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瘺管

(重定向自肛瘘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h4c.jpg

肛瘺又稱「肛門直腸痿」,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癒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癒合,日久後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中醫稱本病為「懸癰」、「坐馬癰」、「臟毒」等,多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破裂,經久不愈而形成的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多發於20—40歲男性。肛瘺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瘺臂和繼發性外口組成。內口大多位於齒線附近,多為一個,外口位於肛門周圍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

肛管直腸瘺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稱為肛瘺,是與會陰區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內口多位於齒線附近,外口位於肛周、皮膚處,整個瘺管壁由增厚的纖維組織組成,內附一層肉芽組織,經久不愈。發病率僅次於痔,多見於男性青壯年,可能與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  

目錄

臨床症状

1.流膿是主要症状,膿液多少與瘺管長短,多少有關,新生瘺管流膿較多,分泌物刺激皮膚而瘙癢不適,當外口阻塞或假性癒合,瘺管內膿液積存,局部腫脹疼痛,甚至發熱,以後封閉的瘺口破潰,症状方始消失。由於引流不暢,膿腫反覆發作,也可潰破出現多個外口。較大較高位的肛瘺,常有糞便或氣體從外口排出。檢查時外口常為一乳頭狀突起或是肉芽組織的隆起,擠壓有少量膿液排出,多為單一外口,在肛門附近。也有多個外口,外口之間皮下瘺管相通,皮膚發硬並萎縮。也有多個外口位於兩側,瘺管成「馬蹄形」,直腸指診在病變區可觸及硬結或條索狀物,有觸痛,隨索狀物向上探索,有時可捫及內口。若外口不整齊,不隆起,有潛行邊緣,肉芽灰白色或有乾酪樣稀薄分泌物,應懷疑為結核性肛瘺

瘺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症状。較大的高位肛瘺,因瘺管位於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由於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潮濕、瘙癢,有時形成濕疹。當外口癒合,瘺管中有膿腫形成時,可感到明顯疼痛,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乏力全身感染症状,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後.症状緩解。上述症状的反覆發作是瘺管的臨床特點。

2.疼痛 瘺管通暢無炎症時常不感疼痛,只感覺局部發脹和不適,行走時加重。當瘺管感染或膿液排出不暢而腫脹發炎時,可引起疼痛。內瘺時常感到直腸下部和肛門部灼熱不適,排糞時感到疼痛。

3.瘙癢 由於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瘙癢,肛周潮濕不適,皮膚變色表皮脫落,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有時形成濕疹。

4.排便不暢 複雜性肛瘺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門直腸周圍形成大的纖維化瘢痕或環狀的條索,影響肛門的舒張和閉合,大便時感到困難,有便意不盡的感覺。

5.全身症状 在急性炎症期和複雜性肛瘺反覆發作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或伴有消瘦貧血、體虛等長期慢性消耗症状。

大部分肛瘺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因此內口多在齒狀線肛竇處,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處形成外口,位於肛周皮膚上。由於外口生長較快.膿腫常假性癒合,導致膿腫反覆發作破潰或切開,形成多個瘺管和外口.使單純性肛瘺成為複雜性肛瘺。瘙管由緻密纖維組織包繞,近管腔處為炎性肉芽組織,後期腔內可上皮化結核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等特異性炎症、惡性腫瘤、肛管外傷感染也可引起肛瘺,但較為少見。  

肛瘺中醫分析

中醫學認為,肛瘺的形成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1)外感六淫之邪所致:如《河間六書》云:「蓋以風、熱、燥、火、濕邪所致,故令肛門腫滿,結如梅核,甚至乃變而為瘺也。」《本草綱目》云:「漏屬虛與濕熱。」均明確認識到肛瘺與風、熱、燥、火、濕邪侵襲人體有關。(2)痔瘡久而不愈:《諸病源候論》云:「痔久不瘥,變為瘺也」.(3)飲食肥甘厚味,恣酒,憂思,便秘,房勞過度:《千金方》云:「肛門主肺,肺熱應肛門,熱則閉塞,大行不通,腫縮生瘡」.《丹溪心法》曰:「人唯坐臥濕地,醉飽房勞,生冷停寒,酒面積熱,以致榮血失道,滲入大腸,此腸內臟毒之所由作也。」而《外科正宗》云:「夫臟毒者,醇酒厚味,勤勞辛苦,蘊毒流注肛門結成腫塊。」(4)其他原因:《薛氏醫案》云:「臀,膀胱經部分也。居小腹之後,此陰中之陰,其道遠,其位僻,雖太陽多血,氣運難及,血亦罕到,中年後尤慮此患。」據此,認為肛瘺與局部氣血運行不足有關。對於病變過程,《內經》認為是因:「營氣不足,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千金翼方》則明確指出瘺是癰疽的後遺疾患,云:「一切癰疽,皆是瘡瘺根本所患。癰之後膿汁不止,得冷即是鼠瘺」。

中國是世界上認識肛瘺最早的國家,其病名最早見於《山海經》。中醫認為肛瘺的病因病機大體有三種情況。一是外感風、濕、熱、燥、火等六淫邪氣,順胃腸傳於下部,使肛門腫滿,"結如梅李核",然後轉變為肛瘺。所謂"結如梅李核",是講在肛門邊緣鼓出如梅核或李核大小的硬結。二是久痔不愈毒氣聚結肛邊,瘡口不合.時流膿血而成感_三是飲食辛辣,醇酒厚味.或情念不暢,勞累過度,產生濕熱,下注肛門,潰腐成癰,肛癰潰後不斂,則成肛瘺。總之,中醫關於肛瘺成因的論述,核心思想是體內產生濕熱毒火,下注於肛門而成。濕熱的來源多源於飲食,所以中醫很強調飲食要有節制。  

發展過程

肛瘺的形成,跟肛周膿腫的發展密不可分。形成肛瘺大致要經過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肛隱窩、肛門瓣感染髮炎。開始僅限於局部的炎症,這時若未能及時治療,炎症即可以向肛門周圍蔓延。

第二個階段:炎症從局部的肛隱窩和肛門瓣開始,逐漸蔓延擴散,形成肛門直腸周圍炎。如果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就可能侵入到抗病能力低的組織間隙之中。

第三個階段:由於肛門直腸周圍組織間隙的抗病能力下降,便成為病菌入侵、擴散、積聚繁殖的地方,致使這裡的組織容易感染髮炎,正不勝邪,而形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若肛門直腸膿腫在早期能夠處理得當,往往可使膿腫消散治癒,不遺留後遺症;如延誤早期的治療時機或處理不當,組織壞死膿液可順其局部間隙擴散,使病情加重複雜化,因此應儘早手術切開引流,使膿液排泄,控制炎症發展。

第四個階段:肛周膿腫自行破潰或經切開引流換藥處理後,膿腔雖逐漸縮小,但潰瘡卻久不收口,這時腔壁已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中間遺留之空隙,這就是瘺道,膿液經常順從瘺道流出,反覆感染,反覆發作,經久不能自愈,而成為瘺管。肛瘺的原因具體表現在:

