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氣血失調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病機 >> 基本病機 >> 氣血失調 |
中醫基礎理論 |
|
氣血是人體臟腑、經絡等一切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而氣血的生成與運行又有賴於臟腑生理機能的正常。因此,在病理上,臟腑發病必然會影響到全身的氣血,而氣血的病變也必然影響到臟腑。氣血的病理變化總是通過臟腑生理機能的異常而反映出來。由於氣與血之間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在病理情況下,氣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氣,其中尤以氣病及血為多見。
氣血失調的病機,同邪正盛衰,陰陽失調一樣,不僅是臟腑、經絡等各種病變機理的基礎,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種疾病病機的基礎。
(一)氣失調
氣的病變,包括氣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過,氣的運行失常,以及氣的生理功能減退等,具體表現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氣閉、氣脫等幾個方面。
1.氣虛:氣虛是指元氣不足,全身或某些臟腑機能衰退的病理變化。氣虛主要表現為元氣不足,臟腑功能活動減退,以及機體抗病能力下降等方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多是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肺脾腎功能失調,也可因勞傷過度、久病耗傷、年老體弱所致。氣虛多見於慢性疾患、老年患者、營養缺乏、疾病恢復期以及體質衰弱等病變。其臨床表現以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脈細軟無力等症為重要特點。
各臟腑氣虛的特點,多與其生理功能有關,如肺氣虛的特點是「主氣」的功能衰退;心氣虛的特點是「主血脈」和「藏神」的功能衰退;脾胃氣虛的特點是「腐熟水谷」和「運化精微」的功能衰退以及中氣下陷等;腎氣虛的特點是「藏精」、「生髓」和「氣化」、「封藏」以及「納氣」等功能的衰退等。
因肺主一身之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肺氣虛直接影響元氣的生成,故臨床上所謂氣虛證,多是指脾氣虛和肺氣虛以及脾肺氣虛。
氣虛和陽虛,雖然都是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減弱,但氣虛則是指單純的機能減退,而陽虛則是在氣虛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陽氣虛少,所以氣虛屬於陽虛的範疇,氣虛可發展為陽虛,但氣虛則不一定陽虛。其區別在於:氣虛是虛而無寒象,而陽虛則是虛而有寒象。
由於氣與血、津液的關係極為密切,因而在氣虛的情況下,必然會影響及血和津液,從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種病變。如氣虛可導致血虛、血瘀和出血,也可引起津液的代謝障礙,如脾氣虛不能運化水濕而形成痰飲、水腫等。
2.升降失常:升降失常包括氣陷、氣脫、氣滯、氣逆和氣閉等。
(1)氣陷:氣陷為氣虛病機之一,是以氣的升舉無力,應升反降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理變化。氣陷多因氣虛進一步發展而來。脾宜升則健,脾氣虛,易導致氣陷,常稱「中氣下陷」。機體內臟位置的相對恆定,全賴於氣的正常升降出入運動。所以,在氣虛而升舉力量減弱的情況下,就會引起某些內髒的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還可伴見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以及短氣乏力、語聲低微、脈弱無力等症。
(2)氣脫:氣脫是指氣虛之極而有脫失消亡之危的一種病理變化。由於體內氣血津液嚴重損耗,以致臟腑生理功能極度衰退,真氣外泄而陷於脫絕危亡之境。氣脫有虛脫、暴脫之分:精氣逐漸消耗,引起臟腑功能極度衰竭者,為虛脫;精氣驟然消耗殆盡;引起陰竭陽亡者,為暴脫。如心氣虛脫則心神浮越,脈微細欲絕;肝氣虛脫則目視昏蒙,四肢微搐;脾氣虛脫則肌肉大脫,瀉利不止;肺氣虛脫則呼吸息高,鼾聲如雷;腎氣虛脫則諸液滑遺,呼氣困難。陰氣暴脫則膚皺眶陷,煩躁昏譫;陽氣暴脫則冷汗如珠,四肢厥逆等。
