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汗腺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9kd.jpg

導致導管阻塞和破裂的大汗腺的疼痛性局限性炎症.

通常最初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但在慢性病革蘭氏陰性菌如變形桿菌是主要的.

症状,體征和診斷

損害可能會與混淆,但更傾向於持久,且根據它們的位置和臨床病程可作出初步診斷.臨床上,損害有典型的觸痛,帶紅色的紫色結節,像癤但出現在頂漿腺分布的部位,包括(按順序排列)腋窩,腹股溝,乳頭周圍和肛門周圍.在有數年病史的病人,其特徵為疼痛,波動感,溢膿竇道形成.在另一些慢性病例中,腋窩部的炎性結節可引起可觸及的條索狀纖維化的帶.病變可很廣泛,且可致殘.如恥骨生殖器部位受累,可能引起行走困難,並有臭味.

雖然切除活檢有助於診斷,但診斷主要是依靠臨床表現,細菌培養也有一定幫助.

化膿性汗腺炎辨證論治

濕熱蘊結型【證見】 一般見於本病之早期。局部紅腫灼熱疼痛,常伴有惡寒發熱,疲倦不適,口乾渴,納呆,小便黃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 清熱祛濕解毒散結。

【方藥】

1.主方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合五味消毒飲(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黃芩柴胡各12克,金銀花野菊花夏枯草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梔子黃連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牡蠣30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劑。

2.中成藥

(1)穿心蓮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2)牛黃解毒片,口服,每次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3)魚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4)雙黃連注射液,每次.0—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正虛邪戀型【證見】 患病日久,時好時發,纏綿難愈;發作時局部仍可見紅腫灼熱疼痛。可伴有面色眥白,神疲,倦怠乏力氣短,納呆。舌質淡,少苔,脈細或細弱(急性發作時可見脈弦滑)。

【治法】 補益氣血,托毒消腫

【方藥】

主方托里消毒散(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生黃芪党參各20~30克,當歸、金銀花、連翹、赤芍各15克,白朮12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皂角刺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l劑。

化膿性汗腺炎的外治法

初起用雙柏散或金黃散水蜜調熱敷。 膿成後宜切開排膿。 潰後有膿者,可用八二丹藥線引流;膿盡則外敷生肌膏

治療

易感的病人應避免刺激,如止汗藥.早期原發的損害宜切開引流治療,濕熱敷及較長時間的系統性抗生素治療(見上文癤).對孤立的損害,損害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可能有效.如病情持續存在,手術切除,修復或受累部位的移植可能是必要的.一些病人用異維甲酸2mg/(kg.d)口服有效,但常有複發.依曲替酯(每日~1.5mg/kg口服)也可能有效,但停止治療會很快複發.這些藥物必須慎用  

目錄

概述

大汗腺感染後在皮內和皮下組織反覆發作,廣泛蔓延,形成範圍較廣的慢性炎症、小膿腫、複雜性竇道和瘺管,稱為化膿性汗腺炎(suppurative hidrosadenitis)。發病部位多在大汗腺分布區,如腑下、肛門、生殖器、臀部、股部、腹股溝、乳暈、臍部和外耳道,發生於肛門周圍者稱為肛周化膿性汗腺炎。在中醫學中屬蜂窩漏、串臀瘺的範疇。20~40歲身體肥胖多汗的人,易患此病,女多於男。本病長期不愈有惡變可能,大多發生在病後10~20年。國外Jackman報導,125例肛周化膿性汗腺炎中有4例惡變為鱗癌,發生率為3.2%。  

病因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正氣虛弱,濕熱侵漬,下注肛周,蘊結不散;或心脾兩虛,健運失職,痰濕內生,結聚肛門而發。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病因複雜,可能與體內激素失衡、胚胎髮育不良、局部潮濕、吸煙過多、細菌感染等諸多因素有關,細菌侵入汗腺毛囊及與相通之導管,迅速繁殖,放出黴素,使腺管發炎、水腫、阻塞、化膿,在皮下蔓延擴散,形成多個膿腫。其間窄道相互通連,以致造成反覆感染,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厭氧菌和厭氧鏈球菌。本病感染的細菌有一定的規律性,腋部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厭氧菌,特別是革半氏陰性球菌會陰部主要是厭氧鏈球菌;肛門和生殖器主要是F組鏈球菌感染

