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棗
Dà Zǎo
大棗
別名 棗、紅棗、棗子、干棗、美棗、良棗、壺、木蜜、干赤棗、膠棗、南棗、白蒲棗、半官棗、刺棗
功效作用 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贓躁。
英文名 Chinese Date, Jujube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脾經
藥性
藥味

大棗又名紅棗、干棗、棗子,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

目錄

簡介

大棗(圖1)

據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複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紅棗所含有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病症有較好療效;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抗癌、抗過敏作用。我國著名的大棗品種有五佛大棗,山東大棗,泗洪大棗,金絲小棗,贊皇大棗,哈密大棗,新鄭大棗等。2008年,我國新疆阿克蘇生產的天棗榮獲了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評選一等獎。  

英文名

FRUCTUS JUJUBAE DATE  

別名

棗、紅棗、棗子  

來源

本品為鼠李科棗屬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晒乾。其根、樹皮亦入藥,隨時可采。  

製法

除去雜質,洗淨,晒乾。用時破開或去核。  

性狀

大棗(圖2)

本品呈橢圓形或球形,長2~3.5cm,直徑1.5~2.5cm。表面暗紅色,略帶光澤,有不規則皺紋。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黃色或淡褐色,肉質,柔軟,富糖性而油潤。果核紡錘形,兩端銳尖,質堅硬。氣微香,味甜。  

藥理作用

1 . 免疫抑制作用: 大棗的醇提物以每天100 mg 給大鼠灌胃, 顯示大棗與硫唑嘌呤具有同樣的免疫抑制作用, 對特異反應性疾病能抑制抗體的產生。大棗醇提物可能對大鼠反應性抗體有抑制作用, 而對非反應性抗體不產生抑制作用。

2 . 其他作用: 大棗中的黃酮雙葡萄糖苷A, 藥理實驗證明有鎮靜、催眠和降壓作用, 大棗有增加白血球內cAMP的作用。大棗煎劑能降低CCl4 對家兔肝臟的損傷。能延長小鼠的游泳時間。最近報導大棗有抑制癌細胞的增殖作用。

總之, 大棗即平日供食用的紅棗, 性質平和, 是適用於老年人的安全、有效的藥物。大棗益氣生津, 尤可治療老年人氣血津液不足, 補脾和胃及治療老年人胃虛食少, 脾弱便溏。故大棗對老年健身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大棗的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具增加白血球內的cAMP 的作用, 具有抗變態反應、保肝、增加肌力、鎮靜、催眠和降壓的作用。這些均有利於延年益壽。  

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0分鐘,超聲處理約10分鐘,濾過,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晾乾,加乙醚20ml,浸泡1小時,超聲處理約15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3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4:4: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歸經

果:甘,溫。歸脾、胃經。

樹皮:苦、澀,溫。

根:甘,溫。  

功能主治

果(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樹皮:消炎止血止瀉。用於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根:行氣活血調經。用於月經不調,紅崩,白帶。  

用法用量

果:6~15g 。樹皮、根:2~3錢。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摘錄

《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彙編》

大棗

(《本經》)  

別名

干棗、美棗,良棗(《別錄》),紅棗(《醫學入門》)。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

棗(《詩經》),又名:刺棗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平滑無毛,具成對的針刺,直伸或鉤曲,幼枝纖弱而簇生,頗似羽狀複葉。成"之"字形曲折。單葉互生;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少有卵形,長2~6厘米,先端短尖而鈍,基部歪斜,邊緣具細鋸齒,3主脈自基部發出,側脈明顯。花小形,成短聚傘花序,叢生於葉腋,黃綠色;萼5裂,上部呈花瓣狀,下部連成筒狀,綠色;花瓣5;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2室,花柱突出於花盤中央,先端2裂,核果卵形至長圓形,長1.5~5厘米,熟時深紅色,果肉味甜,核兩端銳尖。花期4~5月。果期7~9月。

一般多為栽培。分布全國各地。

本植物的根(棗樹根),樹皮(棗樹皮)、葉(棗樹葉)、果核(棗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揀淨雜質,晒乾。或烘至皮軟,再行晒乾。或先用水煮一滾,使果肉柔軟而皮未皺縮時即撈起,晒乾。  