(3)氣滯:氣滯是指某些臟腑經絡或局部氣機郁滯的病理變化。氣滯主要是由於情志內郁,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滯,以及外傷侵襲、用力努傷、跌仆閃挫等因素,使氣機阻滯而不暢,從而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失調或障礙所致,以悶脹、疼痛為其臨床特點。由於人體氣機升降多與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以及腸主泌別傳導功能有關,故氣滯多與這些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行水亦行,氣滯則水停。所以氣滯可以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飲、水腫等病理變化。
(4)氣逆:氣逆是氣機逆亂、失常之統稱。氣逆,主要指氣機上逆,是氣機升降失常,臟腑之氣逆亂的一種病理變化。氣逆多由情志所傷,或因飲食寒溫不適,或因痰濁壅阻等所致。氣逆最常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肺以清肅下降為順,若肺氣逆,則肺失肅降,發為咳逆上氣;胃氣宜降則和,若胃氣逆,則胃失和降,發為噁心、嘔吐、噯氣、呃逆;肝主升發,若肝氣逆,則升發太過,發為頭痛脹,面紅目赤而易怒。由於肝為剛臟,主動主升,且又為藏血之臟,因此,在肝氣上逆時,甚則可導致血隨氣逆,或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竅而致昏厥。
一般地說,氣逆於上,以實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上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不納氣,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也能導致胃氣上逆等,屬因虛而氣逆。
(5)氣閉:氣閉是臟腑經絡氣機閉塞不通的一種病理變化。氣閉多是風寒濕熱痰濁等邪毒深陷於臟腑或鬱閉於經絡,以致某一竅隧失其通順之常所致。如心氣內閉則譫語癲狂,神昏痙厥;胸肺氣閉,則胸痹結胸,氣喘聲啞;膀胱氣閉則小便不通;大腸氣閉則大便秘結;經絡氣閉則關節疼痛等。其中以心閉神昏最為嚴重,一般所說的閉證,主要是指心氣內閉而言。
(二)血失調
血的生理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損太過,血液的運行失常,以及血液濡養功能減退等幾個方面。血失調包括血虛、血瘀、血熱和出血等。
1.血虛:血虛是指血液不足,濡養功能減退的一種病理變化。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失血過多,如吐血、衄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等使體內血液大量喪失,而新血又不能及時生成和補充;二是血液生化不足,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化源不足,導致生成血液的物質減少,或化生血液的功能減弱;三是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營血暗耗;四是瘀血阻滯,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等,最終導致全身血虛。
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之一,對人體具有營養作用。因此,血液虛虧不能營養臟腑組織,必然導致全身或局部失於營養,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等病理變化。其臨床表現以眩暈,面色不華,唇、舌、爪甲淡白無華為重要特徵。
由於心主血,肝藏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腎精能化血,所以血虛多與心、肝、脾、,腎等臟功能失調關係密切。血虛與陰虛同屬陰血不足,但血虛是虛而無熱象,而陰虛是虛而有熱象。兩者在病機上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2.血瘀:血瘀是指瘀血內阻,血行不暢的一種病理變化。氣滯而致血行受阻,或氣虛而血運遲緩,或痰濁阻於脈絡,或寒邪人血,血寒而凝,或邪熱人血,煎熬血液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則血液瘀結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產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後,又可阻於脈絡,而成為血瘀的一種原因。
血瘀的病機主要是血行不暢。瘀血阻滯在臟腑、經絡等某一局部時,則發為疼痛,痛有定處,得寒溫而不減,甚則可形成腫塊,稱之為症。同時,可伴見面目黧黑、肌膚甲錯、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紅縷等血行遲緩和血液瘀滯的現象。
