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痰飲,病名。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但此書記述之痰飲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則概括多種飲病,包括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此數種中之痰飲,則屬狹義之範疇。痰飲由體內水濕不化所釀生。《赤水玄珠》卷六:「痰飲。膠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飲也。」費伯雄則謂:「痰飲者先生痰而後停飲積水為病也。」(《醫醇剩義》卷三)後世根據停飲部位、停飲久暫的不同,又分為流飲留飲、支飲、溢飲、懸飲、癖飲伏飲肺飲等不同。臨床表現的證候較為紛繁,如頭暈目眩耳鳴,口眼瞤動;或噯氣吞酸,嘈雜嘔噦,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狀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時作;或夢見怪誕、鬼魅;或足腕酸軟,腰背卒痛;或四肢骨節煩疼而無定處,乃至手麻、臂痛,狀如挫閃;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區;或表現為繞頸核塊;或皮膚如有蟲行感;或發為癲狂中風;或見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將捕之;或喘嗽、嘔吐;或嘔出冷涎、黑水、綠汁等。由於痰飲病多由脾、肺、腎功能失調,影響人體水液正常輸化所致,故宜溫補脾腎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飲治其標。又:痰飲作為飲證之一,系指水濕之邪留於腸胃所致。《金匱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治宜溫陽化飲,方用苓桂術甘湯金匱腎氣丸等。張仲景所論此狹義之痰飲,後世亦名流飲。參見該條。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指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指因臟腑功能失調使體內津液停聚而產生的病理性產物,又成為某些以痰多、苔膩、脈滑等為主症的疾病的致病因素。

目錄

痰飲簡介

痰和飲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癧、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飲,即水液停留於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匱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分。  

痰飲記載

痰飲一詞,首出漢代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指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當時稱痰飲為飲證,以痰飲停聚與侵襲的部位不同,而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故此時的痰飲從廣義上可理解為諸飲的總稱,狹義的則專指四飲之一,即飲邪留於腸胃的病證。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尤其是加深了對痰的認識,認為痰飲既是體內病變的病理性產物,又可能成為新的致病因素,而痰與飲在成因與致病上都有區別。  

痰飲形成

既指排出體外的痰液,還包括瘰癧、痰核等痰凝之徵象。臨床上以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

病因病機 痰的產生多由外感六淫、飲食所傷及內傷七情等,引起肺、脾、腎各臟氣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節,若肺失宣肅,津液不化,則可凝聚成痰;脾主運化,脾胃受傷,運化無權,水濕內停,則可凝聚成痰;腎司開闔,腎陽不足,開闔不利,水濕上泛,亦可聚而為痰。由於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熱痰、濕痰、風痰、郁痰、頑痰之異。痰留於體內,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阻於肺,或停於胃,或蒙心竅,或郁於肝,或動於腎,或流竄經絡,引致諸多病證的發生,症状表現各不相同。

辨證論治 對痰證的辨證論治原則有二:一是掌握該病證的臟腑虛實緩急,急則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為主,緩則求其本,治在肺、脾、腎。二是依據痰的不同性質,採用不同法則,熱痰宜清,寒痰宜溫,燥痰宜潤,濕痰宜燥,風痰宜散,郁痰宜開,頑痰宜軟。而具體的辨證論治,一般按痰的所在部位進行。①痰阻於肺。常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咳喘日久,以致肺不布津,聚而為痰。可見咳嗽氣喘,或痰鳴有聲,痰多色白,易於咯出,或伴有寒熱表證苔薄白膩,脈浮或滑。治療以宣肺化痰為原則。②痰蒙心竅。多因七情所傷,如抑鬱、暴怒等,或感受濕濁邪氣,阻塞氣機,以致氣結而痰凝,阻閉心竅。可見神昏癲狂胸悶不痛,或昏倒於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鳴,苔白膩,脈滑等症状。應以化痰開竅為治療原則。③痰蘊脾胃。多由飲食不節,思慮勞倦,脾胃受傷,脾失健運,生濕成痰所致。可見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痞滿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膩,舌胖,脈濡緩等症状,治療以健脾化痰為原則。④痰郁於肝。多由肝氣鬱結,氣結痰凝,痰氣互阻所致。可見咽中不適,似有物梗塞,胸脅隱痛,噯氣,易怒善郁,苔薄白膩,脈弦滑等症状。治療以解郁化痰為原則。⑤痰動於腎。多因久病及腎,腎陽虧虛,蒸化無權,水濕內停,上泛為痰,或腎陰虧耗,陰虛火旺,虛火灼津為痰。可見喘逆氣促,動則尤甚,或浮腫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頻舌淡,脈沉細,或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弦細帶數等症状。治療原則為腎陽虛者應溫腎化痰,腎陰虛者應滋腎化痰。⑥痰留骨節經絡。因多種原因形成的痰濁流竄於骨節經絡,能導致氣血郁滯,絡脈痹阻。可見骨節疼痛腫脹肢體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斜,或見瘰癧,癭氣結節,腫塊,苔白膩,脈弦滑等症状。治療以軟堅消結、通絡化痰為原則。  

