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附子湯

【處方】附子(生.去皮臍.半兩) 人蔘(半兩) 茴香(炒.一分) 茯苓(一分) 山藥(一分) 甘草(炙.三分) 乾薑(炮.三分)

【功能與主治】治房室忽中風惡風多汗,汗出粘衣,口乾上瀆、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名曰內風

【用法與用量】每服四大錢,水二鍾,生薑三片,鹽少許,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附子湯  

來源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二。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 桂心各15克 細辛(去苗) 防風(去叉) 人蔘 乾薑(炮)各18克

【用法】上藥銼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1枚,煎取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或為末,用酒調下6克。

【主治】五臟中風寒,手足不仁,口面歪斜,昏暈失音,眼目瞤動,牙車緊急,不得轉動。

附子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附子15克(炮) 茯苓9克 人蔘6克 白朮12克 芍藥9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三服。

【功用】溫經助陽,祛寒除濕。  

主治

陰陽虛,寒濕內侵,背惡寒,身體骨節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脈沉者。

【方論】方中重用炮附子溫經壯陽;人蔘補益元氣;茯苓、白朮健脾化濕;芍藥和營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溫經助陽,祛寒除濕之功。

附子湯

【組成】附子1枚(重7錢,炮,去皮臍)。

【來源】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引《孫用和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主治】霍亂大瀉不止。

【用法】上為末。每服4錢,水2盞,加鹽半錢,煎取1盞,溫服,立止。

附子湯

【組成】附子(炮)1兩,獨活1兩,防風(去苗)1兩,川芎1兩,丹參1兩,萆薢1兩,菖蒲1兩,天麻1兩,官桂1兩,當歸1兩,黃耆半兩,細辛(去苗)半兩,山茱萸半兩,白朮半兩,甘菊花半兩,牛膝(酒浸)半兩,甘草(炙)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

【來源】《宣明論》卷一。

【主治】腎臟風寒濕痹,腰脊疼痛,不得俯仰,兩腳冷,受熱不遂,頭昏,耳聾,音渾。  

用法

上為末。每服3錢,水1大盞,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不拘時候。

附子湯

【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1兩(炮裂,銼),赤芍藥1兩。

【來源】方出《聖惠》卷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四○。

【主治】傷寒大熱,汗出熱不去,腹內拘急,四肢厥冷,並下利。

【用法】上為散。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附子湯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乾薑(炮)1兩半,甘草(炙)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石膏(碎)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朮1兩,芎藭1兩,柴胡(去苗)1兩,當歸(酒浸,切,焙)1兩,人蔘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20枚,細辛(去苗葉)1兩。

【來源】《聖濟總錄》卷七。

【主治】風曳,手足不隨,身體不能俯仰。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每服5錢匕,水、酒共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人羸弱者,只用水煎服。

關於「附子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