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湧泉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地沖。屬足少陰腎經。井(木)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與後三分交點上。布有第二趾底總神經,深層為足底弓。主治昏厥頭頂痛,眩暈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兒驚風癲癇足心熱,五趾盡痛,及休克中暑神經衰弱高血壓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中醫針灸穴位名。

素問.陰陽離合論》:「少陰根起於湧泉。」 張隱庵 集註:「湧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 宋 蘇轍 《送楊騰山人》詩:「夜歸空牀臥,兩手摩湧泉。」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稟賦不同》:「又有百病從腳起之說,蓋湧泉穴與心相通,風最易入,故養生家皆慎之。」  

目錄

湧泉穴

湧泉,經穴名。在足底。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足跖屈卷足時,在足心前三分的凹陷中。《靈樞經‧本輸》:「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湧泉

作用

湧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並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昏撅、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陽痿遺精、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意義

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現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了一條直線,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應,從「井」上可腑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湧泉如山環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給人體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揚,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湧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托來回搓摩湧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滿面搓,以感覺發燙髮熱為度,搓畢,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湧泉49下,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互換。末了,再用手指點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參看

關於「湧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