肛瘺病因的具體表現

1、肛門靜脈迴流不暢,局部經常淤血,組織營養不良,影響癒合

2、瘺道彎曲、或有竇、分支,引流不通暢,膿液瀦留,反覆感染,造成瘺道不易癒合。

3、直腸內有一定的壓力,將直腸感染物質如糞便、氣體,可經常不斷地從內口進入瘺道,刺激腔壁,繼發感染後由外口排出,也是造成瘺道的原因。

4、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後,膿液排出,膿腔逐漸縮小,外部破潰口和切口也縮小,腔壁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因而不能自然閉合。

5、瘺道多在肛門括約肌之間通過,由於括約肌經常不斷地收縮與舒張,壓迫瘺道,影響膿液的排除,容易貯膿感染而難以癒合。

6、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多在肛門外,膿液從外口流出,但原發感染多在肛竇。肛竇則是繼發感染的門戶,反覆感染,形成瘺道。

7、結核桿菌放線菌等感染所形成的膿腫,克隆氏病等難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瘺。

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癒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癒合,日久後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內外括約肌附近,外口皮膚生長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覆發作。管道的感染多數為膿性感染,少數為結核性。  

分類

1.按瘺管位置高低分類 ①低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可分為低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個瘺管)和低位複雜性肛瘺(有多個痿口和瘺管)。②高位肛瘺:瘺管位於外括約肌深部以上。可分為高位單純性肛瘺(只有一個瘺管)和高位複雜性肛瘺(有多個瘺口和瘺臂)。此種分類方法,臨床較為常用。

2.按瘺管與括約肌的關係分類 ①肛管括約肌間型:約佔肛瘺的70%,多因肛管周圍膿腫引起。瘺管位於內外括約肌之間,內口在齒狀線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緣附近,為低位肛瘺。②經肛管括約肌型:約佔25%,多因坐骨肛管間隙膿腫引起,可為低位或高位肛瘺。瘺管穿過外括約肌、坐骨直腸間隙,開口於肛周皮膚上。①肛管括約肌上型:為高位肛痿,較為少見,約佔4%。①肛管括約肌外型:最少見.僅佔1%。這類肛瘺常因外傷、腸道惡性腫瘤、Crohn病引起。治療較為困難。

根據瘺口和瘺道的位置、深淺、高低以及數目,其分類有:

(一)外瘺和內瘺 外瘺至少有內外二個瘺口,一個在肛門周圍皮膚上,多數距肛門2~3厘米,稱為外口,另一個在腸腔內,多數在齒線處肛竇內,稱為內口,少數內口在中齒線上方,直腸壁上。內瘺的內口與外瘺相同,並無傷口,臨床所見90%為外瘺。

(二)低位瘺和高位瘺 瘺道位於肛管直腸環平面以下者為低位瘺,在此平面以上為高位瘺。後者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有關。

(三)單純性肛瘺和複雜性肛瘺 前者只有一個瘺管,後者可有多個瘺口和瘺管。

從臨床治療角度以肛瘺和括約肌的關係較重要,可分為:①括約肌間型——最常見一種,內口位於齒線,瘺管在內外括約肌間行走,外口在肛門周圍皮膚;②經括約肌型——瘺管經外括約肌及坐骨肛管間隙而在肛周圍皮膚上穿出;③括約肌上型——不常見。瘺管同上穿破肛提肌而在肛門周圍遠處皮膚上穿出;④括約肌外型——少見,內口在齒線上直腸壁,外口在肛周遠處皮膚上,瘺管在內外括約肌外,經肛提肌而下。

確定肛瘺內口的檢查方法:

肛瘺內口是原發病灶部位,定位不清必然造成治療上失敗,因為切除或切開內口是治癒肛瘺的關鍵。尋找和確定的肛瘺內口的方法有:

(一)肛鏡檢查 直視下看到齒線全部,內口常在紅腫發炎的肛瘺,有分泌物,對可疑的肛隱窩可用銀質園頭探針探入。

(二)探針檢查 先於肛門內插入手指,用銀質園頭探針,由外口沿管道向腸腔方向輕輕探入,完全性肛瘺,腸腔內手指在齒線附近可摸到探針確定內口,探時切忌盲目用力,免成假道,使感染擴散。

(三)染色檢查 將干紗布放入直腸內,將美蘭1~2ml由外口徐徐注入,然後拉出紗布,如有染色,即證明有內口存在。

(四)手術檢查 切開瘺道,沿瘺道尋找內口,一般容易找到。

(五)肛竇鉤檢查 以窺器伸入肛門,可見有紅腫炎症的肛竇,內口多在此處。用肛竇鉤反覆檢查肛竇,不難找到內口。探時忌用暴力,以免穿破正常肛竇,造成新的感染內口。

(六)美藍標記 將一塊適中的紗布放置於肛門內,而後將5%的亞甲藍水溶液由外口注入瘺管,然後輕輕將紗布拉出,觀察內口的位置。爾後,用窺器擴開肛門,在齒狀線附近,著色最顯著處,以肛竇鉤或探針探查,多數可發現內口。

(七)其他 如X線檢查、肛管壓力測定等檢查方法,較少用,有條件者也可採用。

另外,肛瘺可分為

①皮下或粘膜下肛瘺 a.皮下瘺,是指原發內口在肛竇,瘺管在肛門管皮膚下或肛門周圍皮膚下的淺在性肛瘺,外口距肛門很近。b.粘膜下瘺,系指原發口在肛竇,瘺管在肛門管直腸粘膜下,皮膚外沒有開口。

②內外括約肌間肛瘺 a.低位肌間瘺管:指內口在肛竇,瘺管穿至內外肛門括約肌間隙,穿過外肛門括約肌皮下部的肛瘺。而瘺管走向直,只有一個外口的,稱作單純性低位肌間瘺。而走向彎曲,有支管的稱為複雜性低位肌間瘺。b.高位肌間瘺管:指內口在肛竇,瘺管至內外括約肌間向上發展的肛瘺。

③肛提肌下肛瘺 a.低位肌外瘺管:指內口在肛竇,瘺管穿過肛門外括約肌淺部的肛瘺。向一側坐骨間隙發展的稱為單純性低位肌外瘺。向兩側坐骨直腸間隙發展,形成像馬蹄鐵形狀,肛門兩側都有外口的稱為複雜性低位肌外瘺,又叫低位蹄鐵形肛瘺。b.高位肌外瘺管:指內口在肛竇,瘺管穿過肛門外括約肌深部的肛瘺。向一側坐骨直腸間隙發展的稱為單純性高位肌外瘺,向二側坐骨直腸間隙發展的稱為複雜性高位肌外瘺,又叫高位蹄鐵形肛瘺。

④肛提肌上肛瘺 指內口在肛竇或齒狀線上方肛管直腸壁上,瘺管由肌間隙進入骨盆直腸間隙,穿過肛提肌的高位肛瘺。

如肛管左右側均有外口,應考慮為「蹄鐵型」肛瘺。這是一種特殊型的貫通括約肌肛瘺,也是一種高位彎型肛瘺,瘺管圍繞肛管,由一側坐骨直腸窩通到對側,成為半環型,如蹄鐵狀故名。在齒線附近有一內口,而外口數目可多個,分散在肛門左右兩側,其中有許多支管,向周圍蔓延。蹄鐵型肛瘺又分為前蹄鐵型和後蹄鐵型兩種。後者多見,因肛管後部組織比前部疏鬆,感染容易蔓延。  

嬰幼兒肛瘺怎麼辦?

