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

(重定向自尿常规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對泌尿系統糖尿病篩檢有重要價值,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隨著科技發展,尿常規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包括的檢查項目已經由傳統的手工「尿蛋白」加「顯微鏡檢查」時代發展到半自動、全自動的儀器化檢測時代。

目錄

尿常規項目內容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尿膽原、膽紅素、亞硝酸鹽、隱血、酮體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藥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

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

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

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

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症、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症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

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9、尿膽原

正常參考值:弱陽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溶血性黃疽、肝病等。陰性,見於梗阻性黃疽。  

10、膽紅素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膽石症、膽道腫瘤、膽道蛔蟲胰頭等引起的梗阻性黃疸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導致的肝細胞性黃疽。  

11、亞硝酸鹽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膀胱炎、腎盂腎炎等。  

12、酮體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妊娠嘔吐子癇腹瀉、中毒、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敗血症急性風濕熱、急性粟粒性肺結、驚厥等。此外,飢餓分娩後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等也可出現陽性。尿酮體陽性鑒於糖尿病酮體酸中毒飢餓性酮症。  

13、隱血

正常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泌尿系統結石、感染、腫瘤、急慢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尿常規與「三大常規項」

去醫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檢查,其中三大常規最常用,三大常規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和「大便常規」。

1. 血常規的主要項目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計數淋巴細胞絕對值、中間細胞絕對值、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淋巴細胞百分比、中間細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百分率、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分布寬度、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血小板壓積等。

2. 尿常規主要項目有:尿的顏色,尿的酸鹼性(PH值),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鏡檢測定尿的沉渣計數。其主要內容有:鏡檢尿中的白細胞、膿細胞和紅細胞(正常紅細胞、皺皮紅細胞、及影細胞)上皮細胞、復粒細胞及其它精子。以及在病理情況下各種管型相似物質。

3. 大便常規主要內容有:大便顏色,硬度粘液度。以及鏡檢大便者有無蠕蟲病(鉤蟲卵、蛔蟲卵鞭蟲卵)等各種寄生蟲檢查。

在無病理情況,三大常規值都處於正常範圍,但當患了疾病,或身體受到某種(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機械的)不良刺激和創傷時,機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條件受到破壞,其正常值就發生變化了。

當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感染等征灶時,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就升高,分類細胞已因此而增高或減少。甚至因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均會減少。再若不慎,發生尿路感染,或陰道炎、腎炎之類;小便就會變紅、變黑、褐或乳白色。發生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肉眼血尿症状。經化驗檢查就會發現小便里有紅細胞、白細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蠟樣管型、可粒管型或結晶鹽之類。當感染寄生蟲病時,化驗檢查可發現,大便里有蛔蟲卵、鉤蟲卵等寄生蟲宿主於人體。患了消化系疾病,肛裂痔瘡,查大便定會發現大便色黑,形狀各異;且潛血陽性。

總之,三大常規(血、尿、糞)已作為臨床醫生診斷疾病。鑒別病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檢查方法。也是檢驗師向臨床醫生提供可靠診斷的依據之一。也是觀察生理、病變的情雨表。  

尿常規參考值

1、尿白細胞(LEU)→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2、亞硝酸鹽(NI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3、尿蛋白(PRO)→標準值或現象:+-(+表示輕度白色混濁,-表示清淡無混濁,兩者或介於兩者之間為正常)

4、葡萄糖(GLU-U)→標準值或現象:-(藍色溶液)

5、酮體(KE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一般不予篩查或者篩查時呈紫紅色為正常)

6、尿膽原(URO)→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7、膽紅素(BIL)→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8、PH值(PH-U)[尿液酸鹼度]→標準值或現象:5.5~7.5

9、比重(SG)→標準值或現象:1.010~1.030

10、隱血(BLU)→標準值或現象:-(無隱血)

11、抗壞血酸(VC)→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12、顏色(COL)→標準值或現象:淡黃色

