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6th.jpg

李杲,金元間醫學家。字明之,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於1180年,卒於1251年。少讀四書五經,博聞強記。以母病而未獲明醫療愈,終為庸醫所誤,竟莫知為何病。遂矢志學醫。聞易州張元素醫名震遐爾,遂以千金許拜為師。曆數年盡得其傳。時值戰亂之際,人多病脾胃之疾,飲食勞傷,最為常見,遂著《脾胃論》及《內外傷辨惑論》,強調土為萬物之母,脾胃乃萬物之源,後天之本。認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故治病重在調理脾胃,嘗自製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方,并力倡「甘溫除熱」之法,以解虛人飲食勞倦外感發熱之疾。後世尊之為「補土派」,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家代表人物。於傷寒治療,亦有所闡釋,推崇張仲景,有「三禁」之說,即經禁、食禁、病禁,並撰成《傷寒會要》。於用藥制方,亦頗得其師張元素之真傳,於補瀉升降、歸經法象、君臣佐使,頗有法度。其弟子羅天益傳其學。所著尚有《蘭寶秘藏》三卷、《用藥法象》一卷、《東垣試效方》三卷等。後世託名李氏之作甚多。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生於1180年,卒於1251年。他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李杲出身富豪之家,自幼沉穩安靜,極少言笑,十分喜愛讀書。李杲20多歲時,他的母親患病,請了許多醫生前來,治療無效,也就糊裡糊塗地病死了。這件事對他的觸動極大,從此便立志學醫。他聽說易州的張元素的名聲很大,便攜重金前去拜師學醫。由於他有很深的文學功底,學習得很快,幾年以後,就已經學得很好了。

李杲生活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時有瘟疫流行,他見到許多人患了「大頭天行」的病,頭大得像西瓜一樣,非常痛苦,便潛心鑽研《內經》、《傷寒》等書,終於研究出了一張方子,治療此病非常有效,後來,他將這張方子刻在木碑上,插在人來人往的熱鬧地方,病者抄了回去,幾乎沒有治不好的。有人還將這張方子刻在石碑上,以便流傳更廣,當時人們都以為是神仙留下的神方,李杲也就有了「神醫」之名。

他精通醫術,但並不行醫。而每次為人治病,療效甚佳,常給親朋看病開方,對於治療十分有心得,尤其對中焦脾土在治療中的意義有獨到的見解,他的老師,易水學派的張元素就很重視脾胃。他的學說就充分地繼承了這一點。李杲是富家子弟,平時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層社會的有錢有勢的貴人,他們養尊處優,膏粱厚味,易傷脾胃,所患疾病多屬此類。另外,當時適值元兵南下,戰亂頻繁,人民在飢餓、驚慌、憂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飲食沒有規律,也很易傷脾胃。鑒於此,他認為只讀古方是不夠的,必須面對新的社會現實,分析病人的特點來研究方藥,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學說的社會條件。

李東垣脾胃論的核心是:「脾胃內傷,百病由生。」這與《內經》中講到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強調胃氣的作用。同時,他還將內科疾病系統地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這對臨床上的診斷和治療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於內傷疾病,他認為以脾胃內傷最為常見,其原因有三:一為飲食不節;二為勞逸過度;三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屬土居中,與其他四臟關係密切,不論哪臟受邪或勞損內傷,都會傷及脾胃。同時,各臟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過脾胃來調和濡養、協調解決。但他絕對不主張使用溫熱峻補的藥物,而是提倡按四時的規律,對實性的病邪採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還十分強調運用辨證論治的原則,強調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可犯虛虛實實的錯誤,這樣就使得他的理論更加完善,並與張子和攻中求補,攻中兼補的方法不謀而合了。

李東垣的獨特理論反映了時代的特點,也體現了他對於《內經》等著作細緻研讀的成果。其著作《脾胃論》對後世醫家關於脾胃病及以脾胃為主的治療方法有著重要的影響,起到了指導作用。

關於「李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