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氣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精、氣、血、津液 >> 氣 |
中醫基礎理論 |
|
一、氣的基本概念
氣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範疇,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氣通常是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內經》繼承和發展了先秦氣一元論學說,並將其應用到醫學中來,逐漸形成了中醫學的氣學理論。
中醫學把先秦氣論思想應用到醫學中來,對氣範圍的含義作了多方面、多層次的規定和分析,形成了以生理之氣為核心的氣論思想,不僅促進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哲學氣範疇和氣論思想的發展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天人關係問題是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內經》時代哲學領域激烈爭論的重大問題之一,中醫學從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統一觀出發,用氣範疇論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運動變化規律。因此,在中醫學中,氣的概念,既有哲學含義,又有醫學科學的含義,其內涵錯綜複雜,不可作單一的、片面的理解。
(一)氣的哲學含義
氣是一種至精至微的物質,是構成宇宙和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元素。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氣的勝復作用即氣的陰陽對立統一,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根源。氣和形及其相互轉化是物質世界存在和運動的基本形式,天地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皆取決於氣的氣化作用。
中醫學將這,一氣學理論應用到醫學方面,認為人是天地自然的產物,人體也是由氣構成的,人體是一個不斷發生著形氣轉化的升降出入氣化作用的運動著的有機體,並以此闡述了人體內部氣化運動的規律。
(二)氣的醫學含義
中醫學從氣是宇宙的本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基本的元素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生命的基本物質,除氣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氣所化生的。在這些物質中,「精、氣、津、液、血、脈,無非氣之所化也」(《類經.臟象類》)。所以說,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1.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關於人的起源和本質,中醫學認為,人和萬物都是天地自然的產物。要探討人的起源和本質,必須首先研究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場所和與人關係最為密切的自,然環境。「善言人者,求之於氣交……」,「何謂氣交?……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素問.六微旨大論》)。氣交是人生活的場所,是下降的天氣和上升的地氣相互交匯的地方。在這裡,由於陰陽的運動變化,有四季之分,寒暑之別,既有天之六氣的影響,又有地之五行生剋的作用。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地點、環境之中。
人既然生活在氣交之中,就必然和宇宙萬物一樣,都是由氣構成的,都是天地形氣陰陽相感的產物,是物質自然界有規律地運動變化的結果。故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但是,人能應四時而知萬物,有高度發展的意識和思維,又是萬物中最寶貴的,所以說:「天地覆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素問.寶命全形論》)。氣是一種至精至微的物質,是構成自然萬物的原始材料。人和自然萬物一樣,也是天地自然之氣合乎規律的產物。因此,氣也是構成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物質。
精(精氣)是生命的基礎。在中醫學中,精氣(精)的醫學含義,則泛指天地陰陽五行之氣內化於人體之中而形成的,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在論述生命的形成時,精氣則特指生殖之精和與生俱來的生命物質,是人體生命的基礎。中醫學在強調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承認生命物質性的同時,又進一步指出生命是由精氣直接形成的。故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決氣》),「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精氣先身而生,具有遺傳特性。來源於父母的先天之精氣相合,形成了原始的胚胎,轉化為胚胎自身之精,成為人體生長發育和繁衍後代的物質基礎,新的生命活動——「神」就開始了。「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榍……以母為基,以父為梔,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靈樞.天年》)。這種「母基」、「父榍」的說法,簡明而形象地說明了人的生命是由精氣形成的,由胚胎而逐漸發育成形體。其具體過程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穀人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靈樞.經脈》),「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靈樞.天年》)。男女生殖之精稱為天癸,天癸既充,精氣溢瀉,月事以時下,男女相合,兩精和暢,陰陽交媾,胎孕乃成。父母之精合而成形,由胚胎而形成軀體的腦髓、骨骼、血脈、筋肉、皮膚、毛髮、五臟六腑。隨著人身形體的形成,新的生命活動也就開始了,人的生命機能亦隨之產生了。
2.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化作用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人的生命機能來源於人的形體,人的形體又依靠攝取天地自然界的一定物質才能生存。生命活動是物質自然界的產物,人類必須同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才能維持生命活動o:「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人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人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問.六節臟象論》)。氣與味(味由氣化生,味亦是氣),即空氣、水、食物經口鼻進人人體後,經過一系列的氣化過程轉化為機體各部分的生命物質(五臟六腑之精氣)和生命機能。人體一方面依靠生命機能不斷地攝取自然物質並使之轉變為機體的組成部分,構成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在發揮生命機能的過程中,又不斷地消耗自己,產生廢物,通過汗、尿、便等形式排出體外。故曰:「鼻受天之氣,口受地之味。其氣所化,宗氣、營、衛,分而為三。由是化津、化液、化精、化血,精復化氣,以奉養生身」(《景景室醫稿雜存》)。總之,人體通過五臟六腑呼吸清氣,受納水谷,將其變為人體生命活動需要的氣血津液等各種生命物質,由經脈而運送至全身。
新陳代謝後的廢物和水液則通過汗、尿、便而排出體外。這一過程就是形氣轉化的氣化作用過程,既有有形物質向氣的轉化,如飲食經脾胃的腐熟運化而為水谷精微,化為營衛之氣;又有氣向有形物質的轉化,如營氣在心肺的作用下化而為血液。形氣相互轉化的氣化過程,包括了物質和能量的相互轉化過程。
精神活動是在全部生命機能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更為高級的機能活動。中醫學認為人的感覺、思維等精神情志活動,也是由物質機體所產生的一種氣的活動。「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靈樞.衛氣》),「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感覺也是一種精神現象,形體感官和充盛的精氣是產生視、聽、嗅、味等感覺的物質基礎。故曰:「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嗅,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由精氣而構成人的形體,由形體而產生人的生命機能——神,神是人身形體的機能和功用。
