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穴
A+醫學百科 >> 人體穴位 >> 睛明穴 | 人體穴位圖 |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精明。別名淚孔。屬足太陽膀胱經。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之會。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布有滑車上、下神經,動眼神經,眼神經和內眥動、靜脈,及眼動、靜脈之本干。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內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視,及急、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視神經炎等。直刺,將眼球輕輕推向外側固定,沿目眶邊緣緩緩刺入0.3-0.5寸。
目錄 |
睛明穴視頻介紹
睛明穴概況
睛明穴Jīngmíng(BL1)
〖取穴方法〗人體睛明穴位於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解剖〗在眶內緣瞼內側韌帶中,深部為眼內直肌;有內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干;布有滑車上、下神經,深層為眼神經,上方為鼻睫神經。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主治疾病〗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迎風流淚、偏頭痛
、結膜炎、瞼緣炎、眼睛疲勞、眼部疾病、三叉神經痛等。此穴同樣是治療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對於經常用眼的人士來講,更應該熟練準確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簡單的按摩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的緩解眼部疲勞,對於學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預防近視的穴道之一,此外,還有攢竹穴、四白穴、太陽穴、承泣穴、魚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來做,效果會更佳。
〖刺灸法〗囑患者閉目,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左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l寸。不捻轉,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和提插)。出針後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附註〗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交會穴。(《素問.氣府論.注》)
〖別名〗目內眥,淚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
〖穴義〗膀胱經之血由此交於眼睛。
解釋
(1)睛明
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內眥
目內眥,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為目內框也,無它意。
(3)淚孔、淚空、淚腔
淚,淚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輸的膀胱經氣血為濕潤眼睛液體的重要來源。本穴屬於膀胱經,氣血特性與上行頭面的它經氣血相比皆要寒冷,為促成氣態物向液態物轉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濕潤並轉動自如,故名淚孔、淚空、淚腔。
(4)目眥外
目眥,指穴所在的部位為目框內角。外,指本穴氣血作用於眼睛之外。目眥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氣使眼睛外部的陽氣冷降為液。理同淚孔名解。
(5)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脈督脈之會
其一,本穴氣血為膀胱經經氣的冷降之液,性溫熱,且與太陽穴小腸經氣血處於同一層次,故為手足太陽之會。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陽明承泣穴,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還不斷地氣化上走督脈,故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其四,本穴的氣血物質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氣,氣血特性同於陰陽蹺脈之性,故為陰陽蹺脈足太陽之會。
〖氣血特徵〗穴內氣血為溫熱的天部水氣與地部經水(血)。
〖運行規律〗氣血的運行分為三支,一是氣態物向上行於督脈及膀胱本經,二是地部經水下走足陽明經。
〖功能作用〗降溫除濁。
〖治法〗寒則瀉之或先瀉後補,熱則補之。
人體穴位專題
|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 穴位功能說明圖 | 十四經脈穴位圖 | 人體穴位圖黑白大圖 |
參看
關於「睛明穴」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