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鱗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全稱鱗狀細胞癌,又稱表皮樣癌,是發生在皮膚、附屬器或粘膜的惡性腫瘤

目錄

基本概述

鱗癌是來源於支氣管上皮的一種惡性上皮性腫瘤,可表現角化和/或細胞間橋特徵。包括梭形細胞,是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原發性肺癌的35%-45%。

鱗癌一般認為與環境有關,尤其是陽光的刺激有明顯關係,長期日光曬曝和慢性刺激是主要發病潛因,外傷放射線照射、焦油衍生物亦可誘發本病,盤狀紅斑狼瘡慢性潰瘍、粘膜白斑、燒傷瘀痕及長期不愈的肉腫均可誘發鱗狀細胞癌。  

症状

鱗癌約佔皮膚癌的90%左右。鱗癌30~50歲年齡多發。往往由角化病、粘膜白斑及其它癌前疾病轉化而成。鱗癌初起為暗紅色,質硬,高於皮面的結節,以後表面的角質層脫落出現紅色的糜爛面,伴有滲血、滲液,病灶漸漸擴大。鱗癌生長較快,早期即形成潰瘍。有的呈結節樣或菜花狀,向深部侵犯較小,基底可移動;有的呈蝶狀,向深部浸潤較明顯,破壞性大,常累及骨骼。鱗癌常伴有化膿性感染,伴惡臭、疼痛。多見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巨大鱗癌,其惡臭無比,膿性分泌物較多,易出血;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鱗癌發病部位以粘膜皮膚連接處鱗狀細胞癌發展最快,粘膜發病者更容易轉移。

鱗癌大部分發生在慢性潰瘍、粘膜白斑、著色性干皮病等基礎上。好發部位為眼瞼、鼻、唇、顳、頰、額、四肢,包皮、龜頭、軀幹也可發生。與基底細胞癌相比,鱗癌發展較快,易出現轉移。據統計,下肢皮膚癌發生轉移的較多,其次為手背部和面頸部,血行轉移罕見,肺臟為最常見的轉移臟器。基底細胞癌損害發展緩慢,一般極少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也無遠處轉移。  

病理

表皮角化,腫瘤由鱗狀上皮細胞團塊所組成,不規則地向真皮內浸潤,棘細胞呈瘤性增生,呈條索狀或巢狀細胞團,邊緣以基底細胞層,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在癌細胞團內有很多分裂象,周圍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臨床診斷

一般分為4型,最常見的是結節潰瘍型。

1、結節潰瘍型:初起是表皮出現一個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蠟樣小結節,質地相當硬,表面有少數擴張的毛細血管,略高出於皮膚表面,或僅似紅斑而並不隆起,或略呈結節狀,表面的皮膚輕度向下凹陷。結節可逐漸擴大或新的皮損出現,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有蠟樣光澤的盤形斑塊,中央往往結成棕色、黃褐色或暗灰色瘢,繼而下發生潰瘍,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整形潰瘍,大小如指戒或銅錢不等,潰瘍邊緣堅實及捲起,往往呈半透明狀並凹凸不平,周圍皮膚無炎症,底部呈珍珠樣或蠟樣外觀,有時損害表面完全為痂所覆蓋。潰瘍緩慢向四周及深部擴展,如鼠咬狀,形成基底細胞癌的一種典型臨床形態,故名為侵蝕性潰瘍,潰瘍可部分癒合而發生瘢痕,亦可擴展至皮下組織甚至軟骨及骨骼。各種組織可被摧毀而成深坑狀。發生於面部能破壞鼻、耳、眼眶上頜竇等部位的軟骨和骨組織,引起出血或顱內侵犯或毀形。

2、色素型:結節較平而淺,損害與結節潰瘍型相同。由於含有較多色素,損害邊緣除有珍珠色光澤外,還有點狀或網狀暗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位亦可見有色素沉著,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暗棕色甚至炭黑色顆粒,與惡性黑色素瘤類似,容易誤診。

3、硬斑狀或纖維化型:常見於頭頸部,為堅硬淡黃色或黃白色斑塊,略微隆起,邊界不清,似硬斑病樣,可長期保持完整,最後發生潰破。

4、淺表型:皮損表淺,多發生於軀幹,呈一片或數片浸潤性紅斑,表面脫屑結痂,邊緣或整個皮損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邊緣呈細小珍珠樣或線條樣堤狀。本型最後可纖維化。類似銀屑病濕疹脂溢性皮炎。基底細胞癌損害發展緩慢,一般極少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也無遠處轉移。  

治療

1、手術治療

爭取早期手術,對較大腫瘤及分化良好者,首選手術切除,切口要注意廣度和深度,手術後照X線,切除標本送病檢。

2、其它療法

二氧化碳、電烙、液氮冷凍均有效。

【驗方與偏方】

驗方:

板蘭根120g,銀花9g,連翹9g,皂刺9g。每日劑,煎2次分眼。

療效:按本方f台療多例,療效顯著,1例服藥2.5個月治癒。

蟾酥軟膏:蟾酥10g,溶於30ml清洗液中,加磺胺軟膏40g,配成20%蟾酥軟膏外敷,一般用藥3天,癌組織開始脫落,約18天基本癒合。

療效:青島白求恩醫院用此方治癒皮膚癌13例。

偏方

①樟乳散:樟丹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製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1次。

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黃芪30g,蚤休15g,穿曲甲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2次。

關於「鱗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