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目錄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專業的基礎課,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樑,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幹課程。

目錄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辨證、診斷綜合運用和病案書寫等內容。

診法

診法,即中醫診察收集病情資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

望診」是醫生運用視覺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頭面、五官、四肢、二陰皮膚以及排出物等,以發現異常表現,了解病情的診察方法。「聞診」是醫生運用聽覺診察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噯氣腸鳴等聲音,以及運用嗅覺嗅病人發出的異常氣味、排出物的氣味,以了解病情的診察方法。「問診」是詢問病人有關疾病的情況,病人的自覺症状,既往病史、生活習慣等,從而了解患者的各種病態感覺以及疾病的發生髮展、診療等情況的診察方法。「切診」是醫生用手觸按病人的動脈脈搏和觸按病人的肌膚、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測知脈象變化及有關異常徵象,從而了解病變情況的診察方法。

通過四診所收集到的病情資料,主要包括症状、體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觀感到的痛苦或不適,如頭痛耳鳴胸悶腹脹等;「體征」是指客觀能檢測出來的異常徵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鳴、大便腥臭、舌苔黃脈浮數等。而症状和體征又可統稱症状,或簡稱「症」,古代還有將其稱為病狀、病形、病候者。

症状雖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現象,但它是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主要依據,因而在中醫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視頻:河北醫科大學精品課程《中醫診斷學.脈診》楊牧群教授主講

診病

診病,亦稱辨病,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綜合分析四診資料,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診斷的思維過程

對於臨床上的各種具體疾病,進行分析判斷而作出的診斷,是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種具體疾病的代名詞。如瘧疾痢疾肺癰癇病消渴滑胎痛經麻疹夏季熱、紅絲疔、乳癖、膿皰瘡牛皮癬內痔股骨骨折白喉、圓翳內障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對該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作的概括與抽象。

對疾病作出病名診斷,是臨床各科應討論的主要內容。在學習中醫診斷學時,還不可能對疾病的病種進行辨別,難以作出病名診斷。因此,中醫診斷學只是對疾病怎樣進行診斷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類等作初步介紹。

辨證

「證」是中醫學的一個特有概念。在中醫學的歷史上以及現代文獻中,對於「證」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統一,有以證為症状者,亦有稱病為證者。

當代中醫學對於「證」的約定:證是對疾病過程中所處一定(當前)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勢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證是對致病因素與機體反應兩方面情況的綜合,是對疾病當前本質所作的結論。

「證」實際包括證名、證候、證型等概念。將疾病當前階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質,概括一個診斷名稱,這就是「證名」。如痰熱壅肺證肝鬱脾虛證衛分證脾腎陽虛證膀胱濕熱證瘀阻腦絡證等,均為證名。臨床上有時又將證稱為「證候」,即證為證候的簡稱。但嚴格地說,證候應是指每個證所表現的、具有內在聯繫的症状及體征,即證候為證的外候。臨床較為常見、典型、證名規範的證,可稱為「證型」。

「辨證」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病人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從而對疾病當前的病位與病性等本質作出判斷,並概括為完整證名的診斷思維過程。

中醫診斷學主要是介紹歷史上的各種辨證分類方法,以及由各種辨證方法綜合而形成的辨證統一體系,辨證思維的技巧,常見證型的概念及其臨床表現

病案

病案,又稱病歷,古稱診籍。病案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

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詳細病情、病史、診斷和治療等情況,作如實地記錄。

病案是醫療、科研、教學、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資料。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也屬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之一。

中醫診斷的基本原理

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其認識論和方法論都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對於自然界和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是以直觀的方法從總體方面看待其關係,構成了天人相應、神形相合、表裡相關的整體觀點。

中醫學認為,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係和因果聯繫,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產生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全身的病理變化又可反映於局部。因此,疾病變化的病理本質雖然藏之於「內」,但必有一定的症状、體征反映於「外」,局部的表現常可反映出整體的狀況,整體的病變可以從多方面表現出來。通過審察其反映於外的各種疾病現象,在醫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思考,便可求得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就是說在認識事物時,應當採取知己知彼,從外測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通過微小的改變看出反常的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便是中醫學診斷病證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瑞內

