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息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hb1.jpg

子宮頸息肉婦科常見病慢性子宮頸炎的一種臨床表徵。它是因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宮頸管粘膜組織局部增生 ,而由於子宮自身有排異的傾向 ,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樣改變 ,故也叫做宮頸內膜息肉。中醫認為子宮頸息肉的發生是由於鬱積的濕熱 ,傷及血海養分 ,損傷了脈絡及胞帶所致。

當婦科常規檢查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時 ,所見的息肉外形大小不等 ,形狀不一 ,大致可分為兩種 :

第一種子宮頸息肉根部多附著於宮頸外口 ,或在頸管內。一般體積較小 ,直徑多在 1厘米以下 ,單個或多個 ,色鮮紅、質軟、易出血、蒂細長。外觀如水滴形成扁圓體。

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於宮頸陰道部 ,這種息肉位置表淺 ,向表面突出 ,基底部寬 ,顏色淡紅 ,質地較韌。

子宮息肉多數良性 ,有極少數惡性變 ,惡變率為 0.2~ 0.4% ,若作宮頸息肉摘除後常常要複發。

宮頸息肉多發生於 40~ 60歲經產婦。息肉極小時患者沒有什麼不適症状 ,多數是因其他疾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方才發現。少數息肉較大者表現為白帶增多 ,或者白帶中央有一絲一絲的血絲 ,甚至有少量的陰道出血 ,即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 ,尤其在性交後及蹲著用力大便時極易出血。  

目錄

概述

子宮頸息肉(cervical polyp),一般來自子宮頸管粘膜,為頸管粘膜的堆積,並多認為炎症是息肉的形成因素。  

診斷

較大息肉在雙合診時很易發現,但小息肉只有在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後才能見到。 息肉偶可發生惡性病變或與之並存,故絕不能發現息肉即不再進一步檢查。應先作宮頸刮片進行細胞學檢查,再取息肉送作病理檢查。  

症状

宮頸息肉是婦科常見病慢性子宮頸炎的一種臨床表徵。它是因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宮頸管粘膜組織局部增生的症状,而由於子宮自身有排異的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樣改變,故也叫做宮頸內膜息肉。中醫認為子宮頸息肉的症状發生是由於鬱積的濕熱,傷及血海養分,損傷了脈絡及胞帶所致。

當婦科常規檢查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時,所見的息肉外形大小不等,形狀不一,大宮頸息肉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子宮頸息肉根部多附著於宮頸外口,或在頸管內。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多在 1厘米以下,單個或多個,色鮮紅、質軟、易出血、蒂細長。外觀如水滴形成扁圓體。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於宮頸陰道部,這種息肉位置表淺,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寬,顏色淡紅,質地較韌。子宮息肉多數良性,有極少數惡性變,惡變率為 0.2~ 0.4%,若作宮頸息肉摘除後常常要複發。

有關專家介紹:宮頸息肉多發生於 40~ 60歲經產婦;息肉極小時患者沒有什麼不適症状宮頸息肉的症状,多數是因其他疾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方才發現。少數息肉較大者表現為白帶增多,或者白帶中央有一絲一絲的血絲,甚至有少量的陰道出血,即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後及蹲著用力大便時極易出血的症状。  

治療措施

小息肉用血管鉗即可鉗除,稍加壓迫止血,或在頸口處塞以紗布一塊,24小時取出。息肉較大,蒂較組者,摘除後基底斷端可用燒灼止血。如為多發性,可稍擴張頸管後,徹底搔刮之,同時作診斷性刮宮。所有標本均應送作病理檢查,確定是否需進一步治療。術後可酌給抗感染藥物,並注意有無出血。  

子宮息肉手術後注意事項

宮頸息肉手術後,女性朋友應該注意清潔衛生,在保證自己個人衛生的同時也要及時的注意夫妻生活之間的衛生,以免造成感染使病情再次複發。同時,剛治療宮頸息肉過後是不宜進行同房的,一個月後應該去醫院複查恢復情況。平時盡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腥膻等刺激性食物。 宮頸息肉術後還應定期到醫院複查,第一次檢查應在術後3個月左右,以後則半年至1年複查一次。除做好經期、產後或流產後的保健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陰部衛生,防止陰道炎症和宮頸糜爛。同時要保持性生活衛生,此外,要勤曬被褥,宜穿棉織品內褲並勤洗勤換等。在此基礎上,定期的婦女病檢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宮頸息肉手術後7~14天為脫出血期,出血量會多一些,如果僅有少量陰道出血則不必處理,4~6天可自行停止。如果出血慢慢減少,且血色正常,無伴隨不適,就不用太過擔心,屬於正常現象。

如果出血量大且持續,顏色變黑,或伴有腹痛等不適時可能是宮頸或子宮損傷,感染等引起,建議儘早就醫,不要延誤病情。  

臨床表現

息肉極小時常無症状,每因其他婦科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發現。較大息肉能引起白帶增多、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特別在性生活或大便用力後可以發生少量出血。這些症状與早期宮頸癌相似。  