肛瘺不能自愈,所以對於肛瘺患者來說,手術治療是首選。

相對而言,兒童肛瘺較少,但出生後3個月的嬰兒,以及未滿1周歲的幼兒,也常會出現肛門腫痛化膿的情況。由於小兒肛瘺管道較為短淺,排膿後症状可很快減輕,並多數可自愈,部分患兒隨年齡增長而自愈,因此,一般主張不行手術治療。

對此,應對症處理,每日清潔肛門並坐浴,適當使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消炎消腫,控制和減少膿腫的發生,加速自愈。對反覆發作不能自愈的患兒,要擇期至能承受手術時,再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年齡以5~10歲為宜,對於低齡幼兒患該病的原因,以及自愈的原因,尚不明了。

據國內外統計,嬰幼兒肛瘺在出生後6個月以內發病者佔小兒肛瘺的2/3;在生後3個月內發病率最高,其中生後1個月內發病者為最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男性佔80%—90%,嬰幼兒肛瘺發病部位多在肛門兩側,瘺管多呈淺在、單純、垂直。複雜而瘺深的較少,有部分患兒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後可再發。  

臨床診斷

應該做哪些檢查

1、肉眼檢查;

2.染色檢查。 

3.探針檢查 用探針通過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確瘺管的位置及內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術時麻醉下進行如操作不當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瘺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線攝片可觀察瘺管分布多用於高位複雜性肛瘺及蹄鐵形肛瘺的診斷(圖6)Yang(1993)檢查臨床疑有肛管直腸膿腫或瘺管17例6例臨床上疑有膿腫肛管超聲AUS檢查也有膿腫表現;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瘺管而臨床常規

5、纖維結腸鏡檢:對因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所致的瘺管,有診斷意義;檢查未能發現。

6.肛管超聲 對括約肌間瘺有時有確診價值但無法確診括約肌外瘺及經括約肌瘺。

7.MRI檢查 Lunniss報導了35例此法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一致率分別為:原發性肛瘺(85.7%)繼發瘺和膿腫(91.4%)蹄形瘺(64.3%)瘺內口80%從而認為MRI檢查時確診肛瘺位置有極高的準確性臨床正確使用MRI不僅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而且可監測複雜性肛瘺是否完全癒合。

8.手術檢查。切開瘺道,沿瘺道尋找內口,一般容易找到。  

肛瘺的鑒別診斷

肛門周圍及骶尾部也有許多瘺管,易被誤診為肛瘺,應加以鑒別。

會陰尿道瘺:這種瘺管是尿道球部與皮膚相通,常在泌尿生殖三角區內,排尿時尿由瘺口內流出。瘺外口位置多數與肛瘺相似,但其由瘺外口排出者為尿液。尿道瘺常有外傷史和尿道狹窄,且不與直腸相通,肛管和直腸內無內口。

骶骨前瘺:由骶骨與直腸之間的膿腫在尾骨附近穿破形成,無通向肛門的瘺管。

③先天性瘺:由骶尾部囊腫化膿破裂形成,原發外口常在臀溝中點,尾骨尖附近。瘺內可見毛髮,由胚胎髮生

④骶尾部瘺:常由臀部損傷,如打擊、腳踢和擦傷引起,在骶尾部形成膿腫,從而形成瘺管。

⑤肛門周圍化膿性汗腺炎:該病外口較多,侵犯廣泛,但無內口,與肛管無聯繫。

⑥結核性肛瘺:內外口較大,邊緣不整齊,瘺管常無硬變。

慢性結腸炎並發肛瘺(略)。

⑧先天性直腸瘺:常開口於會陰或陰道,內口在肛管壁上,不在肛竇附近。

⑨其他:如直腸尿道瘺、直腸膀胱瘺、直腸陰道瘺等,較易與肛瘺鑒別。    

治療

治療原則

肛瘺的治療原則需根據肛裂發生的機理,以及肛瘺的解剖結構制訂。

①清除內口:手術時要找到原發的內口,並把感染的肛竇、肛門腺及其導管切除乾淨,這是肛瘺治療的關鍵。

②處理好瘺管及支管、死腔:要把瘺管的管道、支管、死腔等清除乾淨,以免術後複發。

③保留肛管直腸環:肛瘺手術時,應明確診斷,查明內口及瘺管走向,保留肛管直腸環,以維持正常的肛門括約功能。

在具體手術操作中,一定要仔細尋找到內口,並防止切斷肛管直腸環。  

治療方案

肛瘺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覆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癒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瘺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係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瘺的複發。

一.瘺管切開術 是將瘺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癒合的方法。適用於低位肛瘺,因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切刀開後只損傷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不會出現術後肛門失禁。 手術在骶管麻醉或局麻下進行,患者側臥位或截石位,首先由外口注入美藍溶液,確定內口位置,再用探針從外口插入癭管內.了解瘺管的走行情況及與括約肌的關係。在探針的引導下,切開探針上的表層組織,直到內口。颳去瘺管內的肉芽組織及壞死組織,修剪皮緣,使傷口呈內小外大的v形創面,創口內填入油紗布,以保證創面由底向外生長。

肛瘺切開術的手術步驟:

手術原則是將瘺管全部切開,並將切口兩側邊緣的瘢痕組織充分切除,使引流通暢,切口逐漸癒合。本法僅適用於低位直型或彎型肛瘺。操作方法如下。

1正確探查內口 尋找內口的操作與掛線療法相同,探得內口後,將探針拉出肛門外,如瘺管彎曲或有分支,探針不能探入內口,則由外口注入1%美藍色素溶液少許,以確定內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針探查,將管道逐步切開,探查直至探到內口為止。如仔細探查仍不能找到內口,可將疑有病變的肛竇作為內口處理。

2切開瘺管並充分切除邊緣組織 切開瘺管的全部表淺組織,由外口到內口及相應的肛管括約肌纖維。瘺管切開後應檢查有無支管,如發現也應切開。瘺管全部切開後即將腐爛肉芽組織搔刮乾淨,一般不需要將整個瘺管切除,以免創面過大。最後修剪傷口邊緣,使傷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便於傷口深部先行癒合。

