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津傷化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病機 >> 內生五氣病機 >> 津傷化燥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目錄

(一)內燥的含義

津傷化燥又稱「內燥」。內燥。,是指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因而出現以乾燥枯澀失潤為特徵的病理變化,故又稱津傷化燥。內燥多因久病傷陰耗液或大污、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導致陰虧液少,以及某些熱性病過程中的熱邪傷陰或濕邪化燥等所致。由於津液虧少,不足以內溉臟腑、外潤腠理孔竅,從而燥熱便由內而生,故臨床多見乾燥不潤等病變。

一般來說,陰津虧損,可產生內燥,而實熱傷津亦可導致燥熱內生。內燥病變可發生於各臟腑組織,以肺、胃、腎及大腸為多見。因為肺為燥金之臟,主氣,司全身精血津液的敷布。肺氣虛弱,則水精不能四布而化燥,其病屬虛。大腸為燥金之腑,主津,故腸胃燥熱,灼傷津液,亦常致燥,多屬於實。此外,腎總司一身的氣化活動,若腎的氣化失常,津液不布,也可以導致內燥:故內燥起於肺、胃,腎,胃為重,腎尤為重。

(二)內燥的病理變化

內燥病變,臨床多見津液枯涸的陰虛內熱之證,如肌膚乾燥不澤、起皮脫屑,甚則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無津,甚或光紅龜裂,鼻干目澀,—爪甲脆折,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等燥熱之象。;如,以肺燥為主則兼見乾咳無痰,甚則咯血;以胃燥為主時,則胃陰不足,.可伴見舌光紅無苔;以腎燥為主,則為腎陰精枯涸,伴見形體消瘦、發脫、齒槁,甚則經閉、痿厥;若系腸燥,則兼見便秘等症。總之,「干」是內燥的病理特點。在上焦則乾咳,咽干口燥;在中焦則煩渴、嘔呃;在下焦則便秘、經閉。

(三)外燥與內燥的關係

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可發生於秋季的外感疾病,故稱秋燥。外燥有溫燥和涼燥之分。燥而偏寒者為涼燥,燥而偏熱者為溫燥。外燥偏重於犯肺,內燥多由高熱、大汗、劇烈吐瀉,或失血過多,或年高體弱,陰血虧損所致。臨床上表現出一派津傷陰虧之候,如皮膚干糙、口乾咽燥、毛髮不榮、肌肉瘦削、尿少、便乾等。內燥遍及全身,以肺、胃;大腸多見,傷及血脈,則與肝腎有關。

32 濕濁內生 | 火熱內生 32
關於「中醫基礎/津傷化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