外,指疾病表現於外的症状、體征;內,指臟腑等內在的病理本質。由於「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所以《靈樞.論疾診尺》說「從外知內」,就是說通過診察其反映於外部的現象,便有可能測知內在的變動情況。

《靈樞.本臟》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說明臟腑與體表是內外相應的,觀察外部的表現,可以測知內臟的變化,從而了解內臟所發生的疾病,認識了內在的病理本質,便可解釋顯現於外的徵候。所以《丹溪心法》總結說:「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這一認識與近代控制論的「黑箱」理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二)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語出《醫學心悟.醫中百誤歌》。微,指微小、局部的變化;著,指明顯的、整體的情況。見微知著,是指機體的某些局部,常包含著整體的生理、病理信息,通過微小的變化,可以測知整體的情況。

如《靈樞.五色》將面部分為明堂、闕、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內而臟腑、外而胸背的整個人體皆分屬於其中,並說:「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這便是察面部的情況,以測全身病變的具體描述。

又如早在《素問.五臟別論》便有「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之說,《難經.一難》更強調「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於是詳細審察寸口脈的三部九候,以推斷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為宗脈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變化;舌為心之苗,又為脾胃的外候,舌與其他臟腑也有密切聯繫,故舌的變化可以反映臟腑氣血的盛衰及邪氣的性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目可反映人體的神氣,並可察全身及臟腑的病變等。

臨床實踐證明,某些局部的改變,確實有診斷全身疾病的意義。因而有人說,中醫學含有當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認為人體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臟腑的「縮影」。

(三)以常衡變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狀態;變,指異常的、病理的狀態。以常衡變,是指在認識正常的基礎上,發現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

《素問.玉機真臟論》說:「五色脈變,揆度奇恆。」恆,指正常、常規;奇,指異常、變動;揆度,觀察比較、推測揣度的意義。要認識客觀事物,必須通過觀察比較,知常達變。中醫望色、聞聲、切脈等以診斷病變,均含有這方面的道理。

健康與疾病,正常與異常,不同的色澤,脈象的虛、實、細、洪,都是相對的,是通過觀察比較而作出判別的。診斷疾病時,一定要注意從正常中發現異常,從對比中找出差別,並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這也就是所謂以我知彼,以觀太過不及之理的診斷原理。

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疾病的病情變化極其錯綜複雜,醫生要在千變萬化、紛紜複雜的表現中,抓住疾病的本質,對病、證作出正確判斷,他除了應熟悉中醫學的理論與知識外,還要遵循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整體審察

整體觀念、相互聯繫,是中醫診斷時強調整體審察的認識論基礎。由於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在的臟腑與體表的形體官竅之間是密切相關的,整個人體又受到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當人體臟腑、氣血、陰陽和諧協調,能適應社會、自然環境的變化時,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現,否則內外環境不能維持在一定範圍內的和諧統一,便可能發生疾病。因此,人體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變可以影響全身;精神的刺激可以導致氣機甚至形體的變化,臟腑的病變可以造成氣血陰陽的失常和精神活動的改變等等,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的具有整體性的變化。

整體審察的含義,一方面是指通過診法收集病人的臨床資料時,必須從整體上進行多方面的考慮,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痛苦。要從整體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機、臟腑氣血陰陽的變動狀況,不僅應對局部的病狀進行詳細的詢問、檢查,而且要通過寒熱、飲食、二便、睡眠、 精神狀況、舌象、脈象等,了解全身的情況,同時還要了解病史、體質、家庭、環境、時令、氣候等對疾病有無影響。只有廣泛而詳細的佔有臨床資料,才能為正確判斷打好基礎。另一方面是要求對病情進行全面分析、綜合判斷,既不能只顧一點、不及其餘,也不能檢了芝麻、丟了西瓜,不能只注意到當前的、局部的、明顯的病理改變,而忽視了時、地、人、病的特殊性,還要從疾病的前因後果、演變發展趨勢上加以考慮。

站外連結

緒論 32

醫學電子書 -- 700多本醫學電子書閱讀和下載。

關於「中醫診斷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請問如何下載中診

--阿綏 2019年8月18日 (日) 10:14 (CST)

留言:打開中診以後怎麼下載,沒找到下載的相關連結啊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