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原性膀胱
A+醫學百科 >> 神經原性膀胱 |
神經原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控制排尿的中樞神經(腦或脊髓)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後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稱為神經原性膀胱。此症若不予適當治療,可引起尿路感染、腎積水、腎功能減退或衰竭(即尿毒症)等併發症。
常見病因有:①神經損傷,脊髓或顱腦損傷、中樞神經手術或廣泛盆腔手術(如直腸癌根治術、全子宮切除術等)使骨盆神經受到嚴重損傷;②先天性疾病如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畸形等;③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脊髓灰白質炎(小兒麻痹症)、震顫性麻痹症(帕金森氏病)、腦炎、中風等;④藥物作用如普魯苯辛、阿托品及用於降血壓、脫敏等的藥物均可影響排尿中樞神經;⑤原因不明。
神經原性膀胱可分為:①逼尿肌反射亢進,這類膀胱的逼尿肌(膀胱肌肉)對刺激(膀胱膨脹、痛等)的反應有反射亢進現象,即在測量膀胱內壓(或在尿液充盈時)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即不能用意志控制的膀胱強烈收縮);②逼尿肌無反射,這類膀胱的逼尿肌對刺激無反射現象,即在測量膀胱內壓時(或在尿液充盈時)不出現無抑制性收縮。
神經原性膀胱的臨床表現除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瀦留(膀胱膨脹但不能排尿)、急迫性尿失禁(有尿意尿即排出,不能忍耐)、壓力性尿失禁(在咳嗽、打噴涕或用力時,膀胱因受到壓力而有尿液自尿道流出)、或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充滿後尿液不斷自尿道滴出)等,其排尿症状與一般泌尿系統疾病相似。較為特殊的可有尿意喪夫(排尿沒有感覺)及反射性尿失禁(間歇性不自主排尿、排尿時患者完全沒有感覺)。此外可同時有便秘、大便失禁、會陰部感覺減退或喪失、肢體癱瘓等神經系統症状。排尿症状與神經原性膀胱的類型除反射性尿失禁(屬逼尿肌反射亢進一類)外關系不大。
兩類神經原性膀胱的鑒別主要依靠膀胱內壓測量時,觀察有否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應用尿流動力學電子儀器可測定充盈期及排尿期膀胱內壓,尿流率、尿道外括約肌肌電圖、排尿錄像、四項(四道程)或六項(六道程)測定的同步檢查(見尿流動力學)以診斷排尿功能障礙的原因。此外,為了明確有無尿路併發症尚須先作如下檢查:尿培養菌落計數觀察有無尿路感染;腎功能測定:血漿尿素氮、肌酐、內生肌酐清除率;靜脈腎盂造影觀察兩腎功能及有無腎盂輸尿管積水。
治療神經原性膀胱的目的主要是保護腎功能及改善排尿症状。採用各種非手術或手術方法解除下尿路功能性梗阻及緩解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其原則如下:①在脊髓損傷後的脊髓休克期(脊髓損傷水平以下的肌肉呈鬆弛性癱瘓),用間歇導尿或留置導尿管(全身情況不佳者)防止膀胱過度膨脹和尿路併發症;②神經原性膀胱伴有下尿路機械性梗阻(如前列腺肥大)者應首先去除機械性梗阻;③手術治療應在神經病變穩定之後進行;④逼尿肌無反射膀胱、可用膀胱頸部切開術解除下尿路梗阻;⑤逼尿肌反射亢進膀胱和通過檢查發現尿道外括約肌活動亢進,可用電切鏡切開尿道外括約肌;⑥逼尿肌反射亢進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如選擇性骶神經(第2~4對骶神經)阻滯效果短暫,可行相應的神經根切斷術;⑦腎功能有嚴重損害者可長期用留置導尿管(女性)。也可考慮恥骨上膀胱造瘺術(男性),腎造瘺術或人工迴腸膀胱術尿路改道術等。
關於「神經原性膀胱」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