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預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養生與防治 >> 預防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目錄

預防,就是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內經》稱之為「治未病」。指出:「聖人下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可見古人早已認識到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意義。

所謂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未病先防

(一)未病先防的概念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體未發生疾病之前,採取各種措施,做好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這是中醫學預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體現。「是故已病而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充治,所以明攝生之理」(《丹溪心法》)。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襲。

(二)未病先防的方法

1.調養身體,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1)調攝精神:精神情志活動是臟腑功能活動的體現。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覆的、持續的刺激,可以使人體氣機紊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而在疾病的過程中,情志變動又能使疾病惡化。因此,調養精神就成為養生的第一要務了。

中醫攝生十分重視精神調養,要求人們做到「恬淡虛無」。「恬」是安靜;「淡」是愉快;「虛」是虛懷若谷,虛己以待物;「無」足沒有妄想和貪求,即具有較為高尚的情操,無私寡慾,情舒暢,精神愉快,則人體的氣機調暢,氣血和平,正氣旺盛,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2)鍛煉身體:「生命在於運動」.人體通過運動,可使氣機調暢,氣血流通,關節疏利,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不僅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促進健康長壽,而且對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生活起居應有規律,要作到:

①飲食有節:中醫攝生學要求人們飲食要有節制,不可過飽或過飢,否則「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此外,飲食五味不可偏嗜,並應控制肥甘厚味的攝人,以免傷人。

②起居有常:起居有常是指起居要有一定的規律。中醫非常重視起居作息的規律性,並要求人們要適應四時時令的變化,安排適宜的作息時間,以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長壽的目的。此外,養生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的體力勞動,可以使氣血流通,促進身體健康。否則,過勞以耗傷氣血,過逸又可使氣血阻滯,而發生各種疾病。

③適應自然規律: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必然影響人體,使之發生相應的生理病理反應。只有掌握其規律,適應其變化,才能避免邪氣的侵害,減少疾病的發生,中醫學提出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等攝生原則,以適應自然規律,保障人的健康。「法於陰陽」的「法」,即效法之意。「陰陽」,指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和於術數」的「和」,為調和、協調之意。「術數,修身養性之法」(《類經,攝生類》)。即遵循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而採取適宜的攝生方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

(4)藥物預防及人工免疫:《素問.刺法論》中有:「小金丹……服十粒,無疫干也」的記載,可見我國很早就已開始用藥物預防疾病了。我國在16世紀就發明了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先驅,為後世預防接種免疫學的發展開闢了道路。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的發展,試用中藥預防多種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板藍根大青葉預防流感腮腺炎馬齒莧預防菌痢等,都是簡便易行,用之有效的方法。

2.防止病邪的侵襲:病邪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強體質,提高正氣的抗邪能力外,還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應講究衛生,防止環境、水源和食物污染,對六淫、疫癘等應避其毒氣。至於外傷和蟲、獸傷,則要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留心防範。

二、既病防變

(一)既病防變的概念

所謂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發生以後,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

(二)既病防變的方法

1.早期診斷:「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醫學源流論.防微論》)。疾病初期,病情輕淺,正氣未衰,所以比較易治。倘若不及時治療,病邪就會由表人里,病情加重,正氣受到嚴重耗損,以至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後,就要爭取時間及早診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局部到整體,防微杜漸,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則。所謂「見微知著,彌患於未萌,是為上工」(《醫學心悟》)。如頭目眩暈拇指和次指麻木,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動為中風預兆,必須重視防治,以免釀成大患。

2.防止傳變:傳變,亦稱傳化,是指臟腑組織病變的轉移變化。「善醫者,知病勢之盛而必傳也,預為之防,無使結聚,無使泛濫,無使併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說也」(《醫學源流論.表裡上下論》)。

中醫學關於疾病傳變的理論是研究疾病發展的機轉、趨向和轉歸的一種理論,不僅關係到臨床治療,而且對於早期治療、控制疾病的進展、推測疾病的預後,均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只有掌握疾病發生髮展規律及其傳變途徑,做到早期診斷,有效地治療,才能防止疾病的傳變。具體的傳變規律,如外感熱病的六經傳變、衛氣營血傳變、三焦傳變、內傷雜病五行生克制化規律傳變,以及經絡傳變、表裡傳變等。我們能夠認識和掌握疾病的傳變途徑及其規律,就及時而適當地作出防治措施,從而制止疾病的發展或惡化。

傷寒,是一類以感受風寒之邪為主的外感熱病。其邪始自皮毛肌腠而人,其「循經傳」的一般規律是由太陽而陽明,而少陽,而太陰,而少陰,而厥陰。此外尚有「越經傳」、「表裡傳」、「隨經人腑」等傳變形式。雖形式不一,但多始於太陽,因誤治而造成傳變者亦以太陽病階段為最多。因而,傷寒的早治必須把握住太陽病這一關鍵。「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是太陽病的臨床基本特徵,太陽表證每以發散外邪為主要治法。太陽病階段的正確而有效的治療,是截斷傷寒病勢發展的最好措施:

3.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防變,不僅要截斷病邪的傳變途徑,而且又「務必先安未受邪之地」。

由於人體「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素問.玉機真臟論》)。因而,主張根據其傳變規律,實施預見性治療,以控制其病理傳變。如《金匱要略》中所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此,臨床上治療肝病時常配合健脾和胃之法,就是要先補脾胃,使脾氣旺盛而不受邪,以防止肝病傳脾。五臟之傷,窮必及腎。如,在溫熱病發展過程中,由於熱邪傷陰,胃陰受損的病人,病情進一步發展,則易耗傷腎陰。據此清代醫家葉天士提出了「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則。在甘寒以養胃陰的方藥中,加入「咸寒」以養腎陰的藥物,從而防止腎陰耗傷。

32 養生 | 治則 32

參看

關於「中醫基礎/預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