美國第五代智能高頻電波技術治療子宮頸息肉

治療原理:

利用射頻電極釋放的射頻電流對病變組織進行定點處理,使病變組織部位快速結痂,從而徹底阻斷糜爛組織的擴散,在恢復期中,結痂自然脫落並被新生的復層鱗狀上皮所取代,從而達到完全治癒宮頸糜爛的目的。

治療優勢:

(1)微電腦全自動控制射頻電極的電流輸出,確保電流穩定,防止電流不穩帶來的治療深度不足或者治療過度的問題。

(2)微電腦輔助控制處理點定位範圍以及治療深度,避免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3)由於可以準確控制治療範圍,手術創面小,可以加快宮頸恢復速度,並減少對正常宮頸的傷害。

(4)獨有的美國飛尼斯Safe-T-Gauge專利技術確保手術過程中電極對治療點的快速止血,出血極少,並使接觸點瞬間結痂,防止感染。

(5)8套獨立配備的多向高效電極在處理宮頸糜爛合併宮頸肥大,宮頸囊腫等疾病時得心應手,大大降低了患者重複就醫的痛苦。  

子宮頸息肉的危害

1、子宮頸息肉可使子宮頸口狹窄或子宮頸管變形,妨礙精子正常上行影響懷孕

2、子宮頸息肉也可造成性交出血,影響性生活。  

子宮頸息肉的中醫辨證分析

子宮頸息肉主證是以帶下量多,色赤為主,故在中醫學多屬於「赤帶」範疇。例如《婦科指南》說:「帶下形如紅液者,名曰赤帶。故辨證時當以帶下的量、色、質、味為重點,結合其症状辭其虛實寒熱。臨證時應與經間期出血、經漏相鑒別。通過必要的檢查以明確診斷。北京萬國中醫院婦科專家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將赤帶辨證分型如下:

1.實熱赤帶

主證: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質粘稠,有臭味,伴有下腹脹痛,煩躁易怒,口乾喜冷飲,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分析;多因下焦濕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損傷胞絡及帶脈,故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濕熱蘊蒸則質粘稠,有臭味;胞脈受損則下腹脹痛;濕熱內蘊,津液不得輸布則口乾喜冷飲。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均為濕熱之候。

2.虛熱赤帶

主證: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質稠,有異味,伴有下腹隱痛,喜按,口乾口渴,便干尿少色黃,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分析:多因房勞太過,腎精虧損,陰虛生熱,熱迫血行,或因濕熱之氣內蘊,日久傷陰所致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質稠,有異味;陰虛胞脈失養則下腹隱痛,喜按;陰虛津液虧耗則口乾口渴,便干尿少色黃;陰虛生內熱,故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均為陰虛生熱之候。  

子宮頸息肉的中醫療法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炎症的結果,而息肉增大,由於性交以及炎症的反覆刺激,以致發生感染或血性分泌物增多,這時子宮頸息肉為病之本,而赤帶為病之標。故在治療中,應以手術摘除息肉為主,同時配合中藥治療。但在手術摘除息肉後,炎症病灶並未根除,仍有複發的可能,此時應以中藥內服,外治以消除症状為本,這樣將會收到更好的療效。由於子宮頸息肉是以分泌物增多,呈血性分泌物為主要表現,故在中醫學多屬於「赤帶」範疇。例如《婦科指南》說:「帶下形如紅液者,名曰赤帶。」

中醫認為,赤帶的發生主要是由於濕熱之邪侵犯下焦,傷及血分所致,病程延久又會損傷腎陰,從而形成了濕熱兼有陰虛的病理特點。因此,在治療赤帶時,就將它分為濕熱下注、陰虛溫熱兩種證候類型(前者為實證,後者為虛證)進行辨證施治。這兩種證候的共同表現是:陰道分泌赤色粘液,似血非血,綿綿不斷,伴有小腹隱痛。不同的是:屬於實證的赤帶量多,質稠,小腹脹痛,煩躁易怒,便秘尿黃,舌苔黃膩;屬於虛證的赤帶量少,質略稀,小腹隱痛,腰骶酸墜,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苔少等。

在臨床治療中,實證用清熱利濕法,可選擇止帶方加減。藥如: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丹皮黃柏梔子各15克。血帶加白茅根炒槐花各20克。虛證則用滋陰清熱、利濕止帶法,可選擇知柏地黃東加減。藥如:五味子麥冬熟地各15克,山藥20克,山茱萸、澤瀉、丹皮、黃柏、知母各15克。帶中挾血絲的,加生地榆仙鶴草各20克。 在給予內服藥的同時,還應配合外治法以加強療效。例如外用藥物中的「婦寧栓」(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帶、祛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濕熱型的子宮息肉。每晚1次,每次枚,納入陰道。雲南白藥,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散腫之功,可用於局部,以治療宮頸息肉所致之赤帶。

另外,還可以配合針刺療法。取穴:足三里(雙)、中極、帶脈(雙)、少沖(雙)。手法:用毫針,帶脈向斜下刺,針2~25寸(同身寸,下同);中極針1~15寸;足三里以得氣為度。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少沖穴針1~2分深,重刺激,不留針。每隔日針一次。

