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A+醫學百科 >> 尿失禁 |
尿失禁是由於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目錄 |
症状
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於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瀦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並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該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於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或急性膀胱炎等強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状。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該類尿失禁的病因很複雜,需要作詳細檢查。
病理
病因
病史是診斷尿失禁的一個重要部分。尿失禁的病因可分為下列幾項: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②創傷,如婦女生產時的創傷,骨盆骨折等。③手術,成人為前列腺手術、尿道狹窄修補術等;兒童為後尿道瓣膜手術等。④各種因引起的神經原性膀胱。
發病機理
正常男性的尿液控制依靠尿道下列兩部分:
2、遠側尿道括約肌:可分為兩部分:①精阜以下的後尿道。②尿道外括約肌。
不論男性或女性,膀胱頸部(交感神經所控制的尿道平滑肌)是制止尿液外流的主要力量。對於男性,近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如前列腺增生手術後)而遠側尿道括約肌完好者,仍能控制排尿如常。如遠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同時受到損害,則依損害的輕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對於女性,當膀胱頸部功能完全喪失時會引起壓力性尿失禁。
3、逼尿肌無反射:該類患者的逼尿肌收縮力及尿道閉合壓力(即尿道阻力)都有不同積度的降低,逼尿肌不能完全主動地將尿液排出,排尿須依靠增加腹壓。當殘餘尿量很多尿道阻力很低時可有壓力性尿失禁;尿瀦留時可發生充溢性尿失禁。
4、逼尿肌反射亢進:逼尿肌反射亢進有時可發生三種不同類型的尿失禁:①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可出現反射性尿失禁;②不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有部分患者可出現急迫性尿失禁,該類患者常伴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状。③有些患者在咳嗽時可激發逼尿肌的無抑制性收縮而引起尿液外流,症状類似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無尿頻、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用壓力性尿失禁的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用刑事處分檢查方法不能與真正的壓力性尿失禁相鑒別,採用膀胱壓力-尿流率的同步檢查能獲得準確的診斷。Bates等稱之為咳嗽-急迫性尿失禁。
5、逼尿肌括約肌功能協同失調:一類是在逼尿肌收縮過程中外括約肌出現持續性痙攣而導致尿瀦留,隨後引起充溢性尿失禁。另一類是由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的尿道外括約肌突然發生無抑制性鬆弛(伴或不伴逼尿肌的收縮)而引起尿失禁。該類尿失禁患者常無殘餘尿。
鑒別
逼尿肌運動失調
症状與壓力性尿失禁很相似。但逼尿肌運動失調是逼尿肌異常收縮,尿道外括約肌功能減退所引起尿失禁;膀胱頸抬高試驗陰性;膀胱尿道造影示膀胱尿道后角正常膀胱頸位置正常;咳嗽時逼尿肌壓力升高。
膀胱膨出
有尿失禁的病史,但有下腹及會陰部墜感,測膀胱殘餘尿量多,用力時陰道前壁膨出。膀胱尿道造影的X線徵象是尿道后角及尿道傾斜角均在正常範圍內;膀胱膨出行陰道前壁修補後症状改善,但壓力性尿失禁症状如故,甚至會加重。
診斷
排尿記錄
尿失禁病史複雜,此外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老年病人很難準確表述其症状的特點和嚴重程度。排尿日記能客觀記錄病人規定時間內的排尿情況(一般記錄2-3天),如每次排尿量、排尿時間、伴隨伴隨症状等。這些客觀資料是尿失禁診斷的基礎。
體檢
了解有無、腦卒中、脊髓損傷和其他中樞或外周神經系統疾病等與尿失禁相關的體征,了解有無心力衰竭、四肢水腫等。
實驗室常規檢查
應進行的實驗室檢查有尿常規、尿培養、肝腎功能、電解質、提示有多尿現象,應行血糖、血鈣和白蛋白等相關檢查。
尿動力學檢查
通過病史和體檢,多數情況下能了解尿失禁的類型和病因。如經驗性保守治療失敗,或準備手術治療等都應進行尿動力學檢查血糖等。如排尿日記般檢查不能確診。