由於臟腑功能失調而停聚於體內某些部位的病理性水液。因其停聚與侵襲的部位不同,能引發一類病證。又因飲與痰、水相關,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故飲又常被稱為「痰飲」或「水飲」。痰飲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含義是諸飲的總稱,狹義的含義指諸飲中的一種類型。目前一般仍將飲證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其中溢飲與水腫、支飲與哮喘有關聯。 病因病機 飲的形成,多由脾腎陽氣素虛,復加外感寒濕、飲食勞欲之傷,以致臟腑功能失調,水液在體內不得輸化,停聚或流注於某一部位所致。飲停胃腸者為痰飲,水流脅下者為懸飲,淫溢肢體者為溢飲,侵犯胸肺者為支飲。其病機性質總屬陽虛陰盛。

辨證論治 對飲證的辨證論治原則有二:一是須掌握飲為陰邪,「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不僅陽虛而飲邪不甚者應予溫化,而且逐飲、利水發汗之劑中均應佐以溫藥。二是應分清標本緩急、表裡虛實的不同,在表宜溫散發汗,在里宜溫化利水,正虛宜補,邪實宜攻,如邪實正虛則攻補兼施,寒熱夾雜又須溫涼並用。①痰飲。多因脾陽虛弱,水飲停留於胃腸所致。可見脘腹堅滿而痛,胃中有振水聲,嘔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飲,頭目眩暈,或腸間水聲漉漉,舌苔白滑或黃膩,脈弦滑等症状。治療以溫陽化飲或攻逐水飲為原則。②懸飲。多因水飲流注於脅間,絡道被阻,氣機升降不利所致。可見胸脅脹痛,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劇,氣短息促,舌苔白脈沉弦。治療以攻逐水飲為原則。③溢飲。因肺脾之氣輸布失職,水飲流溢於四肢肌肉所致。可見肢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而無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脈弦緊等症状。治療以溫散化飲為原則。④支飲。因水飲侵犯胸肺,肺氣上逆所致。可見咳喘胸滿,甚則不能平臥,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腫,舌苔白膩,脈弦緊等症状。如寒飲伏肺者,治宜溫肺化飲脾腎陽虛者,治宜溫補脾腎。  

痰飲特徵

痰飲為有形之陰邪,故痰飲形成以後,具有濕濁粘滯特性,既可阻滯氣機,影響經脈氣血運行,又可表現病證纏綿難愈。由於痰飲可停留於人體各部,特別是痰可隨氣流行,無處不到,因此,臨床病證繁雜,隨著痰飲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病證特點。

痰的病證特點是:痰阻於肺,肺氣宣降不利,則出現胸悶、咳嗽氣喘、痰多;痰阻於心,心血運行不暢,常見胸悶、心悸痰迷心竅,則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鳴,兩目上視,手足抽搐;痰火擾心,則失眠心煩,躁狂妄動,語言錯亂,或打人毀物;痰停於胃,胃失和降,則胃脘痞滿,噁心嘔吐痰涎;膽郁痰擾,則驚悸不寐煩躁不寧口苦嘔惡,胸悶脅脹,頭暈耳鳴;痰濁上犯於頭,干擾清空,則眩暈、昏冒、頭重;痰氣凝結咽喉,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稱為梅核氣;痰在經絡筋骨,可致瘰癧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陰疽流注等。

按痰的性質而言,痰熱互結,則為熱痰;寒痰互凝,則為寒痰;痰兼濕象,則為濕痰;痰兼燥象,則為燥痰。若為外痰,則熱痰黃稠;寒痰白而清稀;風痰清稀而多泡沫;濕痰白滑而量多;燥痰量少質粘而難咯出;痰黃而帶鮮血者為熱傷肺絡;咳吐膿血腥臭痰者,屬肺癰;咳吐涎沫,口張氣短,是肺痿。

