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嘔
A+醫學百科 >> 乾嘔 |
乾嘔,證名。嘔而有聲無物吐出者。出《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諸病源候論.嘔噦病諸候》:「乾嘔者,胃氣逆故也。但嘔而欲吐,吐而無所出。」胃虛氣逆者,宜橘皮竹茹湯、吳茱萸湯。胃中寒者,宜半夏乾薑散、理中湯。胃熱者,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黃連解毒湯。少陰病乾嘔下利脈微者,宜白通湯、通脈四逆湯。
目錄 |
簡介
[retch] 症名。《內經》名噦。《醫學入門》:「乾嘔…嘔則無所出」。指患者作嘔吐之態,但有聲而無物吐出,或僅有涎沫而無食物吐出
乾嘔
證名。嘔而有聲無物吐出者。出《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諸病源候論.嘔噦病諸候》:「乾嘔者,胃氣逆故也。但嘔而欲吐,吐而無所出。」胃虛氣逆者,宜橘皮竹茹湯、吳茱萸湯。胃中寒者,宜半夏乾薑散、理中湯。胃熱者,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黃連解毒湯。少陰病乾嘔下利脈微者,宜白通湯、通脈四逆湯。
內療辨治
胃實熱型乾嘔
[病因] 由於外邪侵襲,化熱人里,客於陽明,與谷氣相搏,逆而上沖所致。
[症状] 以乾嘔頻頻不止,其聲洪亮,腹滿作痛為證候特徵。伴有大便秘結,口渴引飲,舌質紅、苔黃燥,脈實大。
胃虛熱型乾嘔
[病因] 由於病後餘熱未盡,或誤用燥藥,胃陰受傷,胃氣上逆所致。
[症状] 以乾嘔頻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煩為證候特點。伴有腹滿作痛,舌紅少苔,脈細數。
胃寒實型乾嘔
[病因] 由於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過食生冷,寒凝氣滯,胃氣上逆所致。
[症状] 乾嘔聲音低弱,脘腹冷痛為證候特點。伴有嘔出少量涎沫,苔白,脈沉弦。
[治法] 溫中散寒,和胃降逆。
胃虛寒型乾嘔
[病因] 由於外感寒邪或脾胃素虛,或過用寒藥克伐胃氣,胃氣上逆所致。
[症状] 乾嘔聲低弱,心下痞滿,大便溏瀉為證候特徵。伴有飲食不香,少氣懶言,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 補脾益胃,降逆安中。
肝鬱型乾嘔
[病因] 多由憂思郁怒,致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胃氣上逆所致。
[症状] 以乾嘔聲不揚,時作時止,每隨情志波動而發為證候特徵。伴有胸脅煩悶,飲食不香,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 舒肝理氣,和胃降逆。
食滯型乾嘔
[病因] 由於飲食不節,過食醇酒厚味,食滯胃脘,胃氣上逆所致。
[症状] 以乾嘔食臭,欲吐不能,胸痞厭食為證候特徵。伴有脘腹脹滿,大便穢臭,舌苔厚膩,脈弦滑。
[治法] 和胃理氣,消食導滯
關於「乾嘔」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