3肛管括約肌切斷 術中應仔細摸清探針位置與肛管直腸環的關係,如探針在肛管直腸環下方進入,雖全部切開瘺管及大部外括約肌及相應內括約肌,由於保存了恥骨直腸肌,不致引起肛門失禁,如探針在肛管直腸環上方進入直腸(如括約肌上肛瘺括約肌外肛瘺),則不可做瘺管切開術,應做掛線療法或掛線分期手術。第一期將環下方的瘺管切開或切除,環上方瘺管掛上粗絲淺,並紮緊。第二期手術俟大部分外部傷口癒合後,肛管直腸環已有粘連固定,再沿掛線處切開肛管直腸環。

瘺管切開後其後,壁肉芽組織可用刮匙颳去,一般不必切除,以減少出血和避免損傷後壁的括約肌。切除瘺管組織應送病理檢查。

4傷口處理 術後傷口的處理往往關係到手術的成敗,關鍵在於保持傷口由基底部逐漸向表面癒合。每日更換敷料一次,最好在排便後進行,傷口內填充敷料逐漸減少,直到肛管內創口癒合為止。每隔數日做直腸指檢可以擴張肛管,更可防止橋形粘連避免假癒合。

 二.掛線療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瘺的方法。適用於距肛門3-5cm內,有內外口低位或高位單純性肛瘺,或作為複雜性肛瘺切開、切除的輔助治療。被結紮肌肉組織發生血運障礙,逐漸壞死、斷開,但因為炎症反應引起的纖維化使切斷的肌肉與周圍組織粘連.肌肉不會收縮過多且逐漸癒合、從而可防止被切斷的肛管直腸環回縮引起的肛門失禁。手術在骶管麻醉或局麻下進行,將探針自外口插入後。循瘺管走向由內口穿出,在內口處探針上縛一消毒的橡皮筋或粗絲線.引導穿過整個瘺管,將內外口之間的皮膚切開後紮緊掛線。術後要每口坐浴及便後坐浴使局部清潔。若結紮組織較多,在3-5天後再次紮緊掛線。一般術後10-14天被扎組織自行斷裂。 3.肛瘺切除術 切開瘺管並將瘺骨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組織,創面不於縫合;若創面較大,可部分縫合,部分敞開,填人油紗布,使創而由底向外生長至癒合。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

SFT技術,即全電腦肛腸病診療系統於檢查、治療與一體,採用雙極電凝電極產熱和生物電阻抗自動測量(BEIM)專利技術,由高頻電容場治療功能、高頻電刀功能、高頻電容場止血功能、高頻電凝功能組成,該技術主要應用於肛瘺、肛周膿腫的微創治療,病變部位由計算機螢幕顯示,圖像清晰,診斷準確,同時圖像可凍結、儲存、回放、放大分析、測量計算等並能進行治療前後對比,讓醫生及患者對病患部位一目了然。治療時按照症状部位,就是最佳治療部位的要求,使得治療範圍小而淺,將病變組織瞬間凝固乾結不炭化,避免了因傳統手術對肛管括約肌損傷而導致的肛門失禁,開創了微創治療肛瘺、肛周膿腫的典範。  

肛瘺切除一期縫合

本法始於Tuttle(1903),但未能推廣,原因可能是,理論上不太充足。至1949年,Starr又再次提出此法,並提出一些有效措施,效果較滿意,才得以推廣。本法僅適用於單純性或複雜性低位直型肛瘺,如觸到瘺管呈硬索狀,則效果更好。手術要點:①術前腸道要準備,手術前後應用抗生素,手術後大便要控制5~6d。②瘺管要全部切除,留下新鮮創面,保證無任何肉芽組織及疤痕組織遺留。③皮膚及皮下脂肪不能切除過多,便於傷口縫合。因此,高位彎型肛瘺不宜縫合,因其分支較多,常需切除過多的組織才能切淨其分支。④各層傷口要完全縫合對齊,不留死腔。⑤術中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污染,如切破瘺管等。綜合國內文獻報導的肛瘺切除縫合術1064例,一期癒合率為73.4%~97.6%,傷口癒合時間為20~22d,一期癒合較低的多為複雜性高位肛瘺。

肛瘺手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為出血、尿瀦留

①出血:肛瘺手術一般創面較大,傷口較深,該局部血管豐富,因而血管損傷較多,經常可發生術後出血。為此,在手術中一定要結紮明顯的出血點,對深部不易結紮的血管,要電灼止血,查無出血後,以紗布填充,加壓包紮止血。而對仍有出血者,應打開創面,重新止血。

②尿瀦留:肛瘺術後較少發生尿瀦留,若發生尿瀦留,應採用熱敷針灸等手段進行治療,對經各種治療仍未排尿者,則採用導尿的方法。  

術後護理

採用常規方法,術後切口常規換藥,中藥坐浴,局部用藥,抗生素靜滴,加用康復新液,用醫用紗布浸透藥液後敷患處,感染創面先清創後,再用本品沖洗並用浸透的本品紗布填塞或敷用。

切口癒合一般分為炎症期、肉芽組織增生期、疤痕期,祖國醫學也將癒合的作用分為提膿祛腐,祛腐生肌,生肌收口。康復新液是美洲大蠊乾燥蟲體乙醇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脈、養陰生肌,以促進創面癒合,縮短病程,減少痛苦,值得推廣。  

非手術療法

包括內洽法和外治法。

(一)內治法(詳見中醫療法)

(二)外治法

1.外洗法:局部紅腫疼痛時,可用苦參東加減,煎水趁熱熏洗,

2.外敷法:肛瘺急性期可用土醫之家痔瘡膏等外敷。  

冷凍、電療治肛瘺法

肛瘺很常見,主要指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有內、外兩個口。外口位於肛周皮膚上,內口位於肛管或直腸內。大部分肛瘺是由肛管直腸周圍的膿腫引起的。其主要表現為瘺口經常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冷凍電療治療肛瘺法針對肛瘺的治療並不困難,是一些簡單的物理療法所無法達到的。

1、冷凍治療

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的治療,是利用-196攝氏度液氮使瘺道發生凝固性壞死。繼而脫落,形成新的創而而自愈。麻醉下先用刮匙從外口適當搔刮瘺管,再用探針探入,確定瘺管的方向和走行,拔出探頭,選擇相似形狀的冷凍探頭(彎曲程度不同的紫銅管,直徑2毫米左右)作接觸法冷凍,持續冷凍3分鐘,使整個管道成白色冰棒,待自然復溫後拔出探頭,外塗消炎止痛軟膏,術後坐浴、換藥。本方法操作簡便、痛苦小、不出血、無肛門失禁等併發症。

2、電療儀治療

是根據祖國醫學掛線療法的原理,運用現代肛瘺電療儀的高溫物理技術治療,利用電弧放電產生高溫,對局部組織進行燒灼,以切開肛瘺達到治療目的。適用於低位肛瘺的治療。麻醉下用探針搞清瘺管內外口及走行,用電療儀沿探針依次切開肛瘺管壁,暴露創面,外敷燙傷膏。本方法操作簡便、療程短,只需電療一次即可治癒。

肛瘺的中醫療法

肛瘺內治中醫療法也可歸納為消、托、補三大法則,由於發病的原因不同,病情的變化不一,因此,在臨床具體運用時,治法又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有清熱涼血清熱利濕清熱解毒補氣益血瀉熱通腑、養陰潤燥、補中益氣活血祛瘀滋陰清熱溫陽健脾等法則。