赤帶病往往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據筆者的臨床體會,其證候特點以虛實夾雜者較為多見。茲將個人的經驗方介紹如下:

處方:杭白芍大生地、椿根白皮側柏葉各15克,粉丹皮、阿膠珠各12克,香附米、川黃柏、雞冠花各9克,桑寄生18克。

上方每日劑,水煎2次,混合後分2次服。適用於赤帶或赤白相間,淋漓不已者。

赤帶是以陰道流出紅色粘液為主要表現,故臨證時需要與經間出血、經漏進行鑒別。經間出血是兩次月經之間,有周期性的陰道少量出血;而赤帶是綿綿不斷沒有周期性。經漏是經血非時而下,量少淋漓不斷;赤帶則是陰道流出的赤色粘液,似血非血,月經是正常的,並且常在性生活後發生少量出血。  

子宮頸息肉為什麼易複發

宮頸息肉是慢性子宮頸炎的一種表現,雖然可以將息肉切除,但只要宮頸的慢性炎症並沒有消除,致病菌仍然潛伏在宮頸組織內,也就是說致病原因依然存在,息肉就有可能會再次複發。因此在切除宮頸息肉後,還應對宮頸的慢性炎症進行徹底治療,才能防止宮頸息肉複發。  

宮頸息肉對懷孕是否有影響

宮頸息肉是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導致宮頸管黏膜局部增生,逐漸向外突出,便形成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著於子宮頸外口,或者在頸管內。如果宮頸慢性炎症未根除,息肉摘除後常會複發。宮頸息肉還有惡變可能,惡變率大約為0、2%-0、4%。

宮頸息肉對懷孕自然會有影響。因為位於宮頸口的息肉,猶如柵欄一樣,會阻礙部分精液入宮。精液少了,精子量必然減少,那就會降低受孕率。再說,宮頸息肉的本質是慢性子宮頸炎症。既然是炎症,勢必會有許多炎性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紅、白細胞和致病菌。這些分泌物破壞了陰道的生理環境,使精子活力降低,生存時間縮短,而且,宮頸口的黏液形成黏液栓,阻礙精子進入宮腔。精、卵不遇,受孕從何談起?當然,息肉摘除,宮頸炎症程度較輕,治療既及時又徹底,又不留任何後遺症的話,那麼,懷孕的可能性也並非是絕對沒有的。

宮頸息肉對分娩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如果發現宮頸息肉應該及時施行息肉摘除術,時間應該在分娩前一個月之內。若摘除不久便分娩,初愈的傷口會因宮頸口擴張而發生輕微出血。若摘除時間較長,傷口癒合好,則不會出血,只要切除乾淨對生育沒有影響。  

子宮頸息肉與宮頸糜爛有關

宮頸息肉與宮頸糜爛有關 ,由於宮頸長期慢性炎症刺激宮頸的黏膜引起增生,而子宮有一種天然的排除異物的能力 ,使增生的子宮頸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息肉呈紅色 ,舌狀 ,質地軟而脆 ,觸之易出血 ;息肉還有一個根部 ,稱為蒂 ,一般蒂細長 ,大多附著子宮頸外口 ,宮頸息肉多為單個生長 ,其形狀多數如黃豆粒大小 ,小的如米粒樣 ,大的直徑達1厘米左右。有時也可長有幾個息肉。

宮頸息肉易被忽略。因為 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顯症状 ,只是醫生檢查時才發現 ,即使有症状大多也輕微 ,主要是少量點滴出血、鮮紅色 ,或在性生活後少量出血 ,有時被誤認為是「回經」。少數人的出血量可與月經相似。部分患者平時可有黃色白帶 ,多數有異味 ,或白帶中帶有血絲 ;還可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 ,未婚的患者多表現為陰道口有腫物脫出。

從出血本身來說 ,宮頸息肉對健康影響不大 ,而長期慢性炎症形成的宮頸息肉 ,有惡性變的可能 ,國外資料報告為 0. 7%,我國農村婦女很可能超過這一數字。所以一旦發現宮頸息肉 ,應積極治療 ,一般以手術摘除為主 ,也可用藥物 ,雷射等方法 ,摘下的息肉應送病理檢查 ,以排除有否發生惡變。摘除息肉的手術極小 ,但如息肉較大 ,蒂很粗 ,或婦女患有高血壓 ,心臟病血液病時 ,手術就要慎重。

宮頸息肉術後還應定期到醫院複查 ,第一次檢查應在術後3個月左右 ,以後則半年至 1年複查一次。宮頸息肉是可以預防的 ,除做好經期、產後或流產後的保健外 ,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外陰部衛生 ,防止陰道炎症和宮頸糜爛。同時要保持性生活衛生 ,此外 ,要勤曬被褥 ,宜穿棉織品內褲並勤洗勤換等。在此基礎上 ,定期的婦女病檢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關於「子宮頸息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