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臟與腑的關係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臟象 >> 臟腑之間的關係 >> 臟與腑的關係 |
中醫基礎理論 |
|
臟與腑的關係,實際上就是臟腑陰陽表裡配合關係。由於臟屬陰,腑屬陽;臟為里,腑為表,一臟一腑,一表一里,一陰一陽,相互配合,組成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胱等臟腑表裡關係,體現了陰陽、表裡相輸相應的關係。
一臟一腑的表裡配合關係,其根據有四:一是經脈絡屬,即屬髒的經脈絡於所合之腑。屬腑的經脈絡於所合之臟。二是結構相連,如膽附肝葉之間,脾與胃以膜相連,腎與膀胱之目有「系」(輸尿管)相通。三是氣化相通,臟行氣於腑,臟腑之間通過經絡和營衛氣血的正常運行而保持生理活動的協調。六腑傳化水谷的功能,是受五臟之氣的配合才能完成。如胃的納谷需脾氣的運化,膀胱的排尿賴腎的氣化作用等。腑輸精於臟,五臟主藏精氣,有賴六腑的消化、吸收、輸送水谷精微,需六腑傳化物的功能活動相配合。四是病理相關,如肺熱壅盛,肺失肅降,可致大腸傳導失職而大便秘結等。反之,大腸熱結,腑氣不通,亦可影響肺氣宣降,導致胸悶、喘促等。五臟不平,六腑閉塞;反之,六腑閉塞,五臟亦病。臟與腑之間的互相聯繫和影響,稱之為臟腑相合。
臟腑表裡關係,不僅說明它們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繫,而且也決定了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臟病及腑,腑病及臟,臟腑同病。因而在治療上也相應地有臟病治腑,腑病治臟,臟腑同治等方法。所以,我們掌握這種理論,對指導臨床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心與小腸的關係
心為臟,故屬陰,小腸為腑,故屬陽。兩者在五行都屬火。心居胸中,小腸居腹,兩者相距甚遠,但由於手少陰心經屬心絡小腸,手太陽小腸經屬小腸絡心,心與小腸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構成臟腑表裡關係。
心主血脈,為血液循行的動力和樞紐;小腸為受盛之府,承受由胃腑下移的飲食物進一步消化,分清別濁。心火下移於小腸,則小腸受盛化物,分別清濁的功能得以正常地進行。小腸在分別清濁過程中,將清者吸收,通過脾氣升清而上輸心肺,化赤為血,使心血不斷地得到補充。病理上,心與小腸相互影響,心火可下移於小腸,「心主於血,與小腸合,若心家有熱,結於小腸,故小便血也」(《諸病源候論.血病諸侯》)。小腸實熱亦可上熏於心。
(二)肺與大腸的關係
肺為臟,屬陰,大腸屬腑,屬陽,兩者相距甚遠,但由於手太陰肺經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女腸經屬大腸絡肺,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構成臟腑表裡關係。因此二者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關係。
肺主氣,主行水,大腸主傳導,主津,故肺與大腸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傳導和呼吸方面。
1.傳導方面:大腸的傳導功能,有賴於肺氣的清肅下降。肺氣清肅下降,大腸之氣亦隨之而降,以發揮其傳導功能,使大便排出通暢。所以說:』、腸中物至此,精汁盡化,變為糟粕而出,其所能出之故,則大腸為之傳導,而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是以理大便必須調肺氣」(《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上卷》)。此外,大腸傳導功能正常與否,同肺主行水、大腸主津的作用也有關係。肺主行水、通調水道,與大腸主津、重新吸收剩餘水分的作用相互協作,參與了水液代謝的調節,使大腸既無水濕停留之患,又無津枯液竭之害,從而保證了大便的正常排泄。
2.呼吸方面:肺司呼吸,肺氣以清肅下降為順。大腸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用,其氣以通降為貴。肺與大腸之氣化相通,故肺氣降則大腸之氣亦降,大腸通暢則肺氣亦宣通。肺氣和利,呼吸調勻,則大腸腑氣暢通。反之,大腸之氣通降,肺氣才能維持其宣降之性。肺與大腸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主要表現在肺失宣降和大腸傳導功能失調方面。
(三)脾與胃的關係
脾與胃在五行屬土,位居中焦,以膜相連,經絡互相聯絡而構成臟腑表裡配合關係。脾胃為後天之本,在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和輸布的生理過程中起主要作用。脾與胃之間的關係,具體表現在納與運、升與降、燥與濕幾個方面。
1.納運相得:胃的受納和腐熟,是為脾之運化奠定基礎;脾主運化,消化水谷,轉輸精微,是為胃繼續納食提供能源。兩者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消化飲食、輸布精微,發揮供養全身之用。所以說:「脾者臟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氣相為表裡,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諸病源候論.脾胃諸病候》)。「胃司受納,脾主運化,一運一納,化生精氣」(《景岳全書.脾胃》)。
2.升降相因:脾胃居中,為氣機上下升降之樞紐。脾的運化功能,不僅包括消化水谷,而且還包括吸收和輸布水谷精微。脾的這種生理作用,主要是向上輸送到心肺,並藉助心肺的作用以供養全身。所以說:「脾氣主升」。胃主受納腐熟,以通降為順。胃將受納的飲食物初步消化後,向下傳送到小腸,並通過大腸使糟粕濁穢排出體外,從而保持腸胃虛實更替的生理狀態,所以說:「胃氣主降」。「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臨證指南醫案》)。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是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的正常生理狀態。升為升清,降為降濁,所以說:「中脘之氣旺,則水谷之清氣上升於肺而灌溉百脈;水谷之濁氣下達於大腸,從便溺而消」(《寓意草》)。總之,「脾胃之病,……固當詳辨,其於升降兩字,尤為緊要」(《I臨證指南醫案.卷二》)。
3.燥濕相濟:脾為陰臟,以陽氣用事,脾陽健則能運化,故性喜溫燥而惡陰濕。胃為陽腑,賴陰液滋潤,胃陰足則能受納腐熟,故性柔潤而惡燥。故曰:「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故也」(《臨證指南醫案.卷二》)。燥濕相濟,脾胃功能正常,飲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胃津充足,才能受納腐熟水谷,為脾之運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條件。脾不為濕困,才能健運不息,從而保證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不斷地進行。由此可見,胃潤與脾燥的特性是相互為用,.相互協調的。故曰:「土具沖和之德而為生物之本。沖和者,不燥不濕,不冷不熱,燥土宜潤,使歸於平也」(《醫學讀書記.通一子雜論辨》)。因此,脾胃在病變過程中,往往相互影響三個面主要表現在納運失調、升降反常和燥濕不濟。
(四)肝與膽的關係
肝位於右脅,膽附於肝葉之間。肝與膽在五行均屬木,經脈又互相絡屬,構成臟腑表裡肝與膽在生理上的關係,主要表現在消化功能和精神情志活動方面。
1.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分泌膽汁;膽附於肝,貯藏、排泄膽汁。共同合作使膽汁疏泄到腸道,以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膽才能貯藏排泄膽汁,膽之疏泄正常,膽汁排泄無阻,肝才能發揮正常的疏泄作用。
2.精神情志方面:肝主疏泄,調節精神情志;膽主決斷,與人之勇怯有關。肝膽兩者相互配合,相互為用,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才能正常進行。故曰:「膽附於肝,相為表裡,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類經.臟象類》)。肝與膽在病變過程中主要表現在膽汁疏泄不利和精神情誌異常兩個方面。
(五)腎與膀胱的關係
腎為水臟,膀胱為水腑,在五行同屑水。兩者密切相連,又有經絡互相絡屬,構成臟腑表裡相合的關係。
腎司開合,為主水之臟,主津液,開竅於二陰,膀胱貯存尿液,排泄小便;而為水腑。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促進膀胱氣化津液,司關門開合以控制尿液的排泄。腎氣充足,固攝有權,則尿液能夠正常地生成,並下注於膀胱貯存之而不漏泄,膀胱開合有度,則尿液能夠正常地貯存和排泄。腎與膀胱密切合作,共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
腎與膀胱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主要表現在水液代謝和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失調方面。如腎陽虛衰,氣化無權,影響膀胱氣化,則出現小便不利、癃閉、尿頻尿多、小便失禁等。(據李德新《實用中醫基礎學》)
臟腑之間的關係是極其複雜的,本節主要從生理功能方面來闡述臟腑相關理論,即使涉及五髒的生克制化規律,也僅包括相生或相剋關係,如肺腎、肝脾、肝腎等二臟之間的關係。按生克制化規律,任何一髒的陰陽氣血的動態平衡,必須受相關兩髒的調節,如木克土,必須在土能生金、金能克木的條件下,才能保持木疏土、土得木而達的正常生理狀態。
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也是三者之間的影響,如肝木太過,則可現木旺乘土,木火刑金;其不及則現金旺乘木,土壅木郁等病理變化。五臟之間的生克制化規律、五臟互藏規律等,尚需進一步整理、研究。
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 |
關於「中醫基礎/臟與腑的關係」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