1、清熱涼血:適用於因血熱腸燥而引起的便血,或內痔出血和血栓外痔初起的病人。選方常用涼血地黃湯、槐角丸加減治療。

2、清熱利濕:適用於肛門直腸癰實證肛竇炎和炎性外痔等病人。選方常用萆蘚滲濕湯、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

3、清熱解毒: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和內外痔感染的病人。選方常用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

4、瀉熱通腑:適用於因熱結腸燥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大承氣湯脾約麻仁丸等加減治療。

5、養陰潤燥:適用於因血虛津乏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潤腸湯、五仁湯或增液湯加減治療。

6、補氣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氣血虛弱的病人。選方常用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減治療。

7、補中益氣:適用於小兒、年老體衰或經產婦,因氣虛下陷而引起的直腸脫垂或內痔脫出不收的病人。選方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8、滋陰清熱:適用於肛瘺痔瘡等陰虛有熱的病人。選方常用青蒿鱉甲湯加減治療。

9、活血祛瘀:適用於氣滯血瘀經絡瘀阻的病人。選方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

10、溫陽健脾:適用於因脾弱陽虛脾腎陽虛而引起便血的病人。選方常用黃土湯加減治療。  

改良式瘺管切除術

改良式瘺管切除術:利用直腸纖維鏡進入到肛門裡面,通過監視器,直接對內口進行微創電凝,使肛瘺的內口乾結閉合,然後洗乾淨瘺管裡面的膿液,這樣大便後,糞便裡面的細菌和糞水無法進入周圍的組織,由此阻斷感染源頭及痛感,使之痊癒。  

預防保健

1、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於油膩飲食,可以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

2、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

3、對經久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4、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瘺。

5、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6、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乾結容易擦傷肛竇,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的存在,可使炎症進一步發展。

7、積極治療,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性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8、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排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肛瘺的預防保健和康復保健

肛瘺的發病,多數是因為肛周膿腫自行破潰,或者是切開引流後,未徹底癒合而形成,少數因結核形成。做好肛瘺的保健措施,要從兩方面入手:

1、預防保健

肛瘺目前尚無較好的預防方法,宜採用綜合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清潔衛生,經常清洗或坐浴,同時要預防便秘、腹瀉、肛周膿腫的發生。

2、康復保健

肛瘺一旦形成立即進行抗感染治療,並注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飲食清淡易消化,忌食刺激性食物。局部可熏洗,坐浴或熱敷。發現了肛瘺症状以後,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以防病症發展,給治療帶來難度。

Bkh4d.jpg

  

冬季肛瘺如何預防?

冬季空氣乾燥,便秘是乾燥的冬季易發的病症之一,而經常便秘是導致痔瘡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冬天需注意日常防護,嚴重者需及時就醫。

由於人肛門直腸部血管迴流無靜脈瓣,極易在人體下部的肛門直腸部發生血液淤積,加之大便無定時,便秘、久蹲、排便用力,嗜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大量飲酒;生活無規律,久坐久立,都可致肛門直腸部位靜脈曲張、迂曲、增生形成痔瘡。

一般來說有四類人最容易發生痔瘡,年齡多集中在25歲-65歲。

一是久站、久坐和長期便秘的人,如司機、腦力勞動者、白領;

二是妊娠婦女,由於肛門直接受胎兒的壓迫會使血液迴流出現障礙,再加上分娩時長時間用力,引起肛門靜脈充血

三是生活起居沒有規律的人,比如經常暴飲暴食、吃辛辣刺激的東西、酗酒;

四是大便時有不良習慣的人,比如蹲廁所喜歡看書看報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已經發病而不自知,認為便秘、痔瘡是小事。事實上,痔瘡是可以自己感知和判斷的,特別是上述特殊人群,更要隨時注意大便的情況。如果大便時感覺疼,可能是得了肛裂、炎性外痔、肛竇炎等;如果紅腫不能碰則可能是得了肛周膿腫;如果有膿性分泌物則可能是形成了肛瘺,若肛門發癢還伴有分泌物則是肛門濕疹;如果大便時出血很可能是內痔,但倘若便後血的顏色晦暗,每天大便次數增加還伴有體質下降就有可能是直腸癌。另外,一般人的肛門多有軟質皮贅,短時間內如果皮贅突然增大並有壓痛感就可能是血栓外痔或炎性外痔。  

肛瘺患者的飲食

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密切關係,所以油膩生濕熱的食物應有所節制,同時要戒除煙酒及嗜茶的習慣。應多食清淡並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冬瓜、絲瓜、綠豆、蘿卜等。經久不愈的肛瘺多屬虛型,飲食上應食含有豐富蛋白質類等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大棗芝麻。另外,虛證防治食物還有木耳、山藥、香菜、韭菜茄子芡實、菱、藕、茴香荔枝、雞、羊肉無花果等。

常用食療:

(1) 黃鱔1條、瘦豬肉 100克、黃芪 25克炒熟,加鹽、糖、黃酒適量,去黃芪後食用。適用於虛型肛瘺病人。

(2) 大米、小米各100克,洗淨,放入鍋內添入適量水煮開,待粥煮至半熟,加入豆漿500克攪勻煮熟,便可食用。適用於虛損患者,老幼皆宜。

(3) 菊花6克、白糖6克、綠茶葉3克,放入茶杯開水沖沏,略悶片刻,淡香清雅,可清熱解毒,利血脈,除濕痹,減輕肛瘺腫痛。  

肛瘺的術中如何護理

① 應熱情接待入院患者,向他們介紹病室環境、醫院規章制度,使他們儘快熟悉住院環境、進入病人角色。

② 有的病人感到羞怯不好意思,此時護士應給患者講述有關的知識,使患者能正待疾病

③ 指導患者進食有營養、易消化、無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④ 認真執行醫囑,作好各種術前準備工作。清潔灌腸時,護士應向病人解釋清楚目的、意義及要求病人如何配合等。操作時,再處置室內進行,予以適當遮擋,注意操作輕巧,用石蠟油潤滑肛管,可與病人交談,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減輕因插管而引起的疼痛。

⑤ 患者感到焦慮、恐懼,主要是由於害怕疼痛。有的因為以前手術治療失敗,或者擔心手術是否順利,害怕不能一次成功。護士要關心體貼病人,多和病人交談,鼓勵病人提出問題,了解焦慮恐懼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進行解釋和積極的疏導,千方百計地消除病人的顧慮,使病人情緒安定

⑥組織同類手術病人交流信息,使其心理上有準備。介紹手術病人的情況、手術過程及護理措施,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使他們放心地接受手術。  