由此可見,五臟精氣是精神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中醫學按氣——形——神的邏輯結構,論述了物質與運動、機體與功能和肉體與精神的關係,即形體物質與生命機能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形神關係。
中醫學認為,氣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氣具有永恆運動的屬性,故物質世界處於永恆運動變化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由氣到形,由形到氣,即形氣轉化的循環往複的無窮過程。人的生命活動也是如此。父母之精相合構成人的形體,精為生命物質——氣的一種,「精乃氣之子」(《脾胃論.省言箴》),氣化為精。「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實即氣為身之本。身即形體,氣化為形,形以氣充,氣為形體之本,形為生命之根。「吾之所賴唯形耳,無形則無吾矣」(《景岳全書.治形論》)。天地是大生化之宇,人體為小生化之器。人的生命賴形體而存在,若形體散解,則生命活動也隨之終止。故曰:.「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生化息矣」(《素問.六微旨大論》)。氣始終處於形氣轉化的氣化作用之中,人體則是一個不斷發生氣化作用的機體,這種氣化作用表現為人的生命機能。生命機能來源於人的形體,形體又賴天地自然的物質而生存,所以生命活動是物質自然界的產物,是天地之間的一種自然現象。中醫學將自然界物質運動的變化規律、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和生理機能統稱為神。就人的機體與生命功能而言,神則是對人體一切生命活動和生理機能(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稱謂。形與神俱,生命物質存在於機體之內,人的機體則顯露出生命功能。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在全部生命機能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更為高級的機能活動,也是生命物質的產物,也是氣的氣化作用的表現。如是神根於形,形根於氣,即機能源於形體,形體源於生命物質——氣。中醫學從形神關係方面進一步論證了氣是人體生命的本原的基本觀點。
人是自然界的產物,稟天地之氣而生,依四時法而成。天地陰陽五行之氣內化於人體,構成了人體生理之氣。生理之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運動變化規律也是人體生命的活動規律。人與天地相應,人體與自然界不僅共同受陰陽五行之氣運動規律的制約,而且許多具體的運動規律也是相通應的。天地之氣有陰陽之分,人體之氣亦有陰陽之分,故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體之氣和自然之氣的運動變化服從統一的規律,「人之常數」亦即「天之常數」(《素問.血氣形志》),「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綜上所述,氣是真實存在而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負載著生命現象。人生所賴,惟氣而已。「惟氣以形成,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醫門法律.明胸中大氣之法》)。所以說,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誠然,中醫學在論述人體的生命活動時,氣這個概念常常同時具有生命物質和生理功能兩種含義,但並不是認為除物質性的氣之外,還存在一種非物質的純功能之氣。因為氣是極為微細的物質,其形態之小,目力難以視及,至多能覺察其混沌的雲霧狀態(如水氣等)。只有通過它的運動,才能表現出氣的存在。故曰:「善言氣者,必彰於物」(《素問.氣交變大論》)。人體任何生理功能都必須以一定方式存在的物質作基礎,都不能脫離一定的物質結構。人體生命物質的氣是通過人體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而表現出來的。換句話說,人體臟腑組織的生理功能就是生命物質的氣的功能表現。由於中醫學把人體當作一個運動著的行為過程來把握,主要是從功能方面來揭示臟腑經絡的本質,通過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來感知生命物質的存在。因此,中醫學中的氣不僅有生命物質的含義,而且常常有功能的含義。但這並不意味著中醫學的氣可以既表物質又表功能。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氣為動靜之主」(《醫學六要》)。結構是基礎,功能是表現。因此,在中醫學中,氣是物質與運動、結構與功能的辯證統一。其基本含義,在宇宙,則為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在人體,則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中醫學從哲學高度回答天地萬物的本原時,則精、精氣與氣同義。從醫學科學角度探討生命物質的運動變化時,則精、精氣與氣雖有聯繫,同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但其含義不盡相同。氣與精、精氣相比較而言,氣是無形可征的(指氣以散的運動形式存在時),肉跟所不能見的極微小的物質顆粒。言氣必影於物,只有通過生命運動現象,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才能把握氣的存在及其運動變化。而精、精氣則是有形的,多呈液態,是肉眼可及的極微細的精微物質。也可以認為,精、精氣是氣以聚而成形,以運動形式存在的一種形態。氣屬陽,主動,貴運行有序而不亂;精、精氣屬陰,主靜,貴寧謐秘藏而不妄泄。
二、氣的生成
人體之氣,就生命形成而論,「生之來謂之精」,有了精才能形成不斷發生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則精在氣先,氣由精化。其中,先天之精可化為先天之氣;後天之精所化之氣與肺吸人的自然界的清氣相合而為後天之氣。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相合而為人體一身之氣。
人體的氣,源於先天之精氣和後天攝取的水谷精氣與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生理活動作用而生成。
(一)氣的來源
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其來源有二。
1.先天之精氣:這種精氣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質,稟受於父母,故稱之為先天之精。「生之來謂之精」(《靈樞.本神》)。人始生,先成精,沒有精氣就沒有生命。這種先天之精,是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榍,父母之精氣相合,形成了胎。所謂「方其始生,賴母以為之基,坤道成物也;賴父以為之梔,陽氣以為捍衛也」(《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先天之精是構成生命和形體的物質基礎,精化為氣,先天之精化為後天之氣,形成有生命的機體,所以先天之氣是人體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後天之精氣:後天之精包括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因為這類精氣是出生之後,從後天獲得的,故稱後天之精。氣由精化,後天之精化而為後天之氣。呼吸之清氣:通過人體本能的呼吸運動所吸人的自然界的新鮮空氣,又稱清氣、天氣、呼吸之氣。「喉主天氣」(《素問.太陰陽明論》),「天氣通於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體賴呼吸運動,使體內的氣體在肺內不斷交換,實行吐故納新,參與人體氣的生成。故曰:「天食人以五氣,五氣人鼻,由喉而藏於心肺,以達五臟」(《類經.氣味類》)。
水谷之精氣,又稱谷氣、水谷精微,是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胃為水谷之海,人攝取飲食物之後,經過胃的腐熟,脾的運化,將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化生為能被人體利用的水谷精微,輸佈於全身,滋養臟腑,化生氣血,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故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脾胃論.脾胃虛傳變論》),「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如初生嬰兒,一日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枯竭而死,可見人類一有此身,必資谷氣人胃,灑陳於六腑,和調於五臟,以生氣血,而人資之以為生。
人自有生以後,無非天地之為用。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非呼吸,無以行臟腑之氣。所以說:「人一離腹時,便有此呼吸,……平人絕谷,七日而死者,以水谷俱盡,臟腑無所充養受氣也。然必待七日而死,未若呼吸絕而即死之速也」(《醫旨緒餘.原呼吸》)。
