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脾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臟象 >> 五臟 >> 脾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目錄

脾位於腹腔上部,膈膜之下,與胃以膜相連,「形如犬舌,狀如雞冠」,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主運化、統血,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臟腑百骸皆賴脾以濡養,故有後天之本之稱。在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脾與四時長夏相應。

(一)脾的解剖形態

1.脾的解剖位置:位於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脅的深部,附於胃的背側左上方,「脾與胃以膜相連」(《素問.太陰陽明論》)。

2.脾的形態結構:脾是一個形如刀鐮,扁平橢圓彎曲狀器官,其色紫赤。在中醫文獻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馬蹄」(《醫學入門.臟腑》),「其色如馬肝紫赤,其形如刀鐮」(《醫貫》),「形如犬舌,狀如雞冠,生於胃下,橫貼胃底,與第一腰骨相齊,頭大向右至小腸,尾尖向左連脾肉邊,中有一管斜入腸,名曰瓏管」 (《醫綱總樞》)。「扁似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鐮」,「犬舌」、「雞冠」是指胰而言。

總之,從脾的位置、形態看,可知臟象學說中的「脾」作為解剖學單位就是現代解剖學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遠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二)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運化,指脾具有將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實際上,脾就是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的功能:

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轉輸,是在脾胃、肝膽、大小腸等多個臟腑共同參與下的一個複雜的生理活動,其中脾起主導作用:脾的運化功能主要依賴脾氣升清和脾陽溫煦的作用:脾宜升則健。「人納水谷,脾氣化而上升」(《醫學三字經.附錄.臟腑》),「脾升而善磨」(《四聖心源》),水谷入胃,全賴脾陽為之運化。故「脾有一分陽,能消一分水谷;脾有十分陽,能消十分水谷」(《醫原》)。脾的運化功能,統而言之曰運化水谷,分而言之,則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

(1)運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種飲食物。脾運化水谷,是指脾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運化水谷的過程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飲食物,經小腸的泌別清濁作用,通過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為水谷精微(又稱水谷精氣);二是吸收水谷精微並將其轉輸至全身;三是將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而化為氣血等重要生命物質。概言之,脾主運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轉輸精微並將精微轉化為氣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飲食人胃後,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實際上是在胃和小腸內進行的。「脾主運化,胃司受納,通主水谷」(《類經,藏象類》)。胃主受納水谷,並對飲食物進行初步消化,通過幽門下移於小腸作進一步消化。但必須依賴脾的磨谷消食作用,才能將水谷化生為精微,「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為磨之能礱,杵之能舂也,以氣吸之,而食物不墜焉耳。食物入胃,有氣有質,質欲下達,氣欲上升,與胃氣熏蒸,氣質之去留各半,得脾氣一致,則胃氣有助,食物之精得以盡留,至其有質無氣,乃縱之使去,幽門開而糟粕棄矣」(《醫述》引《醫參》)。

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轉輸和散精作用而上輸於肺,由肺臟注入心脈化為氣血,再通過經脈輸送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個組織器官。「飲食先人於胃,俟脾胃運化,其精微上輸於肺,肺氣傳布各所當人之臟,濁氣下人大小腸,是脾胃為分金爐也」(《醫權初編》)。總之,五臟六腑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賴於脾的運化作用。由於飲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後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也是生成氣血的物質基礎。飲食水谷的運化則是由脾所主,所以說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曰:「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故曰後天之本在脾」(《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但「五味人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素問.奇病論》),人以水谷為本,脾胃為水谷之海,故又雲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這一理論在養生防病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脾的運化功能強健,習慣上稱作「脾氣健運」。只有脾氣健運,則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為化生氣、血、津液等提供足夠的養料,才能使全身臟腑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反之,若脾失健運,則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會出現腹脹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氣血不足等病理變化。

(2)運化水濕:運化水濕又稱運化水液,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和轉輸,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腎、三焦膀胱等臟腑,調節、維持人體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脾主運化水濕是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關鍵環節。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脾在運輸水谷精微的同時,還把人體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過心肺而運送到全身各組織中去,以起到滋養濡潤作用,又把各組織器官利用後的水液,及時地轉輸給腎,通過腎的氣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於外,從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脾居中焦,為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故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因此,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健旺,既能使體內各組織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潤,又不致使水濕過多而瀦留。反之,如果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而產生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甚則形成水腫。故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問.至真要大論》)。這也就是脾虛生濕、脾為生痰之源和脾虛水腫的發生機理。

