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澀,證名。眼乾燥滯澀或似異物入目般澀痛不適,稱目澀。《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認為:「目,肝之外候也。臟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上液之道,若悲哀內動腑臟,則液道開而泣下,其液竭者,則目澀。又風邪內乘其腑臟,外傳於液道,亦令泣下而數欠,泣竭則目澀。若腑臟勞熱,熱氣乘於肝,而沖發於目,則目熱而澀也,甚則赤痛。」總之,本病其因有三,一為悲哀哭泣,液竭則目澀,亦有勞瞻視竭,過虛多思,有傷神水而致者,多為肝腎陰虛不足之證。二為風邪內乘其腑臟,外傳於液道,令淚下液竭而目澀。風在五行為木,在臟為肝,在竅為目,本乎一氣。久風必郁,郁則生火,火性炎上,致目失潤澤而發乾澀。三為腑臟有熱,熱氣乘於肝,上沖於目,則目熱而澀。臨床應詳審病因,辨證施治。參見目乾澀目沙澀條。

關於「目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