(二)生成過程
人體的氣,從其本源看,是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三者相結合而成的。氣的生成有賴於全身各臟腑組織的綜合作用,其中與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的關係尤為密切。
1.肺為氣之主:肺為體內外之氣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實現體內外之氣的交換。通過不斷的呼濁吸清,保證了自然界的清氣源源不斷地進人體內,參與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肺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主要生成宗氣。人體通過肺的呼吸運動,把自然界的清氣吸人於肺,與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在肺內結合而積於胸中的上氣海(膻中),形成人體的宗氣。「夫合先後(指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作者注)而言,即大氣之積於胸中,司呼吸,通內外,周流一身,頃刻無間之宗氣者是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
宗氣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而行氣血,通達內外,周流一身,以維持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從而又促進了全身之氣的生成。肺司呼吸,「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類經圖翼.經絡》)。宗氣賴肺呼吸清氣而生,待其生成之後,則積於胸中,走息道而行呼吸。肺通過呼吸,排出濁氣,攝取清氣,生成宗氣,以參與一身之氣的生成。呼吸微徐,氣度以行,「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靈樞.五十營》)。
呼吸精氣,則能壽蔽天地。肺借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氣,為一身之氣提供物質基礎,賴化生宗氣進而化生一身之氣。肺之呼吸是氣的生成的根本保證,故曰「諸氣皆生於肺」,「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類經.臟象類》)。肺為呼吸橐箭,虛如蜂窠,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受臟腑上朝之清氣,稟清肅之體,性主乎降。「人身之氣,稟命於肺。肺氣清肅,則周身之氣莫不服從而順行」(《醫門法律.肺癰肺痿門》)。升降出入,無器不有:人體是一個不斷發生著升降出人的氣化作用的機體。「升降者,里氣與里氣相迴旋之道也;出入者,里氣與外氣相交接之道也」(《讀醫隨筆.升降出入論》)。而肺則集升降出入於一身,呼則升且出,吸則降且人。「肺之一呼吸,以行臟腑之氣」(《醫易一理》),從而維持全身氣機的動態平衡。故曰:「氣……周流一身,循環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總統於肺氣」(《金匱鉤玄.附錄》)。總之,肺臟通過呼吸運動,吐故納新,吸清呼濁,化生宗氣,進而生成一身之氣,並總統一身之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從而保證了氣之生生不息。故有「肺主一身之氣」(《醫門法律.明胸中大氣之法》),「肺為氣之主」(《醫述》引《仁齋直指方》)之說。
2.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生化精氣。脾升胃降,納運相得,將飲食化生為水谷精氣,靠脾之轉輸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氣上輸於肺,再由肺通過經脈而布散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脾胃為後天之本,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尤為重要。「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也」(《明醫雜著》)。脾升胃降,納運相得,才能將飲食化生為水谷精氣。因為人在出生之後,依賴食物的營養以維持生命活動。而機體從飲食物中攝取營養物質又依賴於脾胃的受納和運化功能。飲食人胃,經過胃之受納和腐熟,進行初步消化,通過幽門下移於小腸,靠脾的磨谷消食作用,將水谷化生為水谷精微——水谷之精氣,並靠脾之轉輸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微上輸於肺,再由肺注人心脈,通過經脈布散到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所以李中梓說:「嬰兒既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經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胃氣一敗,百藥難施。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脾為五臟之軸,胃為六腑之首,脾胃合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脾胃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不僅化生水谷精氣,提供物質基礎,參與宗氣的生成,而且又能滋養先天之精氣。
3.腎為生氣之源:腎有貯藏精氣的作用,腎的精氣為生命之根,生身之本。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為生命的基礎。後天之精,又稱五臟六腑之精,來源於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並灌溉五臟六腑。實際上,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在腎臟中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故曰:「先天之氣在腎,是父母之所賦;後天之氣在脾,是水谷所化。先天之氣為氣之體,體主靜,故子在胞中,賴母息以養生氣,則神藏而機靜。後天之氣為氣之用,用主動,故育形之後,資水谷以奉生身,則神發而運動。天人合德,二氣互用,故後天之氣得先天之氣,則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氣得後天之氣,始化化而不窮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可見,腎精的盛衰,除先天條件外,和後天之精的充盛與否也有密切關係。腎臟對精氣,一方面不斷地貯藏,另一方面又不斷地供給,循環往複,生生不已。所以說:「腎者,主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是精藏於腎而又非生於腎也。五臟六腑之精,腎藏而司其輸泄,輸泄以時,則五臟六腑之精相續不絕」(《醫述》引《怡堂散記》)。腎所藏的先天之精氣充盛,不僅給全身之氣的生成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還能促進後天之精的生成,使五臟六腑有所稟受而氣不絕。所以說:「父母構精時,一點真陽,先身而生,藏於兩腎之中,而一身之元氣由之以生,故謂生氣之原」(《醫門法律.先哲格言》)。
總之,氣的生成,一者靠腎中精氣、水谷精氣和自然界清氣供應充足;二者靠肺、脾胃、腎三臟功能的正常。其中以脾肺更為重要。故臨證所謂補氣,主要是補脾肺兩臟之氣。
三、氣的功能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故曰:「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問.五常政大論》)。「氣者,人之根本也」(《難經.八難》)。「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醫權初編》)。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指氣具有激發和推動作用。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液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自身具有運動的能力,「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素問.六微旨大論》)。氣的這種勝復作用,即克制與反克製作用。氣是陰陽的矛盾統一體,陰陽是氣本身內在的矛盾要素。氣的剋制與反克製作用,亦即陰陽的矛盾運動,是「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本身的相互作用,是推動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氣血,人身之二儀也,氣為主而血為配。故曰:氣化即物生,氣變即物易,氣盛即物壯,氣弱即物弱,氣正即物和,氣亂即物病,氣絕即物死。是氣之當養也明矣」(《醫方考,氣門》)。「人之生死由乎氣」(《醫門法律,先哲格言》)。