尿動力學檢查的內容應包括膀胱功能的測定和尿道功能的測定。如完全性膀胱測壓能了解充盈期逼尿肌是否穩定,有無反射亢進,順應性是否良好,排尿期逼尿肌反射是否存在,逼尿肌收縮功能是否正常,膀胱出口有無梗阻。尿道功能測定主要採用尿道壓力描計了解尿道閉合壓,而壓力性尿道壓力描計尿道近端出現倒置的波形,提示膀胱頸後尿道下移。
治療
保守治療
1、雌激素替代療法:世界各國專家都積極主張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補充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激素不足,以防治老年性陰道炎、壓力性尿失禁、冠心病、骨質疏鬆症等。有些已絕經的老年女性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初期,會出現少量「月經」現象,這屬正常現象,仍可繼續應用,稍後會逐漸消失。由於個體差異對雌激素敏感性不同,應該在經驗豐富的專家指導下實行個體化用藥。既往患過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的人則不宜使用或慎用。除此之外,尿道黏膜皺壁變平或消失後,防禦致病微生物上行感染的免疫力隨之下降。因此,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並發尿路感染率極高,雌激素替代療法和抗感染應同時進行,才可在短期內獲得滿意療效。
2、運動療法:有學者統計分析,約有70%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過加強盆底肌張力的鍛煉而使症状得到減輕或獲得糾正。其方法為:每日進行45—100次緊縮肛門及陰道運動,每次—5秒;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進行仰臥起坐運動2次;平臥在床上進行快捷而有規律的伸縮雙腿運動,每日3次;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於盆底肌張力的維持或提高。
3、中醫針灸療法:針刺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張力,從而改善膀胱功能。
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適於輕度尿失禁患者,對於中、重度的患者,必須採取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方法一般採取陰道前壁修補,遠期療效差,且僅限於輕度尿失禁患者。國外有學者採用無張力「尿道懸吊術」、「膀胱頸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其方法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懸弔帶,通過微創手術進行膀胱頸懸吊。手術後,患者體內的纖維組織會逐漸長入聚丙烯網帶內,故能有效長久保持尿道支撐,有人把這種弔帶稱為「柔性支架」。
預防
良好的心態
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笑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敗、壓力和煩惱,學會自己調節心境和情緒。
防止尿道感染
養成大小便後由前往後擦手紙的習慣,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溫開水洗淨外陰,性交後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陰。若性交後發生尿痛、尿頻,可服抗尿路感染藥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癒。
有規律的性生活
研究證明,更年期絕經後的婦女繼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同時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加強體育鍛煉
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都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應積極治療該類慢性疾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盆底肌群鍛煉。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臥後,各做45~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可以明顯改善尿失禁症状。
合理飲食
飲食要清淡,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壓增高。
尿失禁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病因學】 病史是診斷尿失禁的一個重要部分。尿失禁的病因可分為下列幾項: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②創傷,如婦女生產時的創傷,骨盆骨折等。③手術,在成人為前列腺手術、尿道狹窄修補術等;兒童為後尿道瓣膜手術等。④各種因引起的神經原性膀胱。
【發病機理】
正常男性的尿液控制依靠尿道下列兩部分:
