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解毒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異名】火劑湯(《脈因證治》卷上)、三黃解毒湯(《醫學心悟》卷六)。

【出處】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分類】 清熱劑-清熱解毒

【組成】 黃連(9克) 黃芩(6克) 黃柏(6克) 梔子(9克)

【趣記】黃連解毒,志連百禽。志(梔子),連(黃連),百(黃柏),禽(黃芩)。

黃連解毒湯.梔子和三黃.(黃芩.黃連.黃柏)

【功用】 瀉火解毒.

【主治】 一切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身熱下痢濕熱黃疸外科癰疽疔毒,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本方常用於敗血症、膿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屬熱毒為患者。)

【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

【禁忌】 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久服或過量易傷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各家論述】

1、本方證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熾盛,內外皆熱,上擾神明,故煩熱錯語;血為熱迫,隨火上逆,則為吐衄;熱傷絡脈,血溢肌膚,則為發斑;熱盛則津傷,故口燥咽干;熱壅肌肉,則為癰腫疔毒;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皆為火毒熾盛之證。綜上諸症,皆為實熱火毒為患,治宜瀉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黃連清瀉心火為君,兼瀉中焦之火。臣以黃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清瀉三焦火,導熱下行,引邪熱從小便而出。四藥合用,苦寒直折,三焦火邪去而熱毒解,諸症可愈。

2、吳昆《醫方考》卷3:「陽毒上竅出血者,此方主之。治病必求其本,陽毒上竅出血,則熱為本,血為標,能去其熱則血不必治而歸經矣。故用連、芩、桅、柏苦寒解熱之物以主之。然惟陽毒實火,用之為宜。若陰虛之火則降多亡陰,苦從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肘後備急方》卷2:「煩嘔不得眠。」

3、《成方便讀》:「治一切火邪,表裡俱盛,狂躁煩心,口燥咽干,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吐血,衄血,熱盛發斑等證。」

【臨床報導】用黃連解毒湯煎液滴耳,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50例,療程4~24天,結果除2例因故中斷治療未予統計外,其餘48例中流膿停止,炎症消失。耳干者32例;分泌物明顯減少,炎症減輕,中耳腔仍濕潤者9例;無效7例(中醫雜誌,1988;10:67)。

【化裁】 便秘者,加大黃以瀉下焦實熱;吐血、衄血、發斑者,酌加玄參生地丹皮清熱涼血;發黃者,加茵陳、大黃,以清熱祛濕退黃;疔瘡腫毒者,加蒲公英銀花連翹,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附方】 瀉心湯(《金匱要略》)、梔子金花湯(《醫宗金鑒》)、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

【附註】 本方為苦寒直折,清熱解毒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大熱煩躁,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方劑比較】上述四方同為瀉火解毒之方。其不同點在於:黃連解毒湯以黃連為君,是瀉火以解熱毒,側重於導三焦火熱下行,而無瀉下作用,用治熱毒壅盛三焦證;瀉心湯以大黃為君,既可瀉火消痞,又可瀉血分實熱以止血,用大黃導熱下行,尚具「以瀉代清」之意,且使血止而不留瘀;梔子金花湯於黃連解毒湯中加人大黃一味,不僅瀉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強,並有引熱下行之功,方劑結構更趨完善,用治熱毒更甚且兼大便秘結者;清瘟敗毒飲重用石膏大清陽明經熱為君,配用芩連瀉火,犀、地涼血解毒,以使氣血兩清,用治溫疫熱毒,氣血兩燔之證。

【運用】

1.本方瀉火解毒之力頗強,臨證運用以大熱煩擾,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證治要點。

2.便秘者,加大黃以瀉下焦實熱;吐血、衄血、發斑者,酌加玄參、生地、丹皮以清熱涼血;瘀熱發黃者,加茵陳、大黃,以清熱祛濕退黃。

3.敗血症、膿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屬熱毒為患者,均可用之。  

黃連解毒湯-方劑-《幼科直言》卷五

【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黃連、桔梗、連翹、土貝母、丹皮、甘草梢、黃芩、生地、白僵蠶、玄參。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胎瘤游風。

【用法】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黃連解毒湯-方劑-《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牛蒡子甘草防風荊芥知母、石膏、桔梗、玄參、木通

【主治】時令暄熱,麻痘初發熱

【用法】加生薑3片,水煎服。  

關於「黃連解毒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