人體的臟腑經絡,賴氣的推動以維持其正常的機能。如血液在經脈中運行於周身,其動力來源於氣。「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證論.吐血》),血為氣之配,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凝則凝,氣滯則滯。津液的輸布和排泄賴氣的推動,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滯。氣這種動力作用,是由臟腑之氣所體現的,如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依賴於腎氣的推動;水谷精微的化生賴脾胃之氣的推動等等。三焦為元氣通行之道路,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三焦囊括了整個人體最主要的新陳代謝功能,其自我完成的能動過程是通過氣化作用實現的。「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馮氏錦囊秘錄》)。構成經絡系統和維持經絡功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謂之經絡之氣。經絡之氣為人體真氣的一部分。
經絡之氣旺盛,則人身二氣周流,無往不貫,出於臟腑,流布經絡,循脈上下,榮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當氣的推動作用減弱時,可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或出現早衰,亦可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減退,出現血液和津液的生成不足,運行遲緩,輸布、排泄障礙等病理變化。
「神者,正氣也」(《靈樞.小針解》)。「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靈樞.天年》)。人的精神是物質之氣的產物,氣為體,神為用。人的精神意識活動也賴氣的推動。故曰「氣乃神之祖」,「氣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論.省言箴》)。
(二)溫煦作用
氣的溫煦作用是指氣有溫暖作用,故曰「氣主煦之」(《難經.二十二難》)。氣是機體熱量的來源,是體內產生熱量的物質基礎。其溫煦作用是通過激發和推動各臟腑器官生理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來實現的。氣分陰陽,氣具有溫煦作用者,謂之陽氣。具體言之,氣的溫煦作用是通過陽氣的作用而表現出來的。「人體通體之溫者,陽氣也」(《質疑錄》)。
就營衛之氣而言,衛氣屬陽,「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陽氣稱之為少火,所謂「少火生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氣對人體的生長壯老已至關重要,「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素問.生氣通天論》)。「氣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質疑錄》)。
溫煦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人體的體溫,需要氣的溫煦作用來維持;各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需要在氣的溫煦作用下進行;血得溫則行,.氣可化水,血和津液等液態物質,都需要在氣的溫煦作用下,才能正常循行。
氣虛為陽虛之漸,陽虛為氣虛之極。如果氣虛而溫煦作用減弱,則可現畏寒肢冷、臟腑功能衰退、血液和津液的運行遲緩等寒性病理變化。
(三)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是指氣護衛肌膚、抗禦邪氣的作用。人體機能總稱正氣。中醫學用氣的觀點解釋病因和病理現象,用「正氣」代表人體的抗病能力,用「邪氣」標示一切致病因素,用正氣不能抵禦邪氣的侵襲來說明疾病的產生。故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盛則人體臟腑經絡的機能旺盛,人體臟腑經絡機能旺盛則抗病能力旺盛,即正氣強盛。「氣得其和則為正氣,氣失其和則為邪氣」(《醫門法律.先哲格言》)。「和」,即和諧之意。氣具有物質性和運動性的顯著特徵,氣分陰陽,陰陽相輔相成,相互激蕩,彼此合和,萬物便「沖氣」合和而化生。氣的生成和升降出入運動處於陰陽和諧的動態平衡狀態,就是氣之「和」或「和諧」。氣和則生機盎然,機能旺盛,抗病能力亦盛,故曰「氣得其和則為正氣」。否則,氣失其和則人體機能低下,抗病能力減弱,易招邪氣侵襲而為病。故曰:「氣失其和則為邪氣」。氣的防禦作用是通過正氣而體現出來的。
氣的防禦作用主要體現為:
1.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皮膚是人體的藩籬,具有屏障作用。肺合皮毛,肺宣發衛氣於皮毛,「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襲也」(《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衛氣行於脈外,達於肌膚,而發揮防禦外邪侵襲的作用。
2.正邪交爭,驅邪外出。邪氣侵入機體之後,機體的正氣奮起與之抗爭,正盛邪祛,邪氣迅即被驅除體外,如是疾病便不能發生。「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麗惡寒」(《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主一身之表,功能固護於外,外邪侵襲人體,從表而人,必先犯之。脈浮,惡寒,或已發熱或未發熱,為衛氣與邪氣相爭的反映。如正氣戰勝邪氣,則脈浮、惡寒自罷,而病癒。
3.自我修復,恢復健康。在疾病之後,邪氣已微,正氣未復,此時正氣足以使機體陰陽恢復平衡,則使機體病癒而康復。總之,氣的盛衰決定正氣的強弱,正氣的強弱則決定疾病的發生髮展與轉歸。故曰:「正氣旺者,雖有強邪,亦不能感,感亦必輕,故多無病,病亦易愈;正氣弱者,雖即微邪,亦得易襲,襲則必重,故最多病,病亦難痊」(《馮氏錦囊秘錄》)。
如衛氣不足而表虛易於感冒,用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體弱不耐風寒而惡風,汗出,用桂枝湯調和營衛,均屬重在固表而增強皮毛的屏障作用。
(四)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指氣對血、津液、精液等液態物質的穩固、統攝,以防止無故流失的作用。「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素問.調經論》)。機體陰陽平衡標誌著健康,平衡失調意味著生病。但是,中醫學的陰陽學說認為,在人體陰陽的對立互根的矛盾關係中,陽為主而陰為從,強調以陽為本,陽氣既固,陰必從之。「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人體中的陽氣是生命的主導,若失常而不固,陰氣就會耗傷衰竭,引起疾病甚至死亡。所以,氣的固攝作用,泛言之,實為人體陽氣對陰氣的固密調節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具體表現為:
1.氣能攝血,約束血液,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於逸出脈外。
2.氣能攝津,約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腸液等,調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其異常丟失。
3.固攝精液,使之不因妄動而頻繁遺泄。
4.固攝臟腑經絡之氣,使之不過於耗失,以維持臟腑經絡的正常功能活動。氣的固攝作用實際上是通過臟腑經絡的作用而實現的。
固與散、泄、脫相對。氣的固攝作用減退,必將導致機體陰陽、氣血、精神、津液的耗散、遺泄、脫失。其病輕者為散,為泄,重者為脫。凡汗出亡陽,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遺,久嗽亡津,歸於氣脫;凡下血不止,崩中暴下,諸大亡血,歸於血脫。
而黃宮綉則認為「陽旺者陰必竭,故脫多在於陰。陰盛者陽必衰,故脫多在於陽」(《本草求真》)。張景岳則將脫泄責之於肺、腎,「在上者在表者皆宜固氣,氣主在肺也;在下者在里者皆宜固精,精主在腎也」(《景岳全書.新方八陣略引》)。散者收之,澀可去脫。久嗽為喘,而氣泄於上,則固其肺;久遺成淋,精滑不止,則固其腎;小便不禁,則固其膀胱;大便不禁,則固其腸;汗泄不止,則固其皮毛;血泄不止,則固其營衛;大虛大脫,又當補而固之。
(五)營養作用
氣的營養作用,指氣為機體臟腑功能活動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面:
其一,人以水谷為本,水谷精微為化生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是維持全身臟腑經絡機能的基本物質。因此說,水谷精氣為全身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其二,氣通過衛氣以溫養肌肉、筋骨、皮膚、腠理。所謂「衛氣者,本於命門,達於三焦,以溫肌肉、筋骨、皮膚」《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通過營氣化生血液,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故曰:「營者水谷之精,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人於脈也……灌溉一身」(《婦人良方.調經門》),「人於經隧,達臟腑,晝夜營周不休」(《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其三,氣通過經絡之氣,起到輸送營養,濡養臟腑經絡的作用。故曰:「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靈樞.脈度》)。
