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基礎理論 |
|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繫。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繫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曆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臟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状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目錄 |
中醫基礎理論圖書
以下是《中醫基礎理論》電子圖書的目錄,點擊章節標題閱讀本書。底部參看部分有txt格式的《中醫基礎理論》電子書下載。不過和在線版不是同一本書。
基礎理論
古典基礎理論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主要特點有:
- 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
- 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
- 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彆強調「整體觀」。
精氣學說
- 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
-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由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如動物的「生長壯老已」 ,植物的「生長化收藏」。
- 氣是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應。如:「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
- 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
陰陽學說
-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
- 陰陽的交互作用包括: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這並不代表五種物質,而是五種屬性。
五行於中醫則體現了具備這五種屬性的人體五大系統的相互關係。木火土金水這五個符號分別代表肝心脾肺腎所統領的五大系統。中醫不是研究微觀的病毒細菌如何作用於人體的理論而是研究人體整體的各個系統之間的關係,並且通過中藥,按摩,針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調節各個系統之間的平衡,以此保持身體健康。
-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剋、制化、勝復、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學說
- 藏: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奇恆之府,通稱為臟腑。象:一指「形象」,即臟腑的解剖型態;二指「徵象」,即臟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三指「應像」,即臟腑相應於四時陰陽之象。
- 透過外在「象」的變化,以測知內在「藏」的生理病理狀態,稱為「從象測藏」。即「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
- 「臟腑」不單是解剖型態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內的綜合概念。
- 五臟:指肝、心、脾、肺、腎,一般籠統功能為「化生和儲藏精氣」。
- 六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一般籠統功能為「腐熟水榖、分清泌濁、傳化糟粕」。
- 奇恆之府: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氣血津液
- 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 氣的生成源自先天與後天。稟受於父母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肺吸入自然的清氣,與脾胃運化水榖產生的水榖之氣,合稱為「後天之氣」。
- 氣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
- 人體的氣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
-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稱為「氣機不調」。其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鬱、氣逆、氣陷、氣脫、氣閉等。
經絡學說
-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 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別絡、浮絡、孫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
- 經絡在中醫學的重要性正如《扁鵲心書》所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
病因學說
- 《黃帝內經》將病因分為陰陽兩類:「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把病因分為三類:「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房室、金刃、蟲獸所傷」。
- 宋代陳無擇提出「三因學說」:外所因、內所因、不內外因。
- 近代則將病因分為五類:
發病
- 邪氣與正氣交戰,決定發病及疾病的發展變化。又稱為「正邪分爭」。
- 「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正氣」指人體的自我修復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 「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依據,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體質、情志、地域、氣候等,與發病有密切關係。
病機
- 病機是疾病發生、發展與傳變的機理,又稱「病理」。
- 基本病機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
- 內生五邪,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
- 病位傳變,包括:表裡出入、六經傳變、三焦傳變、衛氣營血傳變、臟腑傳變等
- 病性轉化,包括:寒熱轉化、虛實轉化等
診斷方法
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論治的方法,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症状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 「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藥治一病的辨病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治療手段和方法豐富多采,既有一般內服藥物的內治法,又有藥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推拿、按摩、氣功、布氣等非藥物療法,還有以藥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醫處方,至少包括四項以上:情治(情緒控制)方面的指導;忌口(飲食應注意的事項);運動的建議(游泳、跑步、導引、氣功等);中藥的使用,或針刺、艾灸(前二者統稱針灸)、推拿等。故中醫在治療疾病時,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盤考量。
近年來還湧現出了一批傳統藥物注射製劑,被用於肌肉和靜脈注射。此外,絕大多數藥物均為天然動、植、礦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學品,加之多為復方製劑,配方時可採用相應的拮抗措施。
相較於傳統中醫,現代中醫的革新發明例如:小針刀,傳統藥物注射製劑,科學中藥等。
參看
- 《中醫基礎理論》全文和txt格式電子書下載(另一本書)
- 人體穴位圖
- 《針灸學》
- 《中藥學》
站外連結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
醫學電子書 -- 700多本醫學電子書閱讀和下載。
|
|
關於「中醫基礎理論」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
給中醫基礎理論條目的留言--老農民 2013年10月8日 (二) 14:11 (CST) 沒找到怎麼下載,只有純文本的TXT文件? 給中醫基礎理論條目的留言--Zuoyang 2018年4月16日 (一) 14:06 (CST) 留言: 更改了什麼呀,有點良知嘛 還打廣告。。。 給中醫基礎理論條目的留言--天涼多餐飯 2019年6月18日 (二) 09:55 (CST) 留言: 沒有下載到電子書,有點點失望,但是在線看還是挺方便的,感謝。 給中醫基礎理論條目的留言--112.93.128.64 2020年1月16日 (四) 17:36 (CST) 留言: 請問這個中醫基礎理論作者是誰,是第幾版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