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
A+醫學百科 >> 內科 |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專科,幾乎是所有其他臨床醫學的基礎,亦有醫學之母之稱。內科學的內容包含了疾病的定義、病因、致病機轉、流行病學、自然史、症状、徵候、實驗診斷、影像檢查、鑒別診斷、診斷、治療、預後。
內科學的方法是透過病史詢問或面談後,進行理學檢查,根據病史與檢查所見做實驗診斷與影像檢查,以期在眾多鑒別診斷中排除可能性較低者,獲得最有可能的診斷;獲得診斷後,內科的治療方法包含追蹤觀察、生活方式、藥物、介入性治療(如心導管、內視鏡)等,根據病人的狀況調整藥物之使用,防止並處理副作用及併發症。
二.學科分支:
內科學包含了依不同器官系統而分類的次專科:心臟內科、呼吸科、肝膽腸胃科、腎臟科(泌尿內科)、血液科、腫瘤科、內分泌科、傳染病科、免疫科、風濕科、神經科、兒科、神經內科、老年病科等,但各地甚至各醫院對次專科的分類可能有所不同。各次專科多半有成立各自的醫學會,各自審查次專科醫師的資格並舉辦學術活動。廣義的內科學更包含了皮膚科、眼科、精神醫學、復健科(康復科)、放射科、安寧緩和科、環境及職業病科等非用外科手術方式治療之專科。
三.檢查特點:
內科體檢主要內容有以下幾種:
• 心臟檢查:心尖搏動、心界大小、心率快慢、節律是否整齊、有無心臟及血管雜音、心包磨擦音。
• 呼吸系統:胸部音響、肺肝界、呼吸頻率快慢,有無乾濕性羅音及胸膜磨擦音。
• 消化系統:腹部有無壓痛,肝脾是否腫大、有無包塊及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是否正常。
• 神經系統:意識狀態是否清晰、語言是否流利,腦神經系統檢查、肌力、肌張力、生理反射是否正常、有無病理征。
• 一般情況:鞏膜有無黃染、結膜是否紅潤、眼瞼及雙踝部有無水腫。
內科學與外科學的區別:從本質上講,內科和外科雖然都屬於醫學的範疇,即使二者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共通之處,但二者的工作性質以及內外科醫生的思維方式都是大相徑庭的。內科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學科,雖然的有其實踐性,但是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它把人體當作一個獨立的系統來進行研究。而外科由於存在人為的因素的介入,更多的時候要把人體當作一個開放的系統來思考。如果把內科醫生稱為「家」的話,那麼外科醫生就是「匠」。但是如果一個內科醫生只是關門做學問,而不去進行臨床實踐,他就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醫家」;同樣如果一個外科醫生,只去鑽研如何把手術做的漂亮完美,而忽略了理論的學習和歸納總結,他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巧匠」。也許是工作性質的不同,內外醫生的外在氣質也有一定的差別,外科工作對醫生的要求是雷厲風行,膽大心細,果斷乾脆,遇事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內科工作要求醫生思維縝密,知識淵博,細緻入微。醫學院畢業的女同學一般嚮往干內科工作,因為內科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緻。男同學都嚮往做外科工作,因為外科工作更有挑戰性,更有成就感,更有吸引力。
參看
|
|
關於「內科」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