(六)氣化作用
氣化,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有不同的含義。
在中國古代哲學上,氣化是氣的運動變化,即陰陽之氣的變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質形態的一切形式的變化。
在中醫學上,氣化的含義有二:
1.氣化指自然界六氣的變化。「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素問.氣交變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素問.至真要大論》)。
2.氣化泛指人體內氣的運行變化。氣化是在氣的作用下,臟腑的功能活動,精氣血津液等不同物質之間的相互化生,以及物質與功能之間的轉化,包括了體內物質的新陳代謝,以及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等過程。氣化的過程包括形化、氣化及形氣轉化。在這一過程中,既有有形物質向氣的轉化,如食物經脾胃腐熟運化之後化為營氣,又有氣向有形物質的轉化,如營氣在心肺的作用下而化為血液。人體是一個不斷發生氣化作用的機體。陽化氣,陰成形。陽主動,陰主靜。陰陽動靜的相互作用是氣化作用的根源。要言之,人體的生命活動全恃氣化,氣化是生命活動的本質所在。
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營養、氣化等功能,雖然不盡相同,但密不可分,在生命活動中相互促進,協調配合,共同維繫著人的生命過程。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這種生命物質——氣,經常處於不斷自我更新和自我複製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精化為氣」等,就是對氣化過程的概括。氣化為形,形化為氣的形氣轉化的氣化運動,包括了氣、精、血、津液等物質的生成、轉化、利用和排泄過程。人體必須不斷地從周圍環境攝取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否則,生命就無法維持。人以水谷為本,得谷則昌,絕谷則亡。臟腑經絡,周身組織,無不在不同的角度、範圍與深度上參與了這類氣化運動,並從中獲取所需要的營養和動力,而排出無用或有害的代謝產物。
人體的氣化運動是永恆的,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沒有氣化就沒有生命,故曰:「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素問.六微旨大論》)。由此可見,氣化運動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徵。
如果氣的氣化作用失常,則能影響整個物質代謝過程。如:影響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氣、血、津液的生成、輸布,影響汗液、尿液和糞便的排泄等,從而形成各種複雜的病變。
四、氣的運動
(一)氣機的概念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機者有樞機、樞要、關鍵之意。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氣的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髮展變化的根源,故稱氣的運動為氣機。氣化活動是以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為具體體現的。氣機升降出入運動就是氣的交感作用。人體是一個不斷地發生著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
人體的氣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它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時刻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停止,就失去了維持生命活動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動也就終止了。
(二)氣機的形式
1.氣機運動的基本規律:位有高下,則高者下降,下者上升;氣有盈虛,則盈者溢出,虛者納入,故有高下盈虛的陰陽對立,就必然產生氣的升降出入的運動,這是事物的辯證法。「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素問.六微旨大論》)。古人以升、降、出、入四字來說明物質氣的運動規律和具體表現形式。「分言之,為出入,為升降;合言之,總不外乎一氣而已矣』』(《吳醫匯講》)。
其中,升,指氣行向上;降,指氣行向下;出,是氣由內而外;人,是氣由外而內。氣的升降出入之間是互為因果、聯繫協調的。故曰:「無升降則無以為出入,無出入則無以為升降。升降出入,互為其樞者也」(《讀醫隨筆.升降出入論》)。「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素問.六微旨大論》):人類生活在宇宙之中,人體的氣化運動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所以在生命過程中,「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素問.六微旨大論》)。沒有升降出入就沒有生命活動,故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可見,升降出入是萬物變化的根本,是氣化運動的規律,是生命活動的體現。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協調平衡,就會出現各種病理變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則生命活動也就終止了。
升降出入為一切器物的共同屬性。器與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繫辭上》)。「道」是無形象的,含有規律和準則的意義;「器」是有形象的,指具體事物。中醫學認為,每一個器物內部都是一個發生形氣轉化的氣化作用的世界。由於氣的運動,使器物內部出現升降的變化,同時與外界環境又發生內外出入的一定關係。故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素問.六微旨大論》)。天為陽,地為陰,天地陰陽上下之間相引相召,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從而引起世界的各種各樣的運動變化。升與降、出與人,以及升降與出入,相互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體內部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化過程。升者升其陽,降者降其陰,出者吐其故,人者納其新。升降側重里氣與里氣相迴旋,側重體內的氣化過程;出入則側重里氣與外氣相交接,側重人體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升降出入,內而臟腑,外而皮毛,上而頭面,下而百骸,縱橫往來,並行不悖。「不止言升降,而必言出入,升降直而出入橫,氣不能有升降而無出入,出入廢則升降亦必息矣。止論卉降,不論出入,是已得一而遣一」(《讀醫隨筆.升降出人論》)。
升降出入是機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諸如呼吸運動、水谷的消化吸收、津液代謝、氣血運行等,無不賴於氣的升降出人運動才能實現。升降出入存在於一切生命過程的始終。「死生之機,升降而已」(《素問.六微旨大論》),是對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
2.臟腑氣機運動的一般規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只有通過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才能具體體現出來。換言之,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是氣升降出入運動的具體體現。
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無非是升其清陽,降其濁陰,攝其所需,排其所棄。人體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均賴氣機升降出入而相互聯繫,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並與它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升降運動是臟腑的特性,是物質運動的規律。而每一種物質運動的形式,又為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本質所規定。因此,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及其物質和能量代謝的升降趨勢亦不盡相同。
