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自汗,病名。

①指發熱汗出,亦稱自汗出。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

②清醒時不因勞動而常自出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證治》:「夫自汗,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致之。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臨床表現陽虛自汗,必惡寒火熱自汗,必躁熱;傷濕自汗,睏倦身重,天陰轉甚,聲如瓮出;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塞流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證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心虛自汗怔忡恍惚肝熱自汗口苦多眠腎虛自汗潮熱咳嗽;脾虛自汗,倦怠少食(《證治匯補》卷三)。又肺虛傷寒溫病柔痙霍亂等多種病證亦有自汗。詳見陽虛自汗、氣虛自汗血虛自汗虛勞自汗、心虛自汗、肺虛自汗、脾虛自汗、肝熱自汗、痰症自汗、傷濕自汗等條。

目錄

什麼是自汗

①指發熱汗出,亦稱自汗出。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

②清醒時不因勞動而常自出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證治》:「夫自汗,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致之。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臨床表現陽虛自汗,必惡寒;火熱自汗,必燥熱傷濕自汗,睏倦身重,天陰轉甚,聲如瓮出;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塞流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證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心虛自汗,怔忡恍惚;肝熱自汗,口苦多眠;腎虛自汗,潮熱咳嗽;脾虛自汗,倦怠少食(《證治匯補》卷三)。又肺虛傷寒溫病、柔痙、霍亂等多種病證亦有自汗。詳見陽虛自汗、氣虛自汗、血虛自汗、虛勞自汗、心虛自汗、肺虛自汗、脾虛自汗、肝熱自汗、痰症自汗、傷濕自汗等條。

白天不因疲勞,或無明顯誘因而時時汗出,動輒益甚的症状。又稱自汗出。多因營衛不和、熱熾陽明、暑傷氣陰、氣虛陽虛等引起,可見於外感六淫內傷雜病,前者多為實證,後者多為虛證。對營衛不和者,用桂枝湯以調和營衛,熱熾陽明而高熱煩渴,汗出脈洪大,治宜清熱瀉火,方用白虎湯。暑傷氣陰,口渴舌紅,脈大無力,治宜清暑益氣生津,方用清暑益氣湯。氣虛自汗,氣短懶言,汗多面白,治宜益氣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風散。陽虛自汗,汗多肢冷,納呆便溏,治宜溫補脾腎,方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加減。  

一、虛證自汗

(1)、氣虛自汗

臨床表現為汗出,或惡風,動則加重,或勞累後加重,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白,脈弱。是由衛氣虛弱,不能固表,腠理開泄,營陰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見於表虛之人或表虛之人受風寒。  

(2)、陽虛自汗

臨床表現為自汗,汗出清冷,畏寒,或形寒惡風,乏力,易於感冒,多見於久病或吐瀉後的患者。陽虛自汗既有乏力等氣虛的表現,又有怕冷等陽虛的症状。張仲景《傷寒論》提出了陽虛漏汗的證治,「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曲伸者,桂枝附子湯主之」。陽虛漏汗亦屬於陽虛自汗。  

(3)、亡陽自汗

大汗出、氣息微弱為氣衰自汗,為氣虛甚所致,進一步發展可見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逆、脈微欲絕,多見於陽氣暴脫、生命垂危的患者,由久病重病陽氣過耗不能斂陰、衛外不固所致。治療應採用回陽救逆固表法。  

(4)、氣陰大傷之脫汗

臨床見汗出如油,氣喘不休,體溫驟降,四肢厥冷,但欲寐,兩目無神,脈微細欲絕等症状。多見於外感溫熱病的後期,患者氣陰大傷,氣不攝津,衛陽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  

(5)、血虛自汗

婦女產後,或大出血的患者,若見汗出,動則加重,惡風,氣短,懶言,倦怠乏力,脈弱等臨床表現,是因產傷血或大出血,氣隨血脫,衛陽不固,腠理不實而致自汗。  

(6)、氣陰兩虛自汗

患者多久咳不愈,肺氣耗散,肺陰虧損,脈虛數,每於咳甚則氣喘自汗。  

(7)、氣虛濕郁自汗

無外邪入侵,素體氣虛,濕邪不化,阻於中焦而見汗出,患者多腹脹胸悶,食後腹脹加重。由氣虛所致的濕郁所致,當用益氣化濕法治療。  

二、實證自汗

(1)、營衛不和自汗

臨床症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周身酸楚等。為風邪襲表,營衛不和,腠理開泄而汗出。  

(2)、風熱自汗

臨床見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額有小汗,咽紅而干,乾咳無痰等症状。多屬溫邪襲表,衛氣鬱阻,腠理開合失常,故無汗或少汗不暢。  

(3)、風濕自汗

臨床見汗出身重,惡風發熱,身腫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膩,脈浮緩等症状為風濕自汗。風為陽邪使腠理開泄而汗出,濕為陰邪滯著而阻礙氣血運行,風濕相合侵襲人體,可致周身關節腫脹酸痛。若臨床見自汗,惡風,聲音重濁,身重體倦,口淡無味,腰酸腿軟無力,無惡寒發熱,大便溏薄,苔白膩,脈沉緩或沉濡等症状是傷濕自汗,是濕邪阻遏,阻於三焦,脾胃受濕所致。  

(4)、濕溫自汗

臨床表現為陣陣熱汗外出,出汗以頭面為多,身熱不揚,身體困重,口膩作渴,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等。多由濕蒸熱郁不解導致。濕熱蘊郁,無處宣洩,故陣陣熱汗外出,初期濕熱在上焦,故出汗以頭面為多。  

(5)、暑熱暑濕自汗

暑季見遍體汗出,身熱,心煩口渴,頭暈脹痛等症状,是因暑為陽邪其性開泄,最易致汗出而傷津耗氣;暑多夾濕,濕濁中阻,暑熱郁伏於內,熱蒸濕動。熱郁於內,暑熱上蒸而遍體汗出。  

(6)、內熱自汗

臨床見汗出而蒸蒸發熱,面赤烘熱;或高熱,汗出,口渴,脈洪大等症状,為胃腸有熱,里熱蒸騰,迫津外泄。《傷寒論》的陽明經證和陽明腑證均可見自汗出;陽明經證大汗出,陽明腑證手足戢然汗出。如《傷寒論》的182條「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若見汗出,面赤,心煩,口乾,便秘,是由於內熱熏蒸、陽盛陰虛、營陰不守、衛外不固,引起的陽盛陰虛自汗。若陣陣汗出,多見於頭面、胸前或上身,汗出後自覺煩熱,多因肝經鬱熱夾濕引起。若自汗出,心煩,失眠,為心經有火,內火熏蒸而致。  

(7)、瘀熱自汗

臨床見汗出,局部發熱,或午後或夜間發熱,肌膚甲錯,舌有瘀點瘀斑等症状,是因瘀血內阻、郁而化熱導致。  

(8)、瘀阻自汗

臨床症見自汗,頭暈,胸悶,噁心,嘔吐痰涎等症状,為痰阻自汗,是因痰濁內阻、陽氣不通而致  

治療的方法

1.黑大豆15克,浮麥30克,烏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參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麥麥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瘦豬肉食連服數天,適用於病後自汗。

嬰兒自汗中醫食療法

1.黃芪生魚湯:本湯健脾益氣,收斂固液,用於氣虛、表虛及陰虛。

黃芪10~15克、茯苓10~15克、紅蘿卜60~100克、生魚200克(微煎),煲湯。

2.糯根烏豆湯:本湯固表養血,用於虛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淨)、黑豆30克、煲水代茶。

關於「自汗」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