肛瘺的術後護理常識

肛瘺手術後處理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說手術後處理的好壞對手術效果的優劣有直接影響。一般而言,在手術後24小時,便將傷口內的凡士林紗布及其他填充紗布取出,若創面較深較大,則可於48小時後取出,若患者排便,便後要坐浴患處,並換藥。每日一次,直至傷口完全癒合。換藥時,傷口應保持引流通暢,藥布放到傷口深處,即傷口底部,覆蓋好肉芽組織,使其由深部向外生長,但不宜填塞太緊,以免妨礙癒合。同時要檢查傷口情況,避免外部傷口粘連,早期癒合,而形成新的瘺管。對外部生長較快的肉芽要經常剪切,對已提前癒合的外部組織要提早切除,擴大外部引流口,使引流通暢。換藥時,有條件者應盡量使用諸如生肌玉紅膏之類的中藥膏劑,祛除腐肉,以促進傷口癒合。

肛瘺手術後早期每日必須換藥,可以說肛瘺手術後換藥的重要性不亞於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要高於肛瘺手術的重要性。因為肛瘺手術後的創面往往是敞開的,通過手術後換藥,可以達到以下作用:

1) 去除手術創面的分泌物和糞便,保持創面清潔,防止污染進而引起感染;

2) 換藥時置入傷口的藥物紗條不僅可以通暢引流,還可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

3) 換藥時可以使用一些促進創面生長藥物如貝復濟等;

4) 有利於發現並處理不健康的肉芽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5) 通過紗條的填充,可確保傷口癒合從基底開始,避免橋形癒合。

肛瘺術後飲食

肛瘺病人在手術初期,宜食少渣柔軟易消化的食物,一方面術後消耗較大,臥床時間長,消化功能減退,應儘可能 減輕消化道的負擔;另一方面避免粗糙干硬的糞便對術後傷口的刺激,減輕疼痛。術後1周可增加飲量和品種,並增加下床活 動。傷口恢復後期,可多食一些高蛋白、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瘦肉湯、排骨湯、黑魚湯、火腿湯、鴿子湯、鮮雞湯、甲魚湯 等,以增加營養,補充足量的蛋白質,有利於促進創面的癒合。此時如吃一些紫菜、海帶等,可塔加和補充微量元素,對患 者也很有益。  

肛瘺手術後複發的原因

肛瘺手術後複發是臨床上並不罕見的一個現象,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內口處理不當:絕大多數是因為內口沒有找準確,或沒有把感染的原發灶即內口徹底清除;

2) 肛門腺處理不當:據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肛門腺感染是肛瘺的重要病因,因此,要切除乾淨內口,以及內口附近有炎症的肛門腺及肛門腺導管;

3) 瘺支管及其瘺空腔清除不徹底:即在手術中沒有刮乾淨壞死組織或清除支管,即可導致複發;

4) 內口複雜:即瘺內口二個或二個以上時,尋找內口不完全,導致複發。另外,一些患者因肛門腺感染,又發生了肛周膿腫,導致新的肛瘺;

5) 術後換藥不到位,創口過早粘合,形成假癒合;

6) 合併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性肛瘺,這類患者的肛瘺除局部處理治療外,必須進行降糖治療,只有這樣,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肛瘺術後創面不癒合是什麼原因

有的肛瘺病人手術治療後,創面經久不愈膿水不斷,遷延難愈,癒合很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臨床常見的原因主要有:

1、手術時沒有準確地找到內口,或處理內口不正確,造成了假內口;或即使準確找到內口,但未徹底清除感染的肛竇,肛腺及內括約肌的原發病灶,也可導致癒合不佳。

2、竇道尚未形成時急於手術,使炎症擴散,形成新的竇道和膿腔而影響癒合。

3、因瘺管彎曲,術中造成假瘺道或瘺管被殘留,或瘺道內的壞死組織搔刮不幹淨,造成創傷口難以癒合和複發。

4、傷口縫合時留有間隙或死腔,或縫合張力過大。

5、創口內留有異物,如線頭,棉絮等,被周圍肉芽組織包埋,影響創口正常生長癒合。

6、病人體質過分虛弱或伴有糖尿病,肺結核白血病或貧血等慢性疾病,使創面長久難以癒合。

為了預防上述情況的發生,術中要徹底清除病灶,以及消除不利於創面癒合的種種因素,術後預防傷口感染,可連續使用抗生素一周,同時要保持創口引流通暢,另外還要注意全身情況,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方能使肛瘺順利癒合

對於肛瘺癌變的問題

用三句話可以解釋清楚 1.肛瘺和沒有直接關係,肛瘺不是癌症的前期病變; 2.可能由於長期的炎症刺激或者瘢痕組織變異,慢性肛瘺確實有癌變的病例; 3.慢性肛瘺癌變的病例十分少見,肛瘺癌變的機率很低。 可以這麼說,肛瘺癌變在臨床上是非常少見的,肛瘺自Rosser於1934年首次報導肛瘺癌變以來,每個文獻報導的病例不超過3例,從1934年至今的70餘年時間中,全世界報導的肛瘺癌變病例也並不多,有一種說法說至今國外文獻一共收集到150多例肛瘺癌變的病例,也有說法說是幾百例,總之,肛瘺癌變在臨床上是十分少見的,可以說慢性肛瘺癌變的機率是很低的,有一種統計認為肛瘺發生癌變是0.1%的機率,所以患者們大可不必過分緊張。但是,這麼說並不等於肛瘺就是小毛病就可以不重視,肛瘺的危害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反覆發作的患者,單純瘺有可能發展成複雜瘺,而且,儘管機率很低,肛瘺畢竟還是有可能惡變的,目前來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手術治療還是根治肛瘺的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方法。 

肛瘺患者如何自我調養? 

肛瘺患者的自我調養尤為重要,它不僅能改善局部不良環境的刺激,同時也為治療及康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緩解期時,注意肛門部的清潔衛生,應經常用溫鹽水坐浴泡洗肛門,亦可選用明礬水外洗,或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局部,至少每晚清洗一次,既可清理局部衛生,又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減輕炎症的反應。當肛瘺的分泌物增多時,內褲要勤洗勤換,不要讓分泌物積留患部。發作期時,可手術擴大外口,引流膿液,既可緩解脹痛,又能防止膿液向其他部位蔓延。總之,採取適當的保健措施,可控制疾病的發展,並可減少患者痛苦。 

肛瘺當痔瘡,隱藏禍害大 

肛瘺當痔瘡,隱藏禍害大。張女士的肛門邊有硬硬的腫物,然後有兩個口,偶爾會腫,破了後會有膿出來,自以為患上的是痔瘡,沒怎麼放在心上,就直接在藥店買點外用藥塗一下,症状有時候就消下來了。可後來這個症状老是反反覆復,因為聽說做痔瘡手術要住院,怕耽誤了自己的生意,所以一直忍著。最近通過檢查,原來張女士這麼久患的並不是痔瘡,而是肛瘺,因肛周膿腫破了後形成兩個瘺管,正是由於沒有及時治療,病情反反覆複發作,瘺管就由一個變成兩個了。那為什麼這麼久張女士會把肛瘺當成痔瘡來處理呢?因為它們的發病部位都是在肛門,且都有疼痛跟出血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把肛瘺當成痔瘡來處理。但如果我們知道它們的發病原理,其實是很容易區分開來的。 痔瘡的一個主要症状是內痔脫出。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壓,靜脈迴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肛瘺也是常見的肛門疾病。也可以稱為痔漏,是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潰破切開後的後遺症。肛瘺大多是非特異性感染,少數是結核性的。其內口位置是在齒線附近,外口位於肛門周圍皮膚上,長年不愈有可能病變成腸惡變。 

