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Dryness),中醫病因學概念,又稱燥邪。燥邪致病有外燥內燥之分。外燥本指自然界乾燥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多發生在秋季,屬六氣之一(見氣)。但這種氣候或環境狀態會使正氣虛弱或體質陽盛的人發生疾病,對這些人來說,外燥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屬六淫之一,易傷人津液和侵襲肺臟。內燥則指因各種原因(如高熱、吐、瀉)引致人體內津液精血耗傷而形成的病理狀態。外燥與內燥雖有區別,但兩者在病證表現上有共同的特點,且外燥侵襲日久,傷及津液精血,亦可形成內燥。

燥性乾澀,最易傷人津液,在病證上常見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皮膚乾澀甚至皸裂毛髮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症状。

燥邪致病,與氣候和環境有一定的關係。秋季氣候乾燥,空氣中缺乏水分,燥邪易侵犯人體。燥邪又有溫燥涼燥之分,臨床上以溫燥常見,涼燥則多發生在深秋氣候寒冷之時。外燥一般從口鼻、肌表侵襲人體,而肺臟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又屬嬌臟,喜潤而惡燥,故燥邪易傷肺。其中溫燥犯肺,多致肺津損傷,常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咽干鼻燥乾咳少痰口渴舌乾等症状;涼燥犯肺則可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痰稀、苔白少津等症状。

外燥侵犯人體後治療失當,或因其他各種原因導致體內津液耗損,如七情過激,過食辛辣食物,體質陽盛等,均可形成內燥。內燥以虛為主,或偏於寒,或偏於熱,主要症状可有皮膚憔悴、毛髮枯焦、爪甲脆裂、口唇燥裂、舌上無津、口渴咽燥、目澀鼻干大便秘結、小便短少等。又因患病部位的不同而表現出差異。如陰虛血燥,可見皮膚乾澀作癢,皮屑紛紛脫落;而津枯腸燥,又主要表現為大便燥結難下,甚至秘結不通。

臨床診斷燥證主要依據患者症状,並結合當時的氣候和環境,以及病人情志、體質和飲食習慣進行。治療上總以濡潤為主,外燥以其寒熱不同可分為溫潤和涼潤,內燥因其部位不同而大致可分為生津潤燥滋陰養血

關於「燥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