臟腑氣機升降的一般規律:人體的生命活動,內而消化循環,外而視聽言行,無一不是臟腑升降運動的表現。「出入」則是升降運動的外在表現,與升降運動密切聯繫。一般說來,五臟貯藏精氣,宜升;六腑傳導化物,宜降。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連上下,為升降的樞紐。左右為陰陽之道路,肝主升發,從左而升,肺主肅降,從右而降,肝左肺右,猶如兩翼,為氣機升降的道路。六腑,「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靈樞.本臟》),雖然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宜降,但在飲食物的消化和排泄過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津液的作用。如膽之疏泄膽汁、胃之腐熟水谷、小腸之泌別清濁、大腸之主津液等等。可見,六腑的氣機運動是降中寓升。不僅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處於升降的統一體中,而且每一臟腑本身也是升與降的統一,即升降中復有升降。總之,臟腑的氣機升降運動,在生理狀態下,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可體現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點。
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各臟腑組織不僅各自進行升降運動以完成各自的新陳代謝,而且各臟腑之間的升降運動又是相互為用、相互制約和相互化生的。
綜上所述,人體臟腑組織及各臟腑組織之間的氣機升降,共處於升降出入的對立統一體中,共同完成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的不斷自我更新。即不斷地從外界攝取食物,並將這種物質通過氣化作用,升清降濁,攝其精微而充養自身。同時又將代謝產物排出體外,以維持機體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動態平衡。臟腑氣機升降運動的這種動態平衡,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關鍵。
五、氣的分類
《內經》以降,歷代醫家多宗「氣本一元」之說。如喻昌認為「氣有外氣,天地之氣也;有內氣,人身之元氣也。氣失其和則為邪氣,氣得其和則為正氣,亦為真氣。但真氣所在,其義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於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於水谷,以養營衛也;下者,氣化於精,藏於命門;……人之所賴,惟此氣耳」(《醫門法律.先哲格言》)。「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氣,有宗氣,有臟腑之氣,有經絡之氣,各為區分」(《醫門法律.明胸中大氣之法》)。喻氏將人身所有的氣統屬於真氣。何夢瑤亦認為「氣一耳,以其行於脈外,則曰衛氣;行於脈中,則曰營氣;聚於胸中,則曰宗氣。名雖有三,氣本無二」(《醫碥.氣》)。
基於「氣本一元」之說,就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而言,元氣在生命之初,源於父母之精,是生命物質系統中最高層次、最根本的氣,對人體的代謝和機能起推動和調節作用;而宗氣、營氣、衛氣均來自後天的水谷精氣與清氣,根據其主要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不同而稱謂各異,它們是較低層次的氣,能供給人體以營養和動力。
人體的氣,從整體而言,是由腎中精氣、脾胃化生而來的水谷精氣和肺吸人的清氣,在肺、脾胃、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下而生成的,並充沛於全身而無處不到。由於其主要組成部宗氣、元氣本為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範疇,指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在中國古代哲學氣範疇演變過程中,從秦漢時始,將氣釋為元氣。其中,有以東漢.王充為代表的元氣論。「元氣者,天地之精微也」(《論衡.四緯》),「萬物之生,皆稟元氣」(《論衡.言毒》)。宋代至明清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多言氣,少及元氣。明.王廷相認為元氣是天地未分的原始混沌總體,「元氣化而為萬物,萬物各受元氣而生」(《雅述》),強調元氣無形而實有物。元氣論者認為元氣是天地萬物的本原,也是智慧生靈的本原。元氣按其不同的特性,具體表現為精氣、天地之氣、陰陽之氣、五行之氣、五常之氣等等,它們相應地產生各種不同的物類。
在中醫學上,《內經》只言真氣,不言元氣。元氣、原氣,首見於《難經》:「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原」(《難經.八難》)。「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難經.六十六難》)「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不死」(《難經.十四難》)。「原,本作源」,「原,本也」(《釋文》)。「元,本也」(《正字通》)。「元,猶原也。」「元者為萬物之本原,而人之元在焉」(《易,彖》)。謂「乾元」、「坤元」分別為萬物所「資始」、「資生」。「要之,元、原同義,本始之意」(《春秋繁露》)。原氣又稱元氣。
(一)元氣
1.基本含義:「真氣又名元氣」(《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故中醫文獻上常常元氣、原氣、真氣通稱。但是,人體之氣的真氣是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的統稱,包括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元氣屬真氣的下位概念,不應與真氣混稱。據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氣、原氣為生命本始之氣。在胚胎中已經形成,秘藏於腎中,與命門有密切聯繫,為先天之氣。所以,元氣是人體最根本,最原始,源於先天而根於腎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包括元陰、元陽之氣。故曰:「元氣是生來便有,此氣漸長漸消,為一生盛衰之本」(《醫學讀書記.通一子雜論》)。因元氣來源於先天,故又稱先天之氣。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元氣根於腎,其組成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化生。「命門者……原氣之所系也」(《難經.三十六難》)。「命門為元氣之根」(《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腎中精氣,雖以先天之精為基礎,又賴後天水谷精氣的培育。所以李東垣說:「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即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
總之,元氣根源於腎,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並賴後天之精以充養而成。所謂「先天真一之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出,而為人身之至寶」(《醫原》)。但元氣之盛衰,並非完全取決於先天稟賦,與脾胃運化水谷精氣的功能密切相關。所以說:「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後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此脾胃之氣所關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
(2)分布:元氣發於腎間(命門),通過三焦,沿經絡系統和腠理間隙循行全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肌膚腠理,無處不到,以作用於機體各部分。「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人身血肉之軀皆陰也,父母構精時,一點真陽,先身而生,藏於兩腎之中,而一身之元氣由之以生,故謂生氣之原」(《醫門法律.陰病論》)。可見,腎為元氣之根。元氣從腎發出,經三焦循經脈而行。
所以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諸氣,經歷五臟六腑。……所止輒為原」(《難經.三十六難》)。三焦為元氣循行的重要臟器。「三焦資始於腎間……下焦稟元氣……上達至於中焦,主受五臟六腑精悍之氣也,化而為營衛,營衛之氣得真元之氣相合,主通達乎上焦,始經歷五臟六腑也……故以三焦所留止之處輒以為原」(《圖注難經》)。說明元氣是並營衛之氣循環往複於十二經脈之中,且循任督二脈環流不休。沖脈、帶脈、維脈、撟脈等八條奇經雖不參加元氣的循行,但對全身之氣的分布有調節作用。元氣除並營衛之氣行於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外,運行於本經經別之中。
