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合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縫合是將已經切開或外傷斷裂的組織、器官進行對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復其功能。是保證良好癒合的基本條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術基本操作技術之一。不同部位的組織器官需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縫合。縫合可以用持針鉗進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針進行,此外還有皮膚釘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閉合器等。 縫合的基本步驟以皮膚間斷縫合為例說明縫合的步驟:  

目錄

縫合步驟

(1)進針;(2)拔針;(3)出針;(4)夾針

(1)、進針縫合時左手執有齒鑷,提起皮膚邊緣,右手執持針鉗(執法見前面章節),用腕臂力由外旋進,順針的弧度剌入皮膚,經皮下從對側切口皮緣穿出。

(2)、拔針可用有齒鑷順針前端順針的弧度外拔,同時持針器從針後部順勢前推;

(3)、出針、夾針當針要完全拔出時,阻力已很小,可鬆開持針器,單用鑷子夾針繼續外拔,持針器迅速轉位再夾針體(後1/3弧處),將針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結,第二助手剪線,完成縫合步驟。  

縫合的基本原則

(1)、要保證縫合創面傷口的良好對合。縫合應分層進行,按組織的解剖層次進行縫合,使組織層次嚴密,不要捲入或縫入其他組織,不要留殘腔,防止積液積血感染。縫合的創緣距及針間距必須均勻一致,這樣看起來美觀,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擔的張力一致並且縫合嚴密,不至於發生泄漏。

(2)、注意縫合處的張力。結紮縫合線的鬆緊度應以切口邊緣緊密相接為準,不宜過緊,換言之,切口癒合的早晚、好壞並不與緊密程度完全成正比,過緊過松均可導致癒合不良。傷口有張力時應進行減張縫合,傷口如缺損過大,可考慮行轉移皮瓣修復或皮片移植。

(3)、縫合線和縫合針的選擇要適宜。無菌切口或污染較輕的傷口在清創和消毒清洗處理後可選用絲線,已感染或污染嚴重的傷口可選用可吸收縫線血管的吻合應選擇相應型號的無損傷針線。

縫合的分類及常用的縫合方法介紹縫合的方法很多,醫學教.育網搜集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按組織的對合關係分為單純縫合、外翻縫合、內翻縫合三類;每一類中又按縫合時縫線的連續與否分為間斷和連續縫合兩種;按縫線與縫合時組織間的位置關係分為水平縫合、垂直縫合;有時則將上述幾種情況結合取名。按縫合時的形態分為荷包縫合、半荷包縫合、U字縫合、8字縫合、T字縫合、Y形縫合等。另外還有用於特別目的所做的縫合,如減張縫合、皮內縫合、縫合止血等。  

常見縫合方法簡介:

1、單純縫合法

使切口創緣的兩側直接對合的一類縫合方法,如皮膚縫合。

(1)、單純間斷縫合:操作簡單,應用最多,每縫一針單獨打結,多用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腱膜的縫合,尤其適用於有感染的創口縫合。

單純間斷縫合

(2)、連續縫合法

在第一針縫合後打結,繼而用該縫線縫合整個創口,結束前的一針,將重線尾拉出留在對側,形成雙線與重線尾打結。

連續縫合法

(3)、連續鎖邊縫合法:操作省時,止血效果好,縫合過程中每次將線交錯,多用於胃腸道斷端的關閉,皮膚移植時的縫合。

連續鎖邊縫合法

(4)、8字縫合:由兩個間斷縫合組成,縫扎牢固省時,如筋膜的縫合。

兩種8字縫合法

(5)、貫穿縫合法:也稱縫扎法或縫合止血法,此法多用於鉗夾的組織較多,單純結紮有困難或線結容易脫落時。  

2. 內翻縫合法

使創緣部分組織內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腸道吻合和膀胱的縫合。

(1)、間斷垂直褥式內翻縫合法:又稱倫孛特(Lembert)縫合法,常用於胃腸道吻合時縫合漿肌層

間斷垂直褥式內翻縫合法

(2)、間斷水平褥式內翻縫合法:又稱何爾斯得(Halsted)縫合法,多用於胃腸道漿肌層縫合。

間斷水平褥式內翻縫合法

(3)、連續水平褥式漿肌層內翻縫合法:又稱庫興氏( Cushing )縫合法,如胃腸道漿肌層縫合。

連續水平褥式漿肌層內翻縫合法

(4)、連續全層水平褥式內翻縫合法:又稱康乃爾( Connells)縫合法,如胃腸道全層縫合。

連續水平褥式全層內翻縫合法

(5)、荷包縫合法:在組織表面以環形連續縫合一周,結紮時將中心內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於癒合。常用於胃腸道小切口或針眼的關閉、闌尾殘端的包埋、造瘺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荷包縫合

(6)、半荷包縫合法:常用於十二指腸殘角部、胃殘端角部的包埋內翻等。

半荷包縫合(十二指腸殘端下角包埋)  

3. 外翻縫合法

使創緣外翻,被縫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內面保持光滑,如血管的縫合或吻合。

(1)、間斷垂直褥式外翻縫合法:如松馳皮膚的縫合。

間斷垂直褥式外翻縫合法

(2)、間斷水平褥式外翻縫合法:如皮膚縫合。

間斷水平褥式外翻縫合法

(3)、連續水平褥式外翻縫合法:多用於血管壁吻合。

連續水平褥式外翻縫合法  

4. 減張縫合法

對於縫合處組織張力大,全身情況較差時,為防止切口裂開可採用此法,主要用於腹壁切口的減張。縫合線選用較粗的絲線或不鏽鋼絲,在距離創緣2-2.5cm處進針,經過腹直肌後鞘與腹膜之間均由腹內向皮外出針,以保層次的準確性,亦可避免損傷臟器。縫合間距離3-4cm,所縫合的腹直肌鞘或筋膜應較皮膚稍寬。使其承受更多的切口張力,結紮前將縫線穿過一段橡皮管或紗布做的枕墊,以防皮膚被割裂,結紮時切勿過緊,以免影響血運。  

5. 皮內縫合法

可分為皮內間斷及皮內連續縫合兩種,皮內縫合應用眼科小三角針、小持針鉗及0號絲線。縫合要領:從切口的一端進針,然後交替經過兩側切口邊緣的皮內穿過,一直縫到切口的另一端穿出,最後抽緊,兩端可作蝴蝶結或紗布小球墊。常用於外露皮膚切口的縫合,如頸部甲狀腺手術切口。其縫合的好壞與皮下組織縫合的密度、層次對合有關。如切口張力大,皮下縫合對攏欠佳,不應採用此法。此法縫合的優點是對合好,拆線早,癒合疤痕小,美觀。

皮內間斷縫合

皮內連續縫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除縫合法外,尚有其他的一些閉合創口的方法,如吻合器,封閉器,醫用粘膠,皮膚拉鏈等。

關於「縫合」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