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濕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芳香化濕藥(aromatic for resolving Dampness),以化濕運脾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

目錄

功用

此類藥物芳香醒脾溫燥化濕、辛散利氣,有宣化中焦濕濁,健運脾胃,疏通氣機,消脹除痞,化濕醒脾,開胃進食的作用。部分藥還有散寒解表、祛暑除濕、和胃止嘔、降氣平喘理氣安胎、除痰截瘧等作用。

適應症

芳香化濕藥主要用於濕犯中焦,脾為濕困,運化失常引起的食少納呆,倦怠乏力胸悶脘痞口甘多涎便溏,苔膩等症。常用的芳香化濕藥有蒼朮藿香佩蘭砂仁砂仁殼白豆蔻白蔻殼、草豆蔻草果等。此外,某些芳香化濕藥還可用治風寒感冒惡寒無汗暑濕表證濕溫初起;風濕痹證,關節疼痛;痰濕喘滿;寒濕瘧疾妊娠嘔吐胎動不安等證。

配伍

由於濕為陰邪,其性重濁黏膩,易致氣機壅滯,故使用芳香化濕藥時常配伍行氣藥,以宣暢中焦,消脹除滿。為速去濕邪,廣開去路,增強化濕之效,可配伍宣肺利濕藥及苦溫燥濕藥、淡滲利濕藥。濕有寒濕和濕熱之分,寒濕並存當配溫里散寒藥,濕熱合邪當與清熱燥濕藥同用。若脾胃虛弱、水濕內停,須配伍益氣健脾藥,以扶正祛邪標本兼顧。

用藥注意事項

芳香化濕藥多為辛溫香燥之品,易於傷陰耗氣,故陰虧津傷,舌紅口乾氣虛乏力者均當慎用。此外芳香辛烈之品多含揮髮油類,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散失。

現代研究

芳香化濕藥有不同程度的健胃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腸蠕動、排除胃腸積氣、制止腸內異常發酵、止嘔。部分藥物對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某些藥還有發汗和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芳香化濕藥分別對西醫診為消化不良腸炎痢疾胃腸神經官能症腸梗阻胃腸型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早期妊娠中毒症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常用芳香化濕藥

藥名 來源 性能 功能主治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備註
蒼朮 菊科植物茅蒼朮 Atractylodes lancea 或北蒼朮 A.chinensis根莖 辛、苦,溫。歸脾、胃經 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主治濕睏倦怠,脘腹脹滿,吐瀉,水腫痰飲風濕痹痛,腳氣痿躄淋濁帶下風寒感冒雀目夜盲 茅蒼朮含揮髮油,油中有蒼朮素、β-桉油醇茅術醇、3-β-羥基槍蒼朮酮等。北蒼朮揮髮油成分類似,還含蒼朮酮 煎服,5~10克
佩蘭 菊科植物佩蘭 Eupatorium fortunei莖葉 辛,平。歸脾、胃、肺經 化濕辟穢,醒脾開胃,解表祛暑。主治濕濁內蘊,脘腹痞滿噁心嘔吐口甜口臭外感暑濕濕溫初起,寒熱頭脹胸悶,身困,納呆 全草含揮髮油,油中有對聚傘花素麝香草酚、甲醚、乙酸橙花醇酯。地上部分含寧德洛菲鹼。葉含香豆精、鄰香豆酸麝香草氫醌 煎服,6~10克;鮮品倍量
砂仁 姜科植物陽春砂 Amomum villosum、綠殼砂A. villosum var. xanthioides 或海南砂A. longiligulare 的果實 辛,溫。歸脾、胃經 化濕,行氣溫中止瀉開胃安胎。主治氣滯濕阻,脹痛胃納獃滯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陽春砂種子含皂甙、揮髮油。油中有乙酸龍腦酯、右旋龍腦樟腦芳樟醇、橙花椒醇等 煎服,3~6克。後下
砂仁殼(砂殼、春砂殼) 姜科植物陽春砂 Amomum villosum 或海南砂 A. longiligulare 的果殼 微辛,溫。歸脾、胃經 化濕行氣,寬中和胃。主治脾胃氣滯證,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納呆 煎服,2~5克
白豆蔻豆蔻白蔻仁 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的果實 辛,溫。歸脾、胃、肺經 化濕理氣,和中止嘔。主治濕遏氣滯,胸悶不飢,脘腹脹滿,反胃嘔吐噫氣呃逆 種子含揮髮油,油中有桉葉素、右旋龍腦、右旋樟腦,β-蒎烯 煎服,3~6克。後下
白蔻殼(蔻殼、白蔻衣) 姜科植物白豆蔻 Amomum kravanh 的果殼 微辛,溫。歸脾、胃經 化濕理氣,寬胸和胃。主治濕遏氣滯輕證,脘腹脹悶,食慾減退,嘔吐 煎服,3~6克
草豆蔻草蔻仁) 姜科植物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的種子 辛,溫。歸脾、胃經 燥濕健胃,溫中消痞。主治寒濕傷中,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痞滿不食噎膈反胃,痰飲積聚 含山姜素、小豆蔻素和揮髮油。油中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α-葎草烯,金合歡醇等 煎服,2~6克。後下
草果 姜科植物草果 Amomum tsao-ko 的果實 辛,溫。歸脾、胃經 燥濕溫中,消積化滯,祛痰截瘧。主治寒濕阻滯,脘腹冷痛,胸膈痞滿,噁心嘔吐,食積瀉痢,瘧疾寒熱 含揮髮油,油中有桉葉素、反式2-十一烯醛,還含橙花醛、葉聚傘花素、α-蒎烯、β-蒎烯、草果酮等 煎服,3~6克

藿香未列入此表,見專條。

關於「芳香化濕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