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氣血精津液的關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精、氣、血、津液 >>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目錄

氣、血、津液、精等均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均賴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不斷地補充,在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和神的主宰下,它們之間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相互為用的密切關係。

一、氣與血的關係

氣屬陽,主動,主煦之;血屬陰,主靜,主濡之?這是氣與血在屬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區別。但兩者都源於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腎中精氣,在生成、輸布(運行)等方面關係密切,故曰:「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與血不可須臾相離,乃陰陽互根,自然之理也」(《難經本義》)。「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故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醫學真傳.氣血》):這種關係可概括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一)氣對血的作用

氣對血的作用,是氣為血之帥,氣為血帥包含著三方面的意義: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

1.氣能生血:氣能生血是指氣的運動變化是血液生成的動力。從攝入的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從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從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赤色的血,其中每一個轉化過程都離不開氣的運動變化,而氣的運動變化又是通過臟腑的功能活動表現出來的。氣的運動變化能力旺盛,則臟腑的功能活動旺盛,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強;氣的運動變化能力減弱,則臟腑功能活動衰退,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弱。氣旺則血充,氣虛則血少。故在臨床治療血虛疾患時,常配合補氣藥,就是補益生血的動力,所以周學海說:「前賢謂氣能生血者……人身有一種氣,其性情功力能鼓動人身之血,由一絲一縷化至十百千萬,氣之力止而後血之數亦止焉。常見人之少氣者,及因病傷氣者,面色絡色必淡,未嘗有失血之症也,以其氣力已怯,不能鼓化血汁耳。此一種氣,即榮氣也,發源於心,取資於脾胃,故曰心生血脾統血,非心脾之體能生血統血也,以其藏氣之化力能如此也」(《讀醫隨筆.氣能生血血能藏氣》)。

2.氣能行血:氣能行血指氣的推動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動力。氣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動血行,如宗氣,另一方面又可促進臟腑的功能活動,通過臟腑的功能活動推動血液運行。「運血者即是氣」(《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氣行乃血流」(《素問.五臟生成論》王冰注)。氣生成於血中而固護於血外,氣為血之帥,血在脈中流行,實賴於氣之率領和推動。故氣之正常運動,對保證血液的運行有著重要意義。總之,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所以臨床上治療血行失常,常以調氣為上,調血次之。如氣虛不能行血則面色觥白,補氣行血則面色潤澤;氣滯血瘀,婦女月經閉止,行氣活血則經通。

3.氣能攝血:氣能攝血即氣對血的統攝作用。氣的固攝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於脈管之中而不逸於脈外。「人身之生,總之以氣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乎脾」(《血證論.臟腑病機論》)。「血所以麗氣,氣所以統血。非血之足以麗氣也,營血所到之處,則氣無不麗焉;非氣不足以統血也,衛氣所到之處,則血無不統焉。氣為血帥故也」(《張聿青醫案》)。氣攝血,實際上是脾統血的作用。「諸血皆統於脾」(《類證治裁.內景綜要》),脾為氣血運行上下之總樞,其氣上輸心肺,下達肝腎,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膚,所謂居中央而暢四方,血即隨之運行不息。若脾虛不能統血,則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氣不攝血則可見出血之候,故治療時,必須用補氣攝血之法,方能達到止血的目的。如臨床上每見血脫之危候,治本「血脫者固氣」之法,用大劑獨參湯補氣攝血而氣充血止。

(二)血對氣的作用

血對氣的作用,即血為氣之母。血為氣母是指氣在生成和運行中始終離不開血。血為氣母的含義有二:其一,血能生氣。氣存血中,血不斷地為氣的生成和功能活動提供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全身之氣的生成和維持其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基礎。而水谷精微又賴血以運之,藉以為臟腑的功能活動不斷地供給營養,使氣的生成與運行正常地進行。所以血盛則氣旺,血衰則氣少。其二,血能載氣,「守氣者即是血」,「載氣者,血也」(《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氣存於血中,賴血之運載而達全身。血為氣之守,氣必依附於血而靜謐。故云:「氣陽而血陰,血不獨生,賴氣以生之;氣無所附,賴血以附之」(《醫論三十篇》)。否則,血不載氣,則氣將飄浮不定,無所歸附。故氣不得血,則散而無所附。所以在臨床上,每見大出血之時,氣亦隨之而渙散,形成氣隨血脫之候。