脾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一種功能失常可導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見。

2.脾主生血統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統血,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指脾具有統攝血液,使之在經脈中運行而不溢於脈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運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故張景岳說:「血……,源源而來,生化於脾」(《景岳全書.血證》)。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經過氣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氣健運,化源充足,氣血旺盛則血液充足。若脾失健運,生血物質缺乏,則血液虧虛,出現頭暈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虛徵象。

⑵脾主統血:「脾統諸經之血」(《名醫匯粹》),「人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沈注金匱要略.卷十六》)。脾氣能夠統攝周身血液,使之正常運行而不致溢於血脈之外。脾統血的作用是通過氣攝血作用來實現的。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氣為血帥,血隨氣行。脾的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氣能攝血;氣旺則固攝作用亦強,血液也不會逸出脈外而發生出血現象。反之,脾的運化功能減退,化源不足,則氣血虛虧,氣虛則統攝無權,血離脈道,從而導致出血:由此可見,脾統血,實際上是氣對血作用的具體體現,所謂「脾統血者,則血隨脾氣流行之義也」(《醫碥.血》)。但脾之統血與脾陽也有密切關係。「脾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於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血證論.臟腑病機論》)。因脾失健運,陽氣虛衰,不能統攝血液,血不歸經而導致出血者稱為脾不統血,臨床上表現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見。

脾不僅能夠生血,而且還能攝血,具有生血統血的雙重功能。所以說:「睥統血,脾虛則不能攝血;脾化血,,脾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金匱翼.卷二》)。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輸布;清,指精微物質。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頭目,再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並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相對恆定的作用。這種運化功能的特點是以上升為主,故說「脾氣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質,所以說「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濁相對而言。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氣主升與胃氣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濁的一對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共同完成飲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輸布。另一方面,臟腑之間的升降相因、協調平衡是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相對恆定的重要因素。脾氣之升可以維持內臟位置之恆定而不下垂。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才能正常吸收和輸布,氣血充盛,人體的生機盎然。同時,脾氣升發,又能使機體內臟不致下垂。如脾氣不能升清,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可出現神疲乏力眩暈泄瀉症状。脾氣下陷(又稱中氣下陷),則可見久泄脫肛甚或內臟下垂等。

(三)脾的生理特性

1.脾宜升則健:升有下者上行,升浮向上之義。五臟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在中者能升能降。五臟氣機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機體升降出入氣化活動的整體性,維持著氣機升降出入的動態動衡。脾升胃降,為人體氣機上下升降的樞紐。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氣機運動形式以升為要。脾升則脾氣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則健」(《臨證指南醫案.卷二》)。

2.脾喜燥惡濕:脾為太陰濕土之臟,胃為陽明燥土之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此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J臨證指南醫案.卷二》)。脾喜燥惡濕,與胃喜潤惡燥相對而言。脾能運化水濕,以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脾虛不運則最易生濕,而濕邪過勝又最易困脾。「濕喜歸脾者,以其同氣相感故也」(《臨證指南醫案.卷二》)。脾主濕而惡濕,因濕邪傷脾,脾失健運而水濕為患者,稱為「濕困脾土」,可見頭重如裹、脘腹脹悶、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氣虛弱,健運無權而水濕停聚者,稱「脾病生濕」 (脾虛生濕),可見肢倦、納呆脘腹脹滿、痰飲、泄瀉、水腫等。總之,脾具有惡濕的特性,並且對於濕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3.脾氣與長夏相應:脾主長夏,脾氣旺於長夏,脾臟的生理功能活動,與長夏的陰陽變化相互通應。此外,脾與中央方位、濕、土、黃色、甘味等有內在聯繫。脾運濕又惡濕,若脾為濕困,運化失職,可引起胸脘痞滿、食少體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膩等,反映了脾與濕的關係。故長夏之時,處方遣藥,常常加入藿香佩蘭芳香化濁醒脾燥濕之品。此外,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會出現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臨床治療脾虛多選用党參黃芪白朮扁豆大棗飴糖等甘味之晶,這體現了睥與甘的關係。

參看

32  |  32
關於「中醫基礎/脾」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