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茵陳
Yīn Chén
茵陳
別名 綿茵陳、茵陳蒿、白蒿、絨蒿、猴子毛、松毛艾
功效作用 清濕熱,退黃疸
英文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胃經膽經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茵陳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英)Capillary Wormwood Herb

別名 綿茵陳白蒿絨蒿松毛艾

來源 為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莖直立,高0.5~1m,基部木質化,表面黃棕色,具縱條紋,多分枝;幼時全體有褐色絲狀毛,成長後近無毛。葉1~3回羽頭深裂,下部裂片較寬短,常被短絹毛;中部葉裂片細長如發,寬約1mm;上部葉羽頭分裂,3裂或不裂,近無毛。頭狀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復總狀;總苞片3~4層,無毛,外層卵形,內層橢圓形,中央綠色,邊緣膜質;花黃色,管狀,外層花3~5,雌性,能育,內層花兩性5~7,不育。瘦果長圓形,長約0.8mm,無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於山坡、路邊。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採制 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除去老莖及雜質,晒乾。

化學成分 含6,7-二甲基七葉樹內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揮髮油,油中主要為a-蒎烯、茵陳二炔酮(capillin)茵陳烯塊(capillene)、茵陳醇(capillanol)、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濕熱,退黃疸。用於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附註 同屬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陳入藥。

【來源】 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時采割,除去雜質及老莖,晒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割的稱「茵陳蒿」。

【製法】除去殘根及雜質,搓碎或切碎。綿茵陳篩去灰屑。

【性狀】

綿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氣清香,味微苦。

茵陳蒿:莖呈圓柱形,多分枝,長30~100cm ,直徑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密集,或多脫落;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條形或細條形,兩面密被白色柔毛;莖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基部抱莖,裂片細絲狀;頭狀花序卵形,多數集成圓錐狀,長1。2~1。5mm,直徑1~1。2mm,有短梗;總苞片3~4層,卵形,苞片3 裂;外層雌花6~10 個,可多達15個,內層兩性花2~10 個。瘦果長圓形,黃棕色。氣芳香,味微苦。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備註】(1)用於濕熱熏蒸而發生黃疸的病症,可單用一味,大劑量煎湯內服;亦可配合大黃、梔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豬苓配伍。本品退黃疸之效甚佳,故除用於濕熱黃疸之外,對於因受寒濕或素體陽虛發生的陰黃病症,也可應用。但須配合溫中祛寒之品如附子乾薑等藥同用,以奏除陰寒而退黃疸的作用。

【摘錄】《中國藥典》

【食療湯水】以茵陳、煎好的鰂魚,用猛火煲一小時飲用,可有放的疏肝清肝熱,是廣東人常用的食療湯水

[藥材及產銷] 茵陳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主產於陝西、河北、山西等省。商品通稱綿茵陳,陝西產者稱西茵陳,質量最佳。除供應本省外,並運銷南方諸省。其他種省、區產者,多自產自銷。

【選方】

①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茵陳蒿湯)

②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二兩,附子一個作八片,乾薑(炮)一兩半。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③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茵陳湯)  

茵陳的傳說

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苦無良藥,無法治癒。過了一段時間,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急忙問他吃了什麼藥?他說吃了一種綠茵茵的野草。華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採集了一些,給其他黃癆病人試服,但試了幾次,均無效果。華佗又去問已痊癒的病人吃的是幾月的蒿子,他說三月里的。華佗醒悟到,春三月陽氣上升,百草發芽,也許三月蒿子有藥力。第二年春天,華佗又採集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給黃癆病人們服用,果然吃一個好一個,但過了三月青蒿卻又沒有功效了。為摸清青蒿的藥性,第三年,華佗又把根、莖、葉進行分類試驗。臨床實踐證明,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並取名「茵陳」。這就是「華佗三試青蒿草「的傳說。他還編歌供後人借鑒:「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人切記牢。三月茵陳治黃癆,四月青蒿當柴燒。」  

參看

關於「茵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茵陳條目的留言

--111.226.222.183 2020年5月18日 (一) 21:38 (CST)

留言: .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