總之,元氣始於腎間,經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陰肺經進入十二正經中,佈於周身,蓄於奇經,溢三百穴,然後再經腠理和大小絡脈匯聚於四肢末端的井穴,入本經至經別,直接深入臟腑,繼而淺出頭頸部經穴、胸腹募穴和背部俞穴,自奇經總集於任督二脈,下歸腎臟。
元氣在循行過程中,經過了人體的各臟腑、經絡及體表組織。元氣循此路徑,周而復始地循環,以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3.主要功能:元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本始物質,有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元氣是構成人體的本原。「氣者,人之根本也」(《難經.三十六難》)。元氣為其生身之精氣,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盾。「所以發生吾身者,即真陽之氣也」,「所以成立吾身者,即真陰之氣也」(《類經附翼』求正錄》)。故人之所生,全賴此氣。元氣的存亡,即生命的存亡,「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未亡」(《醫學源流論.元氣存亡論》)。
元氣能推動人體的生長發育。機體生、長、壯、老、已的自然規律,與元氣的盛衰密切相關。人從幼年開始,腎氣與腎精逐漸充盛,則有齒更髮長等生理現象。到了青壯年,腎氣、腎精進一步充盈,乃至達到極點,機體也因之發育到壯盛期,則真牙生,體壯實,筋骨強健。待到老年,腎氣、腎精衰退,形體也逐漸衰老,全身筋骨運動不靈活,齒搖發脫,呈現出老態龍鍾之象。由此可見,腎氣、腎精決定著機體的生長發育,為人體生長發育之根本。如果元氣虧少,影響到人體的生長發育,會出現生長發育障礙,如發育遲緩、筋骨痿軟等;成年則現未老先衰,齒搖發落。
元氣能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命門為元氣之根,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故「心得命門而神明有主,始可以應物;肝得命門而能決斷;胃得命門而能受納;脾得命門而能轉輸;肺得命門而能治節;大腸得命門而能傳導;小腸得命門而能布化;腎得命門而體強;三焦得命門而決斷;膀胱得命門而收藏」(《石室秘錄》)。反之,「腎無此則無以作強,伎巧不出矣;膀胱無此,則三焦氣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無此,則不能腐熟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膽無此,則將軍無決斷,而謀慮不出矣;大小腸無此,則變化不行,而二便閉矣;心無此,則神明昏,而萬事不能應矣」(《醫貫》)。所以,元氣者性命系之。元氣充足,則精神昌盛。若元氣微虛,則神微去;若元氣衰竭,則神去機息。元氣虛損之治重在治腎,「務使陰陽和平,水升火降,歸於中庸之道而已」(《醫權初編》)。
(二)宗氣
1.基本含義:宗氣又名大氣,「膻中者,大氣之所在也。大氣亦謂之宗氣」(《靖盒說醫》)。由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其形成於肺,聚於胸中者,謂之宗氣;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作「上氣海」,又名膻中。因此宗氣為後天之氣運動輸布的本始,故名曰宗氣。實際上宗氣是合營衛二氣而成的。所以說「宗氣者,營衛之所合也,出於肺,積於氣海,行於氣脈之中,動而以息往來者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宗氣是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氣所生成的。飲食物經過脾胃的受納、腐熟,化生為水谷精氣,水谷精氣賴脾之升清而轉輸於肺,與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相互結合而化生為宗氣。肺和脾胃在宗氣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故曰:「膻中宗氣主上焦息道,恆與肺胃關通」(《醫門法律.明辨息之法》)。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盛衰。
(2)分布:宗氣積聚於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其向上出於肺,循喉嚨而走息道,經肺的作用而布散於胸中上氣海。所謂「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靈樞,五味》)。其向下賴肺之肅降而蓄于丹田(下氣海),並注入足陽明之氣街(相當於腹股溝部位)而下行於足:所以說:「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靈樞.刺節真邪》)。
3.主要功能:宗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個面。
(1)走息道而司呼吸:宗氣上走息道,推動肺的呼吸,即「助肺司呼吸。」所以凡言語、聲音、呼吸的強弱,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故臨床上對語聲低微,呼吸微弱,脈軟無力之候,稱肺氣虛弱或宗氣不足。
(2)貫心脈而行氣血:宗氣貫注入心脈之中,幫助心臟推動血液循行,即「助心行血」,所以氣血的運行與宗氣盛衰有關。由於宗氣具有推動心臟的搏動、調節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相當於心尖搏動部位),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手),脈宗氣也。……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所以臨床上常常以「虛里」的搏動和脈象狀況,來測知宗氣的旺盛與衰少。宗氣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就會引起血行瘀滯,所謂「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靈樞,刺節真邪》)。
(3)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機能與之相關:「宗氣者,動氣也。凡呼吸、言語、聲音,以及肢體運動,筋力強弱者,宗氣之功用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綜上所述,宗氣對呼吸運動和血液循行具有推動作用,故云:「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靈樞.邪客》)。此外,「宗氣者,營衛之所合」,所以宗氣、營氣、衛氣,「三氣互為體用,有兩得而無兩離者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宗氣者,為言氣之宗主也。……及其行也,肺得之而為呼,腎得之而為吸,營得之而營於中,衛得之而衛於外」(《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
(三)營氣
1.基本含義:營氣,是血脈中的具有營養作用的氣。因其富於營養,故稱為營氣。所以說:「營氣者,出於脾胃,以濡筋骨、肌肉、皮膚,充滿推移於血脈之中而不動者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由於營氣行於脈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常「營血」並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於陰,故又稱為「營陰」。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營氣是由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人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所化生的。宗氣是營衛之所合,其中運行於脈中者,即為「營氣」。所以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人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素問.痹論》)。
(2)分布:營氣通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而循行於全身,貫五臟而絡六腑。十二經循行:營氣出於中焦(脾胃),循行到手太陰肺經,由手太陰肺經傳注到手陽明大腸經,再傳至足陽明胃經,以後依次傳注到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最後由足厥陰肝經復注入手太陰肺經,構成了營氣在十二經脈中循行流注於全身的通路。此為營氣的十二經循行。