血瘀反過來又可加劇氣機的郁滯,從而形成氣滯導致血瘀、血瘀導致氣滯的惡性循環。由於血瘀與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病理上相互影響,所以血除有寒熱之別外,常常出現血瘀兼氣虛、血瘀兼氣滯、血瘀兼血虛等病理改變。
3.血熱:血熱是指血分有熱,血行加速甚則瘀阻的一種病理變化。血熱多由外感熱邪侵襲機體,或外感寒邪人里化熱,傷及血分以及情志鬱結,郁久化火,火熱內生,傷及血分所致。
由於血得溫則行,故在血熱的情況下,血液運行加速,甚則灼傷脈絡,迫血妄行,邪熱又可煎熬陰血和津液:所以,血熱的病理變化,以既有熱象,又有耗血、動血及傷陰為其特徵。
4.出血:出血是指血液溢於脈外的一種病理變化。其形成多由火氣上逆,或熱邪迫血妄行,或氣虛不能攝血,或瘀血停滯,或因外傷損傷脈絡等,使血液不能正常循行而溢於脈外所致。出血之候,隨處可見,由於出血部位、原因以及出血量之多寡和血的顏色之不同,可表現出不同的病理現象。
出血過多,不僅可以導致血虛氣弱,發展成為氣血雙虛,從而使臟腑組織功能減退:若突然大量失血,還可致氣隨血脫,甚則發生陰陽離決而死亡。
此外,血的失常還包括血寒,血寒是血分有寒,血行遲緩的一種病理變化,多因寒邪侵襲或陽虛內寒所致,以肢體手足麻木冷痛,心腹怕冷,腹有塊痛,得溫則減,女子月經不凋為其病變特徵。
(三)氣血關係失調
氣和血的關係極為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為用,故病理上也相互影響而致氣血同病。氣對於血,具有推動、溫煦、化生、統攝的作用,故氣的虛衰和升降出入異常,必然影響及血。如,氣虛則血無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虛少;氣虛則推動、溫煦血液的功能減弱,血必因之而凝滯;氣虛則統攝功能減弱,則血必因之外溢而出血。氣滯則血必因之而瘀阻;氣機逆亂血必隨氣上逆或下陷,甚則上為吐衄,下為便血、崩漏。另一方面,血對於氣,則具有濡養和運載作用,在血液虛虧和血行失常時,也必然影響及氣。如,血虛則氣亦隨之而衰;血瘀.則氣亦隨之而郁滯;血脫,則氣無所依而脫逸。氣血關係失調,主要有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和氣血不榮經脈等幾方面。
1.氣滯血瘀:氣滯血瘀是指氣機郁滯,血行不暢而氣滯與血瘀並存的一種病理變化。氣滯和血瘀,常同時存在。由於氣的運行不暢,導致血運的障礙,而形成氣滯血瘀,也可因閃挫外傷等因素,而致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在一般情況下,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氣機調暢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氣滯血瘀多與肝的生理功能異常密切相關:其次,由於心主血脈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調時,則多先發生血瘀而後導致氣滯。氣滯血瘀,在臨床上多見脹滿疼痛,瘀斑及積聚症瘕等症。
2.氣虛血瘀:氣虛血瘀是指氣虛而運血無力,血行瘀滯,氣虛與血瘀並存的一種病理變化。氣能行血,氣虛則推動無力而致血瘀。輕者,氣虛無力,但尚能推動,只不過血行遲緩,運行無力;重者,在人體某些部位,因氣虛較甚,無力行血,血失濡養,則可見癱軟不用,甚至萎縮,肌膚乾燥、瘙癢、欠溫,甚則肌膚甲錯等氣血不榮經脈的具體表現。
3.氣不攝血:氣不攝血,是指因氣的不足,固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血不循經,溢出脈外,而導致咯血、吐血、衄血、發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種出血的病理變化。其中因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而導致血從下溢,則可見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4.氣隨血脫:氣隨血脫,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也隨著血液的流失而散脫,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或氣血並蛻的病理變化。常由外傷失血或婦女崩漏、產後大出血等因素所致。血為氣之載體,血脫,則氣失去依附,故氣亦隨之散脫而亡失。
5.氣血兩虛:氣血兩虛,即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變化,多因久病消耗、氣血兩傷所致,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因氣虛,血的生化無源而日漸衰少,從而形成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等氣血不足之證。
參考
陰陽失調 | 津液失常 |
關於「中醫基礎/氣血失調」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