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皮膚病學是研究皮膚及其相關疾病的科學,其內容不僅包括了正常皮膚及附屬器的結構和功能,還涵蓋了各種皮膚及附屬器相關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等。

發展史

18世紀中葉以前,皮膚病診治工作一般由外科醫師承擔,有關皮膚病學的只是也被包含在外科學教科書中;18世紀末,許多內科醫師開始注意觀察和記錄發生於皮膚的疾病,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19世紀,使皮膚病學逐漸發展為內科學的一個分支;19世紀末,對梅毒螺旋體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研究成為內科學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範疇;20世紀初,一些內科醫師開始專門致力於皮膚病學研究,使皮膚病學成為一門獨立於內科學之外的臨床學科。

皮膚病學在20世紀上半葉發展極為緩慢,主要成就是對各種皮膚病進行了臨床表現的描述、命名、分類,對各種疾病也總結不少經驗性治療方法。由於多數皮膚病發生於體表,容易臨床觀察而無需進一步深入檢查,加之這個時期除皮膚組織病理學外並無其他檢查手段,因此在探求疾病本質的方面,皮膚病學是落後於其他學科的(比如心臟病學和內分泌學)的。20世紀下半葉,各基礎學科得到長足發展,後者客觀上豐富了皮膚病學的研究手段,使得人們對皮膚病的病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研究逐漸深化。

近年來,以分子生物學技術革新為先導,生命科學各領域均取得迅猛發展,它們與皮膚病學不斷發生交叉和融合,不僅提供了更為先進的研究手段,而且引導很多非醫學領域的科學家們投身到皮膚科學研究中,使相關研究工作水平顯著提高。值得提出的是,現代皮膚病學多於性病學聯繫在一起,因為某些導致皮膚病的病因往往可以導致性病。

參考文獻

《皮膚性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醫學教材.張學軍主編

關於「皮膚病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