女性朋友如何預防肛瘺

1、經期保護。

月經期由於經血的刺激和衛生紙的摩擦,可刺激肛門皮膚引起充血、瘙癢、疼痛,或使外痔腫脹。所以要經常用熱水外洗和熱敷,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抵抗力。月經紙要用質地柔軟、吸水性好、消毒的紙,以減少對肛門的刺激。並注意及時更換衛生巾。

2、治療疾病與休息。

月經期要注意適當休息並及時治療有關病變,如經期腹瀉、經期咳嗽等。同時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鬱和急躁。少食刺激性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值得注意的是經期便血,容易被月經掩蓋,血從肛門流出往往誤以為是經血而不及時治療。

3、妊娠期要預防便秘。

Bkh4e.jpg

女性妊娠後期,由於胎兒增大可壓迫直腸,使肛門直腸部的血液迴流受到影響,同時也可引起大便秘結,這樣不僅容易發生痔瘡,而且可使原有痔核加重。所以對妊娠期的便秘要引起重視。妊娠期便秘的預防首先要注意生活調理,不宜吃過多的辛辣厚昧之品,應多食新鮮瓜果和蔬菜等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其次要注意活動和臥床相結合,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如發大便乾燥時要及時採取措施使大便 軟化、排出通暢。

對妊娠期便秘的治療不宜應用藥性峻猛的瀉藥,特別在妊娠初期要禁忌。可以採用中藥辨證治療。中醫對妊娠便秘的病因病機認為是素稟陽盛之體,孕後過食辛熱厚味,以致大腸燥熱,耗傷津液,則出現大便乾結排出困難;或平素血虛,孕後血聚養胎,陰血更為不足,血虛津虧,不能滋潤大腸而造成大便秘結;或情志抑鬱,過度憂愁思慮,致肝鬱氣滯,久坐少動,再加胎體壓迫,影響氣機升降,使胃腸的消化、通降、傳導功能失常而發生大便秘結。大腸燥熱型者治宜清熱潤腸通便,方選潤腸丸加減,血虛津虧型者治宜養血潤腸通便,方選潤麻丸加味;胃腸氣滯者治宜理氣導滯通便。方選紫蘇飲加減。另外對血虛津虧者可用生首烏單味製成丸藥,每次服10克,每日口服1-2次。也可用黑芝麻炒熟搗碎,用白糖或蜂蜜分次沖服。

4、熱敷肛門。

妊娠期每天要用熱水清洗肛門,或用熱毛巾熱敷片刻,可以幫助和促進肛門部的血液循環、保持良好的肌肉彈性。

如何有效預防肛瘺惡變

平時生活該注意些什麼呢?也不必過於擔心,肛瘺的惡化有幾個重要因素。

首先,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止腹瀉,因為腹瀉時,糞便容易進入肛竇及瘺管而引起炎症。其次,肛瘺時肛周常常沾有膿汁,容易引起濕疹,因此排便後應淋浴或坐浴以保持患部清潔。有的患者用肥皂、消毒劑清洗患處,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本來就薄弱的皮膚在藥物的刺激下會變得更薄弱,因此最好用熱水輕輕擦洗患處。

此外膿汁很容易弄髒內褲,每日最好更換2~3次。

另外強調一下,僅僅這樣是不可能治癒肛瘺的,應儘早去看醫生。

肛瘺會自愈嗎?

肛瘺自然癒合的幾乎很少,手術是主要療法,常能獲得痊癒,但有一定的複發率。不適合手術的病例,可用非手術療法,一般能減輕症状,防止瘺管向縱深蔓延,控制其發展。肛瘺和肛旁膿腫一樣,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由於發生在肛門直腸附近,在肛門或直腸內有一固定感染來源,即內口,同時病灶位於肛門括約肌內,括約肌的舒張和收縮會影響膿液的排出。因此說,肛瘺和肛旁膿腫一旦發生,不論輕重,多沒有自愈的可能,藥物治療也只是減輕症状,臨床只有通過手術(包括掛線)治療才能達到治癒目的。以往曾有許多人試圖用手術以外的多種方法治療,但都以失敗告終,至少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非手術方法能治癒肛瘺的。

關於肛瘺的治療,專家建議最好在早期採用肛瘺手術進行治療,因為肛瘺一般都很難自愈,所以需要及時的選擇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得了肛瘺怎麼辦是每個患者焦急的心聲,其實不用太過緊張,只要懷疑自己有了肛瘺的症状,及時到醫院確診,及早治療即可。那麼得了肛瘺怎麼辦?

肛瘺的治療原則需根據肛裂發生的機理,以及肛瘺的解剖結構制訂有關。

①清除內口:手術時要找到原發的內口,並把感染的肛竇、肛門腺及其導管切除乾淨,這是肛瘺治療的關鍵。

②處理好瘺管及支管、死腔:要把瘺管的管道、支管、死腔等清除乾淨,以免術後複發。

③保留肛管直腸環:肛瘺手術時,應明確診斷,查明內口及瘺管走向,保留肛管直腸環,以維持正常的肛門括約功能。

總之,在具體治療肛瘺手術操作中,一定要仔細尋找到內口,並防止切斷肛管直腸環。由於肛瘺不能自愈,必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全部切開,必要時將瘺管周圍瘢痕組織同時切除,使傷口自基底向上逐漸癒合。根據瘺管深淺、曲直,可選用掛線療法、肛瘺切開或切除術

肛瘺的保守療法,一般用於擇期手術患者,目的是為了減輕症状和減少發作。①調理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瀉或便秘,以減少糞便對肛瘺內口的刺激。②清潔肛門:每日用溫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坐浴1~2次。且要勤換內褲。③適當用藥。 

肛腸專家再次提醒肛瘺患者,要到專業的治療肛瘺的醫院進行診斷,根據病情選擇有效的治療肛瘺的方法。

敷料更換注意事項

坐浴及沖洗:術後每天應行坐浴,尤其是便後坐浴不能忽視。要保證傷口清潔,加速癒合。對大的傷口應進行傷口沖洗,先用溫生理鹽水或抗生素溶液進行傷口沖洗。沖洗時應保持一定壓力,以便使清洗液達到傷口的每一個角落。

敷料:傷口內敷料可防止傷口表面粘連(皮膚架橋),因此創面應底小口大,能自下而上地癒合。若取出敷料時,發現傷口內有膿液,提示有殘餘膿腔,應即時擴大引流,否則傷口不會癒合。