藥材

果實略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約2~3.5厘米,直徑約1.5~2.5厘米。表面暗紅色,帶光澤,有不規則皺紋,果實一端有深凹窩,中具一短麗細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點。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質鬆軟,如海綿狀,黃棕色。果核紡錘形,堅硬,兩端尖銳,表面暗紅色。氣微弱,味香甜。以色紅、肉厚、飽滿、核小、味甜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于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四川、貴州等地。

大棗因加工的不同,而有紅棗、黑棗之分。入藥一般以紅棗為主。  

化學成分

含大棗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 Ⅰ,Ⅱ,Ⅲ)、酸棗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鹼(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環磷腺苷(cAMP)、環磷烏苷(cGMP)等。  

性味

甘,溫。

①《本經》:"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熱,無毒。"

③孟詵:"溫。"  

歸經

入脾、胃經。

①《綱目》:"脾經血分。"

②《本草經疏》:"入足太陰,陽明經。"  

功用主治

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贓躁。

①《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②《本草經集注》:"煞烏頭毒。"

③《別錄》:"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僻澼。"

④《藥對》:"殺附子天雄毒。"

⑤孟詵:"主補津液,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小兒患秋痢,與蟲棗食,良。"

⑥《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勞損,除腸胃癬氣。"

⑦《珍珠囊》:"溫胃。"

李杲:"溫以補脾經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生津液。"

⑨《藥品化義》:"養血補肝。"

⑩《本草再新》:"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

⑾《中國藥植圖鑑》:"治過敏性紫斑病、貧血及高血壓。"

⑿《本草新編》:「通九竅,和百藥,養肺胃,益氣,潤心肺,生津,助諸經,補五臟。惟中滿及熱疾忌食,齒疼並風疾禁嘗。乃調和之品,非補益之味。《本經》曰其補者,亦因其調和之故也。」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6錢;或搗爛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宜忌

凡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者,均不相宜。

①《醫學入門》:"心下痞,中滿嘔吐者忌之。多食動風,脾反受病。"

②《本草經巰》:"小兒疳病不宜食,患痰熱者不宜食。"

③《本草匯言》:"胃痛氣閉者,蛔結腹痛及一切諸蟲為病者,咸忌之。"

④《髓息居飲食譜》:"多食患脹泄熱渴,最不益人。凡小兒、產後及溫熱、暑濕諸病前後,黃疸腫脹並忌之。"

宜:胃虛食少,脾虛便溏,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心慌失眠神經衰弱,婦女癔病,貧血頭暈,白血球減少, 血小板減少者宜食;慢性肝病肝硬化者宜食;心血管疾病患者宜食;過敏性疾患者宜食,包括過敏性紫癜 ,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濕疹過敏性血管炎等,可以調整免疫功能紊亂;各種癌症 患者宜食,尤其食腫瘤患者放療、化療而致骨髓抑制不良反應者。

忌:痰濁偏盛,腹部脹滿舌苔厚膩,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急性肝炎濕熱內盛者忌食;小兒疳積寄生蟲病 兒忌食;齒病疼痛者亦忌。糖尿病患者切忌多食。  

選方

①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泄瀉,完谷不化:白朮四兩,乾薑二兩。雞內金二兩,熟棗肉半斤。上藥四味,白朮、雞內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再將乾薑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益脾餅)

②治反胃吐食:大棗一枚(去核),班蝥一枚(去頭翅)入內喂熱,去蝥,空心食之,白湯下。(《綱目》)

補氣:大南棗十枚,蒸軟去核,配人蔘一錢,布包,藏飯鍋內蒸爛,搗勻為丸,如彈子大,收貯用之。(《醒園錄》棗參丸)

④治中風驚恐虛悸,四肢沉重:大棗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棗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聖濟總錄》補益大棗粥)

⑤治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數欠伸:大棗十枚,甘草三兩,小麥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服。(《金匱要略甘麥大棗湯)

⑥治咳:杏仁一百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棗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搗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盡。日七、八度,盡,更作。(盂詵《必效方》)

⑦治懸飲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渣,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平日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利之後,糜粥自養。(《金匱要略》十棗湯)

⑧治虛勞煩悶不得眠:大棗二十枚,蔥白七莖。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頓服。(《千金方》)

⑨治肺疽吐血並妄行:紅棗(和核燒存性)、百藥煎(煅)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三因方》二灰散)

