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湯
A+醫學百科 >> 橘皮竹茹湯 |
總 結:嘔逆呃逆
主 治:1.治久病虛羸,嘔逆不已。
2.亦治吐利後胃虛呃逆。
(2)實火去人蔘。
歸 經:足陽明藥也
方 義:胃火上沖,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
(1)二陳所以散逆氣。
(2)竹茹、枇杷葉、麥車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
(3)赤茯苓所以降心火。
(4)生薑嘔家之聖藥。
又附方:金匱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人蔘、甘草、生薑、大棗 治噦逆。
煎服法:加姜、棗煎。
備註:脾虛中寒者勿服。
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卷中。
【來源】《金匱要略》卷中。
【異名】竹茹湯(《醫學入門》卷七)、陳皮湯(《證治準繩.類方》卷五)
【組成】橘皮12克 竹茹12克 大棗5枚 生薑9克 甘草6克 人蔘3克
【用法】上藥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溫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功用】理氣降逆,益胃清熱。
【主治】久病體弱或吐下後胃虛有熱,氣逆不降,呃逆或嘔吐,舌嫩紅,脈虛數。
【各家論述】1.《醫方考》:橘皮平其氣,竹茹清其熱,甘草和其逆,人蔘補其虛,生薑正其胃,大棗益其脾。 2.《成方切用》:此胃虛而沖逆為噦,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參、甘培胃中元氣,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溫,下其上逆之氣,以姜、棗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陽漸暢而下達,謂上焦因受氣於中焦,而中焦亦稟承於上焦,上焦既宣,則中氣自調也。
橘皮竹茹湯-《重訂嚴氏濟生方》。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赤茯苓(去皮) 橘皮(去白) 枇杷葉(拭去毛) 麥門冬(去心) 青竹茹 半夏(湯洗7次)各30克 人蔘 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出自A+醫學百科 「橘皮竹茹湯」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A9%98%E7%9A%AE%E7%AB%B9%E8%8C%B9%E6%B1%A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橘皮竹茹湯」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