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運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從而完成吸氣與呼氣,這就是呼吸運動

呼吸運動是改善呼吸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的一種運動。常用的有一般呼吸運動、局部呼吸運動和專門呼吸運動三種。一般呼吸運動有單純的練習、配合肢體軀幹運動的呼吸等。局部呼吸是重點作用於某一側或某一部分肺葉的呼吸練習。

由於呼吸肌的舒縮而造成胸腔有規律的擴大與縮小相交替的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呼吸運動的基本意義是使肺內氣體與外界氣體交流,有效地提供機體代謝所面的氧,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參加呼吸作用的主要有膈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平和吸氣時,膈肌與肋間外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後、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肺隨之擴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鬆弛時,肋骨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呼吸運動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兩種方式,前者以肋間肌活動為主,表現為胸壁的起伏;後者以膈肌活動為主,表現為腹壁的起伏。一般成年女子以胸式呼吸為主,嬰兒及男子則多以腹式呼吸為主。成人安靜時,每分鐘呼吸頻率為16~20次,每次吸入和呼出氣體約各為500毫升。根據呼吸運動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讓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以幫助呼吸運動減弱或暫時停止呼吸的患者維持肺的通氣功能,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常用於搶救呼吸矛停的病人,如溺水煤氣中毒、角電等心臟仍在跳動,而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但做人工呼吸以利於進行人工心臟按摩,以人工維持病人的肺通氣,達到通過肺換氣來改善全身缺氧,促進呼吸中樞功能的恢復,從而產生自發呼吸。  

呼吸運動的過程

吸氣: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肌頂部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舒張,肺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進入肺泡

呼氣: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下降,膈肌頂部回升→胸腔體積縮小→肺泡借彈性→縮回,導致肺內氣壓增大→肺內氣體排出肺泡

關於「呼吸運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