飲的病證特點是:飲在腸間,則腸鳴瀝瀝有聲;飲在胸脅,則胸脅脹滿,咳唾引痛;飲在胸膈,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飲溢肌膚,則見肌膚水腫無汗身體疼重。飲在腹中,則腹脹大如鼓,腹壁青筋顯露,形體消瘦尿少

中醫認識痰、飲證,除上述臨床病證特點外,還結合舌苔脈象進行判斷。有痰飲的患者舌苔多滑膩,脈象多滑、弦或沉遲。

關於痰飲病的治療原則,因為痰病的種類繁多,所以治療應有所不同。對脾失健運,濕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濕化痰;對火熱內郁,煉津為痰者,宜清熱化痰:肺燥陰虛,虛火灼津為痰者,宜潤肺化痰;脾腎陽虛,寒痰內停者,宜溫陽化痰。若外邪襲肺,肺失宣降,聚液為痰者,宜宣肺化痰;痰迷心竅者,宜滌痰開竅;痰火擾心者,應清心豁痰;痰停於胃,宜健脾燥濕化痰;肝風內動挾痰上擾者,宜熄風化痰;膽郁痰擾者,宜清化熱痰、降逆和胃;痰濁上犯於頭,宜健脾去濕、化痰熄風;痰氣凝結於咽喉,宜化痰利氣解郁;痰阻經絡筋骨,宜軟堅消結、通絡化痰。

飲為陰邪,遇寒而凝,得溫而行,故《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說:「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病溢飲者,當發其汗」;病懸飲者,應攻逐水飲;支飲為寒飲伏肺,應溫肺化飲。脾腎陽虛者,則宜溫補脾腎,以化水飲。  

痰飲治療

痰飲【證見】 形體消瘦,胸脘脹滿,納呆嘔吐,胃中振水音或腸鳴漉漉,便溏背部寒冷,頭昏目眩,心悸氣短。舌苔白潤,脈弦滑。

【治法】 溫陽化飲。

【方藥】

主方茯桂術甘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朮12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12克,生薑lO克。水煎服。

若小便不利者,加豬苓15克、澤瀉12克。脘部冷痛、背寒者,加乾薑10克、吳茱萸9克、肉桂6克。飲郁化熱者,可改用己椒藶黃丸(張仲景《金匱要略》)。

懸飲【證見】 病側脅間脹滿刺痛,轉側及咳唾尤甚,氣短息促。舌苔白,脈沉弦。

【治法】 宣利逐飲。  

痰飲方藥1

1.主方柴枳半夏湯(李梃《醫學入門》)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柴胡12克,黃芩10克,枳實12克,法半夏12克,瓜蔞仁10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葶藶子15克,桑白皮12克,白芥子10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大棗5枚。水煎服。

2.單方驗方懸飲湯(賈河先等《百病良方》)

處方:桑白皮、茯苓皮各30克,半夏20克,瓜蔞、葶藶子各15克,蜀椒目、生薑、蘇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2劑。

支飲【證見】 咳逆喘滿不得臥,痰吐白沫量多,顏面浮腫。舌苔白膩,脈弦緊

【治法】 溫肺化飲。  

痰飲方藥2

1.主方苓甘五味姜辛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茯苓18克,乾薑10克,細辛5克,法半夏15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五味子6克,北杏仁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支飲湯(袁桂生驗方)

處方:麻黃1.2克,桂枝1.2克,乾薑1.5克,北細辛1.2克,生白芍1.5克,五味子1.5克,甘草1.5克,瓜蔞仁9克,干薤白9克(白酒洗),法半夏9克。水煎服。

溢飲【證見】 四肢沉重或關節重,甚則微腫,惡寒,無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悶,乾嘔,口不渴。舌苔白,脈弦緊。

【治法】 發表化飲。  

痰飲方藥3

主方小青龍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麻黃10克,桂枝12克,北杏仁12克,生薑10克,茯苓12克,細辛5克,法半夏12克,五味子6克,白芍12克,紫菀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肢體浮腫明顯者,加豬苓15克、澤瀉12克。內有鬱熱者,加石膏30克。

痰飲治療的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1)痰飲壅肺:針刺可選定喘風門肺俞合谷中脘豐隆等穴。耳針可取肺、腎、腎上腺、交感、定喘等穴。

(2)痰飲凌心:針刺可選內關間使少府、中脘、足三里以培補心脾。

(3)痰濕中阻:針刺可取中脘、內關、足三里、豐隆、隱白三陰交脾俞胃俞等以健脾化痰。

參考

關於「痰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