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口苦,證名。口內有苦味,多由熱蒸膽汁胃熱熏蒸、上溢所致。《靈樞.邪氣府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泄,口苦。」口苦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湯加減。雜病亦多見此症。《景岳全書.雜證謨》謂凡思慮勞倦色慾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其病在心脾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

目錄

基本概述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見於急性炎症,以肝、膽炎症為主,這常與膽汗的代謝有關。口苦還可見於癌症。美國醫學家德維斯醫生還發現,癌症病人喪失對甜味食品的味覺,而對食物發苦的感覺與日俱增,這與病人舌部血液循環障礙和唾液內成分改變有關。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口感苦者,常兼有頭痛眩暈、面紅眼赤、性急易怒、大便乾結、舌質偏紅、苔薄黃、脈象弦數等症,多為肝、膽有熱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熱往來心煩喜嘔、胸肋苦滿、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黃等症,多為膽熱上蒸所致。 肝膽胃情緒方劑,清利肝膽濕熱、瀉胃火、調情緒,徹底治癒頑固性口苦、口臭、尿黃(小便赤黃)、脅痛。  

口苦

證名。口內有苦味,多由熱蒸膽汁胃熱熏蒸、上溢所致。《靈樞.邪氣臟府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泄,口苦。」口苦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湯加減。雜病亦多見此症。《景岳全書.雜證謨》謂凡思慮勞倦色慾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其病在心脾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  

口苦的預報意義

口苦又稱"膽癉",如《素問.奇病論》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膽癉,……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口苦的出現標誌著肝膽經內有鬱熱,膽熱上蒸,膽氣上溢或肝移熱於膽的病理,如《靈樞.四時氣篇》曰:"膽液泄,則口苦",《素問.痿論》曰:"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又如《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說:"肝移熱於膽,亦口苦。"等皆足以說明之。此外,口苦在《傷寒論》中還被作為少陽病的預兆,如《傷寒論》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即是。其他,口苦亦為心火重的徵兆,如《內經》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建議

建議最好去附近的大醫院看下消化科肝膽科。  

治療方法

肝膽胃情緒方劑,清利肝膽濕熱、瀉胃火、調情緒,10天徹底治癒頑固性口苦、口臭等症。

症状查詢專題

皮肤症状 胸部症状 腹部症状 生殖部位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颈部症状 头部症状 眼睛症状 耳部症状 口腔症状 鼻部症状 头部症状 全身症状按身体部分查询疾病症状
关于这幅图像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按症状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症状: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關於「口苦」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