大汗腺、皮脂腺和它們開口所在的毛囊,在發育上都受雄激素的控制。青春期開始分泌,活動的最高峰是在性活躍期。女性絕經後,大汗腺逐漸萎縮,分泌功能明顯的減弱。本病的發病完全與大汗腺的活動一致,青春期以前從不發病,絕經期後不再發作。有文獻報告例閹人用雄激素後發生本病。因此,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病理上,均表明本病是一個雄激素依賴性疾病

局部衛生欠佳、多汗、吸煙、搔抓、磨擦等各種刺激因素,均易誘發本病。  

症状

皮膚大汗腺部位長期反覆發作多發性結節,持續時間最少3個月,不一定排膿或有波動感,但逐漸廣泛蔓延,形成許多淺皮下瘺管、竇道和小膿腫,瘺管和肛管常無明顯聯繫,肛管直腸無病變,無肛瘺內口,但有條索狀融合的傾向。非大汗腺部位的耳後有黑頭粉刺存在是本病早期診斷的標誌,月經前多病情加重。本病極易誤診,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癤:毛囊性浸潤明顯,呈圓錐形,破潰後頂部有膿栓,病程短,無一定好發部位。

淋巴結炎:結節較大、堅實,炎性浸潤較深,附近有感染病灶。

三複雜性肛瘺:管道較深,內有肉芽組織,常有內口,多有肛門直腸膿腫史。

四潛毛囊竇道:幾乎總位於會陰縫的後部,且在許多病例中,膿性分泌物中可見毛髮

畸胎瘤:瘺管很深,常通入明顯的膿腔。

化膿性汗腺炎多在青春期後出現症状,常發生在身體健康、皮膚油脂過多、常有痤瘡的青壯年人。初起為在骶會陰、陰囊區單發或多發的、皮下或皮內大小不等、與汗腺毛囊一致的炎性條索狀硬結膿皰或癤腫。以後化膿發生潰瘍,瘺道形成,紅腫明顯,自覺疼痛,潰後排出惡臭的糊狀膿性分泌物。但病變僅位於皮下,不深入內括約肌。隨著第一個竇道形成,許多竇道相繼形成,融合成片,皮下發生廣泛壞死,皮膚潰爛,可擴展到肛門周圍、陰囊、陰唇、骶尾部、臀部、腰部和股部,癒合後常導致硬化和瘢痕形成。常瘵有發熱全身不適淋巴結疼痛腫大及肛周出現藏毛瘺。晚期可出現消瘦貧血,或並發內分泌脂肪代謝紊亂等症状。  

治療

一內治法:

1、中藥內服:

實熱型:局部紅腫疼痛明顯,分泌物多,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燥,脈洪數。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方用仙方活命飲或五味消毒飲加減。

⑵痰濕型:身體肥胖,咳嗽痰多,局部濕爛,分泌物多,舌胖淡,苔白膩,脈濡滑。治宜燥濕祛痰,方用二陳湯合三仁東加減。

⑶心脾兩型虛型:久病體弱,面色蒼白心悸氣短,體倦無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皮色晦暗,大便溏薄,肉芽不鮮,膿水時多時少,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補養心脾,解毒除濕,方用歸脾湯加連翹、蒼朮黃柏土茯苓

2、抗感染治療:急性期可酌情應用抗生素,一般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決定選用抗生素的種類。常選用的藥物有青黴素紅霉素強力黴素萬古黴素等,但因本病常反覆發作,病灶周圍纖維化,抗生素可能不易透入,所以藥敏試驗不一定與臨床效果一致。

3、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應用,可控制炎症,但不宜久用。

4、抗雄性激素治療:近年來研究應用雄性激素藥物環丙氯地孕酮(CPA)治療化膿性汗腺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外治法:

1、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劑,水煎熏洗。可選用硝礬洗劑、蔥硝湯、二花一黃湯等。

2、外敷拔毒祛腐生新之劑,如五味拔毒膏

3、待腐盡傷面紅活時,用生肌收斂之劑,如皮粘散。

4、急性炎症期可局部應用505硫酸鎂溶液冷濕敷。對反覆發作,久治不愈者,可用淺層X線照射治療。

三手術治療:根據病變情況,手術可一期或分期進行。

1、病灶小者,可敞開病灶基底部換藥。

2、病灶廣泛,深達正常筋膜者可廣泛切除感染灶,傷口二期癒合或植皮。

3、病灶待大者,可行廣泛切除加轉流性結腸造口術。造口是為了避免創口污染,並非常規,一般不輕易採用。

關於「化膿性汗腺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