引起血壓降低。
藥性論述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全草的石油醚遼取物600mg/kg,出現四肢無力、活動減少,1/3死亡。
【功效分類】止咳藥;解表藥
【主治】外感風熱;肺熱痰郁;咳喘痰多;痰黃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滿悶。
【各家論述】
1.《綱目》:前胡,乃手足太陰、陽明之藥,與柴胡純陽上升,入少陽、厥陰者不同也。其功長於下氣,故能治痰熱喘嗽、痞膈嘔逆諸疾。氣下則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陳致新之績,為痰氣要藥。陶弘景言其與柴胡同功非矣,治證雖同,而所入所主則異。
2.《本草匯言》:前胡,散風寒、淨表邪、溫肺氣、消痰嗽之藥也。如傷風之證,咳嗽痰喘,聲重氣盛,此邪在肺經也;傷寒之證,頭痛惡寒,發熱骨疼,此邪在膀胱經也;胸脅痞滿,氣結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又妊娠發熱,飲食不甘;小兒發熱,瘡疹未形;大人痰熱,逆氣隔拒,此邪氣壅閉在腠理之間也,用前胡俱能治之。羅一經雲,前胡去寒痰,半夏去濕痰,南星去風痰,枳實去實痰,蔞仁治燥痰,貝母、麥門冬治虛痰,黃連、天花粉治熱痰,各有別也。
3.《本草通玄》:前胡,肺肝藥也。散風驅熱,消痰下氣,開胃化食,止嘔定喘,除嗽安胎,止小兒夜啼。柴胡、前胡,均為風藥,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為不同耳。種種功力,皆是搜風下氣之效,肝膽經風痰為患者,舍此莫能療。忌火。
4.《別錄》:主療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
5.《藥性論》:去熱實,下氣,主時氣內外俱熱,單煮服佳。
6.《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勞,下一切氣,止嗽,破癥結,開胃下食,通五臟,主霍亂轉筋,骨節煩悶,反胃,嘔逆,氣喘,安胎,小兒一切疳氣。
7.《滇南本草》:解散傷風傷寒,發汗要藥,止咳嗽,升降肝氣,明目退翳,出內外之痰。
8.《綱目》:清肺熱,化痰熱,散風邪。
9. 李時珍指出:前胡,「其功長於下氣,故能治痰熱、喘嗽、痞膈、嘔逆諸疾。氣下則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陳致新之績,為痰氣要藥。」
【用藥禁忌】《本草經疏》:不可施諸氣虛血少之病。凡陰虛火熾,煎熬真陰,凝結為痰而發咳喘;真氣虛而氣不歸元,以致胸脅逆滿;頭痛不因於痰,而因於陰血虛;內熱心煩,外現寒熱而非外感者,法並禁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選方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時有煩熱:前胡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貝母一兩(煨微黃),桑根白皮一兩(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熱咳嗽,痰壅,氣喘不安:前胡(去蘆頭)一兩半,貝母(去心)、白前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枳殼(去瓤、麩炒)一兩,芍藥(赤者)、麻黃(去根節)各一兩半,大黃(蒸)一兩。上八味,細切,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二。(《聖濟總錄》前胡飲)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冷涼濕潤氣候,耐旱、耐寒。適應性較強,在山地及平原均可生長。以肥沃深厚的腐殘質壤土生長最好,得粘土及對過於低濕地方不宜栽種。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分根繁殖。種子繁殖:種子採收後,立即播種,撒播或條播,播後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壓,澆水。苗出土後40d即可移栽,按行株距60cm×45cm開穴栽植。分根繁殖;春季挖出老根,有新芽的作種栽,按行株距60cm×45cm開穴種植。
田間管理 移栽成活後,及時鬆土除草,夏季雨後須鬆土,於8月中旬可追施磷肥和鉀肥。
1、種子處理
霜降後,前胡種子逐漸成熟,把成熟的前胡種蓬採集來,晒乾、擦打,使種子脫出蓬殼,再過篩,風淨作種,所採的種子要充分成熟,否則,影響出苗率。
2、播種期
前胡的最佳適宜播種期較長,以當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最佳。
3、播種方法
4、整地:桑園、茶園播種前,用10%草甘磷每畝kg,除去雜草, 深翻一遍基本整平,山核桃等山坡基地則不需要。
5、基肥:以園地的肥沃情況,每畝施含硫複合肥5-10kg,作為基肥。
6、施肥:前胡整個生長過程一般施肥3次,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施含硫複合肥5kg;第二次在立秋前後,每畝施10kg;第三次在白露前後,每畝施5一10kg;總的原則是前控後促。
7、除草:草害是前胡栽培中的最大障礙因子,結合園地管理,做好除草工作。
8、抗旱:前胡雖耐旱,但乾旱嚴重影響產量,灌溉方便的園地,要進行適當的澆水,一般3-4次,關鍵在8月到10月份。
9、除雄:在前胡栽培過程中,當雄株開始抽苔時需肥較大,要及時拔去雄株(它的根莖不能作為商品),促進雌株生長。留種地除外。
病蟲害防治:前胡蟲害很少,只有在苗期做好蚜蟲防治即可。
10、採收與加工
最佳採收期:前胡的最適宜採收期在冬至後至第二年萌芽前,此時採收產量折干率最高,商品品質最佳。提前採收不但影響產量,而且更影響品質。
11、採收方式:用兩齒鋤挖 (不可用板鋤),將挖起的前胡剪除莖葉留根。及時晒乾,邊曬邊除鬚根。篩除泥土、雜物即可出售。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1)白花前胡 根近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稍扭曲,下部有分枝,長3-15cm,直徑1-2cm。根頭部常有莖痕及纖維狀葉鞘殘基;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不規則縱溝及縱皺紋,並有橫向皮孔;上部有密集的環紋。質較柔軟,干者質硬,可折斷,折斷面不整齊,疏鬆,於放大鏡下可郵眾多細小黃棕色油點散在;皮部厚,淡黃白色,形成層環明顯,木部淡黃色。氣芳香,味微苦、辛。
(2)紫花前胡 根頭部較粗短,根少有纖維狀葉鞘殘基。折斷麵皮部易與木部分離。氣芳香,味微苦、辛。
均以條粗壯、質柔軟、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1)白花前胡 木栓細胞10餘殖。韌皮部散有同室,徑向40-78μm,切向50-120μm,韌皮射線稍彎曲。形成層成環。本質部有較多油室,木射線寬2-4列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2)紫花前胡 韌皮眾多油室,徑向44-90μm切向58-150μm,韌皮射線較平直。木質部無油室,木射線寬2-3列細胞。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浸漬2h,取乙醚液2滴,分別點於兩線小濾紙下上,置紫外學燈(365nm)下觀察,顯淡天藍色熒光,然後滴加15%氫氧化催深液數滴,2min後熒光消失。將一張濾紙片避光保存,另一張濾紙片曝光,約3h後,置紫外光燈下觀察,曝光者天藍色熒光加強,避光者不顯熒光。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0min,濾過,取濾液2ml,蒸干,殘潭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乙醯氯5滴和氧化鋅數粒,置水浴中加熱1-2min,深液顯紅色。(檢查甾醇)
(3)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h,濾過,濾液至干,殘潭加氯仿製成點樣液。取白花前胡丙素和丁素與傘形花內酯分別製成對照品溶液。取白花前胡丙素和丁素與傘形花內酯分別製成對照品溶液,分別取各溶液點於同一矽膠G-CMC薄層板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1)展開,置熒光燈下觀察,白花前胡色譜中與色譜中,與傘形花內酯相應位置顯相同熒光斑點。
參看
|
關於「前胡」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