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怔忡,病名。

①指心悸。又名心忪、忪悸。《醫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築築惕惕然而不安,俗名心跳。」《素問玄機原病式》:「心胸躁動,謂之怔忡。」詳虛損怔忡陰火怔忡氣鬱怔忡痰火怔忡等條。

②指心跳並有恐懼不安感。《赤水玄珠》卷六:「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不安也。」怔忡止於心不自安,悸則心既動而又恐恐然畏懼,如人將捕之。」參見心悸條。

目錄

概述

怔忡是以陣發性,或持續發作為特點,病人自覺心中劇烈跳動的一種急性病證。甚於驚悸,發則心動悸躍不能自主。關於本證的針灸治療,最早亦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靈樞》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針灸甲乙經》中列缺等19個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證;宋《針灸資生經》倡用百會灸療,明《針灸大成》強調內關、公孫等八脈交會穴用於本症的治療。

現代醫學中各種類型的重症心律失常,與本證類似。  

病因病機

導致怔忡的病因較多。病人素體虛弱,脾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液,停聚為飲,飲邪上犯,心陽被抑而發病;外邪乘虛而入,博於血脈,造成心脈痹阻,營血運行不暢,或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引起怔忡;陰虛火旺,上擾心神;久病大病,不能溫養心脈,均可引發本證。  

辯證分型

依據病因病機,可辨為虛實兩型。

(一)實證

發則心動驚悸不止,胸而陳作。如飲邪上犯,兼頭暈目眩胸脘痞悶脈象弦滑;舌苔白滑;如瘀血阻絡,則兼心痛如刺,脈澀,舌紫或有瘀斑

(二)虛證

心悸時作,坐臥不安。如心血不足,則兼面色萎黃頭暈乏力,稍勞即發,脈象細弱,舌質淡紅;如陰虛火旺,則兼失眠多夢骨蒸潮熱,煩躁盜汗脈細數舌紅無苔;如心陽虛衰,兼見面白少氣,形寒肢冷,脈沉弱,舌淡,苔白厚。  

治療

(一)實證

1.治則活血行水,通絡定悸。

2.處方:間使膻中少府;瘀血加膈俞厥陰俞,飲邪上犯加中脘陰陵泉

3.方義:間使,手厥陰之經穴;膻中,心包募穴,二者配合有疏理心氣、寧心定悸之作用;少府是心經之滎,刺之可宣通心脈,加強心臟之功能。如為瘀血痹阻,宜加取膈俞或厥陰俞,以活血化瘀;如為飲邪上犯,兼用中脘或陰陵泉,以利氣行水。

4.治法:間使穴以氣至法激髮針感至胸為佳,與少府穴均用瀉法。余穴可先行瀉法,後行補法,以補為主。

5.古方輯錄

《針灸甲乙經.卷九》:「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飢之狀,心憺憺而驚,大陵及間使主之」。

《針灸資生經.第四》:「間使療驚悸」。

《百症賦》:「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二) 虛證

1.治則: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2.處方:內關、通里心俞血虛加足三里,陰虛太溪陽虛關元

3.方義:內關通於陰維,善寧心神止怔忡;通里,手少陰心經絡穴,調心氣定悸動;心俞,更有協調心脈氣血、鎮靜心臟之效。如屬心血不足,加足三里資生氣血;如為陰虛火旺,配腎之原太溪,益腎水而降虛火;如為心陽虛衰,加關元培補元陽。

4.治法:內關、心俞均應氣至前胸,針法見前,通里亦應以氣至手法,促使針感沿尺側向上傳導。此三穴,先以中等強度的瀉法,繼用補法,並以補法為主。余穴均用補法,關元針後加艾卷雀啄灸。

5. 古方輯錄

《玉龍歌》:「連日虛煩面赤妝,心中驚悸亦難當,若須通里穴尋得,一用金針體便康」。

《玉龍賦》:「心悸虛煩刺三里」。

《神灸經綸.卷三》:「怔忡健忘不眠:內關、液門膏肓、解溪、神門」。  

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心悸案

予舊患心氣。偶睹《陰陽書》有云:「人身有四穴最急應,四百病皆能治之。」百會蓋其一也,因灸此穴而心氣愈。後閱《灸經》,此穴果主心煩驚悸,健忘無心力。

(《針灸資生經》)

關於「怔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