綜上所述,氣與血,一陰一陽,互相維繫,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守。「一身氣血,不能相離,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血相依,循環不已」(《不居集》)。若血氣不和,則百病叢生。

二、氣與精的關係

(一)氣對精的作用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精依氣生,氣化為精。精之生成源於氣,精之生理功能賴於氣之推動和激發。如腎精之秘藏,賴元氣固護於外。氣聚則精盈,氣弱則精走。元氣虧損,腎失封藏,每見失精之害。「精乃氣之子」,精之與氣,本自互生,精氣充足,則神自旺。

(二)精對氣的作用

「精化為氣,元氣由精而化也」(《類經,陰陽類》)。精藏於腎,腎精充盛,盛乃能瀉,不斷地供給五臟六腑,以促進臟腑的生理活動。五臟六腑的功能正常,則元氣方能化生不已。精盈則氣盛,精少則氣衰。故元精失則元氣不生,元陽不充。所以失精家每見少氣不足以息,動輒氣喘,肢倦神疲,懶於語言等氣虛之證。

三、氣與津液的關係

氣屬陽,津液屬陰,這是氣和津液在屬性上的區別,但兩者均源於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在其生成和輸布過程中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病理上病氣即病水,病水即病氣。所以在治療上,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

(一)氣對津液的作用

氣對津液的作用表現為氣能生津、行津、攝津三個面。

1.氣能生津:氣是津液生成與輸布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津液源於水谷精氣,而水谷精氣賴脾胃之腐熟運化而生成。氣推動和激發脾胃的功能活動,使中焦之氣機旺盛,運化正常,則津液充足。「水化於氣」(《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氣可化水」(《程杏軒醫案續錄》)。所以,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均離不開氣的作用。故三焦氣失職,則津液停聚而為濕為水為腫。如太陽蓄水證,水熱互結於膀胱,氣化不行,津液不布,則口渴小便不利,治以五苓散助氣化而散水邪,膀胱津液得以化氣,升騰於上,敷佈於臟腑而還為津液,不生津而渴自止。所以氣旺則津充,氣弱則津虧。

2.氣能行津:氣能行津指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作用於臟腑,表現為臟腑的升降出入運動。脾、肺、腎、肝等臟腑的升降出入運動完成了津液在體內的輸布、排泄過程,所謂「氣行水亦行」(《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當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異常時,津液輸布、排泄過程也隨之受阻。反之,由於某種原因,使津液的輸布和排泄受阻而發生停聚時,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亦隨之而不利。由氣虛、氣滯而導致的津液停滯,稱作氣不行水;由津液停聚而導致的氣機不利,稱作水停氣滯。兩者互為因果,可形成內生之水濕、痰飲,甚則水腫病理變化。這是在臨床上治療水腫行氣利水法常常並用的理論依據之一。

3.氣能攝津:氣能攝津是指氣的固攝作用控制著津液的排泄。體內的津液在氣的固攝作用控制下維持著一定的量。若氣的固攝作用減弱,則體內津液任意經汗、尿等途徑外流,出現多汗、漏汗、多尿遺尿的病理現象,臨床治療時應注意補氣固津。