⑩治卒急心痛烏梅一個,棗二個,杏仁七個。一處搗,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⑾治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紅棗,每天吃三次,每次10隻,至紫瘢全部消退為止。一般每人約需紅棗一至二斤。(《上海中醫藥》(4):22,1962)

⑿治走馬牙疳:棗(去核、包信石,燒)、黃柏。同為末,布患處。(《海上方》)

⒀治諸瘡久不瘥:棗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數洗取愈。(《千金方》》

⒁治風沿爛眼:大黑棗二十個(去核),明礬末五分,和棗肉搗成膏,濕紙包,火內煨二刻,取出,去紙,水二碗,將棗膏煎湯,去渣,將湯洗眼。(《本草匯言》眼科方)  

臨床應用

①預防輸血反應

輸血前15~30分鐘服紅棗湯(紅棗20枚,地膚子、炒荊芥各3錢)。據46人次觀察,無反應者佔2/3左右,且很少出現Ⅲ°反應。但對激素未能防止反應的病例,紅棗湯似亦無效。

②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 對於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轉氨酶活力較高的病人,每晚睡前服紅棗花生湯(紅棗、花生、冰糖各1兩,先煎花生,後加紅棗冰糖)1劑,30天為一療程,觀察12例均有效。但對合併膽道感染風濕活動合併心肌炎的病人,應再配合清熱利膽祛風濕的藥物。

相關草藥. 大粘藥. 代代花枳殼. 玳瑁. 丹參. 丹參—甘西鼠尾. 丹參—南丹參. 淡竹葉. 當歸. 党參. 党參—川党參. 党參—球花党參. 刀豆. 刀豆根. 刀豆殼. 刀口藥. 燈心草

大棗的作用:

作為中藥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主要用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虛萎黃、婦女臟躁等證的治療。

近年來藥理研究發現,大棗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大棗多糖、黃酮類、皂苷類、三萜類、生物鹼類、環磷酸腺苷(cAMP)、環磷酸烏苷(cGMP)等,對人體有多種保健治病功效。

■抗腫瘤

大棗中的cAMP在生物體內參與細胞分裂與分化形態形成糖原脂肪分解類固醇生成等多種生理生化過程,並可作用於基因轉錄,影響蛋白質的合成。更重要的是cAMP對治療各種腫瘤有顯著療效,能有效阻止人體中亞硝酸鹽類物質的形成,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形成與增殖,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另外,大棗中富含的三萜類化合物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功效,尤以山楂酸效力最強,甚至超過了常用的抗癌藥氟脲嘧啶

■抗氧化

大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及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參與組織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與體內多種物質的代謝有關,充足的維生素C能夠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力、減輕疲勞。

■降血壓、降膽固醇

大棗中的維生素P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其具有維持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從而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還可促進維生素C在人體內積蓄。另外,大棗中所含的皂類物質,具有調節人體代謝、增強免疫力、抗炎、抗變態反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含量等作用;所含蘆丁有保護毛細血管通暢、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

的功能,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病有療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可用於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治療和預防。

■保肝護肝

大棗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參與保肝護肝。大棗可使四氯化碳肝損傷的家兔血清總蛋白白蛋白明顯增加。同時大棗能提高體內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大棗中的維生素C及cAMP等,能減輕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並有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血清總蛋白含量的作用。

在臨床上大棗可用於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提高免疫力

大棗多糖是大棗中重要的活性物質,其有明顯的補體活性和促進淋巴細胞增殖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防治腦供血不足

大棗中的黃酮類物質可以防治腦缺血症並對腦缺血所致的腦組織超微結構損傷有保護作用。

■抗過敏

食用大棗可治療過敏性紫癜。這主要是因為人體攝入足量的cAMP後,免疫細胞中cAMP的含量也升高,由此會抑制免疫反應,達到抗過敏效應;大棗中的乙基-D-呋喃葡萄糖苷衍生物對5-羥色胺組織胺有對抗作用,因而可抗過敏。

■防治心血管

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對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大棗中含有cAMP,其藥理作用表現為改善人體微循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腦和心臟的供血量,減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謝,故可防治心腦血管病

■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

中老年人經常會有骨質疏鬆,正處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中富含鈣和鐵,對他們均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大棗對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另外,大棗含維生素E,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大棗中含有與人蔘中所含類同的達瑪烷型皂甙,具有增強人體耐力和抗疲勞的作用。大棗對婦女的美容養顏以及更年期潮熱出汗、情緒不穩也有調補和控制作用。  