1.近側尿道括約肌 包括膀胱頸部及精阜以上的前列腺部尿道。
2.遠側尿道括約肌可分為兩部分:①精阜以下的後尿道。②尿道外括約肌。
不論男性或女性,膀胱頸部(交感神經所控制的尿道平滑肌)是制止尿液外流的主要力量。在男性,近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如前列腺增生手術後)而遠側尿道括約肌完好者,仍能控制排尿如常。如遠側尿道括約肌功能同時受到損害,則依損害的輕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在女性,當膀胱頸部功能完全喪失時會引起壓力性尿失禁。受到體神經(陰部神經)控制的尿道外括約肌功能完全喪失時,在男性如尿道平滑肌功能的正常,不會引起尿失禁,在女性可引起壓力性尿失禁。
3.逼尿肌無反射 這類患者的逼尿肌收縮力及尿道閉合壓力(即尿道阻力)都有不同積度的降低,逼尿肌不能完全主動地將尿液排出,排尿須依靠增加腹壓。當殘餘尿量很多尿道阻力很低時可有壓力性尿失禁;尿瀦留時可發生充溢性尿失禁。
4.逼尿肌反射亢進逼尿肌反射亢進 有時可發生三種不同類型的尿失禁:①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可出現反射性尿失禁;②不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有部分患者可出現急迫性尿失禁,這些患者常伴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状。③有些患者在咳嗽時可激發逼尿肌的無抑制性收縮而引起尿液外流,症状類似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無尿頻、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用壓力性尿失禁的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用刑事處分檢查方法不能與真正的壓力性尿失禁相鑒別,採用膀胱壓力-尿流率的同步檢查能獲得準確的診斷。Bates等稱之為咳嗽-急迫性尿失禁。
5.逼尿肌括約肌功能協同失調 有時可發生兩種不同類型的尿失禁。一類是在逼尿肌收縮過程中外括約肌出現持續性痙攣而導致尿瀦留,隨後引起充溢性尿失禁。另一類是由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的尿道外括約肌突然發生無抑制性鬆弛(伴或不伴逼尿肌的收縮)而引起尿失禁。這類尿失禁患者常無殘餘尿。
尿失禁輔助檢查
尿失禁,特別由神經原性膀胱引起的尿失禁,應作下列檢查:①測定殘餘尿量,以區別因尿道阻力過高(下尿路梗阻)與阻力過低引起的尿失禁。②如有殘餘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觀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頸部還是尿道外括約肌。③膀胱測壓,觀察有否無抑制性收縮,膀胱感覺及逼尿肌無反射。④站立膀胱造影觀察後尿道有無造影劑充盈。尿道功能正常者造影劑被膀胱頸部所阻止。如有關排尿的交感神經功能受到損害則後尿道平滑肌鬆弛,造影片上可見到後尿道的近側1~2cm處有造影劑充盈,因這部分尿道無橫紋肌。⑤閉合尿道壓力圖。⑥必要時行膀胱壓力、尿流率、肌電圖的同步檢查,以診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括約肌功能協同失調以及由括約肌無抑制性鬆弛引起的尿失禁。⑦動力性尿道壓力圖:用一根特製的雙腔管,末段有二孔。一孔置於膀胱內,另一孔在後尿道。尿道功能正常者在膀胱內壓增加時(如咳嗽時)尿道壓力也上升,以阻止尿液外流。有少數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內壓增高時,尿道壓力不上升,從而尿液外流。
所謂尿失禁,系指患者尿液不由自主的從尿道流出,可發於任何季節,但以秋冬季節表現嚴重。尿失禁是任何年齡及性別人士都可能患的疾病,但以老人和女性為多。
尿失禁可由精神因素、神經系統疾病、分娩、外傷等引起,大多是因膀胱、尿道功能失調所致如張力性尿失禁、緊迫性尿失禁,溢出性尿失禁等。其中又以張力性尿失禁居多,因患者骨盆底部肌肉對尿道的控制能力下降,尿道括約肌的力量變得薄弱,抵擋不住膀胱積尿後增高的壓力的衝擊,使尿液不經意地流出,尤其在笑、哭、咳嗽、打噴嚏、站立、行走時易發生,安靜或平臥時稍見緩解。故這種尿失禁又是稱壓力性尿失禁。
對於壓力性尿失禁,藥物治療通常無濟於事,一般採取保守治療。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是因為腎氣虛,中氣下陷導致。因此,治療時多採用補益腎氣,提升中氣為主。民間常用艾灸神闕、關元、中極、湧泉等穴位,其具體方法是:點燃艾條,在以上諸穴位輪換熏,每個穴位處感到灼熱難忍時換穴再灸,一般一次需要半小時。一日一次,連續灸一周,如果症状消失,即可停灸。再次複發時,如法再灸一周。如此反覆施灸,可很快控制病情。
症状查詢專題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
按症状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症状: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參考
|
關於「尿失禁」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