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樣皮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皰疹樣皮炎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大皰性皮膚病,它的特點是反覆發作、病程呈慢性經過、皮疹形態多樣、對稱分布、劇烈瘙癢、預後良好。  

目錄

疾病病因

關於皰疹樣皮炎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病與患者免疫異常及小腸病變有關。

(1)免疫異常 

在患者的皮損和正常皮膚真皮層有免疫物質沉積,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到它們呈顆粒狀。另外,大約70%的患者血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體免疫複合物。這些均提示皰疹樣皮炎與患者自身免疫異常有關。

(2)腸病 

約70%~90%的患者有小腸病變,臨床表現為大便溏瀉,做大便常規檢查,會發現很多脂肪小顆粒,這說明患者腸功能異常。做組織病理檢查,會看到小腸粘膜的絨毛萎縮變平,粘膜下有淋巴細胞浸潤,如果患者吃了含麵筋(學名谷膠,又名麥膠)的食物,如小麥大麥、燕麥、黑麥,就會使患者皮膚症状及腸功能異常加重,假如給予不含麵筋的食物,皮損和腸功能異常就會改善。這說明皰疹樣皮炎患者存在對谷膠的敏感性。  

症状體征

瘙癢是否劇烈,有無反覆發作、發熱等。檢查病損形態、部位,是否對稱、呈多形性,有無叢集傾向,注意尼可斯基征,有無其他伴發疾病等。  

診斷檢查

1.周圍血及皰液塗片檢查嗜酸粒細胞。

2.皮膚活體組織直接免疫熒光染色,檢查基底膜區和真皮乳頭淺層有無IgA沉積。

3.必要時作鋇餐X線檢查,注意有無小腸吸收不良現象。  

治療方案

1.按皮膚科一般護理常規。

2.去除可疑病因,積極治療內部疾病,忌用碘、溴等藥物及含碘食物,宜進無谷膠飲食。

3.內用藥氨苯碸100~150mg/d,見效後逐漸減至維持量,持續一段時間。服藥期間須定期查白細胞血紅蛋白肝功能;重症者可並用糖皮質激素

4.對症使用外用藥。

某些皰疹樣皮炎患者通過嚴格而長期的(如6~12個月)無谷膠飲食,不用或少用藥物治療也可控制病情。氨苯碸50mg,每日2次或3次口服,或100mg每日1次,可在1~3天之內緩解瘙癢等症状。若症状無改善,氨苯碸劑量可在1周之內增加到100mg,每日4次。大多數患者可在50~150mg/d的劑量下控制病情。磺胺吡啶雖然沒有氨苯碸效果好,但也可作為另一種治療藥物,起始口服劑量為2~4g/d,維持劑量為1~2g/d。秋水仙鹼可作為另一種治療方法。

接受氨苯碸和磺胺吡啶治療的皰疹樣皮炎病人,在治療前和治療後的前4周,每周要檢查血常規,以後8周,每2~3周檢查1次,繼之每12~16周檢查1次,因為隨時可能發生粒細胞缺乏症溶血性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是最常見的副反應。這些副反應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嚴重。中樞神經系統肝臟毒性反應罕見。如果使用氨苯碸治療引起溶血,明顯心肺功能障礙或周圍神經病變,應考慮改用磺胺吡啶。磺胺吡啶一般不會引起溶血。

皰疹樣皮炎的外治法

滲液少而瘙癢明顯者,可用1%薄荷爐甘石洗劑或1%冰片爐甘石洗劑外塗,也可外撲石珍散。 皮疹泛發,滲液較多,糜爛結痂者,或有繼發感染者,可用金銀花野菊花苦參黃柏九里明各120克,薄荷60克(後下),煎水作溫水藥浴。 經藥浴後滲液減少者,可外塗青黛散油或黃連素鋅氧油

用藥安全網提示

禁忌

注意避免碘劑、溴劑的藥物。注意避免谷膠飲食。

護理

1、宜食無谷膠(麵筋)飲食,宜吃大米或粗糧。

2、避免吃含碘劑、溴劑的藥物(如華素片)和食物(如紫菜、海帶);減少食鹽攝入。

3、忌用含有谷膠,如麥類製作的食物。

4、定時剪指甲,防止感染,注意皮膚清潔衛生,保持床單的平整乾燥。

5、注意勞逸結合,放鬆情緒,忌憂愁惱怒及思慮過度。  

預防常識

部分病人對谷膠過敏,限制Y膠飲食後,病情可自然好轉,同時亦應避免含碘、溴、氯的食物、藥物。用DDS期間,要定期檢查血象及肝功能,有白細胞減少或肝功能損害時,要停藥,而改用其他藥物治療。

參看

關於「皰疹樣皮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