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診法,①泛指診病的方法。包括四診辨證兩個過程。即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診察病情,並以之為根據進行辨證,對疾病作出診斷。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物理化學等檢驗法正在被廣泛結合應用,豐富了診法的內容。

②專指診脈的方法。《素問.脈要精微論》:「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診法

醫生運用視、聽、嗅、觸等感覺功能以及與病人或知情

者交談,全面了解系統掌握疾病各種相關信息,以探求致病

原因、病變部位、病勢轉歸和病證特點,從而指導臨床治療的中醫方法。

診法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4種方法,稱為四診。望診是對患者的神、色、形、態、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病情,測知臟腑病變。聞診是從患者的語言、呼吸等聲音以及排出物的氣味以辨別內在病情。問診是通過對患者及其知情者的詢問,從而得知患者平時的健康狀態、發病原因、病情經過和患者的自覺症状等。切診是診察病人的脈候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情況,以測知體內外的變化。四診的臨床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以望面色、舌診、問診、脈診為要。四診各有其獨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臨床上必須綜合運用,才能全面而系統地了解病情,對病證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四診合參的原則。在一般情況下,四診取得的信息所表示的疾病本質應該是一致的。在特殊情況下,疾病呈現的症状和徵象所示有矛盾,運用四診合參的原則,周密詳盡地掌握各種疾病信息 ,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臨床上綜合四診信息以脈、舌、二便等變化為主,並結合病人體質以及病程長短等方面分析,則能糾正僅依靠某一診法得出的錯誤診斷結論,從而提高診斷的正確程度。

臨床上分為總體診察和分部診察二步進行。總體診察是對全身一般情況的全面診察過程,包括望神、望面色、聞病人散發的氣味,聽其呼吸和語言的聲音,問其一般情況和現在主要症状等,為有目的的分部診察提供重要線索。分部診察是對人體局部有步驟的診察過程,包括頭、面、目、耳、口唇、齒、舌、咽喉、頸項、胸脅、腹、腰背、四肢、前後陰等。目的在於證實總體診察信息的可靠程度,發現局部和全身的各種症状和病變徵象。在總體診察和分部診察以後,對出現的疾病徵象和症状的局部反覆仔細診察,進一步了解其變化程度,作為綜合分析時的重要參考資料。

在診察疾病過程中,醫生必須認真負責,並使病人配合診治,以取得心理治療的效果。在診病時,要求有安靜的環境,充足的光線,盡量使病人保持情緒安定,身心放鬆。醫生切忌採用誘導的語言和行為去取得主觀片面的疾病信息。要系統、全面地應用四診,並且要聯繫季節、氣候、居住環境、工作性質、人事變遷、情志變化、體質、民族、家庭等情況,以獲得正確的診斷依據。

關於「診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