大棗食療方

1、高血壓:大棗10枚,洋蔥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適量,煮粥食用。

2、失眠:大棗20枚,蔥白7根,煎湯,睡前服。

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棗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陳皮4克),共放保溫杯內,沸水沖泡10分鐘,飯前飯後代茶飲。

4、腹瀉:大棗10枚,薏米20克,乾薑3片,山藥30克,糯米30克,紅糖15克,共煮粥服食。

5、神經衰弱:大棗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時,再將雞蛋兩隻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兩次。

6、貧血:大棗50克,綠豆50克,同煮,加紅糖適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為一療程。

7、月經不調:大棗20枚,益母草、紅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或大棗5枚,生薑2片,桂圓肉適量,同煮食,每日一次,連服數日。  

飲食禁忌

生吃時,棗皮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細細咀嚼

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炖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棗雖然可以經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便秘。過多食用大棗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

腐爛的大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別注意。。

紅棗具有補血的效果,一般認為最適合女性食用,但有些情況下卻並非如此:月經期間有眼腫或腳腫、腹脹現象的女性不適合吃紅棗,否則水腫的情況會更嚴重;體質燥熱的婦女不適合在月經期吃紅棗,否則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棗的物語(民間諺語):

一日食三棗,郎中不用找。門前一顆棗,紅顏直到老。要想皮膚好,粥里加紅棗。

五穀加小棗,勝似靈芝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棗。  

推薦食譜、食物搭配

1、紅棗魚肚

魚肚、魚肉切成塊。桂圓肉、紅棗、核桃仁加水炖至半熟,取出待用。油鍋入蔥、薑末爆香,入魚塊、魚肚炒幾下,加入米酒去腥,再加入紅棗、桂圓肉、核桃仁及調料,燒熟即成。

該菜美容養顏,尢適宜愛美之人食用。

2、黑木耳大棗湯

將黑木耳、紅棗洗淨,豬裡脊肉洗淨切成小塊,一起放入壓力鍋內,加入蔥、姜、花椒、鹽、雞精和香油,蓋上鍋蓋,把壓力調到肉類檔,保壓定時12分鐘,即可食用。

該湯尢適宜貧血、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食用。  

食療價值

鼠李科木本植物棗的果實。又稱干棗、美棗、紅棗。品種甚多,如無核棗、相棗、大糖棗、金絲棗、圓紅棗、扁棗、布袋棗、脆棗等,均較有名。我國河南、河北、山東、陝西等大多數地區均有分布。初秋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鮮用,或晒乾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養血安神。

[參考]含糖類、蛋白質、脂肪、有機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2、C、P,鈣、磷、鐵等成分。

動物實驗證明本品能增加體重,增強肌力,保護肝臟。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體倦無力,食少便溏;血虛瘺黃、消瘦,或婦女臟燥,精神不安。

[用法]生食,煎湯,或煮粥,作丸等。

[注意]中焦濕盛,脘腹脹滿,飲食積滯和痰熱咳嗽均不宜食。

[附方]

1,益脾餅:大棗300g,蒸熟去核;白朮120g,雞內金、乾薑各60g。共研為細末,和棗肉同搗為泥,作小餅,炙干,空服嚼食。每次可服15~30g。

源於《衷中參西錄》。方中用白朮、乾薑和雞內金健脾溫中、消食。重用大棗一是取其補脾益氣作用,再則可緩和姜、白朮之溫燥,並便於服食。用於脾胃寒濕,消化不良,飲食減少,腹瀉或便溏。

2,棗參丸:大棗10個,蒸軟去核後,加人蔘3g,同蒸至爛熟,搗勻為丸,分~2次服。

源於《醒園錄》。參、棗均能補脾益氣,而《玉揪藥解》說:「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人蔘之補土,補氣以生血也。」故本方實有氣血雙補之功。

3,甘麥大棗湯:大棗50個,小麥、甘草各9g。加水煎湯服。

源於《金匱要略》。本方以大棗補血潤燥,小麥養心陰而安心神,甘草和中。三物合物,甘潤滋養,重在養心安神。用於婦女臟燥,無故悲傷欲哭,喜怒無常,不能自主,心煩不安。臨床上多加入酸棗仁、百合等品。

參看

關於「大棗」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