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
A+醫學百科 >> 尿路結石 |
尿路結石是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於女性,約4~5∶1。形成機制未完全闡明,有多種學說。複發率高。對多數結石尚無十分理想的預防方法。尿石症發病有地區性。在我國多見於長江以南。北方相對少見。近三十年來,我國上尿路(腎、輸尿管)結石發病率顯著提高,下尿路(膀胱)結石日趨少見。膀胱結石中,原發性結石明顯少於繼發性結石。近十年來,尿路結石的治療方法有了迅速發展,90%左右的尿路結石可不再採用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
目錄 |
尿路結石的原因
影響尿路結石形成的因素 許多因素影響尿路結石的形成。尿中形成結石晶體的鹽類呈超飽和狀態,尿中抑制晶體形成物質不足和核基質的存在,是形成結石的主要因素。
(一)流行病學因素 包括年齡、性別、職業、社會經濟地位、飲食成份和結構、水分攝入量、氣候、代謝和遺傳等因素。上尿路結石好發於20 ~50歲。男性多於女性。男性發病年齡高峰為35歲。女性有兩個高峰,30 歲及55歲。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上尿路結石發病率降低,而其間隙期間以及近四十年來發病率大大上升,提示與經濟收入和飲食結構變化有關。實驗證明,飲食中動物蛋白、精製糖增多,纖維素減少,促使上尿路結石形成。大量飲水使尿液稀釋,能減少尿中晶體形成。相對高溫環境及活動減少等亦為影響因素,但職業、氣候等不是單一決定因素。
(二)尿液因素
1. 形成結石物質排出過多:尿液中鈣、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長期臥床,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再吸收性高尿鈣症),特發性高尿鈣症(吸收性高尿鈣症-腸道吸收鈣增多或腎性高尿鈣症-腎小管再吸收鈣減少),其他代謝異常及腎小管酸中毒等,均使尿鈣排出增加。痛風,尿持續酸性,慢性腹瀉及噻嗪類利尿劑均使尿酸排出增加,內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腸道吸收草酸增加,可引起高草酸尿症。
2. 尿酸性減低,pH增高。
3. 尿量減少,使鹽類和有機物質的濃度增高。
4. 尿中抑制晶體形成物質含量減少,如枸櫞酸、焦磷酸鹽、鎂、酸性粘多糖、某些微量元素等。
(三)解剖結構異常 如尿路梗阻,導致晶體或基質在引流較差部位沉積,尿液滯留繼發尿路感染,有利於結石形成。
(四)尿路感染
大多數草酸鈣結石原因不明。磷酸鈣和磷酸鎂銨結石與感染和梗阻有關。尿酸結石與痛風等有關。胱氨酸結石是罕見的家族性遺傳性疾病,尿中排出大量胱氨酸所致。
尿路結石的診斷
根據解剖部位分幾種: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以腎盂和輸尿管好發,症状典型的尿路刺激征(尿痛、尿急、尿頻),可伴血尿,完全性阻塞尿路後尿液反流可引起逆行感染出現發熱、發力、嗜睡煩燥等中毒症状,久之尿液壓迫腎臟,腎開始壞死,腎衰,出現尿毒症。
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男性高於女性,腎與輸尿管結石多見於20~40歲的青壯年,約佔70%左右;膀胱和尿道結石多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和5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尿石症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後,對腎功能損害較大,尤以下尿路長期梗阻及孤立腎梗阻時,對全身影響更為嚴重,處理上也較複雜,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尿路結石的鑒別診斷
尿路結石形成急性尿路梗阻時,臨床表現較為典型,其診斷並不困難。原發性尿路結石往往與某些疾病容易混淆。須與之鑒別的疾病有:
1.尿道狹窄尿道狹窄 主要症状為排尿困難、尿流變細無力、中斷或滴瀝,並發感染時亦可有尿頻、尿急、尿痛及尿道分泌物。某些外傷性尿道狹窄亦可能捫及尿道硬結。
尿道狹窄往往無腎絞痛史及尿砂石史,而有其原發病因,如損傷、炎症或先天性、醫源性等原因;其排尿困難非突發性;尿道探通術可於狹窄部位受阻;X線平片無結石陰影,尿道造影可顯示狹窄段。
2.非特異性尿道炎 非特異性尿道炎時,可有尿痛、尿頻、尿急及尿道分泌物,慢性非特異性尿道炎可並發尿道狹窄而出現排尿困難。
非特異性尿道炎無腎絞痛或尿砂石史,無急性排尿困難,尿道捫診不能觸及硬結,X線檢查無結石陰影。
3.尿道損傷 尿道損傷可有尿道外口出血、尿道內疼痛及排尿困難,尿瀦留,並發感染時可有尿道分泌物。
尿道損傷一般有明確損傷史,常伴尿外滲、局部皮膚腫脹、皮下瘀血,試插導尿管不易插入膀胱,並可由導尿管引出數滴鮮血,X線平片可見骨盆骨折等徵象,無結石陰影。
4.尿道痙攣 由於尿道括約肌痙攣,可有尿道疼痛和排尿困難等症状,往往由精神緊張、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
尿道痙攣無尿砂石史及尿頻尿急等症状,不能捫及尿道硬結,尿道探通術可正常通過,X線檢查無異常,用鎮靜劑後症状可緩解。
5.尿道異物 尿道內異物引起尿道梗阻時,可出現排尿困難,甚至尿瀦留。異物刺激或繼發感染時,可有尿頻、尿急、尿痛及血尿。
但有其病因可尋.X線檢查可見尿道內充盈缺損,尿道鏡檢查可見異物。
根據解剖部位分幾種: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以腎盂和輸尿管好發,症状典型的尿路刺激征(尿痛、尿急、尿頻),可伴血尿,完全性阻塞尿路後尿液反流可引起逆行感染出現發熱、發力、嗜睡煩燥等中毒症状,久之尿液壓迫腎臟,腎開始壞死,腎衰,出現尿毒症。
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男性高於女性,腎與輸尿管結石多見於20~40歲的青壯年,約佔70%左右;膀胱和尿道結石多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和5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尿石症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後,對腎功能損害較大,尤以下尿路長期梗阻及孤立腎梗阻時,對全身影響更為嚴重,處理上也較複雜,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尿路結石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尿路結石的複發率較高,碎石後往往有殘石的遺留,增加了結石的複發率,因此,預防尿結石的複發有積極的意義,
1.飲水和運動:每日飲水2升以上,可有效的降低結石發病率,但應避免飲用紅茶和咖啡,飲水後適當的運動,如跳繩、體操可預防結石發生。
2.含鈣結石的預防:含鈣結石的形成與高鈣尿症、高草酸尿有關,在預防的同時,要檢查排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特發性高鈣尿和腎小管性酸中毒等疾病。
3.尿酸結石的預防:尿酸結石患者除在飲食方面應減少海產品的攝入外,還要少飲酒,適量選用尿酸生成抑制劑,如別嘌呤醇,並用鹼化尿液製劑,效果更佳。
4.感染結石的預防:對感染性結石,在去除病因、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可酸化尿液,選用氯化胺等。
參看
|
關於「尿路結石」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