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十二經脈的名稱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經絡 >> 十二經脈 >> 十二經脈的名稱 |
中醫基礎理論 |
|
|
(一)命名原則
內為陰,外為陽:陰陽理論貫穿於整個中醫理論,經絡系統亦以陰、陽來命名。其分布於肢體內側面的經脈為陰經,分布於肢體外側面的經脈為陽經。一陰一陽衍化為三陰三陽,相互之間具有相對應的表裡相合關係,即肢體內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為太陰、厥陰、少陰;肢體外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為陽明、少陽、太陽。
臟為陰,腑為陽:內臟「藏精氣而不瀉」者為臟,為陰,「傳化物而不藏」者稱腑,為陽。每一陰經分別隸屬於一臟,每一陽經分別隸屬於一腑,各經都以臟腑命名。
上為手,下為足:分布於上肢的經脈,在經脈名稱之前冠以「手」字;、分布於下肢的經脈,在經脈名稱之前冠以「足」字。
(二)具體名稱
十二經脈根據各經所聯繫的臟腑的陰陽屬性以及在肢體循行部位的不同;具體分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四組。」
十二經脈的名稱是: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分布於上肢的稱手經,循行分布於下肢的稱足經。分布於四肢內側的(上肢是指屈側)稱為陰經,屬臟;分布於四肢外側(上肢是指伸側)的稱陽經,屬腑。
陰經 (屬臟) |
陽經 (屬腑) |
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 |
||
手 | 太陰肺經 厥陰心包經 少陰心經 |
陽明大腸經 少陽三焦經 太陽小腸經 |
上肢 | 前線 中線 後線 |
足 | 太陰脾經 厥陰肝經 少陰腎經 |
陽明胃經 少陽膽經 太陽膀胱經 |
下肢 | 前線 中線 後線 |
十二經脈 | 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
出自A+醫學百科 「中醫基礎/十二經脈的名稱」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8%AD%E5%8C%BB%E5%9F%BA%E7%A1%80/%E5%8D%81%E4%BA%8C%E7%BB%8F%E8%84%89%E7%9A%84%E5%90%8D%E7%A7%B0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中醫基礎/十二經脈的名稱」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