(二)津液對氣的作用

「水可化氣」(《程杏軒醫案續錄》),「氣生於水」(《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水谷化生的津液,通過脾氣升清散精,上輸於肺,再經肺之宣降通調水道,下輸於腎和膀胱。在腎陽的蒸動下,化而為氣,升騰敷佈於臟腑,發揮其滋養作用,以保證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活動,故云:「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素問.經脈別論》)。此外,津液是氣的載體,氣必須依附於津液而存在,否則就將渙散不定而無所歸。因此,津液的丟失,必導致氣的耗損。如暑病傷津耗液,不僅口渴喜飲,且津液虛少無以化氣,而見少氣懶言、肢倦乏力等氣虛之候。若因汗、吐太過,使津液大量丟失,則氣亦隨之而外脫,形成「氣隨液脫」之危候,故曰:「吐下之餘,定無完氣」(《金匱要略心典》)。

四、血與精的關係

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互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說。

(一)血對精的作用

「夫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男子化而為精,女子上為乳汁,下為經水」(《赤水玄珠.調經門》)。「精者,血之精微所成」(《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血液流於腎中,與腎精化合而成為腎所藏之精。由於血能生精,血旺則精充,血虧則精衰。臨。床上每見血虛之候往往有腎精虧損之徵。

(二)精對血的作用

「血即精之屬也,但精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富於沖,所至皆是」(《景岳全書,血證》)。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骨髓堅固,氣血皆從」(《素問.生氣通天論》)。由此可見,精髓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質基礎。精足則血足,所以腎精虧損可導致血虛。目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用補腎填精之法而獲效。以補腎為主治療血虛,就是以精可化血為理論依據的。

五、血與津液的關係

血與津液均是液態物質,均有滋潤和濡養作用,與氣相對而言,二者均屬於陰,在生理上相互補充,病理上相互影響。

(一)血對津液的作用

運行於脈中的血液,滲於脈外便化為有濡潤作用的津液。「十二經脈,三百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當血液不足時,可導致津液的病變。如血液瘀結,津液無以滲於脈外,以濡養皮膚肌肉,則肌膚乾燥粗糙甚至甲錯。失血過多時,脈外之津液滲人脈中以補償血容量的不足,因之而導致脈外的津液不足,出現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表現。所以,中醫有「奪血者無汗」,「衄家不可發汗」,「亡血者,不可發汗」之說。

(二)津液對血的作用

津液和血液同源於水谷精微,被輸佈於肌肉、腠理等處的津液,不斷地滲入孫絡,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說。汗為津液所化,汗出過多則耗津,津耗則血少,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說。如果津液大量損耗,不僅滲入脈內之津液不足,甚至脈內之津液還要滲出於脈外,形成血脈空虛、津枯血燥的病變。所以,對於多汗奪津或精液大量丟失的患者,不可用破血逐瘀之峻劑,故《靈樞.營衛生會》有「奪汗者無血」之說。

血與津液均是周流於全身的液態物質,不僅同源於水谷精微,而且在運行輸布過程中相輔相成,互相交會,津可人血,血可成津,「水中有血,血中有水」,「水與血原並行而不悖」

(《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共同發揮其滋養、濡潤作用。在病理上血與津液又相互影響,「孫絡水(今改外)溢,則經有留血」(《素問.調經論》)。「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血能病水,水能病血。水腫可導致血瘀,血瘀亦可導致水腫,這是臨證屢見不鮮的。瘀血也可是水腫形成後的病理產物,而水腫則往往有瘀血見證。「汗出過多則傷血,下後亡津液則傷血,熱結膀胱則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這裡唐氏把汗、津液以及膀胱所藏之液均歸於水類。陰水過多地損耗必然使陰血發生虛或瘀的變化。

吐血咳血,必兼痰飲,血虛則精竭水結,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腫,瘀血化水,亦發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血證論.吐血》)。例如心咳、肺咳,往往可以繼發水腫。另外,血、水還可以同時發病,例如婦女經閉水腫、外傷瘀血水腫等。由於血液與津液在病理上常互相影響而並存,故在治療上應注意水病治血、血病治水、水血兼顧等。

32 津液 | 經絡 32
關於「中醫基礎/氣血精津液的關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