直腸指診:可發現傷口內有無死腔及膿液存留,此外也可發現有無肛門狹窄傾向,如有則應定期擴肛治療。因此要定期行直腸指診。

急性肛瘺是否可以不動手術

①一般療法:高錳酸鉀水溶液洗浴肛門。

②口服用藥:可口服中藥使大便變軟易排。同時,使用一般止痛藥,以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③注射封閉療法:在肛門後方注射0.5%普魯卡因,或在裂口下封閉,可迅速止痛。也可用局麻藥在長強穴穴位封閉,也有較好的止痛效果。

④針刺療法:取長強穴,用長針刺入,強刺激。

⑤其他:要注意適當休息,定時排便;在飲食方面不要過精過細;不要使用劇烈的腹瀉藥,以免刺激裂口,形成慢性肛裂

肛瘺的保守治療

肛瘺的保守療法,一般用於擇期手術患者,目的是為了減輕症状和減少發作。

調理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瀉或便秘,以減少糞便對肛瘺內口的刺激。

清潔肛門:每日用溫鹽水或高錳酸鉀的溶液坐浴。且要勤換內褲。

適當用藥:可適當使用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也可適當使用藥膏等局部塗抹或中藥內服外用。

肛瘺的中藥外治

相對於中藥的內痔法而言,中藥的外治法是用藥物製成不同的劑型,直接或間接地施用於病人患處,通過藥物的作用,使其直達病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1、油膏

是將藥物同油類煎熬為膏,或將藥物搗為細末,與油類攪勻成膏的製劑,又稱為軟膏。可用豬脂、羊脂麻油黃蠟白蠟凡士林等調製。其優點是:柔軟、滑潤。油膏在肛門疾病中經常使用,一般通用於內痔、外痔、肛裂、肛門周圍癰疽等,特別對肛門瘡口腐爛面較大和一般肛門皮膚病更為適宜。

使用時,由於肛門各種疾病的病程和性質不同,油膏製劑的藥物組成也不相同,所以,在具體運用中,也應辨證施治。如對炎性外痔和肛門周圍癰疽初期的病人,常用金黃散油膏、玉露膏、九華膏黃連膏等,這些藥物適用於陽證;沖和膏則適用於半陰半陽證。又如潰瘍常用生肌玉紅膏,功能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潤膚生肌收口,適用於一切潰瘍或肛腸病術後,腐肉未脫,新肉未生之時,或日久不能收口者。生肌白玉膏功能潤膚生肌收斂,適用於潰瘍腐肉已盡而瘡口不斂者。肛門皮膚病常用瘋油膏,功能潤燥、殺蟲、止癢,適用於肛門濕疹等肛門皮膚乾燥作癢,或肛門皮膚皸裂的病人。青黛散油膏功能去濕止癢,清熱解毒,適用於急性肛門濕疹和肛周皮膚紅腫癢痛出水的病人。蛇黃膏功能燥濕、殺蟲、止癢、清熱,適用於慢性肛門濕疹,黃水不收,奇癢難忍的病人。紫草油膏功能清熱、涼血、潤燥,適用於肛門皮膚紅腫癢痛和手術後肛門部灼痛乾燥者,以及因高溫或化學灼傷的病人。

在使用上述油膏時,還應注意,如肛門皮膚潮濕糜爛,瘡口腐肉已盡,貼用油膏時,應塗薄些,並勤換藥,以免膿水浸淫皮膚,不易收燥。

2、生肌收口藥

具有促進新肉生長,促使傷口癒合的作用。摻布瘡面,能使瘡口迅速癒合,要在瘡瘍潰後或術後,當膿水將盡或腐肉已脫、新生出肉芽的時候使用。瘺管、內外痔、膿腫術後,若只依靠機體的再生能力來生肌收口,時間上較為緩慢,應用此藥則可促進其癒合。

常用的生肌收口藥物,有生肌散、八寶丹、皮粘散等,不論陰證、陽證,一般都可應用。當膿毒未清,腐肉未盡,術後引流不暢或分泌物多的時候,若早用生肌收口藥,不僅無益,反會增加潰爛,延緩治癒時間,甚至還會引起邪毒內攻的危險。若已形成瘺管,即使用後勉強收口,也會閉賊於室,終成禍患,遲早還會復潰的。在這種情況下,需配合手術和掛線等療法,方能收到治療的效果。若潰瘍肉色灰淡,創面不紅活,新肉生長緩慢,則宜配合內治的補益法和食物營養,內外並施,以助新生。  

預防肛瘺要常做運動

造成肛瘺的原因很多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1、上廁所時看書看報,造成下蹲或排便時間延長,會導致肛門直腸內淤血而誘發疾病。

2、腹瀉和便秘時肛腸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禍根,直腸內長期滯留有毒物質不僅可誘發直腸癌,並且糞便堆積,影響血液循環,用力解出乾燥糞塊,必然會使肛門承受較大壓力,產生淤血、腫脹、列口等一系列病理改變。腹瀉常是結腸疾病的臨床表現,腹瀉也能使肛門局部感染機會增多,產生肛竇炎、炎性外痔、肛周膿腫等疾病。

3、長期飲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隱隱糾合辛辣物可刺激消化粘膜,造成血管擴張,結腸功能紊亂,肛腸疾病的發病率會明顯上升。

4、長期站立或久坐。因治理或靜坐姿勢,肛門直腸居人體下部,痔靜脈迴流不暢。

因此預防肛瘺要做到:

不要久忍大便,避免形成習慣性便秘,減少干硬的糞塊對肛管直腸所造成的衝擊壓迫和撕裂傷。平時要多食含纖維素成分較多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薑、酒等,以減少對肛官直腸的刺激。肛管直腸內不宜塗搽具有刺激性的化學藥物,以免使皮膚粘膜充血水腫,引起炎症等。患有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等疾病患者睡眠時宜採取右側臥位,以減輕對左側結腸的壓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事久坐、久立、久蹲職業的人影經常地變換體位,適當地增加活動,參加工(課)間操。

做仰臥起坐運動,可增加腹肌力量,對於提高排便功能很有幫助,可以有效預防肛瘺。  

肛瘺術後常見併發症

1、出血:有較大的血管破裂,出現活動性出血點,此時要用絲線結紮出血點來止血。

2、尿瀦留:術後第一次排尿困難,尤多見於老年前列腺肥大病人。術後疼痛、局部麻藥過量也可引起排尿困難,一般按摩或熱敷小腹、聽流水聲誘導排尿均可見效。

3、創面假癒合:往往是換藥不及時或不適當所致,有些是屬於病人「體質性因素」造成的,此時只要重新切開假癒合的部分,使引流通暢即可,所以引流通暢很重要。

4、感染:手術後只要堅持換藥、堅持排便後清洗肛門,是不會感染的。如果感染,一定是糞便污染了創面,這時要清創,靜脈點滴抗生素控制感染。  

肛瘺術後八大要點

肛瘺術後護理要注意以下八要點:

① 及時認真地執行術後醫囑,注意用藥後的反應。告訴病人手術成功,使其心情愉快,積極地配合恢復期的治療。

參看

關於「肛門瘺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