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白蒿
Bái Hāo
白蒿
別名 蘩、皤蒿、由胡、蘩母、旁勃、白艾蒿、蓬蒿、莓母、大白蒿、大子蒿、臭蒿子、山艾、大頭蒿、苦蒿
功效作用 風寒濕痹黃疸熱痢,疥癩惡瘡
英文名 Herb of Sievers Wormwood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白蒿

(《本經》)

異名】蘩(《詩經》),皤蒿(《毛詩傳》),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傳》),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開寶本草》)。

茵陳(《老圃賦》)民間有"二月茵陳,五月蒿" 

【來源】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大籽蒿

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莖被白毛,多分枝。單葉耳生;有柄;2~3回羽狀深裂或全裂,終裂片寬線形、線形或近披針形,先端常鈍,上面綠色,毛較少,下麵灰綠色,密生白毛;莖上部的葉羽狀分裂或不分裂;近無柄。頭狀花序半球形,徑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圓錐狀花序;總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線形,灰黃綠色;小花皆為管狀,黃色,表面有腺點,全部結實,花托有毛,毛幾與小花等長。瘦果小,狹長倒卵形,具縱紋,黃褐色,長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長河邊、草地、荒地。分布東北、華北及甘肅、陝西,豫西等地。

化學成分】本植物的綠色部分含一種倍半萜烯類白蒿寧,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內酯和洋艾素

干植物含生物鹼0.12~0.2%、焦性兒茶酚糅質0.499%、黃酮類0.831%、內酯類,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異槲皮甙。

【藥理作用】從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內酯,對金黃色薄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

性味】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無毒。"

④孟詵:"寒。"

【功用主治】治風寒濕痹黃疸,熱痢,疥癩惡瘡和病毒感染(俗稱上火)等。

①《本經》:"主五藏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②孟詵:"搗汁去熱黃及心痛。葉干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燒灰淋煎治淋瀝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搗汁。

【選方】治惡癩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麴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僧深集方》)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取白蒿鮮草2兩或干品1兩,水煎。分~3次服,每日劑,5~7日為一療程;或製成沖劑及片劑服用。共治100例,顯效(3天內達臨床治癒)70例,有效(4~7天內達臨床治癒)23例,治癒率為93%。據部分病例觀察,服藥後體溫恢復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復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後重消失1.68天;大便鏡檢恢復正常及細菌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3.02天和5.65天。療效似較黃連痢特靈合黴素等為高。沖劑、片劑療效似較煎劑為差。

莖葉可入藥《本草綱目》載:氣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降低頭熱,去伏瘕。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用之。……附方:茵陳羹。除大熱黃疸,傷寒痛,風熱瘴瘧,利小便;以茵陳細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莖葉可供食用。清明節之際,正是白蒿風華正茂之時,上墳祭祀的人們絡繹不絕,順便採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饞。白蒿的吃法有許多,一是吃包子、糰子做餡,二是摻進玉米面蒸窩頭,還可以清拌豆腐,也可以蒸熟了吃……都挺好吃。

白蒿窩頭:將白蒿嫩莖葉去雜洗淨,切碎,摻進玉米面,拌勻和好,蒸窩頭。既調劑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參考

關於「白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