任督循行:營氣在十二經循行周流時,還有另一分支,從肝別出,上至額部,循巔頂,下行項的中間,沿脊骨下人尾骶部,這是督脈循行的路徑;其脈又絡陰器,上過毛際入臍中,向上人腹里,此為任脈循行。再進入缺盆部,然後下注入肺中,復出於手太陰肺經,構成了營氣的任督循行路徑。營氣的十二經脈循行和任督循行,形成了營氣的十四經流注次序。如此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出陰人陽,又出陽入陰,相互逆順運行,如環無端。誠如《內經》指出的:「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於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趾)間與太陰合……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人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人臍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靈樞.營氣》)。
關於營氣的循行速度根據《靈樞.五十營》記載有兩種計算方法,簡介如次,僅供參考:其—,「呼吸定息」計演算法:人體經脈的總長度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謂之一息)營氣運行六寸。一晝夜呼吸次數為一萬三千五百息,故以呼吸次數計,營氣循行一周為二百息,那麼一晝夜營氣循行的周次為五十周。
其二,「漏下百刻」計演算法:漏下百刻,指漏水下百刻而言的。銅壺滴漏,是古代計時器,以一晝夜分為一百刻,每晝夜銅壺滴水下注一百刻。營氣循行十四經一周的時間,則漏下二刻,故每晝夜營氣循行於人體五十周。
3.主要功能:營氣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化生血液和營養全身兩個方面。
(1)化生血液:營氣經肺注入脈中,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之一。「營氣者,泌其津液,(據李德新(全國高等中醫院校函授教材.中醫基礎理論》)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邪客》)。「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靈樞.營衛生會》)。
(2)營養全身:營氣循脈流注全身,為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提供營養物質。營運全身上下內外,流行於中而滋養五臟六腑,布散於外而澆灌皮毛筋骨。
總之,營氣主要由脾胃中水谷精氣所化生,行於脈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營運周身,發揮其營養作用。故「榮者水谷之精,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人於脈也。源源而來,化生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佈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注入於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滋養,則陽生陰長,變化而為血」(《婦人良方.調經門》)。
(四)衛氣
1.基本含義:衛,有「護衛」、「保衛」之義。衛氣是行於脈外之氣。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於陽,故又稱「衛陽」。「蓋陽氣為衛,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開合,此皆衛外而為固也」(《衛生寶鑒》)。衛氣,其性傈疾滑利,活動力強,流動迅速。所以說:「衛者,水谷之悍氣也」((素問.痹論》)。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衛氣同營氣一樣,也是由水谷精微和肺吸人的自然的清氣所化生。所以說:「人受氣於谷,穀人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靈樞.營衛生會》)。
(2)分布:「衛氣之行,一日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端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趾次趾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次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人五趾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人大指之間,人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陽盡於陰,陰受氣矣。其始人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靈樞.衛氣行》)。從上述記載,可見衛氣的運行,晝則行於陽分,始於足太陽經之睛明穴而出於目,以周於六腑而及於腎經,是為一周。夜則行於陰分,始於足少陰腎經以周五臟,其行以相剋為序,故腎、心、肺、肝、脾相傳為一周,而復注於腎,陰盡陽出,又複合於目。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次,晝夜凡行五十周。
實際上,衛氣晝行陽25.2周,夜行於陰25.2周。因為衛氣日行14舍。舍即宿之謂,一舍即一宿。宿為星宿。古人認為地球之上均勻地環繞著分布著二十八個星宿,並以地球為中心觀察二十八宿的運行,認為每晝夜轉過二十八宿周天,而同時每晝夜衛氣行身五十周,所以每轉過一個星宿(即一舍),則衛氣行身的周數為50/28,計為1.7857周有餘,以四舍五人法概定分.8為周。日行十四舍為周天之本,衛氣當行身14X1.8:25.2周(據《靈樞.衛氣行》)。
總之,衛氣晝循六腑行於陽二十五周,夜沿五臟行於陰二十五周,凡五十周。附行於脈外,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3.主要功能:表現在防禦、溫煦和調節三個面。
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衛氣的這一作用是氣的防禦功能的具體體現。衛氣既可以抵禦外邪的入侵,又可驅邪外出。故曰:「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
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衛氣的這一作用是氣的溫煦作用的具體體現。衛氣可以保持體溫,維持臟腑進行生理活動所適宜的溫度條件。衛氣對肌肉、皮膚等的溫煦,使肌肉充實,皮膚潤滑。所以周學海說:「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虛則病寒,實則病熱」(《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調節控制肌腠的開合、汗液的排泄:衛氣的這一作用是氣的固攝作用的具體體現。衛氣根據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通過有規律地調節肌腠的開合來調節人體的水液代謝和體溫,以維持人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
此外,衛氣循行與人的睡眠也有密切關係。當衛氣行於體內時,人便入睡;當衛氣自睛明出於體表時,人便醒寤。
當衛氣不足時,人體肌表失於固護,防禦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襲,且病亦難愈。若臟腑功能低下。肌表不固,腠理開疏,則可出現汗出(自汗),若衛氣循行異常,則可表現寤寐異常。衛氣行於陽分時間長則少寐,行於陰分時間長則多寐。
營氣與衛氣的關係:營氣和衛氣,都以水谷精氣為其主要的物質來源,但在性質、分布和功能上,又有一定的區別。營氣,其性精專,行於脈中,具有化生血液,營養周身之功。而衛氣其性剽疾滑利,行於脈外,具有溫養臟腑,護衛體表之能。營主內守而屬於陰,衛主外衛而屬於陽,二者之間的運行必須協調,不失其常,,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營衛是互相為用的,營行脈中並非脈外無營,衛行脈外並非脈內無衛,營中有衛,衛中有營。分則二,合之則一》故:「營衛同行經脈中,陰自在內為陽之守,陽自在外為陰之護,所謂並行不悖也」(《醫門法律,明營衛之法》)。
除上述外,還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等:所謂「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實際上都是由真氣所派生的,真氣分布於某一臟腑或某一經絡,即成為某臟腑或某經絡之氣,它屬於人體氣的一部分,是構成各臟腑、經絡的最基本物質,又是推動和維持各臟腑經絡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故El:「諸氣隨所在而得名,實一元氣(這裡元氣指先天元氣和後天元氣)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在中醫學中,氣的名稱還有很多。如正氣與邪氣;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正常氣候,稱之為「六氣」;異常狀態下的六氣,又稱之為「六淫之氣」;中藥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和作用,稱作「四氣」等。由此可見,「氣」在中醫學裡是一字多義,或作「性質」,或作「功能」,或作「氣候」等等。這些氣和我們所論述的構成人體最基本物質的「氣」是有區別的。
參看
精 | 血 |
關於「中醫基礎/氣」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