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fq6.jpg

息肉(polyp)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餘腫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粘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息是多出、盈餘之意,《說文解字》記載「息,寄肉也。」《黃帝內經 .玉篇》說「瘤,息肉也。」 息肉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不過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範疇。 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

目錄

臨床症状

"息肉",就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肉"。上到鼻腔、聲帶,下至直腸、宮頸,均可有息肉出現,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很難被發現。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種贅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息肉臨床表現多見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腸道息肉症候群,這些病變雖屬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惡變傾向。

原因病理

息肉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比如長期炎症會容易導致宮頸息肉

臨床診斷

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且一般症状不明顯,如果在某個器官臟器的息肉應該首選內窺鏡檢查,如腸鏡、宮腔鏡等,其次可選擇彩超、CT等。  

臨床治療

手術或微創治療

息肉一般選擇手術或者微創切除,切除後及時送病理科確定其病變性質。對於息肉進行內鏡(胃鏡、腸鏡)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變十分有效的措施。鏡下治療息肉的方法有:高頻電凝電切、高頻電灼、雷射治療微波治療、注射摘除、冷凍療法等。

息肉切除術後的隨訪複查,一般認為,單個腺瘤性息肉切除,術後第一年隨訪複查一次,如檢查陰性者則每3年隨訪複查一次。多個腺瘤切除或腺瘤大於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則3~6個月隨訪複查一次,陰性則為1年隨訪複查一次,連續兩次陰性者則改為3年隨訪複查一次,隨訪隨訪複查時間不少於15年。

參看

關於「息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