13、透明度(TMD)→標準值或現象:透明

14、吞噬細胞(TSXB)→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5、白細胞管型(U_WBC-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6、顆粒管型(KLGX-F)→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8、紅細胞管型(U_RB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9、蠟樣管型(LYGX)→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20、①、白細胞鏡檢(WBC-J1)→標準值或現象:2~5/HP

②、紅細胞鏡檢→標準值或現象:0/HP  

尿常規的臨床意義

1.pH可反映體內酸鹼平衡情況和腎臟的調節功能。減低:見於糖尿病、痛風、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等。增高:見於頻繁嘔吐、泌尿系統感染、服用重碳酸鹽藥、鹼中毒

2.比重參見尿液一般性狀檢驗。

3.蛋白質陽性:見於各種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腎功能不全以及攝入藥物(如奎寧)、磷酸鹽消毒劑。尿pH大於8時,尿蛋白檢查可出現假陽性。攝入大量青黴素、尿pH小於4時,則可出現假陰性

4.葡萄糖陽性:見於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妊娠後期等。攝入強氧化劑藥物可出現假陽性。服用維生素C超過500mg/L,可出現假陰性。

5.酮體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長期飢餓、妊娠劇吐者,以及攝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藥物。

6.膽紅素陽性:見於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疽。攝人酚噻嗪等藥物可出現假陽性。攝入維生素C超過500mg/L、亞硝酸鹽、大量氯丙嗪,可出現假陰性。

7.尿膽原陽性:見於溶血性或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時為陰性。攝入磺胺類藥、維生素K、酚噻嗪等可出現假陽性。攝入亞硝酸鹽、對氨基水楊酸可呈假陰性。  

尿常規與尿檢

尿常規的檢查對泌尿道感染、結石、膽道阻塞、急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變症状群等疾病有篩檢預報性作用。

尿常規,已經詳細敘述,其實尿常規和尿液檢驗(即尿檢)是有區別的,尿檢包括了尿常規、中段尿培養、尿三杯檢驗、阿迪氏計數、尿蛋白定量等等項目。  

尿常規鏡檢注意點

1、尿標本必須新鮮,否則停放幾小時後,紅細胞可破壞、白細胞可破壞而膿尿消失。

2、尿標本必須清潔。女性要清洗外陰,勿混進白帶。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細胞,則可能已混進白帶,宜留取清潔尿標本重檢。

3、尿路感染者膿尿常呈間歇性,故宜多次反覆檢查才能下結論。

4、在使用抗菌藥物後,可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如何正確收集尿常規標本

如何正確收集尿常規標本?這看似是一件簡單的小事,其實其中要注意的地方甚多,往往直接影響檢查結果而使診斷失誤。

尿常規檢查是腎臟病人最常做的檢查項目,正確留取尿常規標本,對於保證檢查結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留取尿常規標本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留取晨尿:尿常規檢查一般留取晨尿檢測最為適宜。晨尿是指早晨起床時第1次小便,相對較濃,尿中的有形成分要比白天稀釋的尿液為多,比較容易發現尿液的異常,也可避免飲食、飲水、運動等因素的影響。

留取的尿液標本應在1小時內送檢:以免因酸鹼度的變化影響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紅、白細胞的破壞或皺縮變形;特別是做尿紅細胞顯微鏡檢查時,新鮮的尿液標本才符合要求。

最好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規檢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帶等物污染尿液影響檢查結果。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時,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間的一段,最後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12小時、24小時尿液留取:12小時尿一般是留晚7-晨7時的小便,到晚上7時先將小便排盡棄去,然後將晚7時後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內,一直留到次日晨7時尿為止。24小時尿留取,首先棄去起床時的尿(早晨7時),將7時以後的尿留置在容器內,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時尿為止。記錄12小時或24小時尿總量(或秤尿的重量)後,將尿攪勻,留一小瓶(50-100ml)尿樣本送檢。

女患者月經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檢:以免經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

參看

關於「尿常規檢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