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血液循行與五臟調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臟象 >>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 >> 血液循行與五臟調節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目錄

(一)血液循行的過程

中醫學認為,血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營養和滋潤作用:血在脈中循行,內至五臟,外達皮肉筋骨,對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營養和滋潤作用。『血脈營衛,周流不息,上應星宿,下應經數」(《靈樞.癰疽》)。「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靈樞.營衛生會》)。血液在循行過程中,不但為各組織器官提供豐富的養料,同時又將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分別運輸到有關器官而排出體外。因此血液的運行主要起著運輸機體內各種物質的作用。

心、血、脈是一個相對獨立而且密閉的系統。其中,脈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管道系統。血液循行於脈管之中,流布全身,環周不休。故曰:「絡與經,皆有血也」(《醫學真傳》)。

血液的正常循行,必須依靠於氣的推動、溫煦和固攝作用。故曰:「蓋氣,.血之沖也。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仁齋直指方》)。氣為陽,血為陰,氣血沖和陰平陽秘,機體內外環境相對穩定,血液方能正常地不斷循環流動,在人體內擔負著運輸、調節、防禦等機能。但陰與陽,則陽主陰從;氣與血,則氣主血輔。所以,陰陽平衡,氣血和諧,陽、氣為主,陰、血為輔,則是血液循行的必要條件。

血液運行的方向,分為離心和向心兩個方面。離心方面是指從心臟發出,經過經脈絡脈,反覆分支,脈管逐漸變小(孫絡),最後流布到全身各部組織內。向心方面是指血液在各部組織內經過利用後,帶著廢物由孫絡到絡脈,由絡脈逐漸匯合到經脈,最後返回心臟。「食氣人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素問.經脈別論》)。水谷精微,奉心化赤而為血,血流於經脈而歸於肺,肺朝百脈而血運於諸經。血液自經而臟,由臟而經,向心與離心而循環不息。所謂「心臟舒出紫血之濁氣,輸入赤血之清血。赤血即受肺吸人清氣生氣,由心運行脈管,滋養周身之精血也;紫血即受臟腑經脈濁氣毒氣改變之血,由回血管復運於肺內,待呼出濁氣,得吸人之清氣,則紫血復變為赤血,仍流布周身之內,以養生命。人身之血脈運行,周而復始也」(《醫易一理》)。

(二)血液循行與五臟調節

心主血脈,為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全身的血液依賴心氣的推動在脈中正常運行,輸送各處。「諸血者皆屬於心」(《素問.五臟生成》,「人心動則血行諸經」(《醫學入門.臟腑》)。心氣充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血液才能在脈內正常運行,周流不息,營養全身。肺主治節,朝百脈,助心行血,全身的血液都要通過經脈而聚會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送到全身。「人周身經絡,皆根於心,而上通於肺,以回於下,如樹之有根有干有枝。百體內外,一氣流通,運行血脈,以相出入」(《醫原》)。肝藏血是指肝有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生理功能。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對恆定的。但是隨著機體活動量的增減,血量亦隨之改變。「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脾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腎主藏精,精血同源,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於血液本身的充盈,腎臟血液循環的作用主要是對有效血液循環的調節。

總之,血液循行是五臟共同調節的結果。其中,心為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肺助心行血,亦為其動力;肝之疏泄藏血,脾之統攝,腎精化而為血,又為人身陰陽之本,則是血液循行的調節因素。

32 神志活動 | 呼吸運動與五臟調節 32
關於「中醫基礎/血液循行與五臟調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中醫基礎/血液循行與五臟調節條目的留言

--128.104.153.132 2013年7月7日 (日) 11:15 (CST)

留言: 為什麼是血液循行,而不是血液循環?中醫理論中的血液輸布之後便不再回到心臟了麼?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