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濕濁內生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病機 >> 內生五氣病機 >> 濕濁內生 |
中醫基礎理論 |
|
(一)內濕的含義
濕濁內生,又稱「內濕」。。內濕」,即體內水濕停滯。內濕是由於脾不運濕,腎不主水,輸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濕痰濁蓄積停滯的病理變化。由於內生之濕多因脾虛,故又稱之為脾虛生濕。
內濕的產生,多因素體肥胖,痰濕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發生障礙所致。如是則水津不化,聚而成濕,停而為痰,留而為飲,積而成水。因此,脾的運化失職是濕濁內生的關鍵。
脾主運化有賴於腎陽的溫煦和氣化:因此,內濕不僅是因為脾陽虛衰,津液不化,而且與腎有密切關係。腎主水液,腎陽為諸陽之本,故在腎陽虛衰時,亦必然影響及脾,使脾失運化而導致濕濁內生。.反之,由於濕為陰邪,濕盛則可損傷陽氣,因之濕濁內困,久之亦必損及脾陽腎陽,而致陽虛濕盛之證。
內濕為水液代謝失調的病理產物,雖與肺,脾、腎功能失調均有關,但與脾的關係最為密切。濕從內生,聚而為患,或為泄瀉,或為腫滿。或為痰飲。內濕的臨床表現以脾胃症状為主。濕留於內,可因體質、治療等因素而有寒化、熱化之分。
此外,外感濕邪與內生濕濁,二者亦常互相影響。濕邪外襲每傷及脾,脾失健運則滋生內濕。脾失健運,或內濕素盛之體,亦每易外感濕邪而發病:
(二)內濕的病理變化
濕性重著粘滯,多易阻遏氣機,其臨床表現常可隨濕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各異。如濕邪留滯經脈之間,則症見頭重如裹、肢體重著,也可出現頸項強急、屈伸不利等。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壅阻經絡,可以致痙,痙病是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濕為痙病原因之一。濕犯上焦,則胸悶咳喘;濕阻中焦,則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膩或口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則腹脹便溏、小便不利;水濕泛溢於皮膚肌腠,則發為水腫。濕濁雖可阻滯機體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以濕阻中焦脾胃為主,因此脾虛濕困常是必見之證。
(三)外濕與內濕的關係
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冒雨,居住潮濕等外界濕邪所致。內濕則是濕從中生,多由脾失健運,不能運化精微,以致水濕停聚所致,即所謂「脾虛生濕」,但外濕和內濕又相互影響,外濕發病,必傷及脾.脾失健運,則濕濁內生;而內濕由於脾虛,脾陽虛損,水濕不化,又易於感受外濕。
寒從中生 | 津傷化燥 |
關於「中醫基礎/濕濁內生」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