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癬
A+醫學百科 >> 花斑癬 |
花斑癬(Tinea versicolor) 俗稱汗斑,是由糠批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質層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病。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見於相對濕度較高的熱帶和溫帶地區。
目錄 |
病因
致病菌系一種嗜脂性酵母,稱為卵圓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圓形糠秕孢子菌。此菌是正常皮膚的腐生菌,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高溫高潮,局部多脂多汗,衛生條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轉化為菌絲型方可致病。此菌僅侵犯角質層淺層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應。祖國醫學認為,此乃是風濕侵膚,與氣血凝滯所成。紫白癜風乃一體二種,紫因血凝,白因氣滯。本病之發生,乃是由體熱、風邪和濕氣侵入毛孔,與氣血凝滯,毛竅閉塞所致。
臨床表現
初起損害為圍繞毛孔的圓形點狀斑疹,以後逐漸增至甲蓋大小,邊緣清楚,鄰近損在可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大片形,而周圍又有新的斑疹出現。表面附有少量極易剝離的糠秕樣鱗屑,灰色、褐色至黃棕色不等,有時多種顏色共存,狀如花斑。時間較久的呈淺色斑。皮疹無炎性反應,偶有輕度瘙癢感,皮損好發生於胸背部,也可累及頸、面、腋、腹、肩及上臂等處,一般以青壯年男性多見。病程慢性,冬季皮疹減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複發。
分類
花斑型
初起呈淡褐色,表面發亮,以後出現色素減退。由於新舊皮損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狀。
毛囊型
損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鱗屑極薄。
白斑型
除去鱗屑或痊癒後,遺留色素暫時減退。此型預示本病處於緩解階段。
斑片型
此型損害較少,一片或數片,表面鱗屑較厚,色澤較深。
診斷
1.根據其臨床表現,皮屑以10%氫氧化鉀液直接塗片找到彎曲或弧形的糠秕酵母菌絲或圓形孢子,即可診斷。
2.本病需與白癜風鑒別,後者主要為成片皮膚色素缺失麗呈白色,其邊緣可有色素沉著,一般無脫屑,無癢感,也無出汗過多後加重等。還應注意與貧血痣、玫瑰糠疹、紅癬等鑒別。
治療
1.現代醫學主要採用些激素類軟膏外用治療。或用溶液沖洗。 花斑癬的外治法
用密陀僧散直接外撲,也可用醋調搽或用生薑切片蘸之外擦。 用10%土槿皮酊、5%~10%冰醋酸溶液或食用白醋及其他低濃度的癬藥水外搽。 先搽以20%~40%硫代硫酸鈉溶液,待干後再搽4%鹽酸溶液。
以上方法每日用藥2-3次,連續用藥4-6周。治療期間內衣褲和被單等床上用品應該經常煮沸消毒。
通常使用3%的克霉唑霜,或達克寧霜塗搽患處。塗搽前應先洗澡,最好用絲瓜瓤輕輕擦去鱗屑,然後再塗藥。
2.中醫藥浴對預防花斑癬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葉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鹽水浴等,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用上述中藥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
全身治療 病情嚴重且久治不愈者,可考慮全身用藥,如酮康唑200~400mg/d,早飯後服,2~6周。有作者報告用酮康唑治療223例,結果痊癒206例(92.4%)。
局部治療
1.15%~20%冰醋酸溶液或3%~6%復方水楊酸液,塗病損處,1d1次,連續用藥7~10d,治癒後每隔1~2周再塗1次,以防複發。
2.1%益康唑霜,每日2次,5d為1療程。
3.50%丙二醇溶液,外用,每天2次,連續治療2周。
4.40%硫代硫酸鈉塗擦病損處,1~2min後再塗4%酸液,兩者起化學反應,產生新生態的硫,以達到殺滅真菌的作用。
5.一支黃花500g加水2500ml,濃煎成250ml,加入雄黃及硼砂各9g,擦患處。
6.復方酮康唑霜外用。
7.1%Terbinafine霜外用,治癒率達70%~80%.
9 水楊酸與水1:20比例混合塗擦病損處,會有酸疼感,可與甘油1:1比例混合塗擦病損處。
鑒別診斷
花斑癬和白癜風的區分
花斑癬,是一種淺部真菌病,皮膚損害以淡白色為主,呈圓形或卵圓形斑,邊緣模糊,表面往往有許多微細的鱗屑,有折光性,可直接通過鏡檢找到真菌,發病部位以皮脂腺發達部位多見,如頸、上胸、背部與上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兒病例中可見於面頰、額及眉間,由於經常擦洗,表面不易附著鱗屑,故極易與早期白癜風混淆。
白癜風患者的皮膚色素脫失為成片的白色,邊緣可有色素沉著,表面無鱗屑,出汗過多並不加重,當然,在顯微鏡下也找不到真菌。了解這些知識,可有助於鑒別兩病。
預防與保健
預防
1早期發現患者,早期治療。因本病無自覺症状,不易引起重視,故要加強定宣傳教育。另外要增強抵抗力,治療力求徹底,治癒後衣被要消毒處理。受此種致病菌感染後易複發,治療應徹底以達根治的目的。可參考如下幾種方法:
(1)酮康唑口服,一次200毫克,一日一次,飯後服用。連服10天,注意有肝功損害者禁服;也可選用伊曲康唑口服,一日一次,每次200毫克,飯後或餐中服用,連服一周。
(2)外用製劑:如選用市面上的孚其乳膏、克霉唑霜;也可選用2.5%硫化硒溶液外用;或外用20%~30%硫代硫酸鈉液,干後立即外用1%稀鹽酸;或者選用3%采樂洗劑洗患處;用法均為每日~2次。
(3)患者衣物應清潔消毒,以防再感染。
保健
易感因素:易感或使其加重的因素
(1)外因:高溫、高濕;衣服封閉,熱帶國家居民喜用棕櫚油或其他脂類物質塗沫身體,可促發菌體形成。
(2)內因:有陽性家族史,多為一級親屬患本病,屬多基因遺傳。油性皮膚,多汗症或多汗、免疫功能受損,如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其他如腎上腺切除術、庫欣症候群、糖屎病、孕婦、營養不良,嚴重燒傷、服避孕藥等。
目前認為,花斑癬並非具有接觸傳染性,人體皮膚帶菌不一定發病,但易感者只要促發因素存在即可發病。
併發症
嚴重者稱痤瘡樣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膿腫形成.花斑癬菌還可累及淚囊引起阻塞性淚囊炎,還與脂溢性皮炎,頭皮屑增多及銀屑病等有一定關係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於花斑癬